作者:王红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材、教参教师上课二大抓手与新课标不匹配前提下,在连续三年疫情对学生知识系统建构、学力提升影响较大背景下,学校就需要学校正视、审视当前存在现实问题,前瞻性思考,统筹谋划,务实、科学、规范、创造性实施新课标理念,把国家意志、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依据自己对一线教师访谈,对中小学生问卷调查,结合自己在一线教学管理经验,再加上深度阅读课标专家建议,本人认为新学期开学针对2022版新课程方案、新课标实施,学校需要提前谋划六件事。
第一件事:遵照2022版新课程方案对“
三有
”育人目标刻画,构建基于标准的学校文化,在思考"本校个性化培养目标——这个目标达成需要哪些素养——这些素养需要学习哪些课程——除国家课程外还需要开设哪些校本课程来补充"这个链条基础上,研究反映学校文化、办学特色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可视化的课程图谱,尤其是站在打通学校课程、社区课程、家本课程视野来设计全课程图谱,力求体现以知识中心教育、学习者中心自育、社会中心化育三类课程融合以全课程系统架构与实施这条主线来统揽新课标落地。
第二件事:站在强化课程管理意识、提升课程领导力高度,从背景分析、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管理与保障六维来研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带动各个《专项课程方案和科目层面的学期课程纲要》研制。
急迫要解决三件事:依据2022版新课程方案调整学科总课时及分配年级课时;信息科技、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单列独立开设后课时安排、师资调整;科学低段开设、一至二年级唱游·音乐、造型·美术实施,三至七年级音乐、美术如何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学生如何至少选择两项学习问题。
第三件事:拿出面对旧教材、旧教参背景落实新课标方案策略、建议来。
策略1:倡导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依照课标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教,鼓励教师开发、补充新的课程资源,大胆进行教材整合,对学科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
策略2:在与区县教研室沟通基础上,明晰新课标删除内容、调整内容、新增加模块处理办法,实现有序平稳过渡。
策略3:强化教学评一致性,作业设计、试卷命题要要课程目标、学业质量匹配。
策略4:教师人手一本新课标,引导教师走旧教参要求中跳出来,把新课标中的教学提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作为教学设计主要参考。
第四件事:关注新高考、新中招与初中、小学教育教学关联,关注命题走向对教学导向及影响,找出科学有效衔接、应对措施来。
具体讲,一是要有系统化思维意识,做好义务阶段课标、学科素养与高中无缝对接,二是要借助社团课程、延时服务、研究性学习项目、综合实践活动等,多创造给孩子自主选择机会,同时多次强化让孩子对自己选择结果负责意识;强化职业体验,重视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生涯规划,弥补孩子责任意识、规划意识、选择能力较弱短板。
第五件事:暑假就要聚焦新课标案例创意设计与解读这个让新课标理念落地有效抓手!
学科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评一体化、大概念统领下的大单元设计、课程结构化带来的任务群习、主题学习,这些新理念、新要求不是单单听听专家报告、仅仅看课标就会操作、实施的。从以往知中行,走向用中知,在运用中理解课标,用以致学才是正途,行中知才是真知,可见学科典型案例创意设计与解读是行中知的有效栽体,是新课标理念落地有效抓手!
操作层面看:
1.课例选择:选择是学科主题下的关键内容、增加内容和有调整内容。
2.教学设计与解读专题研讨基本框架:
第一步:首先思考欲破解问,即设计研讨重点问题。
第二步:再查找列举该主题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
第三步:分析课例教材起点、地位、作用。
第四步:制定符合课标精神、体现大概念的学习目标。
第五步:围绕目标教学任务及评价同步设计。
第六步:让设计教师在教研组重点解读该课例,过去怎么设计,现在怎么设计的,如何体现课标要求,怎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同时还要重点谈作业设计,命题情景设计、任务设计、设问设计、答案开放性等。最后对本案例进行总结,指出可借鉴、举一反三地方。
第七步:同伴提问、质疑互动。
第八步:专家答疑、点拔升华。
3.写课例、析课例、辩课例、改课例,教师才能在合作反思基础上变理念、要求为可落地的行动。
第六件事:新学期开学后,要像对待教师培训那样对学生适应新教材、新课堂、新学习方式、新评价方式进行学生视角转化后的专题培训。
建议重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知道、熟悉新课堂学习方式、新学习常规,尤其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如何迭代升级到学科实践活动?
2.围绕学习中的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提升举办专题讲座,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四大童子功,即: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记笔记、学后反思(
课堂整理
)。重视培养学生听课5G学习素养:高效阅读、高效思考、高效倾听、高效表达、高效记忆。指导学生熟悉、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及思维的工具、学习的工具。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课堂上怎样避免被动、虚假、伪装学习,让学习主动发生、真实发生?课堂上怎样避免浅表、记忆、机械的低阶思维学习,让学习深度发生?课后如何才能产新问题,让学习持续发生?
总之,暑假后新学期开学在条件不太具备前提下,如何啃下新课程方案、新课标理念落地这块硬骨头,需要勇气、智慧、坦当,更需要提前思考谋划,脚踏实地做好前期规划图、施工图,只有这样才能把所想、所愿变成现实。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