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以“窍阴”命名的穴位,有两个,都在胆经上
胆经:头窍阴穴(头)
胆经:足窍阴穴(足)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窍,孔窍。阴,指五脏之阴。五脏属阴,皆开窍于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因此以“窍阴”命名的穴位能治五脏阴窍之病,如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咳逆,口中恶苦等。
头窍阴之治症,多调之于局部。足窍阴之治病,为导引下行,而通散之也。又凡阳经末穴,皆取名阴象。以其下接于阴经也,如足太阳之至阴,足阳明之厉兑,及本经之“窍阴”,同此一义。古人于经穴命名,照及全面,形同经络巨网,非但一点一线也。
头窍阴穴
头窍阴穴,属足少阳胆经。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
窍,指五官七窍。穴在耳窍之后阴侧面,又主治头窍疾患,故名窍阴。
窍,《说文》:“空也。”孔窍。阴,指五脏之阴。五脏属阴,皆开窍于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以穴能治五脏阴窍之病,如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咳逆,口中恶苦等。
头窍阴穴。头,指穴处的部位在头部。窍,孔穴、空窍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湿水气。
本穴 物质为浮白穴下传的水湿云气,在下行本穴的过程中,水湿云气不断散热吸湿,至本穴后则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天之上部如同空窍一般,故名。
头窍阴穴,平肝镇痛,开窍聪耳
头窍阴穴有清胆热、通耳窍、利咽喉的作用。
头窍阴穴系胆、膀胱、三焦经之会穴,有通络清热之功,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本穴均有调摄之功。
作用功效:清泄胆热,疏风清热。
主治病症: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支气管炎、喉炎、胸痛、甲状腺肿、脑膜炎、脑溢血、三叉神经痛、四肢痉挛等。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尖垂直点揉头窍阴穴,每次3--5分钟。
足窍阴穴
足窍阴穴,属足少阳胆经。足窍阴是足少阳胆经的井穴,五行属金。足即足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足部,善治耳目诸疾,故名足窍阴。
窍,有空隙之义。阴,阴、阳之阴。窍指空孔。《黄帝内经素问》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此五脏皆属阴脏。该穴所主治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口中恶苦诸疾与头窍阴相类,《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此穴位人体最下,在足第4趾外侧趾甲角根旁1分处,为足少阳脉气所发之地,犹如井泉,故名足窍阴。
“足窍阴穴”。“足”,指穴在足部。“窍”,空窍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性水液。
本穴为胆经体内与体表经脉的交会点,由于胆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所处为高位,因而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体内,故名“足窍阴穴”。
足窍阴穴,疏肝解郁,通经活络
足窍阴穴有疏肝气、清胆火、熄风热的作用。
足窍阴穴为胆经之井穴,具有清热、安神之特点,主治热病、神志病等。
足窍阴穴系胆经之井穴,有清热养阴之功,所治为心烦,喉痹、舌强,目干、目痛,耳聋,咳而汗出,头痛不可动,月信不调,汗不得出,亦多关于阴藏之窍。
头窍阴之治症,多调之于局部。足窍阴之治病,为导引下行,而通散之也。又凡阳经末穴,皆取名阴象。以其下接于阴经也,如足太阳之至阴,足阳明之厉兑,及本经之“窍阴”,同此一义。古人于经穴命名,照及全面,形同经络巨网,非但一点一线也。
在中医五行中,肝属木,主疏泄,肝胆互为表里,肺属金,主气血疏布;金克木,换言之,作为五输穴的足窍阴穴,可以帮助肝胆更好地完成疏泄功能,其泻火的作用就能很好的理解了。
作用功效: 疏肝解郁,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偏头痛、目眩目痛、耳聋耳鸣、高血压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揉按足窍阴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以缓解足跟痛、下肢麻木。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下一篇
玄空风水基础知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