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超发的货币,很少进入工资呢?钱都去哪了?
超发的钱,怎么就不能直接打到我们的账上呢?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这个问题。
最近几年,我时常在想。
毕竟,国家年年印钱,怎么就不能给我们发点?
带着疑问,问过一些专家,他们却总说:
什么“都发钱,等于没发”
经济不是钱,经济是钱的流动等等。
说了一堆呢,结果还是不懂。
通俗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查了一堆资料,最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难怪钱发不到我们头上。
首先,这个逻辑不复杂,理解渠道这件事,就懂了一半。
像商品的流通,我们都知道,要有渠道,因为个体太弱,也太慢。
所以,会有电商渠道,可以网上销售;有经销渠道,可以跨区协同;有门店渠道,可以零售促销。
货币超发,也是同理,所谓“印钱一时爽,花钱火葬场”。
不要认为,花钱就没有难度。
当然,这里的难,并不是山吃海喝、花天酒地,让你做个,现实版的西虹市首富。
真正难的是,如何引导资金,到达合理位置,获取多赢效果。
譬如,你是非洲的酋长,整个部落,都在使用你铸造的铜币进行消费。
起初,你造了1000个铜币。
流通几个月后,突然发现:
钱貌似不够用了,于是再造了1000个。
你大手一挥,选择平均分配,消息传下去后,部落一片欢呼,大家拍手叫好。
几个月后,你慢慢意识到。
这次发钱太失败了,浪费了铜矿且不说,取得的效果只有:
1铜币的东西,结果变成2铜币。
自己也好,整个部落也罢,都没变得富有,这就是所谓的“都发钱,等于没发“。
作为酋长的你,怎能不沮丧呢。
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再也不直接发了,间接发。
部落去外界的路,不是不好走吗?
我发钱找一部分人来修路,整体预算也是1000铜币。
路修好之后,对外贸易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市面上的物资也因此翻倍,大家都感觉富起来了。
这时,发钱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其实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工资的增长。
你当然很开心,将此制定为长期的部落条例,每年都这么发钱。
但几年后,问题暴露了。
你意识到,要使超发的货币变成经济增长,原来不是造钱投资就可以的,必须满足好些条件:
1.所投项目,要能促使更多的后续物资出现。
放到国家层面就是,你修的铁路、高速、高铁,研发的科技,要能促使贸易繁荣。
如此发钱,才能起到平衡的效果。
2.人口充足,且有能力为投资和物资买单。
参照前面的修路,如果部落的人口,修一条路就够了,结果修了10条,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吗?
答案,屏幕前的你们,肯定都懂。
同理,可能因为修路,或者投资,带来了物资。
但前提别忘了,修路,或者修任何东西,都需要人呐。
如果劳动时间增加了,消费时间势必减少。
那么,在这样的模型下,生产端不断增长,但消费端却在萎靡,经济肯定会崩坏。
现在的部落,能满足这些吗?
你意识到,好像很难。
但过惯了寅吃卯粮日子,你还是选择坚持发钱,因为多少有点效果嘛。
不发是不可能不发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不发,过苦子又不会,只能这样了。
这就是漂亮国这些年,钱发了很多,工资却提不上去的原因。
而且,这样的发钱,还造成了对底层的稀释。
毕竟超发的货币,往往都是以投资的形式,从银行进入到各大企业、工程项目的。
这个过程里,相关机构、公司的领导还要分一杯羹,最后才能落到普通人头上一点点。
等到影响大众工资时,物价已经涨到同等水平,所以大家,也就感受不到工资变化了。
结果就是,向上转移了财富,向下转移了负债,财富结构越发的畸化。
不要觉得这很糟。
其实还算较好的情况了,毕竟勉勉强强,还在至上而下的流动。
更糟糕的问题则是,积蓄到一定程度,货币不仅不会向下流动,还会从下往上倒吸。
这个就叫做脱实向虚。
什么意思呢,就是钱倒是放出去了,但大家根本不做工程,不搞实业了,只炒股票、或者炒房子,搞一切金融向、地产向的生意。
上行下效,底层发现这么来钱快,也开始蜂拥而至,最后,则会成就庞大的金融+地产的利益群体,从而绑架国家经济。
参考漂亮国的华尔街,就是典型的大而不倒,不干实事的存在。
那这个局面,有解吗?像漂亮国,类似的国家肯定是很难,很难。
我们就不同了,人民当家作主,不吃这一套规律。
毕竟,我们的优越性摆在眼前,不是西方国家可以企及的。
这一点,其实做过了很多验证,不是吗?
聊了这么多,最后,回到话题的开头。为什么超发的货币,很少进入工资?钱都去哪了呢?
总结起来就是,货币政策的初衷,就不是为了进入工资。
说白了,只是为了让集体过的更好,或者缓解一部分团体的债务,仅此而已。
当然,这个过程中,合理的效果,应该是,工资也受其影响,有了较大的增幅。
不然,拼命的努力,却总赶不上资产的增值,那谁还愿意,踏踏实实的干活呢?
这才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不是吗?
下一篇
漫画创作指南—开篇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