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心理学基本知识(上)

心理学基本知识 (上)

通俗讲座

目录

一、什么是心理学

一、什么是心理学 ; 二、,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大脑是怎样发生心理现象的

四、什么是心理现象 五、心理过程是怎样形成的;知、情、意

六、什么是知及其感觉器官

1)视觉及视觉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 ;(2)听觉及听觉的具体研究内 容是什么 3)嗅觉及嗅觉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 ;(4)触觉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本体觉 6)感觉与知觉

七、情的发生机理与内容 (附:情,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八、意的发生机理与内容

九、思维与“灵魂”

十、什么是个性心理

十一、个性心理内容简介

十二、个性的发生、发展、形成

十三、个性的品质

十四、个性与事业、爱情、前途以及健康的关系

十五、良好完善的健康个性要求

十六、个性缺陷,及其原因?

十七、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培育自我良好的个性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附录:1,认识自我 2,认知与个性

 一、问:什么是心理学?


答:心理学是“人”学,是研究人的科学;
心理学是“我”学,是研究认识自我的科学;
心理学是“大脑”学,是研究人类大脑的科学。
人是生物,是动物,是最高级的生物、最高级的高等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心理”。心理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最根本区别。研究心理就是研究人。所以心理学最主要的就是人学。
我为什么是“我”?我是怎样成为现在的“我”的?这主要也得到依靠心理学来解开这一疑团。所以研究“人”是心理学的一般任务、总的任务,研究“我”,也就是研究个体,是心理学的具体任务、重要任务。
研究人是研究普遍心理,研究我是研究个体心理。
心理是由大脑产生的,没有大脑就没有心理。所以研究心理,归根到底就是研究大脑。
一般的心理研究只是研究心理的现象。心理的实质研究就必须研究大脑。这是门极其深刻的科学,也是极其深奥的科学。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人体科学。

 二、问:心理学研究些什么内容?


答:心理学的一般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下表: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知:感觉、知觉(视-眼、听-耳、嗅-鼻、触觉-皮肤)

情:情绪、情感

意:意识、意志、意念、思维、想象、记忆

 个性

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 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研究心理现象具体内容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所以第一步首先是研究心理的形成过程。当人在发生、发展形成、完善的心理过程之中,也就开始了个性心理的发生、发展完善过程。

所谓心理,简单地说也就是人的感觉、记忆、情绪、意志、思维和想象。情是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心理,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情。在高级哺乳动物中也具有了原始的情。意念、思维、想象则是高级的心理,人有了高级心理活动后就开始了个性心理的发生、发展,最终形成了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个性、性格。

在情形成过程,较情还要早一步产生的是知。婴儿一出娘胎首先接触了光线,当然还有声音,但声音在娘胎中也早已听到过,不过出生后听到的要更直接和更亲近。接着发生了皮肤的接触,感知了较之子宫内更多的物质和物体。这些感、知觉全部需通过自身的感官:眼、耳、鼻、皮肤(分别被称之为: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和嗅觉器官等感觉器官)所接受,然后通过传入神经输送到大脑,接纳、贮存(记忆)、综合、分析形成感觉,最后变成为知觉。

三、大脑是怎样产生心理现象的

心理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名字,心理现象才是可以观、测的具体对象。心理是大脑神经细胞内在的生理活动,心理现象是这一活动的外在反映。例如,当眼睛遇到强光时会眯起来,耳听到巨响时,身子会一颤,鼻闻到异臭时会皱眉,手接触到高温时会缩回等等,这说明了神经细胞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到了刺激的信号产生了内在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低级的心理活动,是种简单的感觉。这是单一的信号刺激。如果看到的是色彩斑斓的物体(光),听到的是美妙动人的音乐(声),闻到的是珍馐美肴(色、气味),接触的是温暖体肤,那时产生的躯体反应则是一种综合的复杂反应了,这就是高级的心理现象。这也是感觉,是综合的高级的感觉,是知觉。

最初的或原始的心理现象发生是通过感觉引起的,但当大脑神经细胞积累到一定量的感知觉信号、信息后,心理活动就可以不依赖感觉而发生。如果把一个幼儿从小就把他与光线、声音人群隔绝,或从小就脱离了人群(例如狼孩),那么长大成人后,就不会有正常心理的发生。

因此心理现象的发生起始于知,起始于感、知觉。然后就有了情和意以及形成个性心理。

 

四、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一极其复杂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最复杂、最丰富多彩和最深奥的现象。但其基本元素则可以分解为:知、情、意心理过程,和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以及个体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内容的个性心理。

简单的知就是感觉,深刻的知称之为知觉。简单的感觉只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知觉则深入到事物内部实质。感知觉的特点是必须直接接触到客观事物、事件时才发生。

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情是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对某些事物、事件的喜爱与愤怒,是在对其有了了解后,才发生的,如果对其一无所知,也就无所谓喜爱愤怒。因此知一般总是发生在情之前(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在外部表现上能明显观察到的情称情绪,内心有情的发生形成,而外部并不表现的称情感。

意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心理过程。一般的情是简单地对事物刺激的直接反射,大多数很少经过思考;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反射,那就是意的表现了。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意是经过时间积累后发生的。还要经过学习、经验、体会才会有意的发生。意是意识、意志、意念的总称,意中包含了思维、思考、想象、判断。

意完全是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意的心理过程不再需要外部刺激。思维、想象、判断是极其深刻的意念活动,这种意活动需要精力、体力、脑力。

个体有了正常的、完善的心理过程发育、发生、发展,产生了情和意后,又经过一定阶段的表现和磨炼,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个体特点和特性的情和意,这时的个体就从一般的普遍规律中突现出来,具有了明显的个体特色。从此开始进行个性心理的发生发展。

个性心理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有个体独特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中所谓的心理现象,就指的是以上这些一般内容。

 

五、心理过程是怎样形成的――信息

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心理现象内容的各种规律,还要研究和了解它们发生发展形成的内在机制。

心理现象是大脑神经细胞生理功能运转的结果。要全部掌握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也必须同时懂得大脑神经功能的知识。大脑神经生理-心理的科学(人体科学)可以说是当今最深奥最前沿的科学,还存在很多未知数。这些留待科学家去解决。一般的生理-心理规律已得到很多证实。

人工智能电脑是从大脑神经生理-心理研究进展中得到启发发展起来的。所以反过来也可从电脑运转机理中了解人脑的一般机制和规律。

电脑和人脑的类比

项 目

电脑

人脑

基本结构

电子元件(地址)与线路

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

基础活动内容

外加电流

生物电、脉冲电流

运转方式

电路通与断或开与关

兴奋与抑制

信息输入方式

键盘、光笔、扫描仪

感觉器官:眼、耳、鼻、皮肤

传出

显示器、打印机、喇叭

口、手、躯体

信息来源

人工输入、软件、摄像头

环境刺激

信息处理

CPU

视、听、感觉中枢、语言中枢、

运动中枢、思维中枢

信息存贮、记忆

硬盘、内存条、

各级中枢的神经细胞

信息加工

CPU、各种软件、程序

各个分析中枢

容量

1034 (详见心理知识栏)

关于电脑就不再详细解释。

人脑的组织结构同电脑的硬件一样,如果不输入信息程序,那它什么也干不了;人脑如果不接受信息,也就如一张白纸,什么知识也没有。人脑是在外环境各种事物对人体各个感觉器官刺激后,各种信息就源源不断通过神经纤维传入到中枢的神经细胞,这些信息就在细胞中存贮(记忆)下来。千万亿个神经细胞存贮千万亿个信息,每个神经细胞都有成百个突出纤维发出与周围的神经细胞相连,由此单个的信息也互相连接、组合、排列产生新的信息,这时最初的感觉就演化为知觉。大量的信息演化就构成程序。复杂的心理现象通俗地也可以类比为电脑的程序来理解。心理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没有和不接受外界的信息刺激,那人脑就不会有知识。如果接受的是错误的信息,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识。如果遭受突然的。过量的、强大剧烈的、变态的异常刺激(如电脑病毒)就会产生混乱的知识和和心理紊乱。

 

六、什么是知的感觉器官

完整的感觉器官由三部分组成:外周感受器,传入纤维,中枢分析器。这三者形成称之为感觉弧。外周感受器直接与外环境相接触,例如眼是视觉器官的外周感受器,视神经是视觉的传入神经纤维,大脑枕叶是视觉中枢的视觉分析器;耳是听觉器官的外周感受器,听神经是听觉的传入神经纤维,大脑颞叶是听觉中枢的听觉分析器;鼻是嗅觉器官的外周感受器,嗅神经是听觉的传入神经纤维,嗅觉中枢及其分析器在额叶;触觉小体是一团接受触觉刺激的神经细胞团,大量分布在躯体外周的皮肤层内,量大到皮肤下无处不在,感觉神经是触觉的传入神经纤维,感觉中枢位在大脑顶叶,触觉包括痛、痒、抚摸等感觉;视、听、嗅的传入神经纤维是单一的一条:视神经、听神经、嗅神经,直接传入(中途经过丘脑)中枢分析器,触觉的传入则经过多次中间次级中枢驿站:脊髓、中脑、间脑、丘脑,分级、逐级上传递送,最后送达感觉中枢。

大脑的各个中枢分析器之间互有皮质束(大量的神经纤维集合)沟通联系。大脑的额叶是思维中枢和语言中枢所在地,但额叶的精确功能机制尚有很多有待于开发研究。

 

1)视觉及视觉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

视觉的产生机理是光线,眼的结构与功能就是接收光线,从这个意义上说,眼的结构就是照相机结构:眼角膜、晶体=镜头,瞳孔、虹膜睫状肌=光圈,视网膜=感光胶片。

使用照相机必须学习用光的知识和方法。要理解视觉的机理也必须懂得光学的知识。

光谱是光的最基本特性。光是运动中的光子,有速度,有频率、有波长。对视觉器官最适宜的刺激是波长380780nm的电磁波,这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它只在极其宽广的电磁波中占狭窄的一段。最短的γ射线波长仅10-14m,最长的交流电波长为108m

 

电磁波与可见光谱图

心理学基本知识(上)

根据视感觉的不同现象,可以把光觉分为两类:一是无色视觉(指无彩色),包括白色、黑色及过渡期的灰色;一是有色视觉(彩色),即可见光谱上的红橙黄绿蓝紫。

对彩色光还需要了解颜色的三个特性:色调、饱和度和明度。无彩色只有明度的差别,而无色调和饱和度特性。

色调指各种彩色,即彩色才有色调。

饱和度也可说是单种彩色的纯度,混合的彩色,饱和度降低,即纯度降低。全部彩色混合在一起,而且达到最高的明度,就成为白色,这时也就没有了色调和饱和度;同样最低度的明度,就是黑色,也失去了色调和饱和度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属于单纯一种波长的的光是很少见的(只有在实验室中才能做到),实际上人们所见的都是含有各种不同波长的混合光。由于彩色光有色调、饱和度和明度的三种特性,所以世界、事物才显得万紫千红、色彩缤份;由于饱和度和明度都是逐渐移行过程,因此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颜色种类也几乎达到无穷数,所以当人们购买一件某种颜色的衣服、布料、绒线、钮扣等等物品后,隔开若干时间后,要想重新配置一件同样颜色的元件,那几乎是不可能。

对色彩的反映认识,大大丰富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视觉是最重要的信息通道。它接受的信息大约占全部信息量的80%。

2)听觉及听觉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

听觉的产生是声波。耳朵是接收声波的主要器官。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收集声波和辨别声音来源方向;中耳有鼓膜和听骨起到传导和放大声音的作用;内耳将声波转变为电脉冲(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接收,然后再由听神经传输给中枢。听觉中枢接受到来自声波转换成的电脉冲信号、信息,就形成了听的感觉和听的意识。这也可以同微音器(麦克风)的作用来类比理解。

声波的实质是物体的振动,任何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后都会发生振动,继而传向周围的空气,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一定的振幅和波长,这就是声波。当这一振动波传到耳朵被耳朵接收和感受到时就是声音。声音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乐音,有噪音,有语音,其机理来自声波的特性。

声音有音高、响度和音色的三个特性,它主要来自声波的频率、振幅和波形三个基本物理特性所决定。

音高。音高指人们听到的音调高低,它主要是由声波振动频率所决定。声波的振动频率单位是“赫”(每秒振动的次数),赫越大,音调越高,反之越小。人耳能感觉到的最适宜频率是1620000赫。

响度。响度也叫音强。是指人们听到的声音强弱,它主要由声波的振幅所决定。声波的振幅代表声波的压力。声音的强弱与声波振幅成正比,振幅越大,声音的强度越大。响度的单位是分贝。

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纯度,它由声波的波形形状所决定。即使某种声音它们的振动和频率都一样,也就是说它们的音调高低,声音强弱都相同,但它们的波形不一样,所以听起来就会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听音乐时,能分辨出那是胡琴,那是小提琴。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多是复合音,单纯的纯音是很少的(只有实验室的音频发生器和耳科医生用来检查病人听觉用的音叉能发出纯音)。

声音还可根据波形和振幅是否有规律的周期性而分成乐音和噪音两大类。乐音是周期性的声波振动,噪音是不规则的无周期规律的声波振动。

语言(包括歌曲、朗诵)可以说是高级的复合音。但它同样是物体(声带)振动所发出的振动声波。它对人类活动和心理发育有特殊的意义。虽然听觉接受的信息量稍次于视觉,但在高度科技发展社会中和高度脑力心理活动时代,语言的接受、熏染其重要性却与日俱增。

 

3)嗅觉及嗅觉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

嗅觉有很多奥秘有待人们去研究发掘。

嗅觉的一般研究对象就是有气味的物质分子被感知的机理和途径。感受和接收气味刺激的器官是鼻腔,但真正接收嗅刺激的器官仅只是位于鼻腔上部两侧粘膜中的一团嗅细胞所组成的嗅球,传输嗅觉冲动的是嗅神经;大脑嗅觉中枢的正确位置仍在研究之中。

一般动物的嗅觉器官要比人类发达得多,故而特别灵敏,有一种德国的牧羊狗其嗅觉要比人类敏锐一百万倍。人类的嗅觉器官差不多已处于退化,故研究了解不多,也很少研究嗅觉接受的信息量的百分比和对人类心理发育发展的影响;但某些人有返祖现象,则引起有些学者的重视和兴趣。

 

4)触觉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

触觉的感觉器官是皮肤,是皮肤接触各种物体后产生的感知觉。

触觉研究皮肤接纳触觉信号的感受器,各种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如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外界物体接触皮肤表面所引起的感觉就叫触觉。如果物体对皮肤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变形,便产生压觉,压觉的感受器是环形小体。从感受器上接受的信息,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入大脑感觉中枢。从而形成感知觉。皮肤的感觉可分为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

单纯的感觉只是各种物体的理特性:如软硬、冷热、干湿、轻重。进入中枢综合后,进一步又可获知被接触物体的性状如:大小、方圆……等等,从而形成知觉。

 

5)什么是本体觉

感觉都是在外界物体直接作用下,获得的刺激信息所形成。人体内部的环境,也是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地变动,一旦当变动、波动较剧烈时也会形成一种刺激向中枢发放而产生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称为本体觉。由于这种内环境的变动大多是内脏的运动,例如肠胃蠕动,因此也称为内脏感觉。

 

6)知觉与感觉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发生的。

感觉是直接的,表面的,是尚未加工过的原始素材。

知觉是经过加工的,深刻的、深入到物体内部本质的感觉,因而称为知觉;是感觉的升华。

客观环境中的物体包含着许多种属性,例如:形状、大小、颜色、声音、气味、温度、硬度、光滑度等。感觉大多仅能反映作用于个别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实际生活中物体总是综合地分别作用于人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因此就有可能在大脑将物体所有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该物体完整的映象,这就是知觉。

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但是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而还必须借助于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综合物体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物体的完整映象。

 

在知觉、感觉知识中还有一个“错觉”问题的知识。

由于感觉只是接受客观事物、物体,直接的,表面的的信息,因而是不完整的、粗糙的。例如有两个人一起在相对位置同时看一个一半是红色,另一半是蓝色的球体时,那么每个人只能看到它的一半。也就是只能得到它的一半信息。因此,看到红一半的人说这是个红球,另一个说这是蓝球。只有把它转动一下,两面的信息全部接受,然后在大脑进行整合形成知觉,才能产生完整的知觉,这是一个一半红一半蓝的球。

错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歪曲的知觉。错觉有很多种:如视错觉、听错觉……等等。例如本来一样长短的线条:>-----< ? --? ,由于外部条件不一样,就会把它看成为一条长,一条短。这就是视错觉。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很多。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能避免这种错觉。

 

 

小结:“知”是心理过程最重要的、最原始的过程,有了知才有以下心理过程发展的继续,才有可能发生正常人的正常心理发育。如果在婴幼儿阶段剥夺了感知觉的发育,那么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心理发展、发育。(过去南京曾报导:一个因众所周知的某种精神打击,而近乎精神失常的单身父亲,将其两个12岁的子女关锁在暗无天日的地室中,除定时供给他们饮食外,不许外出接近任何事与人,当最后终于被人发现时,已过去了16年,而这两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智力仍停留在儿童阶段)

有了“知”,才能有情和意的发生、发展。

 

七、情的发生机理与内容

情指情绪、情感。情也是最原始的心理过程。动物也有情的表现。

情是随生俱来的天性,婴儿一离开娘胎第一声就是哭,哭就是情的表现。饿了要哭,身上尿湿了要哭……。接着会的是笑。婴儿的情是原始的情,还没有进入高级的情感的情。

情是随着生理需求而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哭,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喜悦,就会笑。

随着大脑的发育,随着“知”的信息量不断增大、增多,情就逐步向高一个层次发展,从简单的情绪,发展到复杂的情感。情有了更深的内涵。

成人的情(包括情绪与情感),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不但认识了世界,而且还表现出不同的好恶态度。这些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情绪与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情绪是机体在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体验;这类情是低级的,所有动物都相似,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因而是一种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它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的、复杂的体验。社会是人特定的概念,因而就与动物有了绝对的区别。

人的情绪与情感密切相关: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状态一般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高级的情感又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高级的情来自知,知的信息越丰富,情的内涵越深刻;知得浮浅,情也粗糙;知有错误,情会失真。情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与社会实践和感受密切相关;与知觉信息、知的理解密切相关。因而对同样的一件事物,有的人可以喜爱,有的人则会厌恶,有的人可以坦然处之,有的人会焦虑恐惧。

 

(附: 情,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

八、 意的发生机理与内容;

意是心理过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阶段,新的高级阶段;相对来说,这时它基本上已不依赖于客观世界。意是主观世界运行的产物。当然它的最初基础来自客观物质世界来自“知”、“情”的发育发展。没有客观世界事物的作用就不会有知、情的发育、发展;没有知、情的基础就不可能有意的发生发展。知、情越丰富多彩,信息量越大,越复杂,意的发展内容也就越高级、意的内涵就越深刻。

意已经接近了人类灵魂。意指的是:意识、意志、意念。与其相随的就是思维、想象、意的内容中还包括记忆。

 

人进入“意”的高级阶段,就进入了主观世界独立的内在运行,这就是思维。有了思维就有了想象,有了想象,就为创造奠定了基础。就有了能力。有了想象就出现了: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信念、这时就形成了独特的气质和性格。这时心理发育就真正进入了最后的、完善的高级阶段和完成阶段。

 

一个成人很少去想到自己的意识是怎样的产生的。只有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才能真正知道它的来源。

有了“意”才会思维、思考、和记忆,才会学习,和学到更新的知识。

“意”虽然是主观世界独立运行的内容,但它的基础依然依赖于客观世界作用后所获得的知、情信息。这就是目前心理学一般意义上对“意”的理解和了解。

现在一般所说的“心理”,狭义地说,也就是“意(意识)”。从这个基础上出发,人的心理是可以了解的,可以检测的,可以实验的。可以推断的。可以找到其发生发展的轨迹。 由于知觉可以发生错觉,因此“意”也可以有扭曲、失常和紊乱、混乱。由此,错误的、紊乱的、失常的、变异的“意”也可以从“知”的发生、发展过程找到其的来源和痕迹。

广义的心理-人的心理-心理现象,是一极其奥妙的现象。到目前为止,还有大量未知数未能探明,未能得到解释。人类正在为此努力,正在不断探索之中。

 

九、思维与“灵魂”

人有了意识,也就同时有了思维。通过思维产生各种意念、通过思维就能对各种知觉、对客观事物、事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形成新的概念。由此反过来会指导、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和行为准则,这时就逐渐萌芽了意志。有了思维和认识,就会对各种客观事件事物形成不同的喜爱,或者是厌恶、恐惧与躲避;或者是趋向,或者是远离;对不同的事物与事件注入了不同的情感。

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高层次的心理过程。思维的基础是知所获得的大量信息,也就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形成的大脑的反映,没有客体的作用刺激,就不可能获得知的信息,没有知的信息,就不会有意识和有大脑的思维。一旦大脑有了大量信息的贮存,形成、发生了思维,这时大脑就可以独立进行思维,可以不再依赖外界客体的信息刺激而独立进行思维。但是思维本身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有低级的思维,有高级的思维,有更高级的思维…以致无穷。也就是说思维本身也在不断的更新过程,在这个更新过程中必须要有,也必然会有和接受新的客体刺激,形成新的知觉信息,从而获得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思维。如此反复循环……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这是一个没有终极的循环。思维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中发展。当达到某个层次时,人类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已难以想象和解释其中的奥秘和精华核心的实质,这时,也就出现了“心灵”“灵魂”一类的词汇,大概这就是原因。

人类的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既能知、也无法知的、极其奥妙的大脑的灵感产物。

思维是当代最高层次的研究课题之一,思维是创造的原动力,是创新的源泉。思维学是最新崛起和发展的科学。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既无限,也有限。只有懂得思维的来源,才能懂得思维精髓的含义所在。要想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法,首先得接受大量的、正确的知的信息(即亲自投身到社会实践接受锻炼)和理解思维发生发展的规律。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