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我习练太极拳的感受(七)太极拳的发力与走桩(非常重要)

我习练太极拳的感受(七)------太极拳的发力及走桩(非常重要)

与大家分享一下太极拳的发力和走桩,其实这是太极功夫的实质。

习练太极拳的本质就是抛弃肌肉紧张的发力方式,习练出上下贯通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身体学会贯通压缩旋转发力了,就不会再以肌肉紧张的方式发力,就是松,就不会与对手硬顶,就能借力打力。不习练会这样的发力,无论你在大脑意思中怎么放松,实战时还得以肌肉紧张发力,就是紧,就是硬顶。不发力你只有挨打,企图以不发力的“四两拨千斤”是无法战胜对手并百分百挨打的,并且“四两拨千斤”外家拳也会,也练,“四两拨千斤”不是太极拳的独门绝技,或者不客气地说,“四两拨千斤”是处于外家拳向内家拳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功夫,不是现代太极拳的功夫。

太极拳的独门绝技是借力打力!要达到借力打力的目的,就必须要把对手劲力转换为自己的劲力,而转换对手劲力的前提是要把对手劲力吞入自己体内,在体内将对手劲力阴阳转换成自己的劲力再发出打击对手。要想吞入对手劲力,就需要用自身劲力将对手劲力引带进自身体内来,让自身劲力牵引对手劲力在体内游走融合转换成自身劲力。

明白了以上太极拳功夫的实质,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习练出这种能引带吞入对手劲力并将其转换成自身劲力的发力方式。要达到以上目的,首先,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太极拳要找到一个能量来源,这个能量的来源有二个,一个是人体先天一气孕化出的胎力,一个就是脚下之力。我们需要用胎力启动身体运行,提引脚下之力上行,然后胎力与脚下之力合一形成精气神,这个精气神就是我们身体的能量。将来无论是引吞对手劲力还是转换对手劲力打击对手,都是用这个精气神(能量)在体内的游走完成的。

其次我们要在体内找出一个能量的通道,在这个通道内,自身能量能随意游走,对手劲力能被我的能量引带进入这个通道,自身能量在这个通道内能够与对手劲力通过阴阳转换而合一,变成自身能量再发出。

好,现在我们把习练太极拳的关键归纳为三个:找出先天一气、提引脚下之力、找到能量通道。这三个关键中,以找出能量通道为第一,找出了能量通道,就会感知到通道的枢纽连接点,这个连接点就是心神,心神是身体本身(不是大脑)的控制中心,是人体先天一气之所在;有了这个能量通道,脚下之力就能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被提引上行到全身,进而通过心神抽合出来的压缩旋转产生阴阳转换,形成太极功夫。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习练太极拳的最基础功夫就是找出体内的能量通道。怎么找出这个能量通道呢?就是让身体自己(不是大脑)去感觉,通过身体习练太极拳套路的外形动作中去感觉能量在身体内的产生、运行、转换。通过持久的对身体能量产生、运行、转换的感知,你会体会到体内存在一根筋,这根筋像木偶的提线一样牵动着身体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运行,自身的能量就是顺着这根筋游走的,能量在这根筋上的游走牵动着身体的运行。不要小看这根筋,这根筋是中华武术中万法归宗的一根筋,这根筋就是少林寺的“易筋经”中寻找的“筋”!这根筋发出的力量是肌肉紧张发力无法抗衡的,有了这根筋发出的巨大力量,你才能有勇气和实力去引吞对手劲力!

这根筋就是能量通道。现在我们分享怎么用走桩的方式找出这根筋。站桩应该在产生心神抽合后站,这时虽然外表平静,内里心神抽合着精气神游走,所以站桩也是在练功。在没有产生心神抽合之前,站桩没有什么意义,企图以站桩求松也是没有效果的,那只是大脑意思的松,不是身体本身的松。

走桩的动作非常简单,身体微微下沉,两胳膊抬起环抱于胸前,两腿循环向前走。不要给自己设置过多规矩,外形动作自然即可,主要是让身体本身(不是大脑)感知身体能量的产生、运行、转换。后腿为重心腿,前腿为转换腿。胳膊不要主动运动,只需随着重心转换自然动作。向前迈腿时尽量不要使劲,迈出即可。

身体重心在重心腿时,转换腿向前迈一小步,待转换腿全部落地,重心腿如大厦将倾般卸力,身体重心自然倾向转换腿,向转换腿堆积下沉,同时身体向转换腿方向会产生自然旋转,当身体在转换腿上下沉堆积与旋转到极致时停顿一下,转换腿变为重心腿,拉动转换腿向前迈出下一步,继续这种重心转换。注意:身体的下沉堆积和旋转都是自然产生的,不要刻意去做下沉旋转的动作。

让身体自己(不是大脑)去感知在身体重心转换时产生的自然下沉、堆积和旋转,久而久之,你就会感觉到两腿与前胸部位会出现联系的感觉,慢慢加强这种感觉,用这种感觉带动重心转换,就会找到体内的“筋”了,这就是能量通道。而前胸部位就是身体本身的控制中心,即心神。再继续习练下去,你就会用心神与两腿之间的筋带动重心转换,并用这根筋带动身体的下沉堆积和旋转,加强这根筋的感觉,就会习练出心神抽合了,但这还不是真正的心神抽合,因为这时心神只能控制两腿和压缩旋转,身体还没有上下贯通。但这时你已经初步学会不用肌肉紧张带动身体了,用心神不断加强控制身体的重心转换和压缩(下沉堆积)旋转,终于有一刻你会顿悟般地感觉到身体沉入地下,能感觉到脚下之力返上来了,这时,你就是上下贯通了,就是你能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将脚下之力提引上身了,但还没有贯通到全身,只能贯通到后命门。所以后命门就是我们后天习练的真气所在。

上下贯通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体内能量运行的通道并部分打开了这个通道了(脚下到后命门)。这个通道开了,你就可以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将脚下之力提引上行至后命门,再往上,就需要用心神抽合出来的精气神去节节贯通,逐步打开后命门以上的能量通道,直到将全身能量通道打开,让你的精气神(能量)贯穿到全身每个部位,那时你浑身体现出来的就是多姿多彩的各种神奇的太极功夫了!松、听劲懂劲引进落空、捧捋挤按采挒肘靠、空灵圆活、沾连粘随、借力打力等等,无不是太极拳这种发力方式产生的各种表象!

上下贯通后,就彻底抛弃了肌肉紧张的发力方式,表象就是松,内里却至刚至猛!

再往下练,你会不由自主地(不是刻意追求地)感觉到能量在体内运行的通道,因为能量会不由自主地在通道里游走,这个能量通道的表象就是经脉。

走桩时最简单的精气神经脉游走拉动身体动作如下:心神启动胎气,贯通到后命门与真气合一生成精气神沿脊柱下行至尾闾,经会阴上翻到气海,拉动身体下沉并向一侧旋转,身体产生压缩旋转,压缩旋转到至极时,全身精气神归聚于丹田,身体重心在重心腿上,上下贯通,同时拉动转换腿向前迈步;转换腿落地,丹田的精气神贯穿至后命门沿脊柱上行到夹脊、玉枕、百会,形成虚灵顶劲拉动身体对拉拔长,形成头顶旋足入地两夺对拉之势,表象为转换腿侧发力;发力后精气神从百会下行到心神,贯穿到后命门下行上翻到丹田形成循环;精气神下行的表象是用精气神吞入对手劲力,将对手劲力引带到脚下。走桩时精气神的游走是用小周天的运行带动大周天运行,精气神在小周天上翻至丹田时,大周天运行至涌泉;小周天运行至百会时,大周天运行至劳宫。

再进一步,太极在丹田生成两仪,两仪逆向运转,一侧的精气神外张的同时另一侧的精气神归聚,精气神的外张和归聚在两仪阴阳转换,精气神归聚为引吞对手劲力,精气神外张为发力打击,此为引打合一,借力打力,为太极拳的最高层次功夫了。

以上是太极拳走桩的具体习练方法,也是太极拳发力和功夫的习练方法。我无法讲得更多更细了,只能习练才能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太极拳习练的就是“通”,整个身体练成一个通空的能量通道,这个通道就是与对手劲力作战的战场,让自身能量在这个通道内游走,将对手劲力吸入这个通道,让自身能量与对手劲力在这个通道内融合转换成自身的力量。这个心神抽合的力量能有多大呢?那就要看你修炼的程度了!由心神抽合上下贯通提引上来的脚下之力是无穷无尽的,你的心神抽合习练到多强大,能提引上来的力量就有多大!所以习练太极拳的,即便是一个干吧瘦小的人,都能发出你无法想象的力量!

这就是太极拳,无论从原理、习练到功夫,都是极其简单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根本就是太极拳心神抽合上下贯通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太极拳所有表象功夫均出自于这个发力方式。

天下所有太极拳都只能如此习练,因为除了太极拳的发力方式和肌肉紧张的发力方式以外,人类还没有第三种发力方式!太极拳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发力方式!

看完我的文章,你是否明白了现在人们打的太极拳已经不再是陈王廷、杨露禅等大师发明的太极拳了!

因为太极拳传承有限,再加上门派限制,真正懂得太极拳的人凤毛麟角,并且不肯将太极拳真意外传;而前辈大师们对太极拳的描述其实是拳意心经,习练方法则只靠亲传,绝不外传,拳意心经对于没有太极功夫的人来说就是天书。所以现在人从前辈大师们的拳意心经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习练太极拳,不知道太极拳最本质的发力方式,没有一个系统,东拼西凑,这个功夫这么练,那个功夫就得那么练,或者与外家拳一样习练外形动作,将膝盖练伤,或者干脆说太极拳不发力,只会从外形动作解释太极拳,殊不知一旦习练出心神抽合后,太极拳根本就没有外形动作,全是内里的东西了!前辈大师们所说的话,没有一句是指外形动作的,但却都被现在人很巧妙地用于解释说明外形动作了!现在的人们就是这样残忍地将横行霸道的太极拳活活演义成一个迎合大众口味的健身体操!

我们抱朴太极拳以武求道,以道习武,思想开明。在当今社会,我们怀揣太极拳这个宝贝除了孤芳自赏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但眼见太极真意不行于大道,我们的心情可想而知。就好像一个人怀揣一个宝贝,却眼见其他人都在将同样的宝贝玩弄成顽石,这时你会不会喊一声:“这是个宝贝,别毁了她!”

这就是我为什么与大家分享太极拳的感受!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