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三中路的贵和街和兴华北街之间的距离向南平推至维康医院北门,也就是满洲电线株式会社(电缆厂)的南侧位置,便是当年的鸭绿江制材无限公司。
——下图为1939年《大奉天新区划明细地图》,红圈标出了鸭绿江制材无限公司的位置。
——下图是上世纪末航拍图所示该公司的占位图(李学增绘)。
无限公司全称为无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的公司形式,为最典型的人合公司。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股东所组成,且股东必须是自然人。特点在于:组织手续比较简单,不要求具备最低的资本总额;公司经营好坏,直接关系每个股东的全部财产利益;因此股东会合力经营,股东关系密切;公司信用较高,竞争力较强。但是,股东投资风险较大,责任较重,资本不易筹集,出资转让有严格限制,不利于保护出资人的利益。
鸭绿江制材无限公司,是日本大仓喜八郎与中方安东(今丹东)木材公司合办企业。公司总部在安东六道沟。
——下图为大仓喜八郎与张作霖合影。
日俄战争结束后,1905年12月22日,日本外务相小村孝太郎、驻华公使内田康哉,与清廷外务部总理大臣奕劻、外务部尚书瞿鸿机、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北京签订不平等条约《满洲善后条约》,强迫清政府承认《朴茨茅斯和约》中有关中国东三省的规定:将沙俄在东北南部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允许日本人在鸭绿江右岸采伐森林。
清政府对条约有异议,此后3年,与日方展开了拉锯战,最后清政府被迫让步,同意中日合办鸭绿江采木公司。
——下图是日本人编写的《满洲木材对日本的价值》一书的几页,昭示了日本对中国木材资源虎视眈眈。因此说,这个木材厂是日本侵略者掠夺满洲木材资源的工具。
1908年4月15日,清政府外务部会办大臣那桐与日本全权大臣林权助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合办木植公司章程大纲》。
当年8月16日,奉天省度支司使张锡銮与日本领事冈部三郎签订了办事章程21条,公司于当年9月1日开办,总局设在安东县七道沟。公司设督办员,由奉天督抚派东边道台兼理,监督公司经营。理事长中日双方各出一人,负责一切事务。职员有200多人,由两国平均分派。公司于每年底业务造册呈送两国官员查核。公司净利的百分之五交中国政府,其余由中、日两国股东均分。公司经营期限为25年。到期后是否延期,由中日双方协商。
——下图是木材公司忙碌工作之场景。
砍伐后的木材需要加工,采木公司看中了这一市场,与日商大仓喜八郎合办了鸭绿江制材无限公司,形成产销一体,公司地址设在安东(今丹东)六道沟。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获取更大利润,大仓喜八郎儿子大仓喜七郎便把鸭绿江制材无限公司搬到奉天(今沈阳)铁西区位置。
——下图为大仓喜八郎儿子大仓喜七郎,是他决定把该公司从丹东搬到沈阳的。
《奉天通志》在说到鸭绿江水运时有评价,“以安东为中心市场之鸭绿江木材,所以有今日之盛况,旨鸭绿江水运之赐。”采木公司所采伐的木材,大多经鸭绿江放排运到安东。当时安东成为木材的集散地和木材交易中心。
据统计,民国10年前后(1921年以前),采木公司共采伐木材36039筏,木排31000连,电柱材56万根,杂木1452根,道木18139根。
——下图是在鸭绿江上为准备顺江而下的木材。
1941年,水丰水库大坝建成,木排的路被挡住,采木公司随之解体。在奉天的鸭绿江制材无限公司,利用已建好的铁路专用线接收黑龙江、吉林、佳木斯、牡丹江等地木材,继续进行加工。截止1943年修建而形成的东北铁路网,以及修筑了多条森林铁路,年运送量为105.7万立方米木材,为木材加工业提供了丰厚的利润。
——下图为水丰水库大坝开工盛景。
鸭绿江制材无限公司及其在沈阳式铁西区旧址上的企业曾几经易名和几易其主。在《沈阳电缆厂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述:1936年,日本侵略者在现在的木工分厂所在地,建立了奉天无限公司株式会社;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接收,改名为交通部铁路制材厂;解放后于1951年8月改名为铁路制材总厂;1953年8月改为沈阳市木器总厂;1955年9月并入沈阳电缆厂为木工车间;1965年东北东电公司成立后,木工车间从沈揽分出去,成立了经济独立的沈阳电工包装器材厂;1969年9月东电公司撤销后,沈阳电工包装器材厂又回归沈揽,成为木工车间;1984年3月改为沈阳电缆厂木工分厂。
——后来成为沈阳电缆厂南厂区,也叫沈阳电缆厂木工厂。
——原址的老建筑早已杳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君临天下”住宅楼盘等。
本文得到了李学增、罗家新的友情帮助,专此鸣谢!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