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2020高考全国一、二卷诗歌真题分析规律总结

高考真题分析

2020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点评:传统文化,重视交际,和诗次韵,深厚情谊,立德树人。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答案A

解析A解析诗歌题目,题目包含多重信息。第一重袭美抱疾,皮日休患病居家;第二重杜门,闭门谢客;第三重见寄次韵,说明不是与外界不通音讯,也说明陆龟蒙这首诗歌是和诗。所以A项与外界不通音讯分析错误。答案为A项。B项解读首联,分析作诗不成,春游失期原因,暗含作者对朋友的关系。C综合解读首联第二句、颔联第一句和颈联,结合注释可以准确理解选择项从事教学,盼望走进自然。D解读尾联,结合注释⑤,判断朋友所患何病,盼望朋友早日康复,欣赏自然美景。

教材连接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谢答诗与和诗有相似处,强调交际性,立德树人。

规律:逐句解读,侧重结合语句理解诗歌情感;重视赏析,分析典故在诗歌中的作用;。

创新点:内容考查和直接考查诗歌题目的理解;选择项更强的综合性,分析概括多句内容。

对策:换位思考,融入诗歌情感;结合诗歌题目诗眼诗歌注释分析情感;结合选择项,分析诗歌内容,找全信息,判断考点。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

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教材连接点:高中所选诗歌要求准确理解诗歌情感。

解析:虽失春城醉上期,约定春天踏春饮酒,因病失期,表达了遗憾,结合首联和BC选择项,可以分析出事件与情感;D选择项与尾联可以分析出宽慰朋友的情感,以及美好生活的展望。

规律:这几年多侧重诗歌内容情感考查,注意结合诗句分析。

创新点:考查诗歌整体情感,与2018/2019考查某一句情感进一步拓展。

对策:情感+原句分析+情感;总分总逻辑结构。

加编者微信fcdy2049,标注学生或教师,入学生微信共享资源群或教师共享资源群。

2020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点评:咏叹历史,理性思考;阅读书籍,批判继承,教材改革。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3答案B

解析:A从诗歌题目和诗歌内容来看,本诗没有谈具体历史人物与事件,从大处着眼。本选择项从整首诗角度分析写作着眼点。B项观点绝对化,从诗歌内容来看,作者感慨史书著作存在记载错误以讹传讹现象,但并不是所有高人贤士湮没无闻,不符合诗歌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不符合生活经验。C主要解读颔联,从犹承误更乱真可以分析出来难免被误解和传言失真。D项分析颈联,表达对读史的警策,对现实被人误解的复杂心情。

教材连接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自我警惕,自我反思,理性认知,复杂情感。

规律:逐句分析整体鉴赏,内容与艺术鉴赏并重。

创新点:作者意识,诗歌创作着眼点;思辨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判断。

对策:换位思考,融入诗境;作者意识,感悟手法;结合诗歌与生活,辩证判断。

4.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时间变化,当时与末俗。结合注释知道糟粕是典籍,结合题目知道是史书典籍存在错误,难以绝对客观。对待这种现象,我们不应该惟书是从,要有批判精神。

教材连接点:《游褒禅山记》与教材课文附录有关描写项羽的诗歌。

规律:感悟诗歌道理,指导人生发展,侧重读后有感

创新点:诗歌读后感,承接继承传统文化,指导整本书阅读。

对策:分析习题关键词道理与启示,结合诗歌内容颔联颈联与C选择项,准确作答。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