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理解他人要能换位思考的理解他人的所感所想,在沟通中如果你不能懂得他人是怎么想的,他在意什么,一味从自身角度去说服他人,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你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相反的,为了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在沟通中赢得他人的信任,你需要克服自我为中心,建立共同的认知,进行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以人为本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考是刘备最为擅长的,刘备之所以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赢得三国鼎立,在于他能深得人心,而深得人心离不开刘备凡事考虑团队体察下情。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当年被曹操部队追杀,刘备依然带着愿意一起追随的民众一起逃离,在有人劝他抛弃民众能快速逃离危险时,他坚持的说了句:“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 换位思考就是了理解他人背后的利益关系,你跟对方谈理想谈贡献,都不如从他就直接利益去交谈。 以人为本是对人性最本质的思考,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心理需求模型,从底向上依次是: 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归属与爱 -> 尊重需求 -> 自我实现 不同的人寻求层级也不一样,有的人还处在吃饭的生理需求上,有的人需要更多爱与尊重,企业家追求自我实现。 如果从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去理解他人,需要从他人所处的需求层次上去理解,大部分都需要尊重需求。克服自我
要能换位思考的理解他人,需要克服自我,自我是天性,克服自我需要刻意练习。 无论佛教的无我,还是程朱理学追求的克己去人欲,存天理其核心都有一点,都是克服自身的欲望,以平常心看待事物。 平常人也不需要像圣人一样真的做到去除人欲的无我,我们只是在与他人沟通时多一分理性思考,少一分自我感性,多去理解他人,少自我顾怜。 如果把我们思考的大脑比作一个空杯,你考虑自己多了,考虑他人就少了,唯有空杯心态,才能思考更多,才能得到更多。 舍得舍得,有舍了才能得。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