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伤寒论》第3条和第35条。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共28字,熟背它。
“太阳病”,与第2条相同。“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发热暂不确定,通过“已”、“未”二字可知,虽暂未发热,但任其发展,也必然发热,所以,这种暂不能取证之证也是判断依据。有“太阳病”存在,暂没有热象,提示邪之特性具“寒”的特点,即收引、闭塞。“必恶寒”,肯定怕冷,轻者觉得寒气逼人,重者虽着厚衣处暖室仍怕冷,或者浑身干燥、没有汗、甚或起鸡皮疙瘩。“体痛”,疼痛不限于头项明显,周身都痛,关节或腰部也明显。“呕逆”,味觉改变,感觉品(吃)什么都无味,胃部气逆,总想吐。“脉阴阳俱紧者”是指脉象无论寸关尺三部还是轻取重按都紧,象搓绳般紧急。“名为伤寒”,这也是仲景依太阳病类型分立的另一个证名“伤寒”,即太阳伤寒证。
太阳伤寒并列于太阳中风,共同点在于,都是"太阳病";不同点在于,一是有汗一是无汗,一个恶风甚一个恶寒甚,一个脉象缓一个脉象紧;最主要区分在汗象和脉象。
从病名分析,“伤”比“中”轻,“伤”仅为“擦伤”皮毛,“中”为箭射入肌肉(所以,第16条讲“……桂枝本为解肌……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虽同为太阳病,但太阳伤寒部位更浅,在于皮毛。
从病邪特点分析,“寒”多伴“风”,“风”不一定伴“寒”;风不受特定环境影响,而寒之环境特定,必有寒凉。寒性收引,大多数受其攻击者必“腠理致密”而无汗。因大量津液聚集于此,欲从汗解且斗争激烈,故脉象紧。
形象一点讲,病邪攻击了人体皮毛层,皮毛层本能地反抗,首先是拉响警报(恶寒、恶风等)、封锁(无汗等)、形成防御圈。人体司令部接收到警报后,调集兵力(津液)增援至前线,而邪势并不败退,互相胶着斗争于此。暂未发热,若发热了,提升警报响应。
病名也好,病邪也罢,我们初始学习,只要掌握证所包含的“症”即可。即发生在人体与自然界直接接触的皮毛层的“正邪分争”现象,其症状为:头痛、项痛、周身痛,无汗,恶寒,呕逆,脉浮紧等,即是太阳伤寒证。
那么,针对太阳伤寒证的治疗,来学习第35条。
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
麻黄(去根、节)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去皮、尖)70个。
上四味,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沬,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
同样采取前面学习的方法,分段学习。
第一段,“太阳病……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即太阳伤寒证的补述及证治)。
第二段,“麻黄汤……”(麻黄药味组成及剂量)。
第三段,“上四味……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即“方后注”为煎药法、服药法、将息法及禁忌)。
第一段,"太阳病″,勿庸赘言。“头痛……无汗而喘者”为一组症状的罗列,比较第3条条文,只有“发热”、“喘”等的不同。“喘”有气不接续之意,即已影响到人的气息升将旁达或是胸压升高了。无论“发热”还是"喘"都说明比第三条所示病情稍进了一分,但仍是太阳伤寒证。
所以,该条仍是对第2条的补述,也可勿需记忆。
第二段,需要熟记。先记药味,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共4味。
虽仅4味药,却由四组黄金搭档组成。
第一组,麻黄配杏仁。麻黄中空,辛温发散向上,为中药“六陈”之一,麻黄之去根、节者,因麻黄根、节功效止汗、收汗,与麻黄草功效相反。此一物两用,让现代唯成份论者作何解释?现代药物学沿袭有生麻黄、制麻黄(水炙、蜜炙)之分,现代药理研究其“升血压”只可借鉴、不可迷信。现在麻黄草已列为管制药品,因其所含麻黄碱、素为毒品(致幻剂)合成原料。杏仁含油脂,煎药前需捣碎,有甜、苦两种,性皆温,有润肺润肠助肺肃降之功。麻黄辛溫配杏仁苦温(或甘温,辛甘化阳),辛升苦降,“提壶揭壶”,即宣肺之上口,使气息旁达,开膀胱津液之下口,利尿而通三焦。人体津液链在体内彻上彻下,剧烈运作,纵有病邪,敢不逃散?
第二组,麻黄配甘草。麻黄辛温配甘草甘温,辛甘化阳,专逐人体“水气”。“水气”者乃多余无用的废物,是一种病理产物,与“痰饮”、“湿邪”皆属阴类,非“阳气”赶不走、排不尽,也为肤肿、水肿之病原。
第三组,麻黄配桂枝、炙甘草。麻桂同为辛温,一主“卫”一发“营”,发汗法之绝配。此之太阳伤寒证因表闭无汗,用麻黄宣发,好理解。为何用桂枝呢?因为桂枝主卫,没有桂枝掌握“度”,既有可能发不出汗也有可能发汗失节、伤及卫气,用桂枝配甘草即预固卫气。
第四组,桂枝配杏仁。一升一降,宣肺宁喘。可参阅原著第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佳”和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原朴杏子汤主之”。
由此可见,仲圣组方何等严谨。
再来看剂量。
仍按敝人应用经验,按“方后注”折算单剂,三次/日。
麻黄12~15克,桂枝10克,杏仁8~10克,炙甘草5克。
变量是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需要化裁的量。
后期将学到的“大青龙汤”(参阅第38、39条和《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6条及痰饮咳嗽病23条)固然是龙兴云雨之方,然此麻黄汤是发汗第一峻剂,应用时要审之又慎,误用,有“亡阳”漏汗之变。漏汗者,汗出不止,恶风,四肢拘急;当以“桂枝加附子汤”救逆(后期少阴病篇有详论)。绝汗者,汗出如珠,肤冷肢厥,身拘急,尿少或无尿;若思热饮者,以大剂四逆加人参汤或可救。
附述“亡阳”。
阴、阳两概念是中医乃至中华文化最基本元素。“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其气轻清者上升而为天,其气重浊者下凝而成地”,古人将物质或形态分为阴、阳两大类。阴指太阴(即月亮)、大地、物体反向太阳的消极的一面;阳指太阳、天空、物体朝向太阳的积极一面。阳数一,阴数二,满二进一,计算机二进制原理,大家说古人在意识形态方面超前否?
嫁接于中医理论,以《内经》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形成时方理论体系,整体沿袭此阴、阳两概念。阴,表示有物质的存在,如血液、水液、器官、形体等;阳,表示机能,没有物质的存在,相对于阴,是动能,很抽象的东西但凡生命必具有。在该体系中,“阴虚”“阳虚”和“亡阴”“亡阳”都相对存在,是一分为二的概念。“亡阳”是指表示生命力存在的动能减少或消失,可致死亡;"亡阴"是指表示支撑生命力存在的物质(如津液血液等)减少或消失,也可致死亡。
再来看《伤寒论》体系(即经方理论体系)中的阴、阳两概念。首先看存在于病名“太阳、少阳、阳明"中的三阳,其实是“热”的代名词并赋予了阳性属性,“太阴、少阴、厥阴”中的三阴,其实是“寒”的代名词并赋予了阴性属性,也就是说,既有代指成份又有一分为二成份,分属于不同的范畴。然后看条文中的,第7条“……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是源于五行学说的说法(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以五行学说为代表的玄学盛行),虽考古、考史权威论证其非仲景条文,但此阴阳仍是一分为二概念。再如条文中多次提到“亡阳”,第283条“……反汗出者,亡阳也……”、第286条“……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以及第148条“……汗出者,阳微也……”等皆与汗相关,汗与津液同源,此之“亡阳”其实指“亡津液”,是将阴阳合二为一的说法,这跟前面讲的“气为血帅,血以载气”是一个道理。所以,“亡阳即是亡津液”的经方概念要与时方学术体系的“亡阴”区别开来,若不分体系地理解会造成"阴阳"不分,越辨越不明。
因而,读古人书,既要明白语境又要区分体系,这是纲领性的东西。
第三段,“方后注”。
“上四味……去滓”,是煎药法,有点麻烦。麻黄"先煎"“去沬”、时间也长,可以是武火,作用是为了去其"使人心烦"之杂质,然后再加入另外三味药。整个水量从九升(1.8kg)煎至七升(1.4Kg)再煎至二升半(500g),“温服八合”即乘热喝150~180g。“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辅汗法仅为盖被子,出汗程度为微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其它的,如禁忌均按服用桂枝汤后的标准执行,即禁吃油腻难消化或五辛妨碍药效之物。
串讲
1、麻黄汤应用有风险,涉及安全问题,当参阅条文第50条、第83~88条。大意是,凡脉尺中迟者、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皆不可发汗。为什么?列举的都是津液亏虚者,再汗必重伤津液,故禁。
2、有关麻黄,因是麻黄汤及其它许多方剂中主药兼有安全性问题,也有必要扩展一下。
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以“鹿衔草”替代之,应用于他本人发明的“益肾髑痹丸(或胶囊)”专利药中,以及时医以“夏月麻黄”之称的香薷替代以发汗,但敝人认为,替代只能替代部分药效,全部药效是替代不了的。因为麻黄的特定的生长环境是积天地自然之气而成,无法替代。
仲景方中,麻黄的配伍,主要有四组。一是麻黄配甘草,缓发汗以去水气或肤肿,前文已述。二是麻黄配桂枝,绝对发汗(体质特异者例外)。根据病情,"风寒"是邪之常见组合,当“寒”邪明显时,用麻黄量多于桂枝量以取快汗;当“风”邪明显时,用桂枝量多于麻黄量以取缓汗;当恢复期或大病久病之人患“风寒”以及部分皮肤病发生时,取微缓汗(即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之意,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擅用)。三是麻黄配石膏,麻黄倍石膏,发微汗;石膏倍麻黄,虽外散“寒”邪但不发汗,其邪由尿或化“汽”从毛孔散出;麻黄等石膏,不发汗而止咳。四是麻黄配杏仁,前文已述。其它如“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在后期少阴篇详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