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医入门之少阳病

今天主讲第263条、97条和第96条,其中第263、96条要求熟背。串讲第148条、第318条,不要求熟背,但要求充分理解。扩展阅读第101、143、144、145条。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共12字,记住它。

“少阳之为病”同第1条“太阳之为病”句式雷同,那么,少阳病与太阳病是并列关系。“口苦,咽干,目眩也”是少阳病定义。我们观察,口、咽、目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人体上部的孔窍,所显“病”都是孔窍病,为什么呢?自然界火热之性都向上,表明人体内有郁热通过孔窍外散,因而引起这些孔窍部位异常感觉。那么,这个体内郁热从哪里来的呢?——第97条有很好的解释。

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前面讲过,太阳病是病邪与人体正气斗争在皮毛、肌肉、关节、呼吸道及肺脏等人体与自然界直接接触的部位,出现了诸如头痛、发热、恶寒等一系列相关症状。随病情的进化,“血弱气尽",人体正气不支。“腠理开”太阳病阶段的防线被攻陷。“邪气因入”,病邪进一步深入。“与正气相搏”,人体正气对于病邪的斗争是一种本能,无时无刻都存在的,生命不息,斗争不止。“结于胁下”,斗争是全面的,但主要症状大多数反映在“胁下”。那么“胁下”具体是什么部位呢?结合第148条的理解,应该在胸腹两大腔之间隙。随着病邪的深入,在斗争的过程中病邪已演化成“热邪”,这就是体内郁热的由来。由此可见,热邪的显现是人体正气积极抗邪表现,所以凡“热”必是阳证,从“太阳病”、“少阳病”及后期讲到的“阳明病”病名也可以看到,都有“阳”字,即都为阳证,都有热象。太阳伤寒的"或未发热”是正在发热的路上。“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正进则邪退于肌表就怕冷,正退则邪进一分就发热,纷争之时就乍冷乍热,不争之时就不“往来寒热”。“嘿嘿不欲饮食”,正邪分争,人体味觉系统不知所措,茫然若失。“脏腑相连”,正邪分争的部位在于“胁下”,即人体胸腹两大腔间隙处,上有心肺、再往下有肝脾、再往下胃肠肾子宫,所以“脏腑相连”。“其痛必下”,若波及到胃肠,胃肠是要有疼痛感的。“邪高痛下,故使呕也”,邪在“胁下”居上,而痛在胃肠居下,即上边有热,下边有水气被激动的腹痛,所以要呕。呕,是热激动里饮往上撞。“小柴胡汤主之”,针对这一特定症情用小柴胡汤这一特定方剂主治。“服小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喝了小柴胡汤后,胁下症状没有了,但如果转成口渴了,说明病邪又进了一步,到了胃,转成了阳明病。“以法治之”,到了阳明病阶段的口干、口渴一般治疗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后期讲阳明病会讲到。这里,因为是少阳病转化来的口渴,有并病趋势,所以,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就行。

提到“并病趋势”的“并病”又是什么意思呢?——仲景书中有“合病”、“并病”概念。合病是指病证一开始就有“太阳病”、“少阳病”、甚至更多“病”同时发病。并病是指病证在演变转化过程中,一“病”未愈又并发另一“病”。比如,太阳病未愈,并发少阳病或太阳病未愈并发阳明病等等,可以有许多新的并病类型。上述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汤证就是少阳阳明并病。合病、并病在方证上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但在辨别病情时是有区别的。

该条可作为《伤寒论》通篇病理之释。疾病之演化,莫不体现“正邪分争”。疾病之病机,莫不察其“血弱气尽”、即气血津液状态。《伤寒论》未讲人体生理,针对“病”而处处细察气血津液状态,则生理已寓其中,而且,并非脏腑之论和现代生理学所可比拟。

前面讲过,针对少阳病,有特定的小柴胡汤主治,下面就来学习有关小柴胡汤的笫96条。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滿,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12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分段:

第一段,“伤寒五六日……小柴胡汤主之”。

第二段,“小柴胡汤……”

第三段,“上七味……日三服”。

第一段,“伤寒五六日,中风”,无论太阳伤寒或是太阳中风,到了五六日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病情会有变化。这个变化,传入少阳病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如果传入少阳病会有哪些表现呢?——“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当然,少不了前面熟背的“口苦,咽

干,目眩”,以及下面这些或然证。或然证的意思是讲这些证有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

①“或胸中烦而不呕”,患者平素或现在,胃里没有水饮,无饮热相激所以不呕,但郁热存在,所以胸中烦。这种胸中烦,若在白天,会让人情绪不安、易激动;若在夜间,还会让人“不寐”。

②"或渴",这里的渴应该是喜凉(冷)饮,为什么呢?口干、口渴分多种情况讨论,一种是口渴喜凉(冷)饮为内热灼伤津液而人体发出救援信号的表现,为阳明病征象。一种是渴而喜温(热)饮则不是内热,而是人体机能不振以致津液转化失常而发出救援信号的表现。还有一种是"渴而不欲饮"为瘀血证或内湿现象。此条主论“少阳病”,与热相关,所以,当是渴而思冷饮。那么,渴而思冷饮,是合(或)并病阳明病,即少阳阳明合(或)并病,可酌选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治疗。

③“或腹中痛”,病邪波及胃肠,也是合(或)并病阳明,即少阳阳明合(或)并病,可酌选大柴胡汤治疗。

③"或胁下痞硬",也分为多种情况讨论。一种是合(或)并病太阴病津虚证,可加重小柴胡汤中人参之量以治疗。一种是转为阴证,为厥阴病,只痞硬满而不痛可酌选半夏泻心汤治疗。还有一种是人体素有水液运化障碍造成水液停留,在病邪攻击下,形成水热互结于胁下,必痛,为阳明病,可选大陷胸汤“主之”(参阅第149条)。此处应为合(或)并病太阴津虚证,因该条主论少阳病。

④“或心下悸、小便不利”,为合(或)并太阴病水饮证,常伴“喜呕”,可酌选小柴胡汤加茯苓、白术以利饮治疗。

⑤“或不渴、身有微热”,为少阳病,低热,以小柴胡汤主治。

⑥“或咳者”波及肺脏,可酌选小柴胡汤加桔梗治疗。

综合一下本段大意,是对第263条的分析及补充。结合第101条“……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及第143、144、145条理解,小柴胡汤应用广泛,加减化裁之可用于许多现代病种。

病邪在"少阳病"阶段,因胸腹两大腔之间隙“脏腑相连”,病情又比“太阳病”深入一层,不像太阳病仅涉及现代命名的感冒(含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含肺炎及传染性病毒型肺炎、支气管炎等)、关节病(关节炎等)、皮肤病而涉及现代命名的疾病病种更广更多。

第二段,小柴胡汤药味及药性,要熟背。

柴胡辛凉,黄芩苦寒,半夏辛苦温,人参甘温,生姜辛温,大枣甘平,炙甘草甘温。

柴胡辛味中空升散,有红、黑两种,《神农本草经》讲其“主治心腹肠胃间结气、积聚”;时方家言“柴胡升散,耗劫肝阴”之说不足取;补中益气汤用微量柴胡和升麻以升阳可借鉴。

黄芩苦寒清肺热。

柴胡配黄芩,解热去烦,推陈至新。

半夏辛苦温,辛升苦降,温中降逆,可上可下。其先夏至而生,故名“半夏”,能调节阴阳,大剂以治失眠,凡节令交接时病证显著者多用之。半夏有旱半夏、水半夏两种,炮制有清半夏、制半夏、法半夏、生半夏之别。半夏,言其有毒,是因不经炮制,呛人咽喉,然制后,药效打折。

半夏配生姜,名“小半夏汤”,能逐饮止呕。

人参,现代大多数人认为其补气,是受时方“气虚”理论的指导。其实,人参能快速补充津液,“气虚液脱”者最宜。“气短”或“气不接续”即以“气虚”论治是误区。“气短”或“气不接续感”其实是人体胸腹两大腔的腔压失衡造成。当腹腔(中焦)空虚时,胸腔相对充盈,故气息下沉后而难上续,此时用人参培补中焦是正治;当胸腔有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充斥时,无论腹腔是否空虚,应裁伐上焦之实为正治,若再培补中焦,腹压升而胸压实,邪无去路,犯“实实”之戒矣。因而,腹诊很重要。

炙甘草、生姜、大枣勿庸赘述。大枣之“擘”是取其方便煎煮取汁之意。

从小柴胡汤的整体建制来看,柴、芩清上热;人参配炙甘草在姜、枣的相肋下,预固太阴之虚(所以,徐灵胎之“小柴胡汤之妙在于人参”乃真言);半夏从中斡旋,明燮阴阳。既有前线作战的,又有巩固后方而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战力的,更有从中转运接应的。用药的意义是帮助人体胜邪,所以,从小柴胡汤整体建制中也可窥出,大多数阳性疾病痊愈在少阳病末期阳明病初期。


再来谈谈“药”。


中医所讲“药”的内涵很广,首要一条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才是中药。“药”可以是一句令人怒(或喜、悲、恐、惊、忧、思)的语言,也可以是劳作、运动、打、抚、按摩、针灸等外治法,更可以是药物(含方剂之复合药、单味药)。因而,中医药学不但是自然科学中针对“病”而治疗的医学,还包含哲学和人文,是多维立体的。



再说剂量。


柴胡半斤,折今250克;黄芩、人、炙甘草、生姜各三两,折今各45克;半夏半升,折今42克;大枣12枚(以优质红枣为佳,蜜枣类不宜)。


敝人药验,以下剂量即妥:柴胡10~25g,黄芩8~15g,半夏8~15g,人参10~15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擘)4枚。



第三段,“方后注”。


“上七味……再煎取三升”,整个水量变化,由一斗二升(即2.4Kg)煮至六升(即1.2kg),去滓后再煎至三升(即600克),可见水量多且煎煮时间长,即“宽水久煎”。个人见解,宽水久煎,一为去半夏之毒(因古人多用生旱半夏),二为充分泌取人参之汁。今人煎煮,仍宜如常依制即可。


单次服用量一升(200g)/日/3次。其它禁忌未作明言,然敝人认为,既有姜、枣,仍应遵桂枝汤法为宜。



少阳病主证主治已讲完,再串讲第148条有关少阳病病位分析和318条少阳病因郁热结气致人机整个气血循环不畅、甚至发生厥逆现象的四逆散证。虽是串讲,但内容也很重要,对通篇理解起关键作用。



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复得复有外证,悉入于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初读之下,觉得语无伦次,令人费解。其实,其一,仲景时代,文字都写在竹简上,惜墨如金是必然;其二,这是仲景辨证思路的原始描述,因他的思路高端,常人自是短时间难以消化理解。且听剖析,不难。


“伤寒五六日”,跟第96讲的意思一样,无论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到了五六天的时侯,病情大概率会有变化。“头汗出,微恶寒”,仍有太阳病表现。“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为少阳病表现。“大便硬”,阳明病(后期会有专论)迹象。“脉细者”,津液不足。“脉沉,亦在里也”——上述这些情况,让人难以判断病情。为什么?既有太阳病在体表的征象,又有“大便硬”这类在胃肠之里的征象,还有少阳病征象,到底是什么病情呢?用排除法——


①"头汗出",是有热上冲;根据“阴不得有汗”——排除少阴病。


②“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与头汗出之有外热证不符),(当)悉入于里”,什么意思?如果是太阴病,不得有外热现象,当全部表现为里虚寒现象——排除太阴病。


③"头汗出,微恶寒"是太阳病表现。


④“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是少阳病表现。


⑤"大便硬",因排除了纯阴结(即太阴病),所以是阳结,是阳明病表现。根据程度判断,是“微结”,为什么是“阳微结”呢?一是“大便硬”者若不是"微结"必满胀或者痛、甚者拒按;二是因为脉细,表示津液不足而非内热严重。


综合一下,因经历了五六天的病程,病情复杂,首先排除了少阴病和太阴病,未排除厥阴病,而且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同时表现明显,所以是并病,而且是“三阳并病”。三阳合、并病治从少阳,因为从原则上讲“少阳病禁汗禁下”(参阅第264、265条),故“可与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中柴胡用量最多,因柴胡"除胸腹间结气、积聚",所以,可“得屎而解”。脉细,也符合小柴胡汤中人参应用指征。

仲景所表达的意思就上述这些吗?——远远不止。


进一步分析:


“必有表”,太阳病的表现是在人体体表,我们称之为“表”,前面提到的“腠理开”之“腠理”即是表位的别称。“表”是部位描述,即人体与自然界直接接触的部位,由浅渐深,包括皮肤层、肌肉层、关节、呼吸道及肺脏。太阳病证也称“表证”。表证的第一特点是对环境的敏感。针对不同的环境,人体本能地有触感,当触感临近或超过人体适应能力时,就会发出诸如“恶风”、“恶寒”、“昏沉"类初级警报,即疾病的产生。若病情进展,会提升警报级别,有“发热”、“体痛”等响应;再进展,再提升,诸如鼻塞、咳嗽、喘、呕逆等。


“复有里”,阳明病("大便硬"即“胃家实”,后期会讲到)的表现是在人体极里,我们称之为“里”。“里”也是部位的描述。具体是在食道、胃肠道内,可辐射至整个胸腔内、腹腔内及颅腔内。阳明病证也称“里证”。里证,大部分有他感症状和体征的客观存在,不但出现功能性障碍或病变,严重的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乃至死亡。


那么,少阳病的表现定位在哪里呢?——“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在“表之内"与",里之外"的区间,也即是人体胸腹两大腔之间隙,“胁下”是其常见多发位置。"胸腹两大腔之间隙"范围也很泛,病症也很多。因而,此“半在里半在外”病证,我们称之为“半表半里证”。



由此,引出六个重要概念:表、里、半表半里,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概念的提出,是张仲景的一大突出贡献,它将疾病非表即里的二元化思维扩展至表、里、半表半里三元化思维。三元化思维包含了人体所有解剖。所以,可以"包赅百病"。



特别提醒,表、里、半表半里虽然是部位的描述,但相对于“脏腑经络”而言,更模糊、空泛,与现代解剖之“病灶”更不可相提并论。



闲聊一两句有关中医诊疗特点的话题。



中医有个诊疗特点,那就是“司外揣内”。“司外揣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医者通过人体触觉系统、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味觉系统的异常感觉和存在的体征来判断内在脏腑的异常和病变。大多数情况下,自感症状居多,如“口苦,咽干,目眩”等,因有时非理性存在,甚至不排除患者有意或无意讲假话,或者“无病呻吟”、“诲疾忌医”,但作为医者仍要重视自感症状。为什么?现代医学凭借仪器或化验指标诊断,中医在传统的基础上也可以与时俱进,应用现代仪器辅助诊断,但要明确一点,现代仪器(或指标)再先进,都还未达到人体智能化的高精尖程度。我们不能因一言之"假"而抛弃全部,作为医者,可以从相关联的症状和体征中掌控病情。有时,“假证”即是佐证或铁证。




补述:


胡希恕积几十年临床“凡方必效”的经验,针对该条解读,数易其论(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最终定格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寒热并用,治上热下寒之厥阴病。条文中“阴不得有汗”排除了少阴病、"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当)悉入于里(即太阴病)"排除了太阴病,但并未排除厥阴病。由此,敝人揣测胡老判其为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理论依据是:一、脉细为津液虚,符合柴桂姜汤中天花粉、牡蛎的应用指征(也可以是不渴),而该两味药属强壮性药物,既能缓解口渴又能快速缓解“大便硬”症状。二、脉沉紧之“沉”为阴证之脉,结合“细”,热象又不显著,更能证实。三、条文中“手足冷”有类“厥逆”之轻浅象,有干姜的应用指征。四、条文中“此为半在里半外也”圈定了病位,此之"大便硬"不得以少阳阳明合并病论治。五、无论是阴证下寒之用干姜还是阳证下虚之用人参,“得屎而解”是关键;此之非从阳明病而解之“屎”拓宽了治疗思路(第230条“……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戢然汗出而解”)。即疾病之解无论从“汗”从“屎”从“吐”何种途径,津液得复是治疗标准。


下面讲318条。

《伤寒论》原著历经战乱,残缺不全,是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而成,在缺乏原始资料的情况下,条文次序的编排难免不是仲景本意。


第318条编排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原文如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


炙甘草、枳实、芍药、柴胡。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一枚;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第一段,“少阴病……四逆散主之”。


第二段,“四逆散……柴胡”。


第三段,“上四味……日三服"。


第四段,"咳者加五味子……分溫再服”。



先看前三段。


“少阴病”,胡希恕认为应该是“少阳病”。理由一、因为从条文中“泄利下重”之“下重”分析是热利,而热利不可能是阴证(少阴病)。理由二、胡老以擅用柴胡著称,兼之平素喜捧个大茶壶,故得雅号“柴胡先生”和“大茶壶”,以他“凡方必效”的口碑和治学严谨的态度是不会妄说的。理由三、从或然证及方剂药味组成分析所得结论(理气活血)。


“四逆”,即手足末梢厥冷,是该方剂主证,所以方名“四逆散”,但胡希恕根据应用认为,“四逆”不常见。也许,因为其“四逆”,所以古人只看表象将其归入阴证之“少阴病”。


以下是或然证。


①“其人或咳”,表示影响到肺的宣降。


②"或悸",表示有水气不得行散,上逆凌心。


③“或小便不利”,表示影响到膀胱的气化不利。


④“或腹中痛”,表示波及到胃肠,寒热相激或者是热,而且极有可能是热象。


⑤“或泄利下重”,表示伤及胃肠,而且“下重”表示是热象。


那么,造成这一主证、五或然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从方剂组成里分析可知。


药味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共4味。


柴胡、芍药、炙甘草前面都讲过。


枳实苦凉,破气消胀。


枳实配芍药,构成“枳实芍药散”方剂,行气消胀缓解腹痛。


芍药配炙甘草,构成“芍药甘草汤”方剂,除痉挛缓解腹痛,又名“去杖汤”,能治肌肉筋脉痉挛所致疼痛及不能行走。


柴胡升,枳实降,芍药调,炙甘草和。升降什么?升降气机。调和什么?调和津液血液。所以,总体功用是理气活血。那么,根据药效回头来解释“四逆”。


之所以“四逆”,是因为人体动脉血在末梢供血不足而静脉血回流受阻,即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后世以此四逆散化裁的方剂很多,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等,大体方意均不出理气、调畅气机兼活血。


再看剂量。


“上四味,各十分”(即各40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即白开水冲服单次约1克,日/3次)。


散剂的制作:捣筛。捣是捣碎成药末,筛是筛出粗的再捣。现代有中药粉碎机,容易。


再看第四段。


“咳者加五味子……分温再服”。胡希恕认为是王叔和后加的,对于“四逆散证”的具体应用没什么指导意义。不过,虽从方证学角度没有什么意义,但从药物学、方剂学角度还是有学习的必要。


五味子酸温,其名“五味”者是因五味俱全而酸味尤甚,按产地有南、北之分,主要功用敛养气阴。现代药理,有明显的降转氨酶作用。


干姜辛热,温中回阳。


五味子配干姜,治寒咳专用。


附子辛温,回阳救逆。


有关附子、干姜,后期还会详解。


茯苓淡平,淡渗利尿。有赤、白两种,“云苓”产云南,系松树菌生品。其中心之木即“茯神”,有安神之功。茯苓多与白术配伍,见于“四君子汤”、“五苓散”、“猪苓汤”、“猪苓散”等许多方剂中,后期还会讲到。


薤白辛温,发散通阳,有一定强壮作用。可参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3、4、5条。



回顾一下该篇。


1、应熟背的:


①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寒热往来,嘿嘿不欲饮食)。


②小柴胡汤:柴胡辛凉、黄芩苦寒、半夏辛苦温、人参甘温、炙甘草甘温、生姜辛温、大枣甘平。四逆散中枳实苦凉。


2、应该理解的:第97、148、318条。


3、六个重要概念:表、里、半表半里,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


——庆萌堂:凌少彪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