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春秋战国纷乱不堪的缘由

前言

历史上,让人混乱的有两个时代,一个是由于时代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个就是东汉末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前者是南北朝的靖康之变,后者则是乱世枭雄的时代。除了携天子以令诸侯值得一说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激烈争夺天下、斗争不休的源头也让许多人疑惑,乱世枭雄,会在怎样的境况下,才会在乱世里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其实是两个相继开来的时代,从正史来看,是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诸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时代也是历史上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里的分裂指的是无固定的王朝执政,诸侯国遍地开花,而从较为严密的角度考虑,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之始,战国之末

1、春秋之祸,硝烟四起

很多人对于春秋战国有一个误解,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朝代,而现实的情况是,这是两段纷乱不堪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代表的是不同战况的两个时期。最先开始的春秋时期,简称春秋,至于为何称为春秋,这一原因目前尚在研究之中,可能是因为这个时代处于周王朝的末年,江山气数已尽,后来还会有新的人才出现,而春秋时代陆续出现的五位诸侯都是赫赫有名的能人志士,在乱世得以长久,必然是有功在千秋的功绩,所以此段时期称为春秋。

2、战国时代,口诛笔伐

战国时代,有《战国策》一书,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场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众所周知,西周时期,天子将天下土地分封给各诸侯国,而率土之兵,都成为了王臣。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十分美好,周王朝享受这各国的朝贡,还不用亲力亲为地治理国家,但时间久了,诸侯国也经历了新旧交替,越来越多的诸侯子弟开始厌倦了被周天子驱使的生活,开始招兵买马,自立门户,而另一边,以往可以高枕无忧的周室子弟却始终沉迷于玩乐,终日无所事事,将朝政日渐荒废,王朝的治理还及不上诸侯国,就引发了各地诸侯国的强烈不满。

战国之初,初现端倪

1、战国无双,仁人志士

如果说,春秋时期,最忙的是孔子,四处奔波收徒,传播儒学思想,那么三国时期,思想已经相当成熟的齐桓公和秦襄公就接替了他的地位,开始四处征伐,追求建立太平盛世,将入者无法家避世,出者无敌国外患这套理论付诸于行动。

先是以齐桓公的霸业徐徐展开,他开始了承继天命,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提出来了尊崇周天子的号召,虽然看上去不太管用,但是却名正且言顺地将国家发展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稳居五霸之首。然后是战国里的秦襄公,虽是质子自身,却一路拜师学艺,交友结拜,任用商鞅,将弱秦进行改革,成为了有名的秦国。所谓立竿见影,商鞅的政令成为了秦朝发展的关键因素,秦朝的发展与规划也不负众望,而后的大一统王朝便是最好的证据。

不论之前是多少人,最后就只剩下了天下七分,如果说是天子之令,皇室血脉遗孤秦王,一边是边域附属的大臣,这三者之间,已成定局,而秦楚的人才,无论出生在哪个时代都是时代的栋梁之才,所以民间也有煮酒论英雄的传说,所以,他们每个人单独来看,都是乱世里难得的人才。

2、天下七分,乱世枭雄

天下三七分,局势已定,而真正的枭雄秦朝就正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了。在这七个大国中,秦朝一开始所具有的只有地区优势,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而后期的改革发展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之上,所以导致秦朝在后期显得十分强势。

实际上,我们在研究时发现秦朝的政治和经济之所以强于其他朝代,本质上是由于商鞅变法成功导致的,在地形图上,秦朝还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齐,魏,秦这三国有其自然而然的发展方向,秦朝最后能够轻松地拿下草原和少数民族,以及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投奔,也是由于其强盛之故。

朝纲不振,四处揭竿而起

1、周王朝衰亡,王朝倾覆

周而复始,西周的溺亡其实源于烽火戏诸侯,也源于周王室的步步堕落。本来是开始,又到了最后,西周时期,可考证的历史并不多,关于周王朝的丰功伟绩历史上很少提到,大部分都是关于西周的疆土和末代君主的荒唐行径,如果说,一个朝代的末世之时,只有这些可以说的话,那么西周王室的倾覆是必然的。

2、乱世之中,变法图治

朝纲不够重要,也并非如此,而是朝廷的发展不够强大导致的,所谓得良将者得天下,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就是如此,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又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尊王就是迎着周天子的号召,借着天子名义合理合法地讨伐诸侯国,从而发展实力,达到制衡其他国家的效果。

不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都忙着改革发展,修养生息变法图治。治大国如同烹小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于春秋五霸的理解是齐联合各国就岁贡之事,讨伐楚国,而齐桓公深谋远虑,任用管仲,始终休养生息保存实力,能够许和就坚决不发动战争。所以,当时齐国的国力最为强盛,后来齐桓公又多次会诸侯,周王也派人参加,加以犒劳。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在战国时期,秦朝之所以能够独立而出,也是秦国长期推行改革和政治,变法图治,将秦国在短短时间内就发展为最强的诸侯国,并且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依旧强盛,当然秦王朝的建立者也是源于秦朝的发展和商鞅的任用,才有了后来秦朝的强盛。

总结

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代,我们都能清楚地感受到齐桓公和秦襄公的个人发展过程,他们都是在乱世之中发展而来的,本质上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变更或者进一步进行革新和发展。但这些问题最初的原因都应该归咎于周朝的分封制度,周天子稳坐天下,授民授疆土于四方,这是历史上人们对于分封制的见解。

这一点,其实也与宋朝的杯酒释兵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前者是由于疆土与兵权的结合,后者是关于封地和赏赐,前者是一个不落地发展起来了,后者则是逐渐成为一种朝堂上的趋势,而分封制的本质就是利益的分配不均衡,一开始周天子和各地的诸侯纷纷合作,进而发展为周天子坐拥朝堂享受万世太平,诸侯国不仅要驻守边防,每年还要进行大量的朝贡,年度巨额的贡品给各诸侯国带来了巨大的岁贡压力,而一边是周王室的无度索取,一边是诸侯国的兢兢业业,这种不平衡存在的时间越长,诸侯国与周天子的矛盾就越来越大,各诸侯国始终蓄势单发,气氛就开始剑拔弩张。

所以,本质上春秋和战国都是由于诸侯分封制度导致的社会动荡,本质上是权利和义务分摊不均,社会的财富和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的,而不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他们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没有统一天下的实力和运气,而孔子周游列国,最后成功将理念传达诸国,最终也只有秦朝的商鞅真正得以升华。而春秋和战国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各地诸侯野心勃勃,没有出现有实力的人能够解决这一局面,而各家始终处于观望的状态,而秦朝的出现,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将政治和文化得以升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不屑努力的。

换个角度来说,春秋战国的纷争其实是秦朝建立的过程,先是在此前秦襄公的基础上发展,再到七雄的斗争,秦朝子孙万代的苦心经营和发展,才得以结束这局面,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才是天下之争的原理。

参考文献:《春秋战国》《春秋歧途》《读罢春秋不成歌》《春秋:五霸跌起》《战国:七雄争霸》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