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正文

《甄嬛传》瑛贵人的“美人面”和“高山流水”

《甄嬛传》瑛贵人的“美人面”和“高山流水”

01

后宫的女人,像开不尽的鲜花,这批谢了那批又开了,永久不变的是紫禁城那充满诱惑又危险的大门。

瑛贵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个随意赐来赐去的物件罢了。

承宠容易,赐死更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这朵清新如莲的鲜花,命运却如浮萍一样,尚在盛放时就刹那凋零,在后宫悄然陨落,令人无限惋惜。

有人说,就《甄嬛传》电视剧而言,瑛贵人是后宫唯一无辜之人,他的悲剧是浣碧和三阿哥一手造成的,一个是始作俑者,一个是直接导火索。

如果三阿哥不曾觊觎她,以她的美貌才情和恬淡不争的个性,也许能在宫中安安稳稳度过余生。

先不说这两种结局是否能如常所愿,就瑛贵人之死而言,我横看竖看都觉得一点都不冤。

在那明争暗斗、波涛汹涌的后宫中,瑛贵人从出场,剧中就埋下了众多伏笔,注定了她必将成为皇权之中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瑛贵人这一生,为他人生,为他人亡,从未为自己活过一回,说她死得冤我不认同,但我觉得她也妥妥是个红颜薄命的可怜之人。

《甄嬛传》瑛贵人的“美人面”和“高山流水”

02

《甄嬛传》中每个嫔妃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不仅貌美还各自有拿手的才艺。

所谓人生有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眉庄的琴,敬妃的棋,宜修的字,玉娆的画,甄嬛的吟诗、烹茶及舞蹈。

由此可见,甄嬛的硬件软件都是至强的,当然,还有安陵容的歌,华妃的“小厨房”,就连久居宫中的端妃也弹得一手好琵琶,但这些都是题外话了,不在今天讨论范围之内,一笔带过。

言归正传,瑛贵人在古筝的造诣上非常高。

对,瑛贵人擅长古筝,尤其是剧中反复出现的那首《高山流水》。

众所周知,“高山流水”现今一般用于比喻知己或知音。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弹奏琴曲。“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聆听多时,发出了由衷的赞赏。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伯牙惊喜叹息:“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于是二人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摔琴绝弦,终身不弹,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为此,我特意找了古筝《高山流水》听了一下。

前半部悠悠扬扬,情深意长,乐声袅袅,如山间小溪,流水潺潺,柔和缓慢,韵味十足。

后半部曲调一转,有一种“轻舟已过,波涛击石,势不可挡”的跌宕起伏,如山间飞瀑,激流勇进,好似在怒吼,激起心中千层水花,让人有心潮澎湃之感。

一曲终了,清清冷冷,耳畔无声,却回味无穷。

典故加上此曲的意境,真的是很符合瑛贵人的个性和身份。

《高山流水》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激昂,这个知己,对瑛贵人而言,无疑是果郡王。

也许,她曾经是爱慕果郡王的,但是现实不允许她有此妄念,于是,她将他当成知己,藏于心底。

《甄嬛传》瑛贵人的“美人面”和“高山流水”

03

瑛贵人,原是一名孤女,早年间被果郡王允礼搭救后,成了果郡王府清凉台的一名侍婢,取名为采蘋。

在果郡王的别院凌云峰,这个鲜少有人知道的地方,采蘋就曾经在这里服侍,就连病重的甄嬛,采蘋也是贴身伺候的丫头之一,可见果郡王对她是十分信任的。

丫鬟出身的采蘋,相貌出众,举手投足之间是颇有大家闺秀的温文尔雅,说话时也不卑不亢,应对自如。

包括之后面对鱼龙混杂的皇宫,我们看到的是她在后宫与人说话做事,分寸也都拿捏得十分恰当,大都能很巧妙的规避风险。

她的这种气质与沉稳仿佛就是与生俱来一样,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做,她是由内而外自然而然散发出来。

尤其她的古筝竟能与眉庄的琴、甄嬛的舞、端妃的琵琶相媲美,可见用功之深。

而无论是谈吐、气质,还是技能,都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明显是被人长年累月细心调教与栽培的结果。

倘若采蘋只是孤女出身的普通女婢,又怎会有如此“硬核”的素质?

可以对比一下甄嬛的丫鬟流朱和浣碧。

流朱我之前写过,非常可爱,聪明伶俐,忠心耿耿,最后为了救甄嬛而撞死在侍卫的刀下。

流朱从小就陪伴在甄嬛身边长大,耳濡目染也多少会沾染一些甄嬛的习性,但流朱总体上没有那种优雅平淡的气质,同样的,沈眉庄的贴身丫鬟彩月也并无什么出众之处。

再看浣碧,表面上和流朱一样,是甄嬛的丫头,实则是甄府的“二小姐”。

剧情里也有清楚交代,她的吃穿用度都是比照着小姐来的,抛开她“见不得光”的身份带来的自卑心理,就算她没有大家闺秀的小姐风范,也应该有小家碧玉的知书达理。

很明显,浣碧也没有这种气质,更没有什么学识和技能。

说明流朱和浣碧虽然有条件,但没有那份心,所以过着比较平淡随性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所呈现出的整个人的状态也就比较平庸,没有什么亮眼之处。

《甄嬛传》瑛贵人的“美人面”和“高山流水”

04

帝王之家,难有真正的“傻白甜”。

也许果郡王确实从未有过觊觎皇位之心,但这并不妨碍他安插一个得力的人在皇帝身边,做自己的耳目,降低自身的风险。

更别说自从果郡王与甄嬛有了私情,甄嬛却又被皇帝夺回去之后,果郡王便真正领略了权力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甄嬛更需要的是什么。

甄嬛想要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能拥有这份权力的男人,只有皇帝。

当然,大局已定,图谋皇位是不可能的,也只能在未来的太子人选上下功夫了,而三阿哥弘时无疑是最有可能当太子的人,不但被皇后亲自抚养,还是皇子中最年长的。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对于并不聪慧的弘时,美人无疑是最好的武器。

如果说之前的采蘋只是果郡王精心栽培的一颗“备用”的棋子,那么送她入宫,成为瑛贵人的采蘋则真正成为果郡王府埋在皇帝身边的一个“细作”。

采蘋进宫的缘由,剧情里说是因为皇上看上玉娆,甄嬛疼惜亲妹不肯让她进宫,于是浣碧自告奋勇包揽下此事。

浣碧对甄嬛说,挑选果郡王府里姿色上等的丫鬟送给皇帝,以此来分散皇上的注意力,这样,皇帝就不会再纠缠玉娆了。

但是浣碧和采蘋谈及此事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采蘋本不想入宫,但她说得也很婉转,说怕自己担不了这个重担。

但是浣碧此时决意要将采蘋送走,于是恩威并施,说起果郡王府对她的恩情,说起了果郡王危险的处境。

浣碧和采蘋的那段对话,非常剑拔弩张,暗藏玄机。

我甚至觉得下一秒浣碧就要败下阵来。

如果不是浣碧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绑架了”采蘋,如果不是因为采蘋受恩又倾心于果郡王,甘情愿为果郡王“牺牲”,浣碧未必能如愿。

浣碧话里的大意是:皇上生性多疑,对兄弟又刻薄,果郡王如履薄冰,说不定哪天就遭了祸,所以需要一个对果郡王忠心耿耿的人打入皇室内部,留在皇上身边,好在紧要的时候为果郡王说两句好话。

请问,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细作”吗?

《甄嬛传》瑛贵人的“美人面”和“高山流水”

05

浣碧为何偏偏看中了采蘋呢?

原因大致有二,这一招也可谓是浣碧的一举两得。

其一,浣碧心眼小,她原本就不相信采蘋只是果郡王身边普通的丫鬟,每天看着貌美如花的采蘋在果郡王面前晃荡,甚至连望向果郡王的眼神都似乎是含情脉脉的,这样的女子若长期留在果郡王身边,绝对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足可令善妒又缺乏安全感的浣碧每天寝食难安。

所以,以浣碧的立场,早就恨不得找个由头把采蘋“打发出去”,一方面能除了自己的情敌,另一方面还能在皇帝身边安插自己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浣碧此举是显而易见的,但令人遐想的是:果郡王对此为何一副“全然不知”或“全然不管”的态度?

采蘋在果郡王府多年,浣碧要把采蘋送进宫,焉敢不与果郡王商量?

换言之,这么大的事,浣碧是不敢擅作主张的。

所以很显然,此时果郡王是完全知悉和默许的,只不过表面上与他无关,其实是浣碧和甄嬛刻意把果郡王“摘了出去”。

《甄嬛传》瑛贵人的“美人面”和“高山流水”

~未完待续~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如果人生可以选择,无论是甄嬛,还是沈眉庄,也想活成她的样子吧

聪明人曹琴默,机关算尽却不得善终;老实人欣贵人,却笑到了最后

“傻白甜”or“真绿茶”?——《甄嬛传》古灵精怪的淳儿

《甄嬛传》智商倒数第二给倒数第一讲理,一个真敢讲,一个真敢听

薛宝钗的壳,林黛玉的魂——这才是《甄嬛传》中真实的沈眉庄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