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最想要的就是身体温暖,但无论吃啥,都要先过胃那一关,所以养好胃就成为冬季进补暖身的关键。
胃到底有多重要?
中医常说:“存得一分胃气,保得一份生命。”
《黄帝内经》记载:“人以水谷为本”、“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景岳全书》也记载:“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胃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我们身体精气血和津液的化生,都离不开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即饮食入口,经过食管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暂存于其中,饮食物被磨化腐熟进行初步消化,精微物质被脾运输到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到小肠进一步消化。
养胃需分清寒热
很多人认为有胃病就该吃温暖的、易于消化的食物。可是,有人胃痛,吃了热食后反而更严重了,这是为什么?
其实,不同的人体质不同,有的人胃偏寒、有的人胃偏热。那怎么区分胃寒、胃热呢?
胃寒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
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胃痛伴有胃部寒凉感,用暖水袋暖胃,疼痛就会得到缓解。常因天气变冷或吃生冷食物后引发胃部疼痛或疼痛加重。
胃寒又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疼痛来势凶猛,疼痛剧烈,常因暴食生冷之品所致;虚证疼痛来势较缓,隐痛持续,常因气候或饮食不注意所致。
胃虚寒
胃虚寒是指胃阳气虚衰,多见于慢性胃病,常会出现寒+虚的症状:久发反复的胃脘冷痛,痛不剧烈,绵绵不休,时发时止,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喜温喜按;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
胃实寒
胃实寒是指过食生冷或外界环境的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以急性发作为主,多见于一派寒症:新发的胃脘疼痛,疼痛剧烈,拒按,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饮食不化;舌淡苔白滑。
胃寒的人尽量不要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比如绿豆、冰镇西瓜、火龙果、柿子、螃蟹等,否则会加重胃寒的情况。
可以适当地吃些暖胃的食物,如羊肉、猪肚、南瓜、核桃等温性食物。也可以在饮食中加入姜、胡椒等调料。
胃热
引起胃热的原因有很多,中医学认为,正常情况下,胃处于“喜润恶燥”状态下才能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当人的压力增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又爱吃辛辣煎炸油腻等上火的食物时,会导致体内郁滞生热。
出现“胃燥胃热”,胃痛有灼热感,多伴有胃内糙杂感。且消化食物能力异常增强,就会总爱饿。经常口干、咽干,喜饮食冷品,不喜热品,经常大量饮食冷品后有舒适感。
胃热疼痛也分虚实证。
胃实热
实证即胃火过旺。疼痛较剧并伴有烧灼感;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
胃虚热
虚证即阴虚火旺。疼痛较轻;伴口干微苦或口腔溃疡等;过度疲劳可诱发或加重症状;舌红少苔,
胃热的人与胃寒的人恰恰相反,要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如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而且要注意远离煎炸、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羊肉、狗肉、胡椒、花椒等,否则会助长胃热。
快速自查胃寒胃热
如果您不能判断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赶快收藏下边这个表格:
如果您发现上边的情况都与您不符,那也不用担心。
临床中胃病的情况有时并非这么单一,除了单纯胃寒和单纯胃热患者,很多人都会表现为寒热错杂的情况,最好到正规中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庄庄
编辑:韩玉红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