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很多的书却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很多却搞不清楚是非黑白?
为什么你的“学以致用”,只是成为了“工具人”,而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
那是因为把阅读当成了达成目标的工具,或盲目为了某一个利益而读书。
真正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胜利了,那就是站在生命意义上的阅读。
读书首先要形成自己的阅读思想,初始点不是目标,而是“无”。
阅读,不能仅仅求“利”,无论是为了增长见识,还是增加技能,或者为了娱乐,都是一种利益。
阅读思想,是道的层面,是阅读的基点,不能从道出发,就无法做出正确选择,只能用努力感动自己。
只是在阅读“术”上努力,无非是成就了他人,成为了他人的工具。
一般说来,阅读前选书是要先设定目标的。但把这当做第一步就陷入“术”的层面。
阅读的基点是“无用之用”,无中生有的原始点,站在空灵的位置虚设目标,在阅读中不断地反观: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去做什么。无中生有又归于哪儿?请君自悟。
人们普遍是站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去阅读一本新书,甚至是查询其他人的评价。岂不知,无论是自己的知见还是他人的知见,都是主观的,无法全然观察到这本书的真正意义。
这本书如何展现给你它的样貌,如何帮助你,不取决于作者,也不取决于评价者,它只取决于你。
如果一本书不能给你赋能,不必读它。它将以能量的形式被你感受到,是你与作者精神能量的共鸣。
一本经典好书,在每一个阅读的当下,你能感受到与它的能量共振,甚至能感受到自然赋予的力量,天地赋予的使命。
阅读的真正目的,是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而不是成为一个好用的工具。
阅读也是一种修行方式。
最笨的阅读是读了相当于没读,最高级的阅读是读了也没读。
前者是根本没懂,后者是懂了之后又回归到原始点,读书不是做加法,学会了什么,而是做减法,减掉冗余,回归真实的自我。
读书,用空杯心态,且不评判不定义。不要用已有观点去阐释一个新的观点,在意识的世界里,只有参照系,永远没有绝对的对错。
所有的观点都是二元对立的产物,当你看到一个观点时,必然要看到与之相对的另一个观点,然后站在两者之外,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它,而不是作者写了什么,你就接纳什么。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无中生有,有生于无。
最大的勇气是始终站在“无”的视角去看待一切。
做减法,全然地放下,才有足够的力量承载伟大的智慧。
敢于放下知见的那一刹那,真正的智慧便产生了,玄妙的不可言喻,此时的觉性可体察万物,无知似遍知。你将不依赖任何知识,任何知见。
读书,是把本自具足的智慧用工具来重现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本自无生,动中求静。读书应观如如不动的自性。
别对阅读所能达成的目标太当回事。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既然是梦幻泡影,就不要太在意结果,当你执着结果的时候,已经被束缚了,失去了自由。
在阅读中最好的收获,不是理想中的愿望实现,而是想都没想的愿望统统实现。因为,在无我状态中,没有利弊权衡之心,全然的消融主客体。这一念,初心是至善,过程是喜悦,结果是惊喜。
知道本自具足,在道的层面上本来圆满,知识的增加只是一种演绎,一种人设,一种选择,亦真亦假,非真非假,如是阅读,可观全貌。
阅读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它不应该吃力。如果需要用意志力来读书,说明还没有懂得读书的真谛,或者需要怀疑一下此次阅读的初心。有时候,审视初心,不忘初心,甚至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阅读的初心应出于使命,而不是欲望。
以使命为初心来阅读,是释放一种内在正能量,必然得到正向反馈,获得成就。
以欲望来阅读,即使有所得,未来也会因为此念有所损失。
世间万事万物,有所得必有所失,总的来说,是不增不减,遵循因果关系,丝毫不爽。
如何取舍,自己掂量。
最笨的阅读是用意志力阅读,最聪明的阅读是与书融为一体。
先师南怀瑾曾说过:“我读书一点不觉得累,那是因为我在读书时,心神不是外求,落在书中,而是在自己这里。”
人只有在身体器官有问题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当非常健康时,往往是没有感觉的。
因为那个器官就是你的。
读书也是一样,你和书融为一体时,你阅读的成效是最高的,你才能够掌握“吸星大法”,把书中的内容活用成你自己。此时类似于禅宗的以心印心,先印在心里,再反复验证,就会形成潜意识,完成内化过程。此后随时取用,妙用如神。
当你需要通过自律去阅读时,你发心时已和书籍完成了对立,此时再借用任何方法期待“学以致用”,都无法把书中精华和自己融为一体。此时附加的任何训练,对你来说都是无法内化的外部力量,即使用一万小时定律训练达到一定标准,等不用的时候也自然退化。
总结为三字心法,记住便能形成自己的阅读思想:
观自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