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3700 字
阅 读 需要 10min
相信大家在小时候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少吃点糖,不然会蛀牙。”可是在潜在的“蛀牙”威胁和香香甜甜的糖果之间,我们总会一边担惊受怕,一边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大自然中的动物们想必应该不会刷牙,那它们会不会长蛀牙呢?
人类龋齿斗争史
我们常说的“蛀牙”,医学上的称呼叫“龋(qǔ)齿”,指的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牙硬组织发生破坏的病变。最开始的龋齿,可能只是牙齿上出现了一些病变的黑斑;再严重一些,牙齿上就会出现一个个蛀洞,就好像被虫子咬过一样,因此也被叫做“虫牙”。龋齿发展到更严重的阶段,牙齿会整个脱落,甚至引发牙槽骨和颌骨的炎症。虽然并不是什么要命的绝症,却十分影响正常生活。可以说,从人类诞生起,就在与龋齿做斗争。
早在距今50万年的北京猿人时期,考古学家们就发现了龋齿的化石。之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在距今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中,也发现了曾经生有龋齿的颌骨。虽然先人也曾被龋齿困扰,不过当时的龋齿发病率并不算太高,患病率仅在3.8%-19.5%之间。直到近代,龋齿的发病率才开始节节攀升。在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中,5岁组儿童的龋齿发病率高达70.9%。恐怕大部分人的童年,都有牙齿上“长虫”的经历吧。
古人类的龋齿(30万-12.5万年前)。来源/《国家地理人类进化史:智人的天性》
俗话说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虽然在古代,龋齿的发病不像现今这样普遍,可为了与它做斗争,我们的祖先也总结了不少的经验。比如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的表述,教导人们如果长了龋齿,就用针刺手上的阳明穴,如果还不能缓解疼痛,就去刺牙齿中的经脉,可以立即生效。在另一部“中医元老”级别的著作《灵枢经》中,分析了龋齿的病因:“凡人饮食不能洁齿,腐臭之气腌渍日久,齿龈有孔,虫蚀其间,蚀一齿尽,又度其余……”认为龋齿是因为吃完饭后不及时刷牙,导致食物残渣在牙齿中腐烂,引来了虫子蚀蛀牙齿。这一分析被后世中医所采纳,也同时影响了民间对龋齿的看法。大家都觉得龋齿是有虫子在口腔中咬蚀牙齿。
卡通形象中,龋齿与“虫子”联系在一起。来源/网络
实际上,人的龋齿主要还是由细菌造成的。这些菌群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齿中的矿化物质发生反应,这才将原本坚硬的牙齿一点点分解,形成一个个“虫洞”。因此,保持口腔环境清洁、抑制细菌的滋生,才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手段。在“五经”之一的《礼记》中,就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说法,教导人们早起要漱口。至于已经被蛀蚀的牙洞,西汉时期的古人也已经掌握了用榆皮、姜桂等药物权做填补的方法,唐代医典《唐本草余》中更是记载了与1000多年后西方采用的银汞合金填补法相类似的“银膏填补法”,用以处理龋齿上的牙洞。西方古代医学对龋齿的治疗成果则主要集中在治疗牙痛上。
对于龋齿带来的各种后果,古今中外都有一套处理办法。不过即便如此,人在换上恒牙之后,再由龋齿造成的牙洞、牙齿脱落等损害依旧是不可逆的。那么,对于自然界中的动物来说,要如何避免感染龋齿呢?
以旧换新
对于鱼类、两栖类和啮齿类动物来说,“长不长蛀牙”这种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的牙齿都可以“无限换新”。这其中也分两种情况,对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来说,它们的一生可以有很多套牙齿。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牙齿为端生齿,它们的牙齿与颌骨的连接仅仅依靠一层薄薄的纤维膜,而不是像我们一样进化出了牙根,由深入牙髓的血管固定牙齿,因此十分容易脱落。爬行类动物的牙齿则属于侧生牙,与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牙齿不同,这种牙是牢牢长在颌骨上的,相当稳固,但依旧不影响它极强的再生性。一旦老牙脱落,新牙就会在牙坑中重新长出。因此对这些动物来说,牙齿是否生病或脱落并不重要——再长一颗就是了。
而像鼠、兔这样的啮齿类动物的牙齿,虽然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无限换新”,但又有些不一样。作为哺乳动物,它们也只有一套恒牙,但因为适应挖洞和取食的生存需要,它们的牙齿磨损非常快,也就因此进化出了能够无限快速“疯长”的牙齿。因此,对于啮齿类动物来说,只要不把它们的牙齿连根拔起,都可以凭借牙齿的快速“自我换新”,做到“笑出强大,笑出自信”。
兔子的牙齿结构。来源/网络
以上动物们牙齿的“特异功能”,实际上都是适应生存条件的结果。那么问题来了:人类有可能进化出这种可以无限生长的牙齿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我们可以看看鲸鱼的例子。作为从水中进化上陆地、又进化回水里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生存环境与鱼类相似,可牙齿却没有再进化回随意脱落的状态。像以浮游生物、小鱼小虾为食的须鲸,牙齿逐渐退化,取而代之的是从颚部延伸到喉部的角质须,用以过滤食物,送入胃部消化。而像以捕食为生的虎鲸,牙齿对它们来说就十分珍贵,一旦在惊险的捕猎过程中受伤脱,会极大影响之后的生活。不过即便如此,它们也没能进化出像鲨鱼那样可以无限更换的牙齿,只好在生活和捕猎方式上改进:虎鲸捕猎往往十分有技巧,且多是群体出动,主要靠将猎物逼出水面使其无法呼吸、或逼停猎物使其下坠到深水区(这主要针对鲨鱼)的方式使其毙命,而非用牙撕咬搏斗。看来相比于进化牙齿,哺乳动物大概更多会选择进化智商吧。
食草动物:边吃边清洁
除了这些可以靠“以旧换新”解决牙齿疾病的动物之外,其他动物如何预防龋齿呢?
首先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牛、羊这样的食草动物,还是猫、狗等食肉动物,都有龋齿的可能。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它们依旧会因炎症折磨、或是牙齿完全脱落无法进食而毙命。不过相比于其他口腔疾病,动物得龋齿的情况确实不多。对于自身这一口同样无法再生的牙齿,它们确实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虽然食草动物很少主动清洁口腔,可对细菌来说,它们的口腔绝不是一个理想的安身之所。食草动物所进食的草料、树叶等,都属于高纤维食物,这些东西在被食草动物送进口腔咀嚼的同时,无形中也起到了“牙刷”的作用,可以有效清洁口腔。不仅如此,这些高纤维的食物相当难以分解和消化,就连食草动物自己,都得进化出相当强大的肠胃来处理这些食物,有的甚至进化出了反刍胃——要是消化不了,就吐回来再嚼嚼。对细菌来说,分解这些高纤维残渣就更是生存游戏中的“高端局”了。也正因为食草动物有消化能力极强的肠胃,它们的牙齿只需要将食物简单粉碎即可,对牙齿的负担不大,也能较好地保护牙齿。
咀嚼食物的长颈鹿。来源/节目《长颈鹿之谜》截图
当然,这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食草动物在牙齿生长期内营养摄入不足,或者咀嚼时将一些草叶嵌在了齿根难以清洁的位置,时间久后滋生细菌。也正因此,大部分食草动物出现龋齿发病,都不像人类一样从牙齿表面,尤其是负责碾磨食物的窝沟面开始,而是从齿龈处发病。因此,及时检查家畜的口腔情况,预防龋齿的发生,还是很有必要的。
糖与蛀牙,真的有关?
纵观整个自然界,真正完全没有龋齿困扰的,其实只有那些可以“随时随地换新牙”的动物。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人类龋齿的高发病率呢?
根据科学研究,“吃糖会长蛀牙”的说法是有道理的。18世纪70年代,法国牙科医学家埃米尔·马吉托特(Emil Magitot)证明糖发酵产物可以溶解牙齿。这主要是因为糖在口腔中分解后,会形成一种酸性物质,从而改变口腔中的PH值,不仅能够破坏牙表面保护层,还能让口腔环境适宜细菌的生长。无数实验已经证明,经常吃糖、大量摄入糖的人群,会比偶尔吃糖的人群龋齿发病率更高。纵观人类的龋齿发病史,龋齿发病的高峰与蔗糖的大量工业化生产也息息相关。除了糖以外,我们所饮用的碳酸饮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是糖+碳酸的“蛀牙plus组合”,对牙齿危害更大。因此,我们小时候常听到的“再吃糖就长蛀牙了”,还真不是危言耸听。虽然糖果很好吃,但为了牙齿的健康,还是控制摄入为宜。
而对动物来说,它们并不具有这样大量摄入糖的机会。在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性下,牙齿和口腔自有自己的维持健康之道。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就很难看到龋齿的动物了。
参考文献:
[1](韩)洪志镐编著. 一生健康从口腔开始[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09.
[2] 殷世和,姚剑琴.论人类文明与龋齿的不懈斗争[J].中国健康教育,1996(09):21-22.
[3]源的天空.动物换牙二三事[J].课堂内外(科学Fans),2019(09):20-21.
[4]汪喻忠.实验性龋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1999(S1):61-63.
[5]岳松龄主编. 岳松龄现代龋病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04.
END 作者| 潇湘水冷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苗祎琦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