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欧洲,一个地方无论再小、再穷、再偏僻,最高、最核心的建筑一定是当地的教堂,城镇的各种机关、设施也是围绕教堂所建。如果单看欧洲的教堂,总体可以分为两种建筑风格,一种是尖顶的教堂,一种是圆顶的教堂。
著名的尖顶教堂,有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大教堂等。圆顶的著名教堂,有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等。尖顶教堂是所谓的“哥特式”教堂,而圆顶教堂主要是文艺复兴式以及巴洛克式的教堂。
提到哥特风格,出现在脑海中的形象通常都有些“暗黑”。恐怖、超自然甚至颓废等元素都与“哥特”相关,如哥特音乐、哥特文学、哥特式妆容等等。这种刻板的认知其实是对哥特建筑的巨大误解。
哥特风格起源于11世纪的法国建筑,可以被认为是早于意大利的、属于北方地区的文艺复兴萌芽,是建筑史上一颗闪耀的明珠。哥特建筑这种尖顶的建筑风格,一开始并非建筑师艺术审美上的偏好,而是建筑技术的天然走向。
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国,开启了英国历史上诺曼王朝的统治,直到1154年才由金雀花王朝和平接管。威廉成为英国国王之后,大兴土木,要建造大量教堂建筑。前文提到,最早巴西利卡式教堂的屋顶都是木制,木质结构容易失火,在庄重感上亦有所欠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诞生的是诺曼建筑(又名罗曼建筑)。
在中世纪的一千年中,古罗马的混凝土技术已经失传,人们根本无法再建造出罗马万神庙那样完美的球形穹顶。诺曼建筑的设计者们想出了所谓“肋拱”的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先搭房梁骨架,再用轻材料把屋顶填满”的办法。这种做法替代了木质屋顶的落后结构。
诺曼建筑是哥特建筑的前身。哥特一词是意大利人发明出来专门形容这种建筑风格的名词,跟“巴洛克”一样,也是贬义词。当年北方的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导致了西罗马的灭亡,并建立东哥特王国以及西哥特王国,“哥特”是北方日耳曼人中的一个部落,是意大利人揶揄北方人土气的说法。
至此,现代建筑思想已然从诺曼建筑身上显现。盖房子的思路中,最直接的就是简易的平房思路:用砖块一层层地叠加上去。但是现代建筑的思路,是用钢筋搭“骨架”,再用混凝土浇筑,把建筑的“肉”填上去。哥特建筑所采用的正是这种接近现代化建筑的思想。
哥特建筑诺曼建筑的“先用立柱肋条搭框架,再填入轻材料”的思想应用到了整栋建筑上。不仅屋顶,连墙壁也用这种方法建造,因此,哥特建筑的墙壁不需要太多厚重的砖石,甚至可以用巨大的玻璃代替大面积的墙壁。现代的摩天大楼,不正是用全玻璃结构包裹整栋大楼吗?
哥特建筑的外形特点是尖拱以及飞扶壁。塔尖越高,似乎就越接近上帝,这确实是一种宗教上的审美选择,但前提是技术上已经可以做到。但屋顶造得过高也会有问题-屋顶过重,向两边施加的侧推力太大,不够稳固。飞扶壁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来说,可以把它们想象为从地里长出来的多条手臂,去扶住墙体,用来承受屋顶太高所带来的侧推力。
哥特建筑的内部特点是,可以在房顶和墙壁上看到很多“肋条”(如下图) 。
由于多采用大面积玻璃,哥特教堂内部给人的感觉非常通透。哥特教堂与古罗马教堂相比,给人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古罗马时期的教堂非常敦实,给人保守、像安全堡垒一样的感觉(如下图);哥特式的教堂则很轻盈,光线通过彩色玻璃穿透进来,内部色彩通透斑斓,就好像《圣经》中所描绘的天堂场景一般,让信徒仿佛置身基督的怀抱。
哥特建筑会给人阴森恐怖的感受也不是不能理解。远看哥特建筑,刺猬一般的外形,加上拔地而起的飞扶壁群,像极了一具横卧在地上的骷髅。
如果不是混凝土技术失传了,可能哥特建筑根本不会出现。因为罗马的万神庙一直以来都是古典建筑审美中最崇高的完美范式:古希腊式的额坊与立柱,再加上球形的巨大穹顶,直径达43. 5米。穹顶顶部中心镂空,光芒从穹顶当中直射下来。当时的人们坚信天堂的构造就是完美的球形,这样的穹顶放在教堂顶部,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地象征天堂呢?可惜造不出来!北方的法国人等不及了,于是率先创造出了哥特建筑。 意大利不向“野蛮的”哥特风格低头,一直到15世纪初,一名“业余”建筑师的出现,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解决。这就是文艺复兴的“第一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
如今去到佛罗伦萨,不论你从什么方位前往、从什么角度观赏或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又名佛罗伦萨大教堂,如下图)的穹顶。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无论从造型、色彩以及内部装饰等哪一方面来看,圣母百花大教堂都透着一种文艺复兴时期独有的得体、淡雅以及适度的高级美感。
但这座举世闻名的教堂在建成封顶之前,当了一百多年不折不扣的“烂尾楼”,原因是教堂穹顶的设计直径太大,导致建造难度巨大。最终,由布鲁内莱斯基建成的穹顶直径达到了42. 2米,几乎可以比肩万神庙,是自古罗马时代以来穹顶建筑的一个巨大进步。
圣母百花大教堂最初的设计者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以及雕塑家阿诺尔福·迪·坎比奥。在15世纪,意大利境内是城邦林立,各自为政。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主教堂。佛罗伦萨边上就是教皇国和锡耶纳共和国,就连比萨斜塔所在地的比萨都还不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属地。在那样一个群雄割据的年代,城邦之间不仅会时不时发生小规模战争,还会比拼形象工程。一座主教堂的规模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国家的主教堂如果不够气派,就会侧面反映出该国的国力赢弱。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一座主教堂对一个国家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没有现代建筑科技,建造教堂费时费力,工期动辄几十年,再加上不断地装饰、修整,耗时达到百年以上也不稀奇。
各国在教堂的建造上攀比归攀比,但也有几条约定俗成的共识。首先,不能抄袭他人创意。15世纪初期,北方的哥特风格风头正劲。但意大利人一向看不上北方人的野蛮,所以哥特风格他们瞧不上。第二,规模一定要大。用来判断教堂是否优秀的一个标准就是教堂的大小,越大越厉害。第三,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出严重事故,例如设计好的教堂,盖到一半由于设计缺陷没盖起来,或者盖到一半倒塌,这种事故如果出现,国家就会颜面无存。
想必设计师坎比奥非常清楚,自己是个设计者,教堂的建造肯定不用亲力亲为,因此不用太考虑施工难度。所以他干脆放飞想象力,把设计做得足够宏大、雄伟。很明显当时的执政者也缺乏基本的建筑常识,居然批准了这么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1296年,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决定在市中心修建圣母百花大教堂,一直到布鲁内莱斯基拿到穹顶委托的时候,教堂一直没有封顶。穹顶的建造难度主要在于直径太大、高度太高,且不说找不到合理的承重结构让穹顶跨出这么大的距离,这样的高度要把相当数量的材料运送上去都极为不易。当时的技术根本没有办法建造横跨40米以上距离的穹顶。
搁置了那么多年,据说当时佛罗伦萨人都放弃希望了,但执政者依然很坚持,因为这象征着国家的形象。佛罗伦萨,这个在当时代表着主流的共和国,主教堂长期不封顶,遭到周边国家耻笑还自罢了,毕竟当时通信也不发达,关键是象征国家形象的建筑一直半吊子,甚至会影响自己国民的信心,国家凝聚力恐怕会下降。
布鲁内莱斯基通过1418年的一次竞标比赛获得了穹顶的建筑资格。布鲁内莱斯基并不是一个专职的建筑师,他是一个金匠。值得一提的是,跟他竞标的另一位也是金匠,叫吉贝尔蒂。在上一次的竞标比赛中,是吉贝尔蒂赢得了佛罗伦萨洗礼堂北门青铜门扉的装饰项目委托,两人是一生的竞争对手。最终参加竞标的竟然是两位金匠,看来当时的专业建筑师都深知这项工程的难度,通通袖手旁观。你会发现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干成划时代大事的人常常是外行,因为被传统框架训练出来的专业人士,往往无法冲破自身的思维定式,用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完成任务,布鲁内莱斯基还专门去了一趟罗马采风,研究万神庙。研究完以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万神庙,真的是盖不出来了······但他发明了一套折中的办法。
布鲁内莱斯基解决这个难题的方式可以被概括为:“哥特”加“罗马”。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哥特建筑的做法,先用肋条把圆形拱顶的轮廓搭出来,再用轻质的材料把空隙填满。用哥特建筑的技术基础,搭出罗马万神庙式的球形穹顶造型。
如此巨大的穹顶,重量也非同小可,非一般哥特式尖顶的重量可比。为了减轻穹顶的重量,布鲁内莱斯基采用了“空心拱”的办法,让大教堂的穹顶变成内外两层,中间留空。这样做大大减轻了穹顶施加给周围墙体的压力,而且空心拱中可以架设平台和楼梯,人可以从中通过,检修也相当方便。但即便如此,穹顶的重量依然不小。这个问题如果让哥特建筑师来解决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在后殿的外墙架设一圈飞扶壁。但是不要忘了,哥特元素是被佛罗伦萨反对的,而且飞扶壁这种略显张牙舞爪的设计,确实不符合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得体、适度的审美追求。布鲁内莱斯基想了一个办法,他在空心拱内部,用石头和铁链给八条肋条加上了几圈“紧箍”,把穹顶的八角形结构牢牢束缚住,由此缓解了穹顶施加在侧墙上的压力,省去了造飞扶壁的麻烦。
整个穹顶的建造过程耗时30年,布鲁内莱斯基花了16年时间盖完了穹顶,后来14年的时间花在了穹顶上方采光室的建造上(如下图)。这个采光室会花那么久时间据说和当时的资金状况有关。可惜的是,直到去世,布鲁内莱斯基都没有看到整个采光室建成。
布鲁内莱斯基在建造穹顶的过程中没有留下任何设计图纸,所有的方案都在他的脑子里,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布鲁内莱斯基害怕别人剽窃他的方案,可见布鲁内莱斯基在几何学、结构工程学和数学上的造诣是多么惊人。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设计方案以及最终造型奠定了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基础,而布鲁内莱斯基建造的穹顶更是意义非凡,此后的教堂,在修建圆顶时采用的都是类似的方案。米开朗琪罗在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时所采用的是16条石制肋拱的方案。据说他还故意把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直径限制在42米,比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直径短一点点,由此遥相致敬布鲁内莱斯基,以他为尊。由布鲁内莱斯基开始,欧洲人尤其是南方人,又可以再次追求他们心目中的圆顶了。这与北方的尖顶哥特建筑正式地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建筑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布鲁内莱斯基还发现与发明了很多“副产品”。比如他偶然地发现了透视法原则,并把透视法教给了自己的朋友,前文提到的马萨乔,这才有了统治古典绘画几百年的透视法。再比如为了能够更好地运送建材,布鲁内莱斯基发明了类似于现代起重机的吊车装置。
实际上,如果布鲁内莱斯基不去造穹顶,那么“文艺复兴雕塑之父”这个称号也不知是否会就此易主。布鲁内莱斯基与雕塑之父多纳太罗是好友,有一次多纳太罗收到订单,对方委托他做一尊基督在十字架受难的雕塑作品。雕塑完成后,多纳太罗邀请布鲁内莱斯基前来参观,但布鲁内莱斯基看完后只是不痛不痒地夸赞了几句。多纳太罗是个急性子,便立刻追问,于是布鲁内莱斯基直言多纳太罗这尊基督的形象不像一位神明,而像一名山野村夫。多纳太罗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揶揄,当即反唇相讥,大意就是“你行你上啊”。结果布鲁内莱斯基果真不声不响地也做了一尊同样主题的雕塑摆在家中,但秘而不宣。直到有一天这两人约好去布鲁内莱斯基家中聚会,据说是在买好了菜一同前往布鲁内莱斯基家的路上,布鲁内莱斯基借故说还有东西没买,让多纳太罗先去他家。这自然是要让多纳太罗在不尴尬的情况下自己感受两人在雕塑艺术上的差距。等到布鲁内莱斯基“买完东西”回家时,他看到多纳太罗错愕地把鸡蛋撒了一地,因为多纳太罗已经被眼前的作品深深地震撼了。这时,多纳太罗转而对布鲁内莱斯基说:“你说得对,我做的耶稣是山野村夫。”(如下图)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