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程的理解与建构蒲公英**04-20 11:10大
最近在杭州举行的“核心阅读与小学阅读课程”高峰论坛,与会教师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建构阅读课程,二是如何理解阅读课程的必要性,三是如何化解课程内容局限性与阅读行为自身丰富性的矛盾。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入探索,将进一步推进阅读课程的发展。如何理解和建构阅读课程,厘清以下概念也许能够为思考和实践提供某种坐标参照和框架提示。
学校阅读是公共阅读和私人阅读的“干细胞”
公共阅读,指社会的阅读风尚以及社会能够提供的公共阅读空间。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将全民阅读提升为国家战略,主要是就公共阅读领域说的。我们的公共阅读并不发达,从许多国别比较呈现的数字看,我国国民读书的状况很不乐观。一提起中国人倡导读书的名言警句,就想到“学而优则仕”,就想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想到“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功利性构成了中国人读书的基调。至于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特属风雅,远未深及民俗。公共阅读规模质量的提升,任重而道远。
私人阅读,是公共阅读的基本单元。公共阅读只是条件性的。真实的阅读,最终是私人性的。私人性不同于单个性。一个人为了应对老师抽查而死记硬背,这不是私人阅读。私人性阅读,是自由的,具有“身体性”,是有“体温”“体感”的阅读。读书,具有解放、解释、解决的功能,其中非功利的解放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价值引领、精神涵蕴、意境提升的作用。我们不否认读书的工具性,解释诸般现象,解决各种问题,总是我们读书的正当欲求。唯有解放的统摄,解释与解决的工具性才不至于坠入功利性的泥沼,而成为人的生命力和存在感的延展和领会。只有私人阅读广大日久的熏陶,读书的风尚才能化入民俗。唯有私人阅读蔚然成风,公共阅读才能蔚然大观。
如果说私人阅读是公共阅读的“细胞”,学校阅读则是公共阅读和私人阅读的“干细胞”。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学校阅读课程,因其目的性、计划性,通过一批一批、一代一代人的培养,通过家校共建以及与社区功能和资源的互动等等,对私人阅读和公共阅读发挥着“种子”功效。
阅读课程不能沦为应试教育下语文科的“补课”
阅读课程不是语文课。从课程决策看,语文课属于国家课程,阅读课程属于校本课程;从课程形态看,语文课倾向于学科课程,而阅读课程则是体验课程。校本课程,不仅是决策者不同,课程领域也发生拓展;师生对话、教育时空的塑造,远不止是课程实施过程,而是自成目的,成为课程内容的主体。阅读课程因为学校教育时空的规限,确实很难避免局限性,但师生回应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可以赋予阅读课程的丰富性。“体验”,是阅读课程的样态,“体察”“体会”是学生有所获、有所得的学习机制。总之,都离不开一个“体”字。无论是个人沉潜独思,还是小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私人阅读始终是阅读课程的底色。可以说,学校阅读源于学生的私人阅读,同时学校阅读又通过阅读课程塑造着学生的私人阅读,从而促进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自我欲求和自我要求,成为学生一生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
作为校本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决策课程,阅读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生成的、选择性的。我们注意到,有些阅读课程主要还是教师主导,学生大量的私人阅读并没有成为课程资源被动员组织起来。作为体验课程,哪怕是面对同一个文本,师生回应关系也始终处于变异状态,因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方式,可以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公布”自己“体察”“体会”之所得。我们也注意到,有些阅读课,文本开发过度,提问与回答基本上可以简化为常见的练习题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这样的“统一步伐、保持队型”的阅读课程,不过是应试教育下语文课的“补课”行为,对学生的私人阅读构成了直接乃至持久的伤害。
(作者杨九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编审,本文刊载于2016年4月20日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