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一.填空.选择.判断知识点

1.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2.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按垃圾的来源可以把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工业垃圾主要是:采矿废石、燃料废渣、化工生产及冶炼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又称为工业废渣。

农业垃圾即农业废弃物,主要为动物粪便及植物秸秆类。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它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废电池和医疗垃圾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身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时尚。

13.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

14. 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此外,还有“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

15.(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1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17.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 填埋的方法:优点(比较方便,成本较低)缺点(占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较慢,可能会污染地下水);焚烧的方法:优点( 占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热量可以利用)缺点( 消耗电能,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18.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

衬垫:防止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

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气体排放管:把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19.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0.减少垃圾的方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21.最适合人饮用的水的PH值为(6.5—8.5 )。

22.据调查,我国生活污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是(2009年)。

23.水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源为( 工业废水 )。

24.全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效应)造成的。

25.白色污染主要是指( 被废弃的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 )。

26.被称为“世界头号高手”的污染是( 水污染)。

27.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生物的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的( 1000 )倍。

28.1972年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 人类环境宣言 ),为了限制各国碳氢化合物排放量,1997年3月召开的联合国“防止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29. 废电池就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30. 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

31. 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有实地考察、拍照、取样、记录等。

32. 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是水富营养化污染的结果。

33. (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34.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年产各类垃圾近500亿吨(包括工业垃圾),人均年产垃圾约8吨,每天人均产垃圾20多千克,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地方之一。上海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2000吨,北京每天产生生活垃圾9000吨,杭州每天产生生活垃圾也有2200吨左右,渐江省的生活垃圾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加。塑料袋用了就扔,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丢弃的塑料袋有100多万吨。

1、根据以上这段文字,结合课本,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成几类。

答: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或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为了减少垃圾数量,请说出塑料袋子的四种重新使用的方法。

例如:(1)可二次包装;(2)作工艺品;(3)当垃圾袋;(4)收纳袋

五、实验设计。

研究问题: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猜想:垃圾填埋场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变化——污染地下水。

材料:淘洗干净的沙子和细石子、清水、浸过墨水的纸币、广品瓶、喷壶、镊子。

步骤与方法:(1)在广品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沙子和细石子约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2)用镊子往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3)用喷壶慢慢往上面喷火;(4)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瓶子底部原本清澈的水变成了墨水的颜色。

结论:垃圾填埋的模拟实验是模拟垃圾填埋场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的变化——地下水被污染。

注意事项:1、浸过墨水的纸巾要紧贴玻璃瓶壁放,便于清晰地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中,用喷壶喷水代表下雨、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填埋的垃圾

3、淘洗干净的沙子和细石子代表土层。

六、简答题。

1、说出旧报纸的5种重新使用方法。

答:(1)包书皮;(2)练习毛笔字;(3)做填充物;(4)折纸游戏;(5)擦桌子等。

2、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答: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可以减少塑料瓶;买菜时自带环保袋,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可以减少餐盒和塑料的丢弃……

3、举例说说生活中你有哪些浪费水的情况,以后要怎样节约用水。(至少3例)

答:例如(1)以前洗脸、刷牙我都是开着水龙头,今后要用脸盆装水、用口缸装水后,关上水龙头,再刷牙,洗脸。(2)时尚时,贪玩水、费时;今后要抓紧时间洗。(3)洗菜时,倒掉,今后,我要用来拖地,浇花。(3)淘米水,倒去,今后,要用来洗菜、洗碗。

4、人类哪些活动造成了水污染?污水需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被重新利用?

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可能造成水污染。污水主要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生物(生物身体)污染。

污水的处理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污水经过有效的处理,就能无害地回归环境了,可以排放到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也可以渗入地下。经过处理的水,如果不适合做饮用水,仍能用在其他方面,如浇花草、树木、或作为工厂中的冷却水。

5、考察家乡自然水域有哪几个步骤?

答:有四个步骤:(1)制定考察计划;(2)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水样;(3)对采集的水样进一步观察;(4)填写考察报告。

6、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必须采取哪些相应的保护环境的措施?

答: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其它如温室效应,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光污染、噪音、酸雨污染、土地沙漠化等。为防止环境污染,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一)减少大气污染的对策

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许多地方都已经立法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如制定了严格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少开车,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骑自行车,电瓶车、步行等,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二)减少白色污染的对策。

大家一起行动,多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这时减少白色污染的一个有效办法。同时,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分手的现象,提高废旧塑料的回收的利用率。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为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加大环境知识教育,加强物种保护的科学研究。

(4)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当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世界各地的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措施,保护我们的家园,确立每年的3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

7.对家乡星云湖自然水域治理的建议(我们应当怎样保护星云湖不受污染)。

答:(1)从自身做起,不向自然水域中投放污染物。

(2)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自然水域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增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4)向政府建议加强治理的力度,有计划地清理河道,恢复生态。对重要河道设立专人管理。

(5)要依法行政,坚持污水净化后排放。对不法企业和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

(6)坚决抵制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加强监督。

8.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的原因是哪些?

答: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温室效应异常引起的,由于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再加上滥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使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不能发散到外太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结果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C~0.6C。

土壤沙漠化:过渡开垦,过度放牧,过度开采,水资源利用不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植被的蓄水量减少,降水量降低,土壤中水分不足,土壤逐渐沙漠化。

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会使大陆和两极冰川加速融化,南极大陆冰山出现龟裂。

#大有学问#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