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在国学复苏的今天,三字经成为了很多国学爱好者初朦国学的必学课文。而三字经中记载着头悬梁锥刺股的事迹,似乎确实让我们明白,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没有这样的决心,人生是无法达到想要的巅峰的。但现代有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头悬梁锥刺股只是表达做事需要有毅力和决心,并不代表学习一定要做到伤害自己就能榜上有名。所以当我们在学习时只要有想要进步的恒心,成绩也绝对不会辜负我们的努力。

当然,我们在效仿古代学子们的努力学习的事迹的时候,也要看到古代学子们为什么这么学习的原因和背景。同时找到古代学霸和现代学霸们考出好成绩的共同之处。从而让我们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工作成绩也因此能够显著提高。

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学习

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

话说在先秦时期,文人学士在当时非常的受欢迎。那时的学习往往是为了货卖与国,待价而沽,成为某个君主的辅佐之臣,帮助君王成就不朽霸业。于是那个时代涌现出非常多的大学问家。

《战国策·秦策》中记录了当时锥刺股的典故,典故的主人公是后来“合纵连横”的纵横家苏秦。他提出“合纵”欲帮助六国抵抗强秦的战略方针。而这位纵横家在年少学习的时候可谓是血的代价。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这些记录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苏秦为了减少自己的缺点决定深造,每天都努力读书学习,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让自己保持清醒,血都从大腿流到了脚上。虽然这样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苏秦奋发读书的毅力和决心,但是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锥子扎大腿实在是不可取。

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锥刺股

古代那消毒措施几乎没有,一旦病毒细菌的通过伤口进入了身体得了破伤风,别说读书取士了,小命都未必能够保得住。所以这个典故也许真的存在,但是劝各位学子们尽量不要效仿。

《汉书》中记载了一位名叫孙敬的政治家学习刻苦的事迹。文中提到“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意思大概是,学习的时候将头发挂在房梁上,困了一低头想睡,绳子牵动头发就可以将自己拽醒以继续用功读书。之后孙敬也得到了“当世大儒”之名,不负他努力苦读的做法。

记得笔者小的时候学习甚是糟糕,母亲也想效仿此法。但是笔者能力出众,挺着脖子照样鼾声如雷。学习成绩虽说一般,但也考上了自己满意的高等学府。

此典故现在被母亲引为茶余饭后的笑谈。可见这种方式虽然没有苏秦血的代价那么残忍,但也因人而异,不一定能起到多好的作用。更何况合理的安排休息,其实能够加快学习的效率从而让成绩突飞猛进。

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头悬梁

科举制度下的学子们

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为了能够广招贤能之士,开始了历史上一直沿用到清末时期的科举制度。每朝每代的科举制度虽然形式和考试题目并不一样,但基本制度是差不多的。

一开始科举制度还是非常先进的一种选材良方,但明代朱元璋之后的科举制度选用“八股文”来进行科举考试的题目,彻底闭塞了国人学子的眼界和见识。也间接的造成了清代末期,妄自尊大的国家文人形象。

科举制度首先要明确一点,这个制度并不是像现代的高中考大学的秋季高考。他是明确的为国家进行选官的制度。所谓选官在现代人看来是为了老百姓选出一个可以服务人民的公仆,而在古时候,科举対学子们其实是一件可以改变终身命运的进身之途。

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科举考试

很多现代的影视剧里表现的一个大家族当中某某员外,家中有若干仆人和丫鬟,其实是不太符合古代礼仪制度的。那时想要在家庭中用仆人,家中一定是有一位得中科举的人才可以。

所谓的“士”的阶层可以说是所有民众当中占据社会最高地位的人。古代得中科举的“秀才”甚至可以见官不跪,因为坐朝堂当官的官员和秀才的社会阶级是一样的,都是“天子门生”。

科举制度分为三层考试,首先是乡试,然后是会试,最后是殿试。而这三次考试的第一名才可以称为“元”。乡试为解元、会试为会元、殿试为状元。当然历史上也有非常厉害的学霸,三次考试都得中第一,被称为“连中三元”。

明代才子唐寅被称为唐解元。也和他曾经得中乡试有关。当然在乡试之前还有三次考试,这三次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个是乡试之前的三个考试,这三个第一成为“小三元”,如果学霸达到六次第一,那么就是传说中的“连中六元”了。

会玩麻将的朋友们大概知道,在南方的一些麻将玩法当中,有一种“和”牌的牌型叫“大三元”,其由来恐怕也和古代科举有关吧。

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唐寅

连中三元的古代学霸

当然在科举制盛行的古代想要连中三元,绝对不是光凭努力学习就可以得来的。很多时候努力和机遇同样非常重要。也许只是因为字迹不工整或者是文章稍有差池,甚至是阅卷的官员的个人政见,恐怕都会影响到学子们的科举成绩。

曾经一个学子文章写的非常好,可是考官却把他列为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理由是“楷法不中程”,其实就是说这位学霸字写得太丑。当然后来为了避免考试舞弊,科举考试的卷子都会被誊抄一遍,以免阅卷人能够看出字迹。

说起连中六元,明代还真有这么一位学霸,《明史》中对黄观有这么一段背景介绍:“黄观,字伯澜,一字尚宾,贵池人。父赘许,从许姓。受学于元待制黄冔。冔死节,观益自励。洪武中,贡入太学。绘父母墓为图,赡拜辄泪下。二十四年,会试、廷试皆第一。”

这里的记录可以看出来,虽然黄观的成绩非常好,但并没有记录他努力学习的事迹,也可以看出连中三元并不单纯。

当然连中三元的学子们日后的仕途发展也是非常好的,只要不得罪皇帝,机会还是大把的。但是通常年少成名的人物,往往成为一代名相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少年得意必遭天妒。

可见考试成绩并不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标准。而古代连中三元的人物从唐代算起也只有17位,其中还有两位是明清时期的“武三元”。古代学霸通常出身也非常显赫,受到家风的影响比较大。宋代的“三苏”就证明了这一点。

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黄观

科举制的意义

说到现在,科举考试其实对于我国古代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首先,古代选择官员并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汉代时期,我国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意思就是推举选择一些“孝廉”作为官员的备选,而这些被举的“孝廉”往往都是公卿士大夫的后代。

所以科举制度在发明出来的当时,在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制度。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古代没有这种科举制度,很多出身平民的年轻人一辈子都没有进身之途。

而出身“士”的家族里,无论多么不济都是贵族。所以形成了长久以往的“下克上”的传统。说白了就是当平民得罪了贵族,往往最后的结局就是死。

而我国的科举制度却给了平民一条正正经经的成为贵族的机会。因此民间才会流传“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故事层激励一代代学子苦学不辍。

宋代大学问家范仲淹,年幼时家境贫寒。在长白山一个僧人的门舍中读书时,因为米贵,他常常吃不上饭。后来,范仲淹前往应天府书院求学,他十分珍惜书院时光,昼夜苦读。

有一次宋真宗路过南京,其他学子都争相观望天子威仪。范仲淹却闭门不出,继续读书。同学们为他而可惜,但范仲淹却说:“日后再见,未必晚也。”此后他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一路官至参知政事(宰相),可见他长远目光。

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范仲淹

总结语

从古至今,考试是一个人检验自己学习成绩的最好办法,同时也是国家选拔人才最公平的方式。所以只要有考试,便会有学霸。

而学霸们在考试中的优异成绩并不是天生便有的。他们通常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刻苦努力,并且在考试中拥有顶住压力的良好心态。这些都是他们身上非常优秀值得称道的品质。

考试虽然不是人生路的唯一途径,成绩也不是判定一个人优胜劣汰的唯一标准。但往往越成功的人越努力这还是准确的。

历史典故: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当代学生

而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虽然没有必要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行为,但是那种热爱学习的精神还是要发扬的。同时也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因为学习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源泉。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