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经方家郑钦安,是著名的“火神派”,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他强调“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很多积寒内寒问题对于他来讲是小事一桩,轻松搞惦。他对“伏火”一说的领悟十分独到。
伏火一说,来自于道教炼丹,是炼制外丹的一种方法。指将矿石药物加热处理(多与特殊的辅料一起),使其在高温下不气化挥发但又保持药性的另一种物质,从而达到制伏矿石药火毒,利于服用的目的。虽然有很多科学家讥笑这种制药方法,但它却导致后来火药的产生。
伏者,包伏,潜伏之意,指火被包裹包含着,潜藏在一些物质的里面,但火不会熄灭。古代的炼丹家就是在加热矿石(比如硫磺)时,使用了一些材料加以覆盖,使其火气保存而又不挥发。这种操作可能一开始源自于人们对火的使用经验,比如人们将火煽红后,如果不用灰覆盖,火焰很快熄灭,如果用灰覆盖,火热则蕴伏在灰下,能保存一段时间,还能继续生火。有句话讲“死灰复燃”就是这么个道理。生活中确实如此,又比消防员扑灭山火时,最讨厌的就是暗火,就是灰中火。
后来伏火的意思被引申到中医了,产生了二种说法:
一种是指火邪伏于内,如“脾胃伏火”、“营气伏火”、“血分伏火”、“心经伏火”。。。。。等等,虽然形容各种“火”病的名目繁多,但少有说明何为伏火。其实,伏火者,即火邪来到某个部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这个部位可能因为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导致其象灰一样把火覆盖包裹着,使火邪就是停在那不走,也解不掉,顽固的潜伏着。如果在胃,则叫“脾胃伏火”,如果在营阴,则叫“营气伏火”。伏火病机的产生比较复杂,很多中医家对这个论说的解释比较含糊或笼统。但内经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所讲的温病,是伏火病的一个最早又最为典型的例子。
还有一种被引申的意义就是保火祛寒的临床实实践,在这方面,郑钦安突显了“扶阳”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补先天之火,火旺能生脾土,脾土一加强,中气就恢复。脾土一旺又能覆盖先天之火,使得它不容易熄灭,郑钦安称之为“久存不灭”。附子甘草汤是最符合这个原理的。此方由附子一两,炙甘草六钱二味药组成(清代剂量),附子辛热能补先天真阳,甘草味甘能补后天脾土,土得火生,火得土而存,相互益彰,使人的真阳足而持久。因为这样,就不怕畏寒这问题得不到解决了。
古人云: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以药性这极补人身立命之极,附子甘草汤是借伏火这义的用药之妙。学习到此,不由得感叹中医之奇妙,郑师之聪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