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朱良春教授就撰文指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论点,强调中西医各有所长,辩证论治是中医的根本,结合西医学的辨病,疗效会更加提高。对急性病的诊治,提出“先发制病,发于机先”和慢性久病“从肾论治”的观点,大大提高了疑难病的疗效。朱教授对虫类药悉心研究数十年,研制的新药“益肾蠲痹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的治疗有突破性的发展;指导学生研制的鲜动物药“金龙胶囊”治疗肝癌、胰腺癌、食道癌、肺癌、卵巢癌等肿瘤和治疗重症风湿病: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都有突破性的进展。今就朱良春教授治疗肿瘤病的丰富经验作一介绍,以飨同道。
一、“扶正祛邪”相互结合
朱教授认为,肿瘤的治疗大法,不歪扶正与祛邪两方面。早期祛邪为主,佐以扶正;中期攻补兼施;晚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由于肿瘤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必须攻不伤正,时刻注意阴阳气血之调燮,尤应侧重补脾益肾,方可缓解症情,延长生存期。
1﹒扶正:在祛邪的同时,必须根据患者阴阳气血的偏虚,予以调补,才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症状,稳定病情。
(1)温阳益气:由于阳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加之患病后长期使用清热解毒药,或放、化疗后,体力大虚,而出现疲乏困惫,恶寒肢冷,口淡不渴,二便清利,舌白,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弱无力,一派“阳虚气弱”之象,治宜温阳益气,药如黄芪、党参、附子、肉桂、白术、干姜、山萸肉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症状,抑制肿瘤发展。
(2)滋阴养血:肿瘤在中晚期由于阴血耗损,多见头晕、心悸、口渴咽干、烦热不安,舌边尖红,或舌绛无苔,脉弦细而数的“阴虚内热”之证,治当滋阴养血,药如生地、川石斛、天门冬、麦门冬、女贞子、旱莲草、白芍、阿胶、北沙参、西洋参、枸杞子等。如舌质红绛转淡,渐生薄苔,说明症情好转,预后较好。
(3)补脾建中:长期使用清热解毒,或活血化瘀、攻坚消癥之品,脾胃大伤,脾阳不振,形瘦,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脉细软之“脾胃虚馁”之证,治宜补脾健中,药如香砂六君子汤加山药、薏苡仁、鸡内金、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改善症状。
朱教授指出,临证应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按照八纲辨证为基本方法,具体分析每一个患者的正邪盛衰、寒热变化,然后根据八法而立方。是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是以补为主,或以攻为主;寒热药物的搭配,孰多孰少,均依病情而定。对经治疗缓解后的患者应遵照“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的理论,对峻猛药应减之或断续用之,以保证正气不衰竭。总之,应遵循“病有千变,医亦千变;病有万变,治亦万变”的原则配方。使治病如同打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彼”就是疾病,“己”就是药物及其配伍。
2﹒祛邪:肿瘤是“内有有形之积”,多有癥瘕痞块存在,癌细胞不断分裂增殖,肿块压迫周围血管、神经出现疼痛、梗阻,甚则腐烂、坏死,而见发热、出血、昏谵等症象。根据症情,朱教授采用下列三法以祛邪抗癌。
(1)清泄热毒:凡是发热,局部红肿热痛,口干,便难,苔黄或糙,质红,脉弦数之“热证”者,均宜清泄热毒,常用药为野菊花、蚤休、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银花、地龙、甘中黄、山豆根、山慈菇、生大黄等。如伴见胸脘胀满,泛呕纳呆,乃兼夹湿浊之象,需加藿香、佩兰、川厚朴、郁金、姜半夏等芳香宣化之品。如发热加剧,烦躁不安,或有出血倾向,舌质红降,脉洪数的“血热证”者,应加犀角、鲜生地、牡丹皮、赤芍、生地榆、鲜石斛等凉血养阴之品。朱教授认为,“血热证”多见于病情加剧或晚期癌症患者,凡见舌红绛无苔,脉弦急的,都是病情恶化的先兆,预后多不良。
(2)涤痰散结:朱丹溪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类证治裁》:“结核经年,不红不肿,坚而难移,久而肿痛者为痰核,多生耳、项、肘、腋等处。”朱教授根据古人对人体肿块的认识,认为以上古人的论述,符合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所见,认为痰是多数肿瘤的致病因素,因此涤痰散结是治疗肿瘤的大法之一,常用药物为天南星、生半夏、守宫、僵蚕、蜂房、川贝、海藻、昆布、紫背天葵、白芥子等。
(3)化痰软坚:肿瘤质坚,推之不移,高低不平。肿瘤,舌质紫暗,脉坚涩呈“瘀积癥癖证”者,皆可用此法,常用药物为三棱、莪术、水蛭、虻虫、蟅虫、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可以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抗癌药物的渗透,使肿瘤变软,有所缩小,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控制发展。
二、辨病辨证,相辅相成
朱教授为中医大家,却从不排斥西医学,而是与时俱进,提倡中西医的结合,体现了中医自古就有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魄。他十分推崇中西医汇通派人物张锡纯,认为张氏“中西医结合疗效好,阿士匹林加石膏”的做法虽然囿于时代,有其局限性,但其革新精神开一代新风,难能可贵。在肿瘤治疗方面,朱教授在辨证的基础上常加用莪术、水蛭、蜈蚣、壁虎、蟅虫、干蟾皮、蛇蜕、蜂房、全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茯苓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具有抗瘤作用的中药,尤其是莪术,朱教授认为可用于多种肿瘤,不仅能直接破坏肿瘤细胞,而且还可增强细胞的免疫活性,从而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作用。在骨转移癌的治疗上,朱教授认为治疗上要充分考虑以下原则:祛除病邪——痰毒瘀血;扶正补虚——通经活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随证变化。朱教授根据骨转移癌的疾病特点,拟定“骨痛方”如下:制南星、补骨脂、穿山龙、骨碎补、淫羊藿,以及地龙、露蜂房、半夏、川芎、蟅虫等。该方主要功效是:化痰散结、温阳通络止痛。主治各类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疼痛,有协助止痛的作用。上药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均有抗肿瘤作用,其中仙灵脾、补骨脂、骨碎补等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因此经临床应用有较好的协助止痛作用。临床用其治疗骨转移疼痛有效率达70%,配合其他止痛药联合使用可明显减少止痛药的剂量,减轻毒副作用。
三、善用虫药,良方奇效
朱教授因擅用虫类药物治疗疑难杂症,加之其所著的《虫类药的应用》一书,饮誉医坛,蜚声海外,故今人有“虫类药学家”称之者。虫类药有独到的较峻猛的破积化瘀作用,许多经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有抑制癌细胞作用。以下为朱教授在临床治疗肿瘤中常用之虫类药物:
1、攻坚破积类
脏腑经络气滞血瘀,形成癥积、肝脾肿大等宜配合此虫类药。
常用药物:鳖甲、虻虫、蟾酥、蜣螂虫等。
举例:如大黄蛰虫丸治肝癌、宫颈癌、子宫肌瘤等。
2、活血逐瘀类
机体气机阻滞,出现气滞血瘀征象,宜配合此类虫药。
常用药物:土鳖虫、穿山甲、斑蝥、地龙、刺猬皮等。
举例:如下瘀血汤(大黄、桃仁、蟅虫)治疗晚期宫颈癌、卵巢癌,腹痛或有瘀块。
3、熄风定惊类
肝风内动,出现神昏、抽搐等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宜配合此类虫药。
常用药物:乌梢蛇、全蝎、蜈蚣、穿山甲、蝉蜕等。
举例:如止痉散(全蝎,蜈蚣各等分)治疗颅内转移瘤的头痛、头晕、昏迷、抽搐等。
4、壮阳益肾类
肿瘤病久,肾阳虚衰,症见怕冷、腰软腰痛、遗尿、小便失禁等,宜配合此类虫药。
常用药物:蛤蚧、海马、海龙、龟板、狗肾、蜂房等。
举例:如海马健肾丸、慈仁胶囊等。
5、搜风解毒类
所谓大风、历节诸证,即麻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之类。肢体肿瘤、肿瘤肢体转移或骨转移等也可见疼痛、麻痹诸证,宜配合此类虫类药。
常用药物:僵蚕、地龙、蜂房、全蝎、蚂蚁等。
举例:如牵正散(全蝎、白附子、僵蚕)治脑转移所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麝香圆(麝香、川乌、地龙、全蝎)治历节等。
6、收敛生肌类
表浅肿瘤,易于形成痈疽溃疡,久而不愈,宜配合此类虫药。
常用药物:虫白蜡、守宫、蜈蚣等。
举例:如治疗各种金疮或跌仆外伤出血,常用虫白蜡。朱老用“守宫散”(守宫5条,切碎,晒干,于清洁瓦上焙成炭,研细外用;日一次,2周左右可以收敛向愈)治颈部癌转移的肿核。
虫类药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
直接细胞毒作用(对癌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抗凝、抗纤、降低血粘度、改变细胞粘附运动。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防止免疫逃逸。
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血管形成,促进肿瘤消散。
增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抑制瘤转移。
斑蝥:别名斑蚝、花斑毛等,《神农本草经》称其性味辛、寒、有大毒,归肝、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攻毒蚀疮,逐瘀散结的功效。内服多炒炙研末用,每次0.03~0.1g,先用小量,逐渐加量。现代研究:本品抗癌活性成份为斑蝥素(亦称芫青素),它可抑制DNA和RNA合成,对肝脏和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性,对原发性肝癌及其他癌症有效,且无骨髓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升高白细胞数,抗病毒、抗炎作用。
壁虎:又名守宫、天龙。其味咸,性寒,有小毒。功能祛风镇惊、解毒散结。主治中风偏瘫、历节风痛、风痰惊痫、瘰疬恶疮等病证。小量开始用,可逐渐加量到15~20g。朱教授常用本品治疗食道癌、胃癌、子宫肿瘤等。药理研究证明壁虎有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发现其水溶性可抑制人体癌细胞的呼吸。
蝉蜕:味甘咸,性凉。入肺、肝经。能熄风止痉、疏散风热。主治小儿惊痫等。《药鉴》记载“蝉蜕气寒、味甘咸,无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大人眼目赤肿。”朱教授也用其治疗肿瘤,尤其有肝风内热表现者。现代药理实践证明,蝉蜕水提物体内对艾氏腹水瘤细胞增殖抑制率达90%以上,不属直接细胞毒作用。
蟾酥肉、蟾酥皮:性寒味辛、有毒,解毒医疮,消积化瘕,是治小儿疳积之要药。内服善功,外敷善拨。朱教授治疗白血病、肝癌伴肝硬化、肺肿瘤、食管癌等疾病时常用其治疗。
地龙:亦名蚯蚓。味咸,性寒,入肝、脾、胃经。本品辛能发散,咸能软坚,为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之药。主治惊痫、中风、失音等。《本经》云“主小儿惊痫夜啼”。其也是朱教授治疗肿瘤,尤其是有脑转移的恶性肿瘤是常用药物。实践证明,僵蚕有催眠与抗惊厥作用。
蝼蛄:俗名土狗。朱教授认为它是一位极佳的利水通便药,对于各种水肿或术后尿潴留,如肝癌肝硬化腹水、水肿,甚有良效。《本经》只称其“主难产,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未言及有利水之功。迨陶弘景始指出它“自腰以前甚涩,能止大小便”。朱教授经过临床观察,证实如需采用蝼蛄利尿,必须去其头、足、翼,倘整体入药,则毫无利尿作用。充分说明中药炮制之重要性。朱教授用治各种水肿,如营养性、肝脏性、肾脏性、脚气性及其它疾病引起的水肿均有效果。取蝼蛄(去头、足、翼)、文火焙干脆,研细末,每服2g,日2次,开水送服。对肝硬化腹水者,采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推崇用蝼蛄(去头、足、翼)、蟋蟀各2对,生黄芪10g,蟅虫5g,研极细末,分4次服,1日2次,可以连续服用。
全蝎:亦名全虫,如单用尾,名为蝎尾,味咸,辛,性平,有毒。入肝经,主治祛风定痉、窜筋透骨、开瘀解毒。本品止痉作用较僵蚕强,且可功毒散结,本品有毒,量宜控制。全蝎不仅长于熄风定惊,而且又有化痰开瘀、解毒,医治顽疽恶疮之功。朱教授常用其与蜈蚣并用,其解毒消坚之功更著,用治癌肿、结核等。有研究显示全蝎粗提物体外使Hela细胞全部死亡脱壁,抑制肺腺癌(LA—795)带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并防止其胸腺萎缩。
凤凰衣: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壳内膜,朱教授常用其治疗粘膜损伤、溃疡,肺癌咳嗽等。凤凰衣甘、淡、平,入脾胃、肺经,有养阴清肺、敛疮、接骨等功能。主治久咳气喘、咽痛失音、溃疡不敛等。
蟅虫:又名地鳖虫、土元等,味咸、寒,有小毒,归肝经。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癥瘕痞块。作为活血化瘀是骨伤科的常用要药。朱教授亦常用其治疗肿瘤,见瘀血征象者。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证明蟅虫还具有抑制肿瘤作用,对白血病、肝癌、骨癌、胃癌及急性肿瘤有一定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蜈蚣:异名天龙、百脚,味辛,性温,有毒。入肝经。能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主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等。据药理证实研究,蜈蚣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具有增强作用。
四、验案举隅
患者谭×,男,70岁,患者因左肺腺癌行手术治疗后,既往服用中药半年余,病情控制一般。2006年10月17日来诊时少许咳嗽,干咳无痰,时感头晕,涎多,喜叹气,矢气多,左胸隐痛,纳呆,眠差,二便调,舌紫暗,苔偏黄滑,脉弦有力,左关偏滑。骨ECT提示多发骨转移。辨其证属肝郁脾虚,木火刑金,治宜疏肝清肺,健脾行气为主。
处方:柴胡10g,白芍20g,黄连10g,瓜蒌皮20g,茯苓15g,甘草10g,法夏15g,扁豆15g,白术15g,莪术15g,桃仁20g,川芎15g,柏子仁15g,泽泻15g,巴戟天10g,全蝎10g,蜈蚣6条,仙鹤草30g。
10月31日复诊:服上药后咳嗽减少,纳眠转佳,仍诉胸痛。减黄连、瓜蒌、川芎、泽泻,加桑寄生20g,木鳖子10g,全蝎10g,蜈蚣加至10条,仙鹤草加至60g。
11月21日复诊:服药后咳嗽渐平,胸痛明显减轻,眠可,稍口苦,重在行气芳香化湿,上方减法夏、扁豆、柏子仁,加香附10g,川厚朴15g,胆南星20g,肉豆蔻10g,全蝎加至15g,川足加至16条,仙鹤草用至100g,增用地鳖虫15g,盐蛇干15g。
12月5日复诊:服药后身体舒畅,体重增加,末诉胸痛,偶咳,然不足为苦,胃纳佳,二便调。继续上方治疗,川足渐加量至20条。后随诊病情稳定,复查CT示:左侧胸膜增厚,未见复发转移;所见肋骨未见骨质破坏。复查肿瘤标记物(TPA、NSE、SCC、CA125、CEA、CA199)均未见异常。
按:患者肺癌术后骨转移,仍因正气不足,内邪由生,致虚实夹杂,标本互见,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而“穷必及肾”、“久必及肾”,故用药时脾肾并调,益火生土,相得益彰,使正旺而邪自衰,此法乃朱教授“培补肾阳”之学术精髓。另外朱教授认为,全蝎、川足等虫类药,乃血肉有情之品,即可直达病所,消坚破结,解毒化瘀,其在攻伐的同时亦有强壮身体,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之功。朱教授指出,虽然虫类药物治疗肿瘤效果较好,但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扶正。攻邪、清热、引经等药物共同作用,才能取得最大的疗效。
举隅——脑肿瘤(原发/继发)
中医认为本病乃谈随风动,风痰毒邪阻滞脑府,蒙蔽清窍。
治疗多从风痰论治,常以全蝎配僵蚕、蝉蜕。
僵蚕、蝉蜕两药气味俱薄,引药上行,功效散风清热,化痰软坚之力尤著。
临证遵朱老“蝎麻散”方义,常配伍天麻、石决明、钩藤、白附子等施治以加强熄风涤痰定眩之功,对缓解肺癌脑转移所致的头痛、偏瘫、口眼歪斜、抽搐等确有较好的疗效。
举隅——骨肿瘤(原发/继发)
癌症骨转移所致疼痛常因邪毒入络、瘀血凝滞、脉络痹阻所致,故疼痛剧烈,停著不移,拒按,入夜尤甚。
此类顽固性疼痛若采用一般草木之药祛邪宣痹很难获得疗效,而蜈蚣、全蝎等虫类通络药,搜剔穿透,方能使毒去凝开,经行络畅,邪去正复。
临证时两药多从小剂量开始用起,逐渐加量,全蝎最大可用至15g,蜈蚣最大可加至20条,临床发现其不仅耐受性好,且久用能强壮身体。
如选用咸温之蕲蛇(或乌梢蛇)祛风通络,配以制川草乌、桂枝,治寒湿盛者;取咸寒之广地龙泄热通络,配以黄柏、泽泻治湿热盛者;僵蚕长于祛风化痰,配胆南星、白芥子治痰浊阻于关节者;地鳖虫善于消瘀破结,配以桃仁、红花,疗瘀阻经脉者。
滞气凝阻背部,背部疼痛剧烈者,用九香虫温阳理气,配以葛根、羌活,祛风除湿;关节疼痛剧烈者,常增用守宫,《本草纲目》载其“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历节风痛……”可加强祛风定痛之功,多收通络起废之佳效。
朱老师认为,守宫是一味善于功散气血凝结之佳品,除能通络起废蠲痹瘫外,又有解毒消坚之功,可用于癌肿,并有良效。
朱老师曾创制“利膈散”治疗晚期食道癌,其处方组成为:守宫、全蝎、蜂房、僵蚕、煅赭石(各)30g,共研极细末,每服4g,一日2~3次,有宽膈、消瘤、降逆之功,能缓解梗阻,改善吞咽困难,延长存活期,部分食道狭窄减轻,或癌灶消失。
并用此方治疗十余例食道肿瘤患者,均取佳效。一般服药2d~3d后即明显改善症状,对不宜或不愿手术者尤为适用。
病变在腰脊者,合用蜂房、地鳖虫温肾行瘀,配以补骨脂、独活补肾通脉;经脉拘挛活动不利者,用穿山甲通经舒挛,配以鸡血藤、伸筋草。
五、有效经验方
朱教授治疗肿瘤不拘泥于内服药物,外用药物亦疗效显著。已下列举几例朱教授治疗肿瘤的有效经验方:
[肝癌经验方]
方1﹒蟾龙散(蟾酥5g,蜈蚣、儿茶各25g,参三七、丹参、白英、龙葵、山豆根各250g,共研极细末,每服4g,每日3次)有活血化瘀、散结消瘕、清热解毒之功,并能镇痛。
方2﹒守宫100条,低温烘干,研极细末,每服2g,每日3次,有解毒消坚、通络定痛,并有强壮作用。
方3﹒蜣蛭散(蜣螂、全蝎、蜈蚣、水蛭、僵蚕、守宫、五灵脂等分,研极细末,每服4g,每日2次)有解毒消瘸、化瘀止痛之功,抗癌药效较强。
[食管癌验方]
方1﹒藻蛭散(海藻30g,生水蛭6g,研极细末,每服6g,每日2次,黄酒、温水各半冲服)有软坚、化瘀、消痰、散结之攻,本散适用于痰瘀互结,而苔腻,舌质衬紫,边有瘀斑,脉细滑或细涩者最合。
方2﹒用解毒软坚、通络起废的守宫粉(与米双倍量,炒至微黄研细,每次4g,每日2次,黄酒调服),坚持使用,1~2周即见吞咽困难改善,随后食量及体重增加,病灶缩小或消失。
方3﹒复方乌蛇薏苡散(乌梢蛇、瓜蒌各250g,蜈蚣、全蝎各60g,生薏苡仁500g,硇砂7.5g,皂角刺125g组成,共研极细末,每服3g,每日3次,温水送下),有化瘀消癥,解毒通利之功,对食道癌有较好疗效。
方4﹒利膈散(守宫、全蝎、僵蚕、蜂房、代赭石各30g,共研细末,每服4g,每日2~3次。)有宽膈,消瘤、降逆之功,能缓解梗阻,改善吞咽困难,延长存活期,部分食道狭窄减轻,或癌灶消失。临床用此方治十余例食管肿瘤患者,均获佳效,一般服药2~3天后继明显改善症状。对不宜或不愿手术者尤为适用。
[胃癌验方]
方1﹒消癌丸(僵蚕120g,蜈蚣48g,制马钱子24g,浸润去皮,切片,麻油炒黄,沙土抄去油,硫磺9g,共研极细末,以炼蜜为丸如桂圆核大,每日1粒)服用10日后痛减而呕止,连服2~3月,可获趋愈。
方2﹒胃癌散(蜣螂虫、硇砂、西月石、火硝、蟅虫各30g,守宫30条,绿萼梅15g,,冰片5%,共研极细末每服1.5g,1日3次)功能理气止痛,攻毒制癌,破血祛瘀。
体虚者以①方为宜,体较实者以②方为宜。
临床曾用消癌丸治疗一胃癌术后腹水不退患者,引流口6月不闭合,患者痛苦,生活不便。与原方中蜈蚣加倍,同时配合服用(苍术9g,白术9g,赤芍10g,猪苓10g,泽泻10g,陈皮5g,淮山药20g,扁豆衣10g,炒薏苡仁15g,萹蓄10g,萆薢10g)等健脾利湿之剂,腹水消退,引流管拔除,引流口愈合。
[乳腺癌验方]
“乳癌散”(炙蜂房、苦楝子、雄鼠粪各等分,研极细末,每次服9g,水送下,间日服1次)。用于治疗乳腺癌初起。临床服本方1个月可使坚核趋向缩小,连服2~3月,轻者即愈,稍重者需连续服用。在肿瘤门诊曾遇一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后复发,胸壁结节数个,色紫暗,无痛,厌食,胸闷不舒,腰软痛,大便黄成形;检查见少量腹水,体质状态差,消瘦,神疲,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有力。不同意再次化疗。即给予中药健脾补肾之剂(太子参15g,当归5g,生地15g,香附5g,地榆10g,茯苓10g,泽泻10g,山萸肉15g)以扶助正气,同时服用“乳癌散”。此后2月内,中药处方随证加减,“乳癌散”装胶囊,每次3g,每日3次,口服,连服2月。胸壁病灶开始略有缩小,胸闷减轻。检查胸水消失。
[宫颈癌验方]
朱教授认为该方对宫颈癌、阴道癌、直肠癌之晚期患者有一定疗效。组成:蟾酥0.6g,三仙丹、雄黄各6g,儿茶5.5g,乳没、血竭各4.5g,冰片7.5g,蛇床子2g,轻粉3g,白矾20g,将上药研极细末,先将白矾用开水溶化,和入药粉,最后加蛇床子、蟾酥、血竭,拌匀,制成1分钱币大小的药片。用法:每次1片放癌组织处,隔2~3天换1次。有抗癌消瘤,收敛愈疮之功。
[子宫肌瘤验方]
朱教授治疗子宫肌瘤亦善用张锡纯“理冲汤”加减:基本方:生黄芪30g,党参、生白术(各)15g,淮山药、鸡内金(各)18g,三棱、莪术(各)6~10g,天花粉30~60g,海藻20g,甘草6g,生贯众25g,经行崩冲加花蕊石30g,且以自拟“外治妇瘤散”(由阿魏、生南星、参三七、海藻、归尾、王不留行子、炒小茴香组成共碾细末,干粗末装入长15cm、宽10cm细白布袋内,干敷神阙穴偏小腹,外用绷带固定)配合内服汤药提高疗效,速消其瘤,疗效卓著。
[恶性淋巴瘤验方]
“消瘤丸”(全蝎100g,蜂房、僵蚕各200g,共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g,每日3次),有软坚消瘤、扶正解毒之功,坚持服用3~6个月,多能见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