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7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大家好我是培根,青年中医师,业余种树。
■
我用大黄治目病经验点滴谈
庞泗泉
大黄味苦性寒,有通腑导滞,泻火解毒,凉血行瘀,消肿止痛之功,生用力猛,熟用力缓,酒制清上部火热,炒炭则化瘀止血。
大黄随产地之不同其性质亦有差异,北大黄泻下力强,多用易产生腹痛;四川、陕西出产的大黄较柔和,故常用以治疗内科之阳明腑实、外科之瘀血肿痛、妇科之瘀血经闭等证。
余之先祖擅长治眼疾。
余幼承庭训,常用大黄治疗炎性目病,黄液上冲,凝脂翳,物伤其睛,血灌瞳神,眼底出血等眼病,其效如应桴鼓。
1978年8月有韩姓男患者,56岁,登门求诊。自诉3天前劳作时不慎右眼受伤,在某医院将异物取出后,引起疼痛,流泪,畏光,纳少兼口苦,便秘。检查、胞睑脸红肿,白睛混赤,黑睛中央有圆形之陷翳,浮嫩污秽,风轮内下际有黄液水平面,苔黄,脉弦有力。
诊断:右眼凝脂翳,兼黄液上冲,证属热毒上攻。方拟:大黄30g、生地黄12g、知母12g、黄芩12g、黄连10g、龙胆草10g、天花粉10g、桑白皮10g、蒲公英30g、金银花30g、枳壳10g、防风3g、前胡3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服6剂后患者黄液基本消退,口苦消失,大便通畅
,圆形陷翳有所平复,浮嫩污秽已减,苔黄已减,脉弦。守前方半月后,患者来复诊,黑晴留有斑翳而告愈。
黄液上冲一症,常见于凝脂翳、急证瞳仁干缺、眼外伤后感染等证中,为眼科急重病之一,中医辨证多为热毒上攻,故重用生大黄以泻火解毒,乃取
“釜底抽薪”之法,但对
脾胃素弱、妊娠妇女不可妄投,免犯“虚虚”之戒。
1979年4月有张姓女病人,年方30岁,突然右眼底出血,达半月之久,视物模糊,右眼视力0.7,西医诊为视盘血管炎静脉阻塞型。询其所苦,视物昏糊,伴有口干,便秘,舌红,脉象弦细而数,证属热灼阴血,瘀阻络脉,迫血妄行。方拟:大黄炭10g,生地黄、白茅根、夏枯草各30g,蒲公英15g、牡丹皮、赤芍、当归尾、炒樱桃仁、炒枳壳、郁金、黄芩炭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服20余剂后,患者视力基本恢复正常,口干消失,大便通畅,舌红消退,脉象较前好转,眼底出血明显吸收。宗原方加减继服40余剂,患者视力1.5,眼底亦恢复到正常状态。
眼底出血一证,系血热妄行所致。治在凉血散瘀,用大黄配合凉血散瘀之品,意在引瘀热下行,量不宜大,且炒炭用之,既增止血之功,又无留瘀之弊。
通腑泻下与眼疾
张广庆
保持大便通畅与预防眼疾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关系十分密切。
清泻阳明,釜底抽薪法:阳明邪热上攻于目,可见胞脸肿赤,毗多黄稠,目痛畏光,白睛暴赤,黑睛生翳,甚则视惑。其病如:眼丹、针眼、血灌瞳神、凝脂翳、暴盲等。若邪热内攻,则见燥屎内结,腹满硬痛而拒按,舌红苔黄燥等症。此时若用泻下法,犹如“釜底抽薪”,上焦(目)之火自可熄矣。方如凉膈散、三花神佑丸、眼珠灌脓方等,可随症选用。凡眼疾暴起之实证或部分眼外伤合并前房出血或积脓者,速用本法,可得痊愈。
1,清脾泻热,磨积导滞法:脾热胃实,水谷升降失常则浊气上泛于目,症见胞睑红肿或痰核,脸缘赤烂,视物昏眇变形等;因中焦积滞,症见便秘,纳呆偏食,腹胀暖腐,舌苔厚腻者,可用本法导滞降浊。方选内疏黄连汤,清脾饮、大黄保和散等。本证多见于
胞脸疾患,尤以小儿眼疾应用本法,常获良效。
2,滋阴养液,增水行舟法:阴亏血少,肠燥津枯,糟粕内停,虚热下闭上扰,症见便硬难下,口干、烦渴、潮热、失眠盗汗、两目干涩、畏光羞明、白睛暗红、黑睛翳膜,眼前黑花或视力减退等。常见病有金疳、火疳、聚星障、暴盲等,则用本法增水行舟,燥润便下,眼疾得解,方如保阴煎,滋阴退翳汤等,随症化裁。本法适用于老年、病后或产后患者,津液亏损而患眼疾兼见便干,服用本法则收效较快。
3,宣肺行气,提壶揭盖法:肺气壅塞,升降失司,肠腑气机为之不通,或肺热下移肠腑,则糟粕蕴积肠道,症见白睛浮肿,目痒赤涩,眵多泪流,视物昏蒙等,其病如金疳、流金凌木,风轮赤豆、赤丝虬脉等。若肠道气壅热积,则症见大便不坚而排便不畅,或兼气粗喘息、胸满烦闷或外感而诱发眼疾。凡此证者,施以本法,表里得解,升清降浊,日疾得痊,方用泻白散、清肺饮等加减。
便秘可使眼疾发生或加重,而许多眼疾又多兼便秘。
通腑泻下法则是首选治则,是针对眼疾的治本之术。如果患眼疾只治眼而不顾全身,必然事倍功半,甚则病势迅速发展,这就是“凡治病,必查其下”的重要意义。
不错过每日更新,查看更多内容,记得给公众号加
“星标”⭐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北方医话》。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请勿盲目试药,如有需求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L-PeiGen)删除。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