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建新教授受聘仪式
2017年4月26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江建新教授受聘仪式,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占启安为江建新教授颁发证书并佩戴校徽,占启安校长说:“从今日起,江建新先生正式成为我的同事。愿我们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为国家培养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仪式结束后,江建新教授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景德镇御窑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重要收获》的御窑考古知识讲座。详细介绍了自1979年始,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对御窑遗址的调查与发掘工作,以及这三十年来对御窑遗址保护的心路历程。并呼吁陶院师生加入对御窑遗址发掘、保护、研究的队伍中。保护景德镇窑址,传承好陶瓷文化,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也是古陶瓷研究者的主动担当。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
考古调查与发掘主要收获
(一)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位于景德镇市区珠山路之珠山南侧(原市政府所在地)。珠山原为城区中心,据《浮梁县志》载:“珠山,在景德之中独起一峰,高数十仞,绵亘数里,峰峦遥列,俯视四境。相传秦时番君登此,谓立马山。至唐因地绕五龙,为珠山。元末于光据之为行台,号蟠龙山。明称纛山。后为御器厂镇山。”19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珠山几乎被夷平,唯龙珠阁旧址仍保留十多米高的台地。
关于御窑厂的规模与格局,据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王宗沐《江西省大志·陶书》载:“御器厂中为堂正厅三 后为轩穿堂一 为寝后堂三 寝后高埠为亭曰兀然 今改为纪綪 堂之旁为东西序各厢房三 东南有门三 堂之左为官署 大门三 厅堂三 东西廊房六 堂之前为仪门三 为鼓楼二 为东西大库房各六 内外库八 为作二十三 曰大碗作房七间 。”
▲ 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景德镇图
▲ 清嘉庆二十年《景德镇陶录》清御窑厂图
▲ 清嘉庆二十年《景德镇陶录》景德镇图
根据近年考古调查,御窑厂遗址面积周长约 1145米,总面积约 54300平方米 ,其南临珠山路,北接斗富弄,东至中华路,西至东司岭,周长约1145米。从1979年以来,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市政建设,在御窑厂周围进行过数十次考古调查与清理发掘。2002-2004年、2014年又先后联合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明清御窑厂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 御窑厂范围
元官窑的发现
1988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北麓(明御厂遗址北侧),现风景路中段马路边一条深约1.5米的沟道中发现一元代窑业堆积,清理出土一批形制特异的瓷器残片。其品类有卵白瓷、青花、蓝地白花、蓝地金彩、孔雀绿地青花、孔雀绿地金彩等。其器型有围棋罐、大盖盒(砚)、直口或桶式盖罐、小底鼓腹盖罐、靶盏等。这批出土遗物与传世的卵白釉印五爪、四爪龙纹、八大码、八宝纹和印“枢府”、“太禧”铭瓷器比较来看非常相似,带有明显元官窑瓷器特征。其中出土的孔雀绿金彩、青花五爪龙纹器等,印证《元典章》禁民间使用描金、贴金和《元史》禁止民间使用双角五爪龙纹的记载,可知该类瓷器显然为元官窑---浮梁磁局的产品。
▲元 孔雀绿釉砚盒
▲元 蓝釉砚盒
▲元 龙纹砚盒
▲元 青花龙纹桶式盖罐
▲元 青花龙纹围棋罐
▲元 青花龙纹桶式盖罐
关于洪武官窑
1979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御窑厂龙珠阁东墙基建工地发现绘折枝菊纹青花折沿大盘残片,与波普和日本学者定的元末明初瓷器相同。1988年,在明御厂东门边的一条长9米,宽1.2米,深约1.9米的沟道中清理出一批明初瓷片,其中有釉里红缠枝花卉大盘、多棱大罐、红釉墩子碗残片,这些遗物与传世的洪武或“元末明初”瓷器完全一致。
1990年,御窑厂遗址珠山东麓修建台阶,景德镇考古研究所在距地表5米处发现了一批明早期遗物,有白瓷砖、琉璃瓦、白瓷水管等建筑构件,有青花、釉里红大盘、罐以及白瓷印花小盘、碗和印有“官匣”字样匣钵等残片。其出土的砖、瓦曾见于安徽鳯阳明中都遗址,其青花与釉里红残片与传世的洪武瓷器相同。其中一块用铁料书写题记的瓦特别重要,该瓦长38厘米、宽27.5厘米,上半部用铁料书写题记:“寿字三号 人匠王士名 浇釉凡(樊)道名 风火方南 作头潘成 甲首吴昌秀 监工浮梁县丞赵万初 监造提举周成 下连都”,其中“浮梁县丞赵万初”提记可与文献相印证。据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卷五“官制”洪武县丞条下刊有“赵万初 陈登”,赵无传,仅小字注为咸阳人,陈登有传,谓其为洪武后期县丞。那么,名列陈登之前的赵万初当为洪武早期的县丞了,根据瓦上的题记可印证该地层出土的遗物为洪武早期官窑遗物。由此可以推断,洪武官窑肯定设置于洪武早期。
▲明 洪武 建筑构件
▲书“寿字三号 人匠王士名 浇釉凡(樊)道名 风火方南 作头潘成 甲首吴昌秀 监工浮梁县丞赵万初 监造提举周成 下连都”板瓦
▲明初官窑瓷质套钵
▲明 洪武 印有“官匣”字样匣钵
1994年明御厂东侧出土一批洪武青花大盘、罐、壶、碗等大件瓷器,其形制和彩饰风格具有元青花的特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生产这类青花瓷的匠人,很可能就是原浮梁磁局的工匠,由于在这批遗物中的同一地层出土有“浮梁县丞赵万初”提记的瓷瓦,且其遗物与传世的洪武瓷器一致,故知其为洪武官窑瓷器。2003年由北京大学、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御窑厂珠山北侧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洪武时代葫芦窑遗址6座,同时出土大量洪武官窑瓷片,这些遗物与1994年出土的洪武瓷器相同。
▲明 洪武 青花折枝四季花卉纹盘
▲明 洪武 青花锦地花卉纹盘
▲明 洪武 青花竹石芭蕉纹执壶
▲明 洪武 青花缠枝莲纹大碗
▲珠山北麓发掘区
▲珠山北麓葫芦形窑遗迹区
▲匣钵墙
▲匣钵墙 局部
▲排水沟
关于永乐官窑
1982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御窑厂南院东侧,即原市政府南大门之东墙边的一道沟中发现永乐刻款白瓷靶盏等。
1983~1984年珠山中路翻修马路,又在沟南清理发掘,清理面积18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可以复原的永乐瓷器。该处文化堆积层分为6层,其中:第3层为白色沙土层,出土17块一面施有甜白釉的折角瓷砖,根据相关文献推断这些瓷砖为永乐十七年以前南京修建大报恩寺白塔所用之塔砖;第4层为淡红土夹沙层,厚约5~45厘米,其中杂有少量的白瓷残片和青花盘残片,几个高足杯底心印有“永乐年制”四字篆文款;第5层为白瓷残片层,厚5~55厘米,出土了大量的僧帽壶、碗、折沿盘等,白釉高足杯残足110件,刻或印有“永乐年制”四字篆文款的有71件,同时出土有白釉盘口长颈瓶、梅瓶、鸡心扁瓶、方流鸡心扁壶、折肩深腹执壶、四系矮壶等以及仿伊斯兰金属器形之白釉单把水罐、方流直颈长壶、扁壶、珠顶双环耳盖皿、八方烛台等。
▲ 永乐年制 四字篆书款
1984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御窑厂南院西侧即原市政府南大门以西约16~36米的珠山路人行横道上(该地为明御厂之公馆岭遗址),为配合基建,抢救性发掘了约290平方米。出土物仍以永乐甜白釉瓷为主,但品种已较前期大为丰富,甜白之外,还有红釉、红地白花、青花釉里红、甜白矾红彩、孔雀绿彩、红绿彩、高温黄褐彩、绿地褐彩及黄地绿彩等品种。器形以碗、盘、高足杯、及梨形壶等实用器为多,陈设瓷有青花龙纹玉壶春瓶,特异造型的白釉三壶连通器、釉里红笔盒、青花梵文大勺等也出土于此地,并首次出现海兽纹、三鱼纹等,祭红地白龙纹靶盏、碗、盘也为该期独创之物。
▲明 永乐 白釉豆
▲明 永乐 甜白釉素面双环珠顶盖皿
▲明 永乐 白釉三壶连通器
▲明 永乐 白釉三壶连通器
▲明 永乐 白釉花口金彩盘
1987年,在御窑厂西墙东司岭下的明初填土中发现两块釉里红盘口长颈瓶残片,一口沿釉里红书“永乐元……供养”,另一书“永乐四年……供养”,这是迄今所见的最早永乐官窑釉里红瓷器纪年标本。
1988年4~5月,为配合在中华路铺设煤气管道工程,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御窑厂遗址东门边的一段长9米,宽约1.2米,深约1.9米的沟道中发现了永乐和明初瓷器残片。该沟道中根据土色地层可分为4层,其中第3层出土了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青花缠枝莲纹折沿菱口盘、青花折枝花卉纹盖罐等,由于该层下面紧贴出土洪武釉里红大盘、罐的洪武地层,从而确定此层为永乐早期堆积。
▲ 明 永乐 纪年标本
1994年6~8月,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景德镇市政府在中华路修建七层高楼工程,在御窑厂东院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360平方米。该地文化堆积分为9层,在第4层和第6层之间有两片较为集中的瓷片堆积,其中90%以上的瓷片都能对合复原。这些瓷器可分两类:一类胎体厚重,器形硕大,料色灰淡,画笔劲健,为明初官窑瓷器,即洪武瓷器,有釉里红缠枝花卉大碗等;另一类胎釉细腻,器形丰富,胎壁较薄,青料深蓝并微有晕散,画风潇洒飘逸,为永乐中期以前器物,品种有青花、白釉金彩、白釉绿彩等。其中罕见的器物有影青刻海浪青花龙纹罐、青花花卉纹盖皿、青花海浪仙山双耳三足炉、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窝盘、松竹梅纹大窝盘和湖石鸡冠纹大窝盘等。
1999年7月,在御窑厂遗址西南侧(东司岭西约20米处),因基建挖地基时发现明永乐瓷片堆积,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对这一堆积作了清理,发掘了长约4.6米,宽约2.3米的探坑。该地地层可分为4层,其中第3层为永乐瓷片堆积层,厚约20厘米。出土的永乐瓷片有青花、釉里红、白釉、黑釉等品种,其中有青花龙纹海水歇爵山盘、青花海水刻白龙纹梅瓶,红釉梨形壶,白釉瓷镈,黑釉“永乐二十一年”铭双耳三足炉等。
2003年,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地点在珠山北麓,发掘面积788平方米。此次发掘出土明洪武中期到永乐时期的葫芦形窑6座、落选御品埋藏坑16个和落选御品5大片。其中,永乐时期的埋藏坑14个,瓷器绝大多数为红釉和釉里红,经过拼对,修复有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釉里红云龙纹梅瓶、红釉刻划云龙纹梅瓶、里红釉外釉里红赶珠龙纹大碗、红釉僧帽壶、红釉梨形壶、红釉高足杯、红釉印花盖盒、釉里红花卉小碗、釉里红云龙纹高足杯、紫金釉高足杯、黑釉划花鼎式香炉等,种类非常丰富。
▲明 永乐 白釉金彩钵
▲明 永乐 白釉爵杯
▲明 永乐 甜白瓷砖
▲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瓷器
▲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瓷器一组
关于宣德官窑
1982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今珠山路北侧御窑厂大门前,东起中华路口至公馆岭160米地段(即明代御器厂仪门故址),清理出明代残瓷窑一座,官窑废品堆积七处,出土了一批有书宣德年款以及一批无款的明初官窑残器。1983、1984、1988年又陆续在御窑厂东墙以及东南侧与西南侧一带发现大量宣德瓷器。1993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建,在御窑厂东侧中华路一带清理发掘大量宣德遗物,资料十分丰富。2014年,在御窑厂东南侧发掘,出土一批宣德遗物。
▲ 1993年御窑厂宣德地层清理现场
根据历年来出土资料看,宣德官窑不仅烧造量大,其品种之多也是空前的,根据考古修复瓷器统计,器型有:碗、盘、杯、碟、靶盏、壶、盆、洗、罐、漏斗、渣斗、钵、瓶、炉、缸、笔盒、砚滴、水盂、灯和镂空香薰、花盆、盆托、水仙盆、花插、蟋蟀罐、鸟食罐等,仿伊斯兰金属器造型:八方烛台、方流执壶、双耳扁壶、网格纹盖皿和单把罐(花浇)。祭祀及佛教礼器:坛盏、豆、三足香炉、军持及僧帽壶等。瓷器品种有:甜白、影青、天青、宝石蓝、鲜(祭)红、紫金釉及仿宋名窑的仿建窑天目、仿紫定、仿汝、仿龙泉、仿哥及茶叶未釉等;浇黄、洒蓝(雪花蓝)、孔雀绿、瓜皮绿等;青花、釉里红、酱彩、铁红彩、青花斗彩釉里红、宝石蓝地白花彩;青花斗彩、青花填黄、青花填矾红及青花孔雀绿彩等;单纯矾红彩、釉上绿彩及黄地填绿釉彩等。印证《大明会典》宣德八年,一次“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记载,根据出土资料来看,这一记载似乎可信。
▲明 宣德 青花孔雀绿釉鱼藻纹碗
▲明 宣德仿哥釉敞口碗
▲明 宣德紫金釉侈口碗
▲明 宣德天青釉靶杯
▲明 宣德红釉水仙盆
▲明 宣德黑釉侈口碗
1993年在明御厂宣德地层出土的一块青花书“乐一号”、“乐三号”铭青花试料盘,该盘青花色调淡雅,所谓“乐一号”、“乐三号”可能就是乐平青料(即文献记载的所谓陂塘青或平等青)。关于宣德青花料学界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宣德青花使用的青料是所谓国外“苏麻离青”,二是“苏麻离青”和国产料掺合使用。根据这一情况,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提供御窑厂出土的8块典型宣德青花瓷片给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据测试分析,宣德青花所用的青花料是一种低铁高锰的国产料,这对我们认识宣德青花料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宣德青花料中减少了钴铁着色而增加了钴锰着色,故形成纯正蓝色中“略带紫色调”,这就是宣德青花既不同于、而又胜于前朝的原因
▲明 宣德 青花书乐一号、乐三号铭青花试料盘
从出土的宣德瓷器来看,其时的制品绝大数都有年款,并有固定的形式。书体有楷书和篆书二种,从工艺与装饰形式上看有:刻款、青花款、铁绘款与釉上矾红款;字数有四字、六字;排列形式有单行(横排、竖排)、双行、三行排列;有加双圈、单圈或长方单框之类。宣德碗盘底多施盘,款识流行书于器底,大盘则书于外壁口沿处,瓶罐类则多书于器物之肩部,还有在同一器物上书写二个年款的(如蟋蟀罐和笔盒)故前人有“宣德款识满器身”之说。
1993年出土大量精美宣德青花蟋蟀罐,相同造型而不同纹饰有10余种,如行龙、凤穿花、花卉、瓜果、天马、莲池珍禽、樱桃画眉、白鹭黄鹂、猎犬飞鹰、洲渚水禽及芦洲鸳鸯纹等,其中有些纹样是过去从未闻见的,尤其是其后三种纹样在构图状物方面极富绘画趣味。宣德青花有“殿中画院人遣画也”的记载,故其“粉本”可能出自宣德时供职于仁智殿的宫廷画家。这批遗物不仅证实宣德宫中尚蟋蟀之戏,且宣宗本人也有斗虫之好。
▲明 宣德青花花鸟纹蟋蟀罐
▲明 宣德青花凤纹蟋蟀罐
▲明 宣德青花龙纹蟋蟀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