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127)
蓄水证和蓄血证,现在的教材都是放在太阳病的本证。把太阳病分为表证、里证,表证包括中风表虚证和伤寒表实证,里证就是蓄水证和蓄血证。
蓄水证也就是五苓散证,原文的71条到74条,再加上127条,共五条原文,讲得很清楚。其形成是由于太阳表证不解,循经入腑,太阳腑在膀胱,影响到膀胱的气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不能气化,水液就停留在膀胱。病人的表现首先是局部膀胱区域的急结胀满,从西医学来讲,可能有尿潴留,甚至膀胱充盈很厉害。此外还有小便不利,或是量少,或是排泄次数虽多却量少而排泄不畅。当然,我们在拓展五苓散的临床运用范围时,小便不利的概念常可以扩展为所有非正常的小便,也就是说,小便过多也可以叫小便不利。所以,临床上这条方除了治疗小便量少、排泄不畅以外,还可以治疗尿量特别多,或者遗尿。病人由于膀胱不能气化津液,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所以在上焦会有一定的口渴症状,原文描述的比较详细,有渴、消渴、烦渴,甚至是渴欲饮水、饮入即吐的水逆证。一方面渴得要命,另一方面,让他把舌头伸出来,舌苔水汪汪地随时像要滴下来,即水滑苔,所以这不是真正的津伤,真正的津伤,舌头是干的,有裂纹,津液很少,跟蓄水证不一样。所以仲景是用利水的方法来治疗这种口渴,以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水一消,膀胱气化恢复,病人的口渴也就消除了。“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个过程走完以后,津液才能够真正地布达,被人体所吸收,所以从津液代谢的角度来讲,一定不能忽略膀胱这个腑。当然,病人也可以兼有表证,脉浮、微热。也可以出现心下痞,是由于水气内停,导致气机不畅,影响到中焦胃,出现胀满的感觉。
五苓散以五味药作散剂,用白饮合服,白饮就是米汤水。也有人认为仲景所在的地方,那个时候水稻可能不太多,应该是用小米。也有人说中原那里吃面食比较多,像后面讲试探除中时用的索饼,其实就是面条所以认为白饮应该是像面汤一类的东西。其实面汤、米汤都没问题,一般来讲,散剂并不好吞下去,容易黏在咽喉或食管壁上,使病人不舒服,所以用有些黏性的流食来送服是比较好的。有人说用水送服也可以,但用米汤水会更好,因为就像服桂枝汤的啜热稀粥一样,会有养胃气的作用,如果兼有表证,米汤水也可以热服,有一定帮助发汗的作用。现在我们使用五苓散,更多的是变为汤剂,对药材的浪费比较大,所以很多人主张把中药材做成散剂,配方以后煮一下,因为药材和水的接触面积比较多,溶解得比较好,开方时就不用太大的剂量,节约资源,节约成本,也减轻病人的负担。散也有“散(sàn)”的意思在里面,中医认为剂型对功效有一定影响,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用散剂是因为要取散水气的作用。五苓散的五味药,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其剂量比例以5︰3︰3︰3︰2为最佳,其中泽泻一定要重用,猪苓、茯苓、白术是第二档次,桂枝量最小。方中有桂枝,有表证可以用,没有表证的话,通过苓桂的相合,也起到温阳化气的作用。
有人说泽泻伤肾,实验研究也的确发现其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但是我们不是单纯给病人吃泽泻,我们用的是一个复方,所以要研究的话,不能把它们剥裂开来。而且任何方剂都是对证的,有相应的证候,相应的方剂才会有效,如果没这个证,不仅方剂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还有可能变成副作用,就像有人研究发现五苓散对正常的动物没有利尿作用。如果真的是太阳蓄水证,那么用这个方是肯定有效的。
这个方在临床上最常应用的病证,第一是水肿病人,内有水饮,通过“利”的方法,给水饮找个出路,从小便而出。有的同学问,结胸证也是有水饮,和蓄水证治法不同,有什么区别吗?结胸证是痛证,有水,但主要是实证。水肿病人大部分还是虚实夹杂证,除了有邪实,还和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五苓散还可以治疗一些肿胀的疾病。有次我在马来西亚讲课,见到一个脑积水的小朋友,头涨得很大,西医做了手术,放置了一条引流管,引流到肠腔中,但症状还是有。他来找我开药,我第一方就是五苓散,后来我看了马来西亚中医学院原来的老院长黄叔平给他开的方,也是五苓散。我们并不是说五苓散就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通过利水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现在也比较盛行用五苓散减肥,治疗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当然是要减肥的,但是肥胖又有不同类型,不是全部类型都可以用五苓散来减肥。有一类人虽然看上去很胖,但肌肉很紧实,痰湿不明显,这种用五苓散效果不好。另一类松松垮垮的,脂肪比较多,血糖可能偏高,血压、尿酸都不正常,或者女性伴有月经不至、多囊卵巢,从中医辨证来看脾虚痰湿盛的,用五苓散会比较好。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定位,不仅仅是单纯肥胖,一定要痰湿型的才能用,如果没有痰湿,久用五苓散反而可能伤阴。
五苓散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也作为一个利水的基础方。例如高尿酸血症,有很多是脾虚不运,代谢障碍,浊邪排泄不畅通,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把五苓散加上去。五苓散也可以加茵陈,称茵陈五苓散,或加栀子,用以治疗黄疸中的阳黄,湿热发黄中湿重于热的一类,都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最常用的还有治疗小便不利,比如糖尿病尿路感染、神经源性膀胱,小便排出不畅,膀胱收缩无力,有些病人排尿十几二十分钟仍然排不干净,尿潴留,继发感染,甚至反复感染,形成结石,有些尿排不出来还要进行造瘘,病人很痛苦。但是我临床上治疗很多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在五苓散的基础上,还要重用补气温阳药,常常加附子、黄芪、乌药这几味,以加强能量动力,效果会比较好。一般来说,神经的损伤应该比较难恢复,我治疗的很多病人,神经有没有恢复不清楚,但是症状是可以完全消失的,而且疗效非常持久。
很久以前我治疗了一位老人家,女性,70多岁,当时经常是她的孙女陪她来看病。她的症状就非常的典型,小便要半个小时才能尿完,但是不想小便时又会有小便失禁,病人非常辛苦。我就是按上面的思路开的方慢慢地小便就恢复正常了。此后但凡有类似的病人,我都会这样使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