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是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说起来是,清暑益气汤就是李东垣创立的。但到了清朝,王孟英觉得这个方子不对,自己又弄了另一个方子,也叫清暑益气汤。但两个方子针对的情况不一样。王孟英的方子重在养阴清热,李东垣的方子重在补气。
夏天,天热的时候,会出很多汗,在出汗的时候会损失大量的阳气,这就出现了一种气阴两虚的情况。其中以气虚为重。这时候可以用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方中有升麻葛根,可以升胃中清气。偏重于升,就有助于左路肝气的升发。因此,在有肝郁,左路不升的情况下更为合适。这个和酸梅汤的情况正好相反,千万不能用错了。
对于肝郁的朋友来说,左路不升,胸腔之气来源不足。在暑天,又汗出损伤阳气,胸腔之气就更加不足。这种情况,也会出现种种不适,也会中暑。此时中暑要选用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
[药物组成]黄耆1钱(汗少减5分),苍术1钱(泔浸,去皮),升麻1钱,人参5分(去芦),泽泻炒曲5分,橘皮5分,白术5分,麦门冬3分(去心),当归身3分,炙甘草3分,青皮(去白)2分半,黄柏(酒洗,去皮)2分或3分,葛根2分,五味子9枚。
笔者备注:1钱=10分=3~5g
[处方来源]《脾胃论》卷中。
[方剂主治]平素气虚,感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闷身重,大便溏泻,小尿黄赤,舌淡苔腻,脉虚弱。
[方剂功效]清热益气,化湿生津。
[用法用量]将上药浸入清水中,水位高出药品约2厘米,浸泡半小时。微火煎煮约半小时,去滓,空腹温服。量之多少,临病斟酌,也可少量频服。
[原著加减]若中满老,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如口干、咽干者,加干葛;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得烦减,勿再服;如心下痞,亦少加黄连;长夏湿土客邪火旺,可以权加苍术、白术、泽泻,上下分消其湿热之气也;湿气大胜,主食不消化,故食减,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复加五味子、麦门冬、人参(笔者按:此为生脉饮)泻火,益肺气,助秋损也;浊气在阳,乱于胸中,则腹满闭塞,大便不通,夏月宜少加酒洗黄柏大苦寒之味,冬月宜加吴茱萸大辛苦热之药以从权,乃随时用药,以泄浊气之下降也;清气在阴者,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辛甘之味,以引元气之升,不令飧泄也。暑月阳盛,则于正药中加青皮、陈皮、益智、黄柏,散寒气、泄阴火之上逆;或以消痞丸合滋肾丸;滋肾丸、黄柏、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或更以黄连别作丸。二药七八十丸,空心约宿食消尽服之。待少时,以美食压之,不令胃中停留也。如食已心下痞,别服橘皮枳术丸;如脉弦、四肢满闭,便难而心下痞,加甘草、黄连、柴胡;如大便秘燥,心下痞,加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当归身;如心下夯闷者,加白芍药、黄连;如心下痞腹胀,加五味子、白芍药、缩砂仁;如天寒,少加干姜或中桂;如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黄连;如心下痞、呕逆者,加黄连、生姜、橘皮;如冬月,不加黄连、少入丁香、藿香叶;如口干嗌干,加五味子、干葛;如胸中满闷郁郁然,加橘红、青皮、木香少许;如食少不饥,加炒曲;如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陈皮、木香,此三味为定法;如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如夏月少用,更加黄连;如秋月气涩滞、食不下,更加槟榔、草豆蔻仁、缩砂仁,或少加白豆蔻仁;如三春之月,食不下,亦用青皮少、陈皮多,更加风药以退其寒复其上;如初春犹寒,更少加辛热以补春气之不足,以为风药之佐,益智、草豆蔻皆可也;如胸中窒塞、或气闭闷乱者,肺气涩滞而不行,宜破滞气,青皮、陈皮,少加木香、槟榔;如冬月,加吴茱萸、人参;丹田有热者,必尻臀冷、前阴间冷汗,两丸冷,是邪气乘其本而正气走于经脉中也。
遇寒则必作阴阴而痛,以此辨丹田中伏火也,加黄柏、生地黄,勿误作寒证治之;如多唾、或唾白沫者,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如腹中气上逆者,是冲脉逆也,加黄柏3分,黄连1分半以泄之;如腹中或周身间有刺痛,皆血涩不足,加当归身;如哕,加五味子多、益智少;如脉涩,觉气涩滞者,加当归身、天门冬、木香、青皮、陈皮,有寒者,加桂枝、黄芪;如秋、冬天气寒凉而腹痛者,加半夏或益智或草豆蔻之类;如胁下急或痛甚,俱加柴胡、甘草;如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夏5分、生姜2分或3分;气犹短促者,为膈上及表间有寒所遏,当引阳气上伸,加羌活、独活、藁本最少,升麻多,柴胡次之,黄耆加倍;如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疼痛,乃肾肝中伏湿热,少加黄柏,空心服之;不愈,更增黄柏,加汉防己5分,则脚膝中气力如故也。
[方歌]东垣清暑益气汤,参芪归术加草苍;升葛泽曲麦味合,健脾祛湿此方强。
[后世评价]王孟英认为此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故自创王氏清暑益气汤。
上一篇
中医治疗低血糖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