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三焦一通,诸症自消!
何为“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胃
下焦:肾、膀胱、大小肠
三焦就是把五脏六腑都包括在里面的大腔。
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
那么,为何“三仁”?
“三仁”是对三种仁药味的简称,指的是苦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
不过,三仁汤组方并非只有三味药,而是由八味药组成:
杏仁、正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三焦不通”常常被现代人视为常见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病的总病根!
上焦不通: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上火,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肾虚、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等。
三仁汤的治理思路,是从上中下三焦,把水湿往外宣,往外降。
【君药】:
杏仁,苦辛,宣利上焦肺气,肺气宣发,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调中。
生薏仁,甘淡,渗利下焦湿热,健脾。
三仁合用,能宣上、畅中、渗下而具清利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之功。
【臣药】:
半夏、厚朴,辛开苦降,化湿行气,散满消痞。
【佐药】:
滑石、竹叶、通草,甘寒淡渗,利湿清热。
曾有一男患者,40岁,先有外感症,后渐出现手、足关节肿痛,以足踝部为甚,住院西药多方治疗,病证不减,夜疼痛较重,未查出类风湿、结核、痛风、肾病等阳性体征,仍按“风湿”观察治疗。
患者觉午后体热,但体温不升,兼有全身困倦,体略胖,饮食一般,口干不甚渴,小便黄,大便不秘,舌质红苔薄黄腻,予以三仁汤加汉防己、姜黄、海桐皮,10余剂,病愈。
故:有人言“三焦一通,诸症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