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和钟华 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19〕:风物特产传说故事

(和钟泽 摄影作品) 第二章 这一时期的传说故事

明代,丽江纳西族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世袭土知府木天王的势力不断扩张。从十四世木公开始,至十九世木增一百余年间,为木氏势力登峰造极的时期。对外,采取武力政策,连年四出征讨,击退外部族的侵扰,进行兼并战争,统一了丽江以北以西广大地域;对内,加重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建造“拟于王者”的宫室,阶级斗争趋向激化。这一社会变动反映在文学上,便出现了反映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作品。有的是直接鞭挞木氏土司的,如《龙女树》、《木天王修金库》、《镯子耳环的来历》、《石牌坊的来历》、《尖底篮的来历》等。有的是借物拟事影射木氏土司的,如《口弦的故事》等;有的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和人民的贫困化,如《阿套五勒古》等;有的把矛头指向封建领主制下的官吏、财主等邪恶势力,如《杜鹃鸟的来历》等;有的对封建领主制下的婚姻制提出了挑战,如《达勒乌萨咪》、《拉柯与莲命》等。这些故事以丰富多彩的题材,描绘出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

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封建领主制势必被封建地主制替代。至清雍正元年改土归流,木氏统治被削弱。当然,木氏的压迫剥削依然存在,他们和清王朝一道构成了压在劳动人民头上的大山,广大纳西族人民并未能脱离贫困悲惨的深渊。于是,像“阿一旦的故事”等一批战斗性作品应运而起。

明代木氏土司,比较而言是开明的,他们不闭关自守,积极与中原交往,吸收先进汉文化,促进了边疆的繁荣进步。有几代土司如木公、木增,有才干,有政治作为,在维护祖国统一,结束丽江地区部落割据等方面起过作用。当然他们还有压迫、剥削人民的一面,人民自然要反抗,要斗争,人民不是仅仅把矛头指向某一代土司,而是指向整个制度。作品中的“木天王”、“木老爷”是高度概括了的艺术典型,揭露他,也就是揭露整个封建领主制度。

封建政治统治必然伴随封建思想意识统治。但是,广大劳动人民是抵制这种思想统治的。在他们那里,有自己的伦理道德,有自己的审美观念,有自己的处世哲学,有自己的信仰崇拜。反映在文学上,便产生了歌颂勤劳和嘲讽贪心忘本的故事、家庭伦理关系故事、破除迷信故事等。这类故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尚思想和美好愿望。

明清时期,纳西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中原人民的交往频繁,不断促进了纳西族地区的开化繁荣。因而出现了《瓦匠落户》等民族交往故事,以及文人武将故事。另外,汉族文学作品也同时传入纳西族地区,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和七仙女》、《杨状元的故事》等,为纳西族人民所喜闻乐道,并改造成了有纳西族特色的口头作品。

第一节 风物特产传说故事

这时期的风物特产故事,虽也主要是讲述各类事物的来历,但与前一时期的同类传说故事大不一样:一是贯穿着阶级对立,二是现实感强烈。一个故事往往就是一篇控诉书、一幅血泪图。

一、直接揭露木天王的风物传说

这是一组短小精粹、锋芒直露的小故事,通过讲述丽江特有的尖底篮、石牌坊、木楞房等风物的来历(根据杨世光搜集的资料),给木天王以深刻的揭露,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石牌坊的来历》:丽汇城内木天王府大门是一堵高大的石牌坊。相传木天王为了建造不朽的石牌坊,派许多工匠到离城百多公里的江边坝子开凿石头,把重千斤万斤的石柱石板往城里运,许多人在半路活活累死。石料备齐,叫一位白族师傅来主持工程,搭架试修了几次都倒了。后来师傅从小孩们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先竖石柱,周围拿土堆得和石柱一样高,再砌石牌坊,这样一边堆土一边砌,砌好后又把土撤去,终于成功了。修牌坊时,四周用木板、竹子围住,不让人们看见,修好后才拆去。木天王宣告说:这牌坊是神帮助木家修的。他怕走漏风声,把修牌坊的工匠活埋灭口。

故事赞颂了工匠的智慧和力量,揭露了木天王的虚伪和凶残。统治者为了给自己的宝座涂上神权的保护色,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不惜把人民当作牛马驱役,明明是用人民的血泪筑成了牌坊,却又散布谎言,把人民的功绩一口吞掉,乃至把他们活埋。这就把木天王凶残的形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尖底篮的来历》:丽江有一种方锥状的竹篮,上方下尖,无法立在地上。传说木天王开了不少金矿和银矿,逼迫人民无偿地为他劳动。他怕人们在背矿路上放下篮子休息,就想出个毒主意,把背矿的有孔平底篮改成没有眼孔的尖底篮。这是一种传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用平底篮背矿石,重心压在下腰上,越背越沉,很难受,走也走不快,工效很慢。木天王就想主意,把它改成尖底篮,让重心落在脊背上,背着觉得轻松,工效就提高了。

第一种传说,揭露了木天王千方百计压榨人民血汗的残酷性格。第二种传说,讲工具的改革,促进生产的发展,这一点应该肯定。但是,木天王提高背矿工效的目的在于更快地聚敛财富。这里反映出木天王的另一重性格:狡猾。

《木楞房的来历》:纳西族过去有一种用圆木柱垒架为“墙壁”、用薄木板盖顶的简易矮房,叫做木楞房。传说木天王为了让人们尊敬他,特意发明这种门坎高、门楣低的木房,让人们进门都要低头。那意思是:见木低头,对木鞠躬。如果谁不低头而撞疼了额头,那意思便是:叫你尝尝我姓木的厉害。

故事以“木”拟事,抓住木楞房形状上的特征,发挥演绎,编出这样一个传说,借以说明:木氏统治势力无孔不入,连平民百姓的房子都要利用来滥施淫威,妄图让人们规规矩矩地屈服于他的统治。

《姓和的来历》:历史上,纳西族曾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说。传说“和”字是从“木”字演化出来的。木天王姓木,家族后代也姓木,但他决不愿让平民百姓跟他平起平坐,就煞费苦心地想了个“民姓”:“木”字上头加一撇,表示戴着木家的雨帽,旁边再加一“口”,表示背着木家的篮筐,就成“和”,表示替木家劳动的奴仆。

《宝山石头城的来历》:离丽江县城三百多公里的宝山古城,坐落在三面悬崖、一面临江的石头山上,远看像一颗龙头。相传。那里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居住地之一。地处金沙江边,盛产米粮,也出过不少人才。木天王十分惧怕那里的能人猛士夺他的江山,派人日夜监视。一天晚上,一颗明星落到江对岸的阿主山上,木天王知道那里真的要出圣人,急忙带上宝刀,领着兵马到宝山坐镇。果然,有一天狂风大作,浓云乱卷,一条闪闪发光的龙从半空飞向阿主山,一到江边就低头喝起水来。木天王妒火发作,乘龙不备,举起宝刀就砍,把龙脖子斩断了。这条龙原是阿主山圣人的前身,被害后,龙头变成了石头城,龙身变成了阿刷山。(见《玉龙山》1982年1期和茂根整理稿)

故事借助一座山城的形象,巧妙地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木天王:他为了永远独家称霸,把仁人志士视为致命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何其残忍暴虐!作品的揭露是犀利的,控诉是深沉的,但格调并不低沉——因为在木氏的疯狂背后,是他的惊恐,是他如坐针毡般的焦灼和草木皆兵的疑虑症。作品正是从这里揭示了他的孱弱本质和他摇摇欲坠的命运。

此外,还有《手镯耳环的来历》,传说银手镯和玉耳环原来是木天王发明的刑具,目的是防备奴仆逃跑,惩罚反抗者,揭示了木天王的暴君面目。

二、控诉阶级压迫的传说故事

这组故事,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深沉的笔调叙述了口弦、鲫鱼、杜鹃鸟、金八两鸟和阿套五勒古鸟的来历,借它们的形状、声音、颜色,拟人喻事,反映了封建领主制下的贫富悬殊,揭露和鞭挞了封建统治阶级。

《阿套五勒古》:“阿套五勒古”是一种鸟的名字,一到青黄不接的二、三月,它就到处飞着叫着。传说有一对夫妻,生下五个儿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两口子成年累月地苦,也养活不了这些孩子。平时东讨西借,一到二、三月就上山找蕨菜,也不够糊口。五个瘦儿子饿得受不住,大的叫,小的哭。妈妈看着心如刀绞,眼看孩子们要饿死,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只好悄悄割下自己的乳房煮给孩子吃。五个孩子吃完了肉汤,去找妈妈,可是妈妈不见了,只见她变成一只鸟,从屋里飞出去,凄惨地叫着:“没套没套休,过落没套休!”(意即:活不下去了,实在活不下去了!)(见《纳西族民间故事选》)

故事是从鸟的叫声想象出来的。它揭示了纳西族劳动人民在统治阶级压迫剥削下造成的极端贫困化,勾画出一幅目不忍睹的现实图景。

《金八两鸟的来历》:一个穷家姑娘,为了找钱买药给父母治病,独自外出卖工。有家财主对她说,在他家帮工一年,给八两金子。姑娘高兴地答应了。这一年,财主家的农活、家务她都包揽了,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苦到年底,财主果然给了她八两金子,她马上动身回家去。半路上,她太累了,一坐下就沉沉睡去,追踪而来的财主趁机把金子偷回去。姑娘醒来不见了金子,非常焦急:白卖了一年工,回去怎么对父母说呀!她痛不欲生,边找边叨念:“金八两、金八两”,叫着叫着,变成了一只鸟。(根据杨陆收集的资料)

这个故事也是从鸟叫声拟化而来,通过对穷姑娘不幸遭遇的描述,揭露了封建剥削阶级的贪婪自私、背信弃义,勾勒了一个假善人的卑劣嘴脸。

“金八两”三字是汉语拟声。明清时期的纳西族故事借汉语拟声的不少,说明这时期纳西族已较多地接受了汉文化,一些简单的汉语词汇已在纳西人民中相当普及了。

《杜鹃鸟的来历》:一到清明节,杜鹃鸟就开始鸣叫,不停地口流鲜血,江水也就跟着上涨。故事是这样解释这件事的:有年清明节,孤儿杜宇看守着丽江拉市指云寺,想到父母不知在哪里,暗自悲伤。一只蜜蜂飞来对他说:“你父母原是江边财主家的长工,你父亲被抓去当兵,母亲被财主奸污后到树林里寻死。她把你拴在木板上,放进金沙江里,祝告说:'儿啊,搅翻江水淹死财主,来树林里找我。’后来,你被老人捞起来,抱给财主,财主把你卖到喇嘛寺里。你父亲回来找不着你们母子,又在财主家干活,打水时跌进江里,被鱼吃了,渔人打到这条鱼,被财主拿来煮吃了。”杜宇哭着要报仇,蜜蜂给了他翅膀,教给他法术。杜宇马上飞到江边,搅翻江水,请水龙兴风作浪,一举淹灭了财主一家,飞到林子里找妈妈,从早到晚地喊妈妈,可是没有找到,他自己就变成了一只鸟。(见《纳西族民间故事选》)

故事抓取杜鹃啼血这一生理特征,虚拟出杜宇一家的悲剧和杜宇报仇寻母的情节,既有沉痛的控诉,又有快心的反抗。它揭示了杜宇一家与财主之间阶级矛盾的异常尖锐,鞭挞了制造悲剧的魁首财主,展现了无辜被害者被迫回击、严惩统治阶级的义举,从而表达出不甘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希冀借助神力惩罚邪恶势力的愿望和理想。

作品的手法很巧妙:一是借蜜蜂来倒叙,把繁浩曲折的内容高度简明化;二是尽管经过曲曲折折,头绪较多,但矛头始终对准财主:母亲被财主逼得自尽,父亲为财主而落水,被鱼吃后,鱼又被财主吃,归根到底,父亲也被财主“吃”了,杜宇漂江,根由在财主,其后又被财主转卖。这样就使矛盾向焦点集中,步步激化,末尾矛盾的解决也就有了合理性。

《口弦的故事》:穷汉子戈鲁的妻子被领主糟踏后自尽,留下三个儿子。戈鲁把儿子养大,叫他们各自外出学本领。老大学成鞋匠,老二学成木匠,戈鲁很高兴。老三学了弹口弦,戈鲁生了气,叫他再去学,不学好本事不许回家。老三弹着口弦四处奔走,穷人们听了,都不去给财主干活,财主就来抓他。老三怕连累乡亲,躲进森林。他的口弦声赢得了黑熊姑娘的爱情,并获得姑娘父亲的厚赠——宝葫芦。姑娘把葫芦一倒,双双回到故乡。又倒出房屋、粮食,过上了好日子,与父亲团聚。老三从葫芦里倒出两只老虎,放出去把财主和领主咬死了。后来,天上的恶神把葫芦收走了,人们又过着贫苦的生活。乡亲们想到葫芦原是老三弹着口弦找来的,就一齐弹着口弦一代接一代地去找,口弦和口弦调也就流传到了现在。

故事虽以弹口弦为中心线索,但把矛头始终对准领主、财主。老三为报母仇而学弹口弦,用口弦声唤起乡亲的觉醒,不再为领主交租干活,最后借助于神奇力量惩罚了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作品情节曲折,于悲、怒中兼带诙谐,充溢着饱满的斗争精神,表达出劳动人民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信心。

注:本文选自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本期为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编 “民间传统大调的产生、作家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时期”的编写人员是:概述、第二、三章及本编小结:杨世光;第一章:王震亚;第四章第一节:白庚胜、和钟华、杨世光;第四章第二节:杨世光;第五章:张信;第六章:李世宗(其中第三节由张信执笔,第十节由李世宗、杨世光执笔)、第七章:牛相奎(其中第四节由和方、何密执笔);第八章:牛相奎。

19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