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五行针灸指南》读书笔记(二)

第三章 五行的诊断要素

一. 病人与治疗者的关系

这对倾听者或知己有很高的要求:与人交流时,必须走出狭隘的自我需要与经历,把自己暂时变成对方的接听器。治疗者应努力与每个病人建立沟通、交流的渠道,使病人畅所欲言,不必担心被评价、指责或不被理解。

实践五行针灸,强调治疗者与病人有良好的关系。第一次见面所提供的信息成为我们初步诊断的基础,然后以此决定第一次的治疗。病人第二次来的时候,我们要评估上一次的治疗对他的影响,并参考初次的诊断,看是否更加确定原来的诊断或者需要调整。

将治疗看成这种有机过程非常中药,只有医患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所产生的温暖能促使治疗顺利进展。五行针灸成功的秘诀在于处理好双方的微妙关系:一方寻求帮助,另一方渴望给予帮助。

二. 感觉与情志信号

只有在打好诊断基础的前提下,即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后,我们才能进入下一步诊断:找出不同五行在病人身上的各种表现,以及其相对失常或正常的情况。五行,尤其是护持一行,一旦面临任何压力,都会通过周身气血流通障碍反映出来。失调信号将从位于深部的脏腑通过与之相连的经脉发送到体表,再由我们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情志天线来捕捉这些信息。他们又被称为“诊断的支柱”,即颜色、声音、气味和情志,加上一套特殊脉诊和一些其他辅助信息,构成最初诊断基础,又称之为“传统诊断方法”。在我们判断每次治疗效果时,加上每次与病人接触带来的更深入了解,最初的诊断可得到证实或修正。

自古以来,人们对五行的不同特征已做了归纳总结。比如红色是心与小肠给我们留下的印记,呼声属肝与胆。而红色的深浅、呼声的高低提供了非常精确的诊断信息:相对应的脏腑是否平衡。红色或淡或深,呼声或强或弱,都表示经气的盛衰。把我们接收的感官信号准确翻译成五行语言,再将它演绎为恰当的治疗,便是五行诊断之核心所在。

从脏腑发送到体表的信号可以立刻引起我们的感官反应,如果训练有素,此即刻性反应能成为诊断的有力工具。优点之一是它可以不受复杂思维带来的困扰。这些感觉信号能准确反映脏腑的平衡状态,当我们诊断治疗引起的变化时,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应反复检查这些感觉信号。

五行的诊断涉及一个在很长时间内筛选感觉信号之过程。在五行发出的所有各种不同信号中,分辨最突出的一行,这要求我们的功夫和耐心,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当我们收集到各行的标志性特点,对五行判断会渐渐娴熟起来。我们将学会越来越准确地解读自己接收到的感觉信号,这些信号都非常灵敏,能反映最细微的失调。

人们发出的种种情志信号可能会收到压抑,因此需要我们较其他感觉信号更深入地去领会。为发现隐藏在病人面具之下的真实情感,要求我们更加专注于建立起一种充满关心、信任的医患关系,使病人对治疗者有足够信赖,肝郁真实表白,不必害怕被评头论足或受到误解。我们的诊断室应是个安全之地:病人能够自由表达内心的恐惧或愤怒之情,而不必以为微笑来掩饰;悲伤可得到流露时,声音随之低沉。

三、训练我们的感觉

“放弃思维进入感觉”,华思礼教授一直这样教导我们。为了提高感觉能力,直接跟自己和他人情感相通,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脱下罩在身上的社会外衣。这对任何人都非易事,要求我们与自身最纯洁、最深刻的一面重新相通,对那些有足够勇气的人,是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开端,这是一个真正非凡的经历。

那么既然已经开始训练感觉和自我感知力,我们要找寻什么呢?首先,要建立参考目录,需从一个个病人身上积累而来,可将它作为样板:把在每一个新病人那里得来的感官信息与之相对比。比如,一旦看清某病人脸上的白色,我们便把这个记忆储存在参考目录中金的类别下,遇到下一个病人有同样颜色时,提取原有的这个信息来帮助判断。

同样,一旦听准属于某一行的特殊声音,会在其他病人那里听到同样特点的声音,经过对一系列不同时候听到的不同音质的比较,我们会渐渐筛选出它具体所属的五行。尽管一开始没把握将彬彬人按感官信号分类,治疗带来的变化对逐渐突出一种颜色或情绪,有助于诊断。

如果诊断的四个指标得到正确判断,能为我们提供病人身体状况的准确信息。比如,就木而言,要评定其绿色是否反映平衡的肝胆之气,音调知否含有太过的怒气,或者恰恰相反,不能表达愤怒,称为缺乏怒气——也是失衡表现。任何一行能量太多或不及对健康都有害。如怒气太盛,可能这一行某种需要的极度表达。如果愤怒的正常表达被压制,说明病人正否认怒气存在。我们的水平便是在任何情形下,对于何谓适宜,自己要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认识,此乃针灸术语中“平衡”之含义。

五行针灸师们必须学会这些诊断技艺,不断进行训练,就像网球手在球场上联系一样。最初我们并不善于观察病人脸上颜色的变化,或者察觉到他们身体气味的变化,或者听出由于某个脏腑不调而引起的声音改变;而且我们对于病人的情志变化也不够敏感,甚至不能充分意识到萦绕在自己身旁的各种情绪,因为我们常沉浸于自己的苦恼之中。所以我们得花时间重新学会婴儿的直觉力:直觉判断情绪,直觉作出反应;还要学会忽视自己投给病人的阴影。

除感觉所收集的信息,还有其他指征可提示五行。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五行作用的结果,一个敏感的观察者看到的是五行在每一个人身上相互作用的附在关系。但是只有感觉经过正确训练和锻炼后,才能为我们提供可靠信息。如果来自感觉的信息不足以给我们一个牢固的诊断基础,其他方面的信息可起辅助作用。比如,五行所属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处世方式、行为方式、抉择方式、甚至穿着方式。起初,我们观察这些方面得来的信息不如感觉提供的信息可靠,但随着经验增加,它们越发显得重要。我们还将渐渐学会:意识到自己内心对某个五行的反应,某一行可能令我们略感紧张,另一行可能让我们更放松,某一行让我们不由得想靠近它,另一行使我们感到它要求保持距离。

随着不断实践,我们会更容易察觉那些经过治疗,身体恢复平衡过程中细微的气血改变,而开始时可能曾被我们忽略。当眼睛训练到能发现颜色深浅的细微差别,我们便可观察到灰暗的黄色变得明亮润泽,这需要一定经验。其他感官也需要训练,我们必须为此努力,仔细观察一个个病人。只有当我们看清了灰白色转变成纯净的白色,才会明白什么是金的健康颜色;或者听出原来高调刺耳的笑声变得温柔,才会明白火正常的声音。实际上所有治疗者都应该把自己训练成有音乐家灵敏之耳、画家锐利之目、厨师敏锐之舌与鼻,还要使自己对情志信号的灵敏度日益提高。

临床上针灸师很少见到五行显示出所有力量与活力的情形,这是在健康人身上的表现——不禁要问:我们中的任何一位,曾经有过真正的平衡吗?我们见到的是五行的某种变形,某种被掩饰的情志,或一种过度的颜色。诊断过程中,我们要寻找不协调之处,因为所有不协调的东西会突出来,引起我们注意。如果我不快乐却面带微笑,或谈到所爱之人声音悲切,或无动于衷地讲述巨大的创伤,此时,倾听我的人,如果足够敏锐,会意识到不正常。所发生的事情与情志看来不协调,出现某种偏差、某种改变,表里不一。这种扭曲使情志与其正常表达脱节,脱节越厉害,越证明此乃根本之失调。

发现不协调之处,估计其程度,再通过治疗予以纠正,此即五行针灸术技艺之所在。

四、失衡的程度

人的生命有三个层面:生理、思想意识、精神灵魂。每一个层面有各自的需要,市区平衡时将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灵魂的不安,来自生命最深处,最值得重视和处理,因为一个人的内心影响着他怎样去应付不得不面对的各种身体不适。

五行针灸的一切治疗,皆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对待,触及各个层面,不可能单独治疗一个层面而不影响其余。所以每一次治疗,会影响人的全部,在每一个层面都会有所反映。尽管有些治疗可能着重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比如我们发现病人神气衰弱,因而选择可促其恢复之穴:诸如神阙、灵墟等。不过即便是看来最微不足道的穴位,都能使人与自己生命最本质的东西相通,而这来自核心的影响将传遍全身。

判断病人失衡程度,并努力去揣摩其内心是否需要温暖与支持,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判断病人在哪个层面失衡。那些能顽强面对生活最痛苦打击的人,可谓具有坚强意志,这类病人我们判断属较浅层面,即意识方面失衡。仅仅生理不适属最轻浅失衡,不过,生理的严重失调会立刻影响到更深的层面。当病人来看病,如果病重,往往已在多个层面。比如,一个人因车祸颈椎受伤,为自己何时能恢复而忧心忡忡,这会影响她的精神。如果伤痛不愈,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生活,最终便会伤其“神”。而且,即使皮肉之伤愈合,车祸本身带来的打击会影响其情绪,使其将来开车感到困难。

每当选择穴位,我们不仅依据其调整脏腑气血流通的作用,还依据这些穴位的“神”性,以及基于治疗当时我们对病人失衡程度的判断。

五、治病因素

传统上,针灸师遵循着这样一种病因分类法:治病有外感、内伤之分。以下是我所继承的分类法,虽然见过很多不同提法,皆大相径庭。

下面包括所有致病因素,它们最终引起各种失衡。

外因 内因 其他因素

潮 怒 中毒

湿 喜 污染

燥 忧思 放射线

火 悲饮食/生活方式

热 恐

寒 惊

风素体和遗传因素

前两种指疾病的内、外因,附加的第三组包含所有主要因素未涉及的范围。当然,也可以把第三组与第一、二组合并,中毒、污染和放射线可归于外因,而饮食/生活方式可分属第一、二组。

很有意识者:不同针灸流派重视不同病因种类。而五行针灸显然强调内因致病,其中包括与五行相关的五大主要情志,虽然上表列为七点,很容易看到,惊与恐皆可视为水之情志;素体和遗传因素可适用于所有五行。外因方面,与五行也有很明显关系,火与热属火;潮与湿属土。

外因会影响内心生活,例如遭抢劫,会害怕单独外出。反之亦然,内因也会影响外部。如怒火中烧,则难以正常工作。尽管致病的外因得到其他针灸流派的特别强调,它们也能为五行针灸的诊断提供辅助信息。比如,我们应了解病人生病或好转当日之气候、季节、时辰,因为它们能提示具体之外感因素。

可以认为,五行针灸的治疗倾向于由里及表,而其他针灸流派则倾向于由表及里。所有流派,如均建立在确凿的原则之上,基于对人性的共识,治疗都会同样有效——彼此相会在中点,因为外在与内在都要达到和谐。因此病因的种类不必太过划分,只要进行大致分类,表示不同的侧重点。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