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王阳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而不行,便不真知

​——《传习录·徐爱录》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悟到了什么?

其实王阳明开悟到的内容,当然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三大核心了。

但是,如果你认为懂得这三大核心之后就是开悟,那你就错了。

为什么?

因为这三大核心王阳明悟到的内容,并亲身实践而得到“真知”,而你不过是听到,而不是悟到,更没有实践过,当然不可能像王阳明一样开悟了。

所以,开悟的人是王阳明而不是你。

也就是说,你的这种懂或悟,实际上是一种假懂或假悟,而不是真懂或真悟。

那么,何为真悟呢?

其实所谓真正的开悟,王阳明讲的这八字,已经讲完了,即: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在这八个字当中,所谓“知”,就是指“真知”或“良知”,而不是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假知”。

进一步的说,如果你只是看到或听到,抑或是从书本上学到的“知”,本质上,仍然是“假知”,也是“未知”,而唯有亲身实践出来的“知”,才能讲是“真知”或“良知”。

举个例子,如果你从未喝过酒,那么,你就不可能知道酒的真正滋味,无论多么有名的专家用多么美妙的语言与文字向你陈述酒的滋味,你也根本不可能懂得酒的真正滋味。

这就是王阳明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八个字所诠释的道理。

关于“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的道理,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即:

(徐爱)问:'如今人尽有知 得 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阳明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

大意是说,孝敬长辈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却很少有人做得到,难道你能说,他们做不到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理吗?

而王阳明的回答,并没有否认徐爱的观点,但却指出徐爱所看到的只是“工夫”,却忽略了“本体”,因而会得出“知行为二”的结论。

但“知行为二”并不是对“知行合一”的否定,而恰恰是对其的肯定。

进一步的说,知与行之所以为二,就是由于“私欲”把它们隔断的缘故。

所以,才需要强调“致良知”,即清除“私欲”后,才有可能达到“知行合一”,即: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

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

也正是有鉴于此,王阳明才讲开悟就是知行合一,如果只是“知而不行”,那就不是真正的开悟,即“未知”了。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