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释义

一、《十三势行功歌诀》 ——王宗岳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痴。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工用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意无疑。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遗叹息!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释义

二、王宗岳简介

王宗岳,字林贞,号净贞,生活于明朝万历年间,山西人(传说为山西太谷县小王堡村人。据李亦畬手书《太极拳谱》之《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记载,说明王宗岳为山西人无疑)。内家拳名家,精通拳法、剑法、枪法,对拳术颇有研究。

史书对其记载甚少,现今资料,多为后人传说和考证,生平、籍贯说法不一。本文介绍,是参照百度百科所写。

三、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释义

《十三势行功歌诀》为明王宗岳所著,相传王宗岳著之太极拳论共有四篇,除《十三势行功歌诀》外,尚有《王宗岳拳论》、《十三势》及《打手歌》。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释义

字义: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十三总势莫轻视之“十三势”,指“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个手法,及“进、退、顾、盼、中定”五个步法。命意源头在腰隙之“命意”,指思维。“腰隙”之“隙”,指腰间部位。全句之意为太极这十三总势,决不可轻视,更不可等闲视之,因为他的源头在腰间这个部位。

[论述]其实八门五法决不可轻视,它的精华之处在腰际,因为太极拳的起始动作在腰,其它的手部动作,则随腰之转动而动。医书《内经》有言:“腰为肾之府,旋转不能,肾将惫矣”。肾主骨,主人体之精门机能,久练腰肾,必能强筋健骨,增进骨质密度,故勤练太极拳对肾脏之保健有一定之功效。若腰部活动不能,则肾必疲惫,人必体衰垂危。清武禹襄著之《太极拳解》曾言:“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其意为气如车轮,循环不息,腰如车轴,带动身臂之转动。武禹襄以内练“气”,外用“腰”,以轮轴说明腰之重要性。李亦畬著之《五字诀》写到:“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认为发劲之根源在脚跟,但重点在腰间。其另著之《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写到:“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于腰。”李亦畬以劲之走向,强调腰部之重要性,从其上述拳论来看,为传承武禹襄之心得也。

字义:变换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痴。

变换虚实须留意之“变”,指转换。变换虚实之“虚实”,指四肢脊背之虚实。气遍身躯不稍痴之“遍”,指布满各处之意,“不稍痴”之“稍”,李亦畬以“不稍痴”行文。徐震、杨澄甫及陈微明均以“不少滞”维持与王宗岳看法。“不少滞”之“滞”,指停止或停留之意。全句之意为太极走架时,要注意虚实之转换,全身肢节必须在屈伸开合中,留意虚实的转换。走架时要以意导气,使气流遍躯体四肢百骸,不可将气停滞于一点。

[论述]其实练习太极拳要注意左右两只脚的虚实互换,一般练拳常处在左重则右虚,或者右重则左虚之状态。太极拳双脚重心之转换,正是虚实之转换。除腿胯虚实互换外,手足虚实之转换更为重要,如左顾右盼之手腿虚实转换。双掌抱球转体跨弧落步之虚实转换,手足须在腰胯之带动下交叉转换完成动作,是进入虚实必修之课程。

总之,一步步确实而又明白的完成手腿之虚实互转,有助于松腰落胯功夫之精进。练拳时身体松沉,以意导气,让气随着动作之运行,流动在身体各处。如掤时阴阳合抱,将气沉于丹田,同时以意念“内视丹田”。前脚向前跨步,前手往前提举于胸前之掤式过程中,以意念将气从丹田处,经檀中穴、肩井穴、肘节而引导于掌心,是为气行身躯之意。用意念将气从丹田上传,一定要从“内视丹田”做起。切不可将意念停滞于一点,以阻碍气之行进。拳论历来对“气”之走向多有记载,如“气沉丹田”、“收敛入骨”等,而至于“气遍身躯”等,均是诸多名家穷其一生苦练之重点项目。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释义

王宗岳“气遍身躯”之说列入《十三势行功歌诀》后,继之李亦畬持其志,在其著《十三势行功歌解》支持“气遍身躯”之说,其言一:“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再言二:“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痴也。”再言三:“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武禹襄著之《太极拳解》对气看法尚有:“动牵往来气贴背”,再言一:“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再言二:“气如车轮、腰如车轴”。武禹襄对行气之说,主张气沉丹田、收敛入骨、气贴背及气遍身躯。而其动作上要求,一如其著《十三势说略》所言:“犹须贯串,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武禹襄对认为行气过程在于“起、承、转、合”之锻练,初期以意动相结合,继之以劲动相融合,最后以意导气,周身一体,像一条线般一体串起。武禹襄之后,李亦畬著《五字诀》对气之解释为“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又言:“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李亦畬认为气像车轮一般,周身相随。气要收敛入脊骨,要呼吸灵活,以意运气,周身无所间断。总结之,走架调息以鼻呼吸最佳,处处留意自己气息的出入,并做到“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境界。对走架时呼吸之“由合至开”时,气之掌控要以意念“内视丹田”,感应丹田之气由胸中进入肢节末稍,此为“意念内视”。确实感应气由丹田经由胸中,进入四肢百节。走架呼吸“由开入合”时,应认真感应胸中之气或肢节之气,有向丹田行走归元或挤压之意。切记!意念导引一切,精确的走架呼吸“开合”行气调息后,渐渐可以感觉丹田部位有支撑及温热的感觉。此种情形乃是丹田机能旺盛,引导气体下行之原故。

此外行气须注意两方面,一是心息相依,使气行匀畅,气沉丹田。二是开合调节,使气行细匀缓慢。

字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静中触动动犹静之“触”,指触动,引喻为蕴藏着之意。因敌变化示神奇之“因”,动词指依靠之意。全句之意为太极虽以静为主,但它蕴藏着动中求静的能量,当它对敌时,它蕴藏的能量,随着敌对的变化而将表现出神奇的力量。

[论述]太极拳动作具备有“松”、“慢”、“匀”之特点,使动作呈现静之因素与动之美感。静之动作如行云流水,幽谷流涧,不失其静之本质。然因动作并未停止,故静中隐藏着动之能量。仿如静止之火山,外观静穆沉寂,内部却运转不停,蕴藏着“翻天覆地”之巨大能量。当在触动后,崩炸之能锐不可挡,伤人于寸步间,故称为“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太极拳高明之处在于应敌时,随着对方之来势,技巧的以刚柔虚实之转换,走化对手之拳劲。进而将对手残余之力气与能量,融入己身,并回报予对手身上,此亦所谓:“四两拨千金”。虽然太极拳一招一式均有内劲之要求,但惟有对松柔有深刻之体会下练习,方能显示出它的神奇之处。

字义: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势势存心揆用意之“势势”,指一招一式。揆用意之“揆”,指审度之意。全句之意为日常练习太极拳,要一招一式明白它的功用及练习之方法,如此方能功夫上身。本句意在告诫我们势势要用心,经日积月累,功夫自然会有所突破。此句话并符合武谚所言:“练拳要认真,功夫才上身”之道理。

[论述]清代李亦畬著之《左右虚实图解》曾言:“虚实即是开合,走架打手,着着留心,刻刻留意,”李亦畬认为“虚实”即是“开合”,是“以意使气,以气运动,非身子乱挪,手脚乱换也。”而非躯体四肢屈伸之过程,更非两手上下去化圈。不论是走架打拳,或是推手走化均需处处用心。体会腰腿之虚实走架,是势势存心之首要条件,尤其双人推手走化,须将意念放在对方身上,以体会对方之虚实过程,如此久练将愈练愈精,功夫必然会上身也。

字义: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刻刻留心在腰间之“刻刻”,指时时之意,“留心”指用心。腹内松净气腾然之“松净”,指丹田之气无所阻滞,气腾然之“腾”,指气动,气腾然之“然”,指燃也。全句之意为走架须处处体会腰部之转换,处处以腰带动臂膀。如能松腰,丹田之气必能随心所欲腾然运用。至于练习的要领,均需要以腰为练习重点。

[论述]太极以腰为主宰,如拳经所言:“腰为车轴。每一招均需留意腰的主导意义及动作要领,使身躯与四肢能相互贯串,则内劲必能在虚实转换间,得到适度之锻炼。腰杆不活,即呆滞,身躯腰杆不灵活,则上下不能协调运转,自然影响腰部之腰劲扭转之功。另外胸腹的松净,有助于意念之引导,将内气导入丹田。而气入丹田后,腹内丹田必会有真气蒸腾之温热感觉。

王宗岳之“刻刻留心在腰间”,标榜太极首重腰部之转动,腰为躯体中枢,发劲之中继站。松腰能使腹内丹田松凈,有助于出声发劲。《太极拳歌诀》曾言:“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丹田原为道家养身练功之处,道家之导气发音练功,与武术家演武发声各有巧妙之处。武术家常以声助气,以声助势,以声助力,为拳术增添特色。

武氏太极先贤以六字发音“呵、嘻、呼、呬、吹、嘘”导气养丹。微小无声无息为练功之法,亦可发声以疏发内气,助于发劲。且可使对手惊慌忘艺,进退失据。相传杨班侯与人比手,哼哈二气间,即分输赢。向上发劲打人上屋顶,以发“哼声”;向下发劲打人与地,发“哈声”;发远直撞门墙,发“咳声”;“发声”乃是瞬间气沉丹田产生能量,向下压缩产生爆发力,藉由发声将全身之劲,发射而出。当然功高者,可藉意识收缩腹内丹田,产生跳动。如碰对手拳击腹部,可鼓气防御。功高者更进一步将对手来劲,引进落空,以丹田瞬间鼓气合送对手余劲,使对手触手即弹。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释义

字义: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尾闾中正神贯顶之“尾闾”,指腰椎骨末端“股沟处”。尾闾中正之“中正”,指臀部要垂直,不可凸臀。神贯顶之“神”,指精神意识,亦可解释为人之精气。神贯顶之“贯”,指连接。神贯顶之“顶”,指头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满身」”,指全身,轻利之“利”,指灵活,顶头悬之“悬”,指挂于空中之意。全句之意为演练走架,身躯要立身中正,使精神能量上行头部。尾闾中正便于重心下沉,全身将可轻灵圆活,头部像似悬于空中一般。

[论述]再言督脉长强穴在尾闾处,属络穴,可走任脉,连结气血活络筋骨。形体上“尾闾”如人之“舵”,身欲转向何处,尾闾则转向何方。无论练拳与推手,皆须注意尾闾与脊梁,所有动作皆发源于此。脊梁须中正,不偏不倚,因动作从尾闾发端,方足以令身体运动四肢。尾闾中正须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所谓尾闾中正即脊骨根向前。尾闾中正在于臀部前收,意为脊骨根向前,但走架不可有驼背之意。上述简言归结,脊椎正身,须尾闾及头颈之垂直成线,功架近于完美的步骤之一,亦可谓之“立身中正”。

尾闾的正身及颈项的微微上顶,以虚领顶劲将颈部向上伸引。其义意将意念行于头顶百会穴,以开天门之方式,吸收天地之精气,使神贯于顶。此虚领顶劲之神态与形意拳之“式式有熊样”,有异曲同功之妙。身体中正周身必可松展,动作轻灵,迈步平稳,然其条件在于头顶悬于空中之“神贯顶”,使头部有向上提吊之意,使躯体近于中正也。

字义: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仔细留心向推求之“留心”,指用心。“推求”,是“推理求取”之意。屈伸开合听自由之“屈伸”,指手、身、腿之伸展。开合之“开”,指为伸。开合之“合”,指为屈。听自由之“自由”,指随心所欲。全句之意为从拳架的运行走架中,细心琢磨它的攻防理念,势势体会它的转折之处。进而运用在推手范畴中,以“推理求取”之技艺,以舍己从人之精神,不丢不顶之沾连贴随手法,随着并掌握对方躯体之屈伸开阖,以“听劲”做出适当之反制动作。

[论述]每日练太极,以一开一合之阴阳互用,伸展自己的躯体。练至屈伸自由,应像河边杨柳树般飘荡,摇曳生风。

此外“仔细留心”正是现代习武者虚心求教之最佳写照,先贤曾言:“千里求师,万里求艺”,能“仔细留心”那怕是千万里之远,在“向推求”之勇气趋使下,必定是全力以赴,以求师求艺,不屈不挠之精神,苦练自己,进而成就自己。

字义: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入门引路须口授之“入门”,指进入武术之门。须口授之“口授”,指传承心法。功夫无息法自修之“无息”,指学习过程不能松懈或休息,法自修之“法”,指技击之法。全句之意为进入太极功法之领域,需要师父之口授心传,方能更上层楼。功夫浩翰无边,惟有精练自强,方能进入高手之林。

[论述]古代拳家以拜师习艺,为口授心传之入门途径。拳家以:“自己苦练三年,不如明师一言”之训诲,告诫从师习武须在明师之指导下,方能更上层楼。从师习武贵在师父之入门引路,路子对了自然水到渠成,缩短习武岁月。但是习武必须要有“尊艺必先尊师”之观念,乃是从师习武必须具备的良好品性。“得宝忘师”,大有人在,故“口授”须“秘传”,以防止武术心法落于匪人之手。当然习武者之习武热忱及谦虚态度,常会有意想不到之收获,尤其在“千里求师,万里求艺”之精神意志下,习武成就常凌越一般人。寻师访友也是历代先贤精进武功之方法,自当从良师,又宜访高朋,鼓励后学寻师访友,但必须要处处循规矩。

学太极拳,在具有一定拳势功底后,要先学拳理,再去学拳悟道自然容易,更能加速对拳艺的造诣。同时,更须尊师重道,对拳架不仅要心存敬意,不可随意乱练一通,同时举止礼貌,亦不可外慢师友。因为会外慢师友者,也必定会内慢身体。但习武者要练至阶及神明,尚须个人之努力精进。

字义: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若是要问功体及技击之道,以何者为准?“体”指自己之形体,属自身潜藏之功架。“用”者为拳架应对变化之技术,属从人之法。“体用”简单言之,乃“舍己从人”之法。在实质上,拳架以意导气,是较高阶段之锻炼之法。意在身前,以气为“君”,从气入体。功体形于筋骨,为“臣”。用于应对之法,为用也。如以身体动作而言,功体松沉为“体”,以柔胜刚为“用”。身体轻灵为“体”,走而化之为“用”。亦可视为内静为“体”,外动为“用”。

字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上述详细的推理解说,其目的在何处?它叙述着太极拳之练习要领及延年益寿的功能,强健体魄之良方。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