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陈永正 | 诗词的解读与写作:从注释谈起

陈永正 | 诗词的解读与写作:从注释谈起

陈沚斋先生小像

讲座名称:诗词的解读与写作:从注释谈起

讲座时间:2018年10月27日

讲座地点:广州市海珠区学而优书店

主  讲:陈沚斋先生

主  持:黄仕忠先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录音整理:蒋 婷 陈鑫婷 姚雨丹 张熠琛 李旭珂

主讲简介:陈永正,字止水,号沚斋,男,1941年12月生,广东茂名人。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籍整理工作,论著有《沚斋丛稿》、《岭南诗歌研究》等,编撰有《山谷诗注续补》、《王国维诗词笺注》等古典诗词笺注本及选注本二十馀种。

以下内容经陈沚斋先生授权召南诗社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沚斋:我的普通话说得是很出名的。以前我每年第一次跟同学上课的时候,我说,你们认真听,到了下课时候每个人都要交一张条纸给我,哪个音不准的话你给我看看。结果每年第一课我都收到一大堆条纸,但始终没改,这就说明积习难返。好了,先感谢各位来到,听我这位老人家啰嗦。

好了,先感谢上海古籍的先生,这本书(陈沚斋先生《诗注要义》)能够在上海古籍出版,是很偶然的机会。一位朋友,胡先生,在搞注释学,翻出一些书。我说这本书是我的讲义,放在抽屉里面好多年了,我说我给你看看。胡先生看了,说你这本书还是出版了好,就推荐给了上海。

书还没有出,上海的人就对我说了,发邮件说,你这本书我们肯定要出,但销量肯定不好,能够印一千本,放个三五七年总可以卖完的,结果印了一千三百本。后来过了一个多月,他们说书已经卖完了,我们准备要重印,你能不能够修改一下。所以那时候我就觉得书出了就尽可能完美。书出了以后,全国有十多位学者发邮件写信给我,谈他们的感想,我非常感谢,也提出书里的毛病问题,尤其是错字。所以现在的书基本上改正了。

现在谈一谈今天的题目,叫“诗词的解读写作”。这个题目本来是这本书的副标题,但后来一些先生看了说,还是把副标题删去吧。那你的“诗注要义”这四个字的学术性就高一点了。好吧,我就把它删去了。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的重点还是在解读还有写作这两方面。

陈永正 | 诗词的解读与写作:从注释谈起

《诗注要义》书影

所谓解读,就是注。我们把笺注这两个词看得很了不起。其实每个人翻开一本新的书,尤其是古文、诗词、礼经,你读的时候在心里面已经把这首诗、这篇文章笺注了一遍,按照你的水平,笺注了一遍,就解读了一遍。

笺注、解读、写作,在以前的学者来说,解读跟写作是两位一体,这不能分开。近百年来西学东渐,在我们大学里面,大学老师研究跟创作完全分开来。这样也培养出一大批非常专业的专家,他们做得非常深。但是,如果你完全不懂得写的话,那总是有遗憾的。

所以我就想起搞学问,诗学当然重要。我认为,诗学跟国学之间是两个品种,所谓现代之学与古典之学之分,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上面已经将这个问题讲得很透彻,所以现代之学是全新的,尤其是近百年进到中国以后,对中国学说影响非常大,这当然是有非常好的一方面影响,但是古典之学似乎已经逐渐消亡,这是非常遗憾的。

这说明当代人还得出来看,就那些问题,我读了这本书,有没有用。这有用之学和无用之学的区别,在座有位杰出的书法家,叶耀才先生,他跟我合作好多年。写字有什么用,没用;写诗有什么用,没用。庄子说无用,这个大树它没用,保其千年,由于它没用,没人去砍它。

写诗、写书法,这没用。那这些没用的东西我们不搞,搞有用的东西,所以有用,现在的书法变书法艺术了,变有用之学了,可以卖钱,但是想想,写诗还不能卖钱呢。所以在座各位,如果你们对学问也这样态度:我喜欢它,入迷了,就搞得好,并不是要有用,才搞得好。好了,这就是我说的有用和没用的问题了。

那我们谈谈关于基本的解读。一首诗放在你面前,最重要的是一个:好诗还是坏诗。好不好,你怎么样能够知道这首是好诗还是坏诗呢?就(依据)你的诗意了。

古人讲才、学、识,这三点是非常重要的,才是天生的,一般般啦;学问是大家努力去学;识力非常重要。

怎么样培养识力?首先你的天赋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学问,要长期积累,看好多一流的东西,慢慢提高你的识力,还要写诗。你怎样能够解读诗啊?你先看古人。看古人也不一定全部要看,看古人里最好的诗人。看最好的诗人,去看他最好的诗歌。通过(读)一两千首,三五千首的好诗,你慢慢就培养了识力。有了识力,才能够谈得上很好地解读。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点,我们普通人怎么办?目前我的识力还不够怎么办?培养。拿一首诗来说,首先,比如说一首诗交给你了,你在学而优(书店)这里买了一本书回家看,你是怎么看?往往很多先生就是,拿一首诗看一遍,看注解、看翻译、看注释。这样的读诗是错的。

我记得我在初中的时候,什么书都看,看到冰心的《寄小读者》,这本书看了很久,那时候我入迷。她说她有病,就在湖边,她什么事都干不了,就读诗,读诗歌。拿一首诗反复读,天天读,一遍又一遍地读。突然间,眼光开了,心开了,那种喜悦,就不是一般的喜悦。

各位,你们拿到一首诗之后,你们解读是怎么样解读?有没有认真去看?有没有看一遍、两遍、三遍、以及好多遍?有没有眼前一亮?有没有打开了一个很大的天窗、开了天眼?你跟诗人、跟古人默默相对,如见古人。有没有这种情境?

而且我还要提醒大家,书不光是要看。古人不说只是看书,是读书。最近中央发的文件,我觉得非常好。在中学、小学,重新提起要朗读。其实我认为如果在诗歌(方面),朗读还是不够。最好还是能够按照古人,按照我们前辈学者一样,这个是要诵、吟、歌。要诵读。

古人读书,有他的读书法。一首诗它不是这样读出来的,是吟诵出来的。当你拿到一本好的书的时候,你看了,一边看,就一边吟诵。

古文也是吟诵的,诗歌也是吟诵的。因为吟诵,领会什么呢?节奏、声律的高低、字眼的平仄格律。你吟诵多两三次,短诗可以背出来,长的吟诵七八次也可以背诵了,这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关于吟诵我不在这里说了,你可以上网,我的师兄,吕君忾先生在网上有很多这样的录像,你们可以听听他是怎样吟诵的,(他)这样的话,在声音方面与古人相通。而且吟诵最好用你的家乡话,你是湖南人用湖南话,你是广州人用广州话。这样的话,尤其是长江以南的人有入声,对了解诗歌里声律的变化,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学会用普通话朗诵之外,最好你们回到家乡跟老先生学学吟诵的古法。

最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先生。现在读书,不光是不吟诵的问题,而且很多同学跟老师,再不读书了,拿着手机玩啊玩啊就那样。搜索,搜索虽然有用,好多年前我著了好多书,都没有用搜索。但后来,最近这几年,用了搜索之后才发现,搜索还是非常有用的。如果早一点用搜索的话,很多毛病可以免掉。但搜索不等于读书,如果你们光是利用电脑,光是使用搜索的话,你们学的片段是零碎的。

读书人一定要一本一本那样读,诗歌也是这样的,光是看选本是不够的,到你真的进去以后,就要看全集、看总集。有时候我们聊天的时候,我跟何先生他们聊天也在谈这个问题。现在的学者是文学史学者,什么叫文学史学者呢?他们很多人读文学史、写文学史,一本一本文学史这样读。而那些看选本的读者,如果光是看文学史、看选本,尤其是大学生、研究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建议各位,不光是要搜索,不光是看文学史,不光是读文学史里面有的诗歌跟古文,还要把真真正正的文本拿出来,认真读文本。这就是关于这个诵读方面的问题,诵读,认真读文本。

好啦,那我怎样去解读一首诗。一首诗放在你面前,我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在字面上的了解。诗歌,在我的书里有三个意义,第一就是说,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义,浅层的意义,就是言内之意。每一个读书人都必须要准确无误地了解言内之意,即这首诗在表面上是讲什么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个要求是言外之意,这就比较难了。言外之意要了解,在读写诗的诗人写这首诗里面,他故意用的手法。用一些芳草美人,用其它一些比喻,化用典故,把诗歌的的真意掩盖起来。如果你不是很深刻地研究、了解,你就不能够明白言外之意。所以言外之意,就可以慢慢去做了。

首先是要解决言内之意,尤其是初学者。言内之意怎么办?我年轻的时候,跟朱庸斋先生学诗词,朱先生就跟我们说,我讲一首诗你就写一首诗,写完之后,我要求你把这首诗翻译一遍给我看看,如果你这首诗词你译出来是一篇流畅的白话文,你就及格了。

在我的《诗注要义》里面有一章是关于今译的,我对今译基本是持否定态度,就是说诗歌是不能译的,一译就完蛋了。但是读诗的时候不可不译。你看有些杜甫的李白的,你看完之后能不能真正说明你读懂这首诗,就看你就能不能够把它译出来。你先不要看人家怎么翻译,你译得出来之后再跟专家的对一对,找差距。你就可以看一看,这些大学者他们译的跟我译的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的话,就长期地这样训练,你就可以知道,拿到一首诗之后,你怎样读一首诗。不要看注解,不要看翻译,看白文,这非常重要。可能黄老师也记得,我第一届教研究生的时候,我提出几个要求。第一,说出来对不对你们可以批判,你们念研究生期间看的文本不能够是简化字的,一定要看繁体字的;第二要看线装本;第三要看没有标点符号的。

你问史洪权先生,他读了以后,那时候你们是不是很痛苦啊。过了一年后可能又会感谢我,就由于一年的训练,我自己加标点,加标点不是很简单的,我这本书谈过,鲁迅先生说了,一个标点符号,就把你的学问全部切了出来。不要小看加标点的问题,是非常难,是大学问来的。

所以,其实黄老师你们教研究生不用考那么多,出两个题目就够了。第一,拿出一篇古文,没有标点的,叫他加标点;第二,请他翻译一遍;第三,请他把里面的典故注出来,这是第一个题目。第二个题目,就是出对偶句叫他对一对,出一个诗歌题目让他马上写一首短诗出来。这两个题目考博士就够了。这是题外话。

黄仕忠:可惜我们现在的考试越来越规范。以前我们某个老师,比方我们以前古代有很多专业,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等等,诗歌小说散文文学批评史,我们现在都叫古代文学。要那么多人装进去,还要让各个方向考试出来,也给他们问题。当然我们文献学也有文献学的问题。

陈沚斋:刚才说的言内之意的问题。言外之意,基本上是由学者解决。基本上,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猜一猜,诗人这首诗里面有什么言外之意,能够把诗歌里的言外之意解读出来,那才是真正读懂这首诗。言外之意不容易。那就谈到,大家看看这本书里面谈到了,了解诗人生平、履历、交友、写作背景,还要了解时代,还要了解诗人一贯的风格,他习惯用什么手法。这言外之意,尽可能去了解。

袁行霈先生把它归结为这种叫启示义,这首诗歌里面有什么启示给你。但我觉得这个启示义,不够准确。为什么呢,这个言外之意不光是一种启示。“启示义”其实包括我里面所说的第三种叫象外之意。

象外之意往往是这样,诗人心中所悟的,他写了出来,往往会启发,让你去想象某个意境出来,这种是另外一种解读了。这种解读在西方非常流行,我们就不说了。所以我要求,你们读诗能够解读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就够了。象外之意,什么启发你啊,那是你的事情。所以你们注一个诗的时候,尤其是当注家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象外之意过分解读,这种过分解读是误导读者的。这是第二个问题。

那时间关系,关于怎样解读就不说了,我还是用我老师容庚先生一句话说说几个问题,有时候我们去问老师:“老师,这个铭文怎么样解啊,老师,这两个铭文间关系怎么样啊?”容老就说了一句话:“我老了,你读我的书去吧,我的书里面都有。”这是容老的原话,你读我的书去吧。所以你们可以看看这本书里面,诗歌怎样解读,里面谈到有关方法。下面的时间就讲第二个问题了,好不好,讲多少分钟好?

黄仕忠:您想讲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您先喝口水。刚才陈老师说当年容先生怎么和他说,我想言外之意,各位也是这样,因为今天我们能讲的总是有限的,你想要了解,请看陈老师的书,书里都已经写在那里了。

陈沚斋:下面的问题我觉得比较重要,关于创作。可能在座有三分之一的朋友都是冲着我题目上这两个字来的。我也认得好几位诗人,在广州也是有名气的年轻诗人,但你也休想在这短短的二十分钟里面听了就很有用。关于创作问题,广州话说:“会吟不会唱。”现在很多人呢,搞古文的学古文的他不写古文,搞诗歌教诗歌的人他不写诗歌,搞书法理论的不写书法,搞绘画理论的也不画画了。把研究跟创作分成两条大路,那很好,让更多学者出来有饭吃了。

但是,写作,我记得当年,要什么报职称吗,由讲师到副教授,副教授再转正教授。王起先生给我的评语,说我陈某给诗歌注释,往往有一些新的见解,就是因为他懂得创作。这句话不光是讲我,能够写两首诗,好不好其实无所谓,能够写就是不一样。因为写诗过程,你就要用一些方法去写,古人是用什么方法,你通过实践,有了实践就是不一样了。所以我提出,在座各位在听完这节课之后,你想一想,能不能学学写古文、写诗。

其实你们年轻人非常聪明。以前每一个读书人,每一个,都会写诗,都会写文言文,因为他要考试。如果国家高考里面有一个小题目,就是要考写一个对偶句啊,那就全国人都去写诗了。因为以前的人不写诗的话,你考不了科举,你成不了秀才,成不了进士。所以每一个读书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会写诗的人。

十多年前在中大,我讲一个课就谈到,诗人是不能培养的,是石头里爆出来的(粤语)。但是会写诗的人,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那些规矩,其实在我这本书里面也讲了很多了。这本书其实我写的目的,最初是一个讲义,诗歌注释学讲义,这下册前半部基本上是讲义的内容。上册呢,就完全是我个人的心得,在通过写诗,跟注释学关系。

我那时候,我写诗用什么手法,那个手法是吸收古人的。为什么杜甫用的手法,就诗眼,用得特别好。为什么叫诗眼,我写诗我要去怎么做。

所以学写诗啊,其实不要我在这里教大家。现在有一位很好的先生,叫叶耀才先生,大书法家。叶先生,写书法,入门,首先要什么。临摹,对不对?没有通过临摹的书法家,是假书法家、伪书法家。二三十年前,我认识叶先生的时候,我看到叶先生写字,非常精美,精美。你看现在叶先生的字,很大气,很豪迈,很潇洒,你想不到,他小的时候就写得这么好。

朱庸斋先生教我们写词,写首《蝶恋花》,回家里面,马上你就要交卷,要合韵,合古人韵,我把它每一句、每个词在模仿。在新的文学家看来,这是大逆不道。你怎么学写诗呀,怎么去模仿人家呀?胡适先生在“八不主义”里面,就提出这个不行的,模仿是不行的。因为写诗的东西,写心得,写个性,写感情。

写古诗不是这样的。写诗跟写书法一样,记住,没有模仿,没有通过模仿阶段,永远是门外看,门外汉。两个词不一样,一个是门外汉,一个是门外看。前几天,我还跟刘斯奋——我老朋友,辩论了一下。他说我写诗我写书法从来不模仿,我揭发他了。我说那时候呀,你写诗呀,你告诉我,你是学黄仲则,你是学龚定庵的,你现在怎么能说你不模仿人家啦?你是名气大了,你就不承认啦,你是天才啦?他没话可说啦。

有很多人,他以为自己没有模仿,在内心里面觉得我没有模仿。其实啊,还是有模仿,一定有他学习的对象。在现在有很多所谓老干体的人,他说我没有学杜甫,也没有学李白,我就写自己的感情。其实他也是学的,是学的诗词报里的那些诗歌,也是模仿。你不模仿,你进不了门。

其实模仿也很简单,就按照《红楼梦》,林黛玉小姐教香菱的,就够了。你回去找《红楼梦》看一看,香菱想学诗,怎么样学呀,林小姐启示她,最好先学五律。学大家,学王维、学孟浩然,然后呢,慢慢地学杜甫。

学五律。我进门,就是学五律。我年轻时候,写了好多诗,念初中时候就开始学旧诗了,学七绝,写几百篇七绝,在后来看来,没有一篇是像样的,路子不对。七绝,记住,很多现在教人写诗的人都从七绝开始,这个路子是绝对走不通,但是天才可以例外,我现在不是跟天才说,是跟一般人说,写诗,你要从绝句入门,是进不了门的。为什么呢?很容易学,易学难精。

你看,翻开古人的诗集里面,很多大学问家、大诗人,他写五律,写古风,都写得很好,但叫他挑出几篇特别好的七绝,挑不了。为什么?七绝,每一篇都六十分、七十分,要达到九十分非常难。但如果写五律的话呢,写七律的话呢,你就往往呢,一下子可以写二十分、三十分。你学会以后,你可以七十分、八十分,还可以写得比较好。

五律怎么写?先学对偶。对偶句怎么学?我跟你讲,诗歌是种很奇怪的东西,语言学家、语法学家绝对写不了好的诗,为什么,它语法既不通,又太通。不知道在座有没有我以前的学生,我那里曾经跟你们说过,葛兆光先生所说,汉字是魔方,是个很奇怪的。把五个字拿出来,就好像魔方一样,变化无端。

我曾经出了一个小小的题目,在一个黑板上写了五个字,天、远、一、声、鸡,请你们把这五个字调来调去,有多少种句式。鸡声一天远,远天一声鸡,远天鸡一声,总共有十多二十种,都可以解得通的,这就说明汉字的奇妙了。你怎么样翻译呀,天远一声鸡,这五个字如果要翻译成为英语的话,鸡声一远天,远天一声鸡,翻译成英语,翻译成俄语,翻译成日本语,反正差不多。在我们汉语这么奇妙。

我记得有一次讲课的时候也是出这个题目,这五个字变成什么呢,天远一声鸡,天远鸡声一,把一放在最后,天远鸡声一。同学们问,天远鸡声一都可以成为诗歌吗,我说可以,我说你对一对它,用另外一个对子来对它,天远鸡声一,我先对,你再学——月明人影三,那就说那个“一”不是平白无故的,这就是诗歌的语法。

这也怪不得说诗人都是疯子。这在语法学上来说呢就是“痴人说梦”了,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思维,诗性思维,就不要用当代人的白话文的思维去写诗。像很多人写诗写不好,(是因为)没有改变他的思维方式,不懂得怎样用诗歌的方式来思维。这非常重要,诗歌往往是非理性的,反逻辑的,它是另外一套逻辑,是诗歌的逻辑,跟一般逻辑不一样。所以你们学诗,就要学会这一套,这就不是讲几句话可以讲得完啦,在我这(书)里面,它都抒发的, 你们也有。

我们怎么样才能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好像我个人来说,我的语言天分很差,学普通话都学不好。我记得当年念初中,学英语,到初二,很痛苦。有一天说现在我们不用学英语了,不学帝国主义语言啦,啊,当时全班拍手叫好,后来改学俄语。

当年大学还学俄语,好多年俄语,到了研究生还是俄语,我的俄语水平,现在几乎俄语从头到尾都不能够讲出来,后来又学日本语,又学了几年。为什么呢,学语言真是需要天赋,它跟写诗一样。你们是英语写得很好了,你们是用英语来思维的,用外语来思维的;真正能够说、能够写得好的诗人,他用诗歌来思维,用古文来思维。

写诗,我说了,不光是要从诗里面学诗,还要学古文。刚才我说写对偶句是最简单的啦,不用再说啦。古文很重要。古人很多他本来不是诗人,勉勉强强要写首诗出来,写出来,写不好,包括古代很多大学者。我现在编纂着诗,十年来我很痛苦,为什么呢,看一百首诗,找不出来一首好诗。

古人都是这样,有时候呢,看一整本诗集,都找不来好诗。文史馆最近交本诗给我看,是老先生的诗集,他家属要给他出版,叫我看,从头到尾看,每首诗都好,都是六十分,你找不到好诗。但写古文呢,不一样了,我看这位老先生古文写得很好。我就跟他说,这位老先生,古文可以出,诗歌,作为他子孙来说,还是为长者讳,不要出丑了。古人都是这样,何况今人。

但是,古文不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写一个标准的、好的古文。但是当代写诗写得好的不少,但写得好的古文非常少。至少在我们这一辈人,七十岁以上的,到一百岁的人,很少能够写出标准的好的古文。反正现在网络上面,看很多年轻人,二三十个年轻人,写的标准古文非常好,远远胜于老先生。

为什么啊,就学习。他们学古,模仿古人,仿古,学得很精到。所以,学诗,你们也要学古文,学古文。如果光是从诗里面学诗,是不够的,还一定要通过学习古文来把握古人的笔法、句法。你看看,唐诗跟宋诗的区别、分开之一,就是说,宋诗里面很多是用古文的笔法去写的。我个人的诗里,我自己的诗,很多也是用古文。所以我希望各位,你们要写好的诗,回家里面,不要光去读古诗,还要多读古文。

最后讲几句,怎样才写得好诗。两个字,我说几遍了,在这里再强调。诗歌,跟书法一样。写诗,要临帖,临帖非常重要。书法家不临帖,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书法家;写诗不临帖,永远成不了诗人。

怎样临帖呀,不是学书法帖,而是拿着杜甫、李白、白居易、黄庭坚做一个帖。古人的诗歌,你去模仿它。我再讲一句,没有通过模仿阶段的人,写诗,是永远进不了门。这句话讲出来,得罪好多人。

我个人来说,诗歌,模仿好多人。十多位诗家,都模仿过;书法,也是模仿好多家。如果你不模仿,永远是门外汉。写诗跟书法一样,临帖很重要,拿着李白的、杜甫的、黄庭坚的、李商隐的好诗,一首一首,一句一句,逐句模仿。通过这模仿,不出两三个月,你就可以写出一首比较好的诗啦。

我可以举个很有效的例子说明。十多年前,在中山大学,搞过一个诗词的大赛,粤港澳诗词大赛。那一年,我们搞个培训班,同学啊,没有人会写诗,怎么办?培训。叫同学模仿,一首一首,一句一句地模仿。

经过两三个月的模仿培训,结果,一到大赛的时候,粤港澳大赛,中山大学总分第一。这说明,你们大学生啊非常聪明。学诗是非常容易的,每个人都可以当一个会写诗的人。我在这里也说到,分开两种人,一种是诗人,诗人是天生的,石头爆出来的,是不可以培养的。但会写诗的人,是可以培养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会写诗的人。只要你掌握方法,你就可以学成标准的诗歌。

好了,最后用容老跟我们说的几句话做总结。当时我当容庚先生的研究生,容老就说:“你们好好读书。”我就问:“容老,怎么怎么……”问他。他说:“我耳朵也不好,又听不清楚,你读我的书去吧。”

好,就感谢大家。

陈永正 | 诗词的解读与写作:从注释谈起

编辑、责编:阿七 校对:阿树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