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穴位中有一组被命名为“风”的穴位。它们是:“风池穴、风府穴、翳风穴,风市穴,秉风穴和八风穴等”。 因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风是六淫之一(风寒署湿燥火),故在临床中风穴被用于治疗各种外感疾病。例如: 1、风池穴主治:内外风邪引起的头痛,中风。 2、风府穴主治:风邪引起的头痛(风),中风。 3、翳风穴主治:热胀风气引起的五官疾病。 4,风市穴主治:水湿风痹引起的风痹或中风。 5,秉风穴主治:水湿风气引起的肩背痛。 6、八风穴主治:风热邪毒引起的牙痛,胃痛和足趾痛。 可是穴位名称中的风字真的与外感风邪有关吗?质疑的理由如下: 1、六淫的历史比较晚,最早提出六淫的是宋朝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1131~1189年)。这与穴位命名的最早时期(公元前1100年左右)约相差两千多年。用两千年后的语义解释两千年前的字词是犯了训诂学的大忌。 2、甲骨文的风字指“使鸟类得以飞翔的气流”。当时的风与疾病并无直接的联系。 3、许慎《说文解字》对风的解释为:“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以同一个字来解释的情况在《说文》中很少见,因此重点在数字“八”。 如果以数字八来解释风的话,以上六个穴位就会有不同的解释。 1、风池穴指有八条经脉经过此处。 2、风府穴指有八条串经。 3、翳风穴指有八条串经。 4,风市穴指有八条串经。 5,秉风穴指有八条经脉经过此处。 6、八风穴指双足共有八个穴位。 |
2019-02-17 04:43浏览:373回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