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归芍药汤治疗盆腔肿瘤术后疼痛
当归芍药散出 自《 金匮要略》 , 由当归 、 芍药 、 茯苓 、 白术 、 泽泻、 川芎组成?。原文 “妇女怀妊 , 腹 中痔痛 , 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女腹 中诸疾痛 , 当归芍药汤主之” 。方 中重用芍药养血和营 ,柔肝缓急止痛 ; 当归 、 川 芎养血和血调肝 , 与芍药相合 , 养肝 血、疏肝气 、 行血滞。又重用泽泻以利小便 , 导湿 下行 , 辅以 白术 、 茯苓健脾益气 , 补水制土 , 与泽泻共同健脾除湿。本方养血调肝与
健脾利湿并用 , 补中寓行 , 补而不滞。 用之可使肝血足而气条达 ,脾运健而湿浊除 , 后世称其 为调和肝脾的祖方。 正如《 方 函口诀》云“ 此方主治妇人腹中痛而兼和血利水之效” 。临床不拘泥于妊娠腹痛 , 常用于盆腔肿瘤术后疼痛 , 包 括妇科肿瘤 、 前列腺癌及大肠癌 , 不论其痛为腹 中拘急 , 或是绵绵而痛 , 或腹 中绞痛 , 只要确定其病机为肝脾失调 , 气郁血滞湿阻均可使用 。
黄某 , 女性 , 37 岁 , 个体户 , 2006 年 4 月 25 日初诊。因阴道不规则出血 3 月余在 当地 医院宫颈涂片提示宫 颈低 分化鳞癌 ,并行盆腔清扫术 + 大网膜松解术 ,术后诊断为宫颈低分化鳞癌Ⅱ b期, 术后 1月在省肿瘤医院行化疗 (紫杉醇 + 卡铂) 4 次, 同时局部调强放射治疗 (IMRT ) 25 次, 出院后患 者 自觉下腹疼痛 ,有时隐痛 , 时绞痛 , 时坠胀疼痛 , 大便时干时稀 , 恶心 , 纳差 、 眠差 , 口服止痛 药和抗菌药物 (名称不详 )无效 , 而来 院就诊 。症见面色晦暗 , 神疲乏力 , 口苦 , 舌黯红 , 苔 白腻微黄 , 脉滑数。 证属肝郁血滞 , 脾虚湿阻 。 治宜养血调肝 , 健脾利湿 。 予当归芍药散合 四逆散加减 : 当归 10g, 白芍 30g, 川芎 10g , 泽泻 15g, 白术 15g, 茯苓 15g, 柴胡 10g, 枳实 6g, 陈皮 6g, 土鳖虫 10g, 香附 10g, 黄芪30g, 西洋参 5g, 莪术 10g。 5 剂, 每 日1剂。 1周后复诊, 腹部疼痛明显减轻 , 下坠感 消失 , 饮食 稍差 ,上 方加砂仁 10g(后 下) , 续服5剂 , 诸症消失 , 目前间断在门诊服中药治疗 。
2 、葶苈大枣汤合泽漆汤治疗癌性胸水
两方均出自《 金匮要略》 , 原文“肺痈, 喘不得卧, 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 “肺痈胸满胀 , 一身面 目浮肿 , 鼻塞清涕出 , 不 闻香臭酸辛 , 款逆上气 , 喘呜迫塞 , 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方中葶苈子辛苦寒 , 开肺气 , 清热利水。 唯恐药猛而伤正气 , 故配 以大枣甘温安中并缓 和药性 , 全方以泻肺行水治里饮为主。原 文“咳而脉沉者 , 泽漆汤主之” 。 沉脉主里 、 主水 , 如咳而脉沉者 , 说明水饮停于胸肺 。 《 脉经 · 卷二》 云“寸 口脉沉 , 胸 中有水气 , 宜服泽漆 汤”。 方中泽漆泻水逐饮为主药 ; 紫菀清热祛湿 , 治咳喘 ; 桂枝 、 生姜 、 半夏 、 白前温阳化饮 , 止咳平喘 ; 人参 、 甘草健脾益气 , 扶助正气 。 饮邪内结 , 阳气郁 久可化热 , 故用黄芩苦寒 以清泻肺热。临床联用两方治疗癌性胸水 、 以达泻肺利水 、 消饮止咳之 目的, 使其祛邪而不伤正 , 标本并治 。
韦某 , 女性 , 69 岁 , 2008 年 5 月 10 日初诊 。主诉 : 发现右肺癌 2 月, 进行性咳嗽、 气促 1月。2 月前体检 x 线、 CT 发现右上肺 占位 、 右胸腔积液 , 其 家属考虑年事 已高 , 未做放化疗 。1月前因咳嗽气促在当地 医院行胸腔穿刺抽液一次约 400mL ,胸水病检发现癌细胞 , 未明确细胞类型。抽 液后症状有减轻 , 数 日后咳嗽气促明显加重 , 以致夜间不能平卧。 症见面色萎黄 , 气促貌 , 喉中有痰 , 咯 白色泡沫痰 , 纳差 , 眠差 , 舌淡苔 白腻 , 脉沉弦。 证属饮停胸胁 , 肺气不宣。 治宜逐水祛饮 , 降气化痰 。 予 葶苈大枣汤合泽漆汤加减 : 泽漆 15g, 紫菀 20g, 黄芩 15g, 人参 10g , 甘草 5g, 葶苈子 30g, 大枣 10g, 桂枝 10g, 生姜 6g, 法半夏 15g, 白前 15g, 陈皮10g, 茯苓 15g, 紫苏子 15g, 杏仁 10g, 甘遂 2g(后下) 。 7 剂 , 每 日1剂。 1周后复诊 , 诉气促 、 咳嗽有减轻 。 上方减葶苈子为 25g, 加 白芥子 6g, 续服 15 剂 , 期间胸腔抽液 1次 , 以后未再抽液 , 一直在门诊 口服中药 , 至今患者仍健在 。
3、 旋覆代赭汤治疗肿瘤 并发 呕吐
旋覆代赭汤出自《 伤寒论》 , 原文“ 伤寒发汗, 若吐, 若下, 解后 , 心下痞鞭 , 噫气不除者 , 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 全方 由旋覆花、人参 、 生姜 、 代赭石 、 半夏 、 大枣 、 甘草组成 。 方 中旋覆花性温消痰下气散结 , 能升能降 , 疏 肝利肺 ; 代赭石重镇降逆 ; 半夏 、 生姜辛温而散 , 涤痰散饮 , 开心下之痞结 ; 人参 、 甘草 、 大枣甘温 以补脾胃之虚 。 诸药配合 , 除痰下气而消痞除噫。临床常用于肿瘤并发恶心 、 呕吐涎沫 、 善嗳气等 , 特别是肿瘤放化疗后 所致 , 凡属脾胃气伤, 邪气内陷, 升降失常, 中焦气机痞塞均可应用此方加减 。正如楼全善所谓 : “病解后 , 心中痞鞭 , 噫气 , 若不下利者 ,此条旋覆代赭石汤也 ; 若下利者 , 前条生姜泻心汤也” 。
刘某 , 女性 , 58 岁 , 2007 年 6 月 24 日初诊 。主诉 : 发现右肺癌 1 月 , 频繁恶心呕吐 1 周。1 月前患者因胸痛经 CT 、 纤支镜检确诊为右 中心性肺癌 ( 中分化腺癌)T3N2M0, Ⅲa 期 , 1周前在省肿瘤医院予 Tc 方案 (紫杉醇 210mg +卡铂400mg)化疗 1次 , 患者 即出现恶心呕吐 , 嗳气 , 厌 油, 口苦 , 神疲乏力 , 纳差 , 眠差, 先 后予格拉司琼 、 胃复安 、 吗丁啉等治疗无效 , 患者呕吐频 繁, 无法进食 , 其家属诉求中医治疗。症见 : 背入诊室 , 面色苍白 , 神疲乏力 , 声低懒言, 频繁干呕 , 偶见 吐出黄绿色及涎沫样液体 , 舌淡胖 , 边有齿痕 , 苔 白厚腻 , 脉涩细数 。 证属脾 胃气伤, 中焦痞塞 。 治宜健脾和 胃, 降逆止呕。予旋覆代赭石汤合平 胃散加减 : 旋覆花10g(包煎) , 西洋参 10g, 生姜5g, 代赭石 15g(先下) , 法半夏 15g,大枣 10g, 甘草 5g, 苍术 15g, 陈皮 10g , 厚朴 15g, 砂仁 10g(后下) , 白蔻仁 10g(后下 ) , 茯苓 15g。 4 剂 , 每 日 1剂 , 同时予西医补液对症治疗。 4 日后复诊 , 扶人诊室 , 诉呕吐次数 明显减少 , 能进流质饮食 , 仍厌油, 口苦 , 腹胀 。 上方加黄连 5g, 桂枝 10g, 吴茱萸5g, 续服 7 剂 , 呕吐停止 , 饮食基本恢复 , 能顺利进行下一周期化疗 。
4、 乌梅丸治疗肿瘤并发腹泻
乌梅丸出自《 伤寒论》 , 原文 “伤寒, 脉微而厥, 至七八日肤冷 , 其人躁无暂安时者 , 此为藏厥 , 非蚘厥也。蚘厥 者, 其人当吐蚘 ,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 , 此为藏寒 , 蚘上如其膈 , 故烦 , 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 又烦者, 蚘闻食臭出, 其人常自吐蚘。 蚘厥者, 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 全方由乌梅 、 细辛 、 干姜 、 黄连 、 附子 、 当归 、黄柏 、 桂枝 、 人参 、 蜀椒组成 。本方重用 乌梅之酸 , 配伍蜀椒 、 桂枝 、 附子 、 干姜 、 细辛之辛与黄连 、 黄柏之苦 , 且佐当归 、 人参以养
血益气, 祛邪而不伤正, 扶正有助于祛邪, 酸苦辛同用, 被后世奉为治蛔祖方。 临证常用于肿瘤并发腹泻 , 符合仲景于乌梅方后 已有 “又主久利” 的记载 。柯韵伯指 出 “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符 , 下之利不止 , 与又主久利句合 , 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 , 非只为蛔厥之剂” 。后世 《 医宗金鉴》 、 章虚谷等皆强调此方为厥阴正治之主方 , 符合本方的组方精神与临床实际的。本方重用乌梅 , 既能滋肝 , 又能泄肝 , 酸与甘合则滋阴, 酸与苦合则泄热, 另一方面辛与甘合, 能够温阳, 辛与苦合, 又能通降, 所以酸甘辛苦复发,刚柔并用 , 为 “治厥阴防少阳、 护阳明之全剂” , 用 于厥 阴病阴阳两伤 , 凡病机属 胃热肠寒 、 正气虚弱之久利 、 久泻 , 使用本方 , 可
获良效。
刘某 , 男性 , 62 岁 , 2008 年 9 月 20 日初诊 。主诉 : 食道癌根治术后 2 月, 腹泻 1月余。2月前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经 胃镜检诊断为食道 中段低分化鳞癌 , 并行食道癌根治术 , 术后分期为T2NOM0 na 期 , 未行放化疗。1月前患者 出现腹痛腹泻 , 痛则泻 ,泻后痛减 , 一 日少则 5 ~ 6 次 , 多达 10 余次 , 先呈稀便, 渐呈水样便 , 在外院先后 口服西药泻立停 , 思密达 、 易蒙停及 中药葛根芩连汤、 参苓 白术散、 四神汤加减等均无效 , 为求中医治疗就诊。 症见 : 面色萎黄 , 形体消瘦 , 神疲乏力 , 口苦 口干 , 舌淡红苔薄黄腻 ,脉弦数 。 证属胃热肠寒 , 肝脾不调 。 治宜调和肝脾 , 扶正止泻。 予乌梅丸合痛泻药方加减 : 乌梅 20g , 细辛 6g , 干姜 6g, 黄连 10g, 附子 10g(先下) , 当归 10g, 黄柏 10g, 桂枝 10g, 西洋参 10g, 蜀椒10g, 陈皮 12g, 白芍 30g, 白术 10g, 防风 15g, 车前子 15g。 5 剂 , 每日 1剂。5d后复诊 , 诉腹痛减轻 , 腹泻次数减少 , 每 日最多 4 ~5次 , 常有成形大便 。上方加黄芪 30g, 减车前子 , 续服 15剂 , 腹泻腹泻消失, 目前仍在门诊间断服中药抗肿瘤治疗。
5、 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肿瘤并发精神疾病
两方均出自《 金匮要略》 , 原文“百合病 , 不经吐下发汗 , 病形如初 , 百合地黄汤主之” 。 方中百合苦寒清热养 阴, 生地黄甘润清热凉血 , 是养肺 阴益心营之主要方剂。 原文“妇女脏躁, 喜悲伤欲哭 , 像 如神灵所作, 数欠伸, 甘麦大枣汤主之”。方 中甘草甘缓和中 , 以缓肝急 ; 小麦甘微寒 , 以养心肝而止躁 ; 大枣甘平 , 补中益气 , 增津液 , 共奏甘润养阴, 缓急宁神。 临床上联用两方治疗肿瘤患者失眠 , 悲观 , 焦虑 , 烦躁不安 , 易怒, 频作欠伸 , 神疲乏力等症 , 多用于女性 , 但男子也可用 。 正如《 类聚方广义》 云“孀妇室女 , 平素抑郁无聊 , 夜夜不眠等人 , 多发此证 , 发则恶寒发热 ,战栗错语 , 心神恍惚 , 居不安席 , 酸泣不已, 服此方立效”。 两方均属甘润之品, 能“滋脏气而止其燥”。
游某 , 女性 , 45 岁 , 公务员 , 2006 年 9 月 16 日初诊。 主诉 : 右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后 8 月, 焦虑 、 眠差 2月余。8月前患者因右乳包块就诊 ,经针吸活检发现癌细胞 ,并行右乳腺癌根治术 , 术后诊断 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T2N2M0, ⅢA 期 ), 术后予多西他赛 +表阿霉素化疗 6 周期 , 局部淋巴结 IMRT25次 , 随后一直予三苯氧胺 口服。2 月前患 者出现失 眠, 易烦躁 , 悲观 , 焦虑, 易怒, 情绪易激动, 时悲伤欲哭, 对生活无信心, 西医诊断为焦虑症, 予抗抑郁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无效, 来院中医治疗,就诊 。症见 : 神疲乏力 , 面色晦暗 , 口干 口苦, 舌质黯, 苔薄白, 脉弦涩 。 证属肝郁血瘀 , 心神不宁。 治予疏肝活血 , 养心安神。 方选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血府逐瘀汤加减 : 百合 20g, 生地黄15g, 黄芪 30g, 西洋参 10g, 浮小麦 30g , 大枣 5g, 桃仁 10g, 红花10g, 当归 10g, 川芎 10g, 柴胡 10g, 枳壳 15g, 牛膝 10g , 甘草 10g,酸枣仁 30g。 7 剂, 每日1剂。 1周后复诊 , 诉睡眠有好转, 自觉烦躁感有减轻, 饮食尚差。 上方加黄连3g健胃, 再服 10 剂, 上述诸
症均消失, 患者重树生活信心, 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积极抗肿瘤治疗 , 目前仍在门诊随访中。
6 、小柴胡汤治疗肿瘤并发发热
小柴胡汤 出自《 伤寒论》 , 由柴胡 、 黄芩 、 人参 、 半夏 、 生姜、 大枣 、 甘草组成 。原文 “伤寒五六 日, 中风 , 往来寒热 ,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 , 心烦喜呕, 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粳,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热, 或咳者, 小柴胡汤主之” , “诸黄 , 腹痛而呕者 , 宜柴胡 汤” , “呕而发热者 , 小柴胡汤主之”。 本方为和解少 阳之主方。 柴胡为少阳专药 , 轻清升散, 疏邪透表 , 故为君药。 黄芩苦寒 , 善清少阳相火 , 故为臣药, 配合柴胡, 一散一清, 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 散结消痞, 为佐药 , 为助君臣药攻邪之用。 人参 、 甘草为佐 , 生姜 、 大枣为使 , 益胃气, 生津液, 和营卫, 既扶正以助祛邪, 又实里而防邪入。如此配合, 以祛邪为主, 兼顾正气, 以少阳为主, 兼和胃气, 故可使“ 上焦得通 , 津液得下 , 胃气因和, 身谶然汗出而解 ”(《 伤寒论》 ) 。或治不如法, 小柴胡汤证仍在者, 服小柴胡汤后, “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 。用本 方治疗肿瘤并发发热 , 病机属邪郁少阳, 枢机不利 , 适应证不一定是典型的柴胡证 : 往来寒热 ,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 , 心烦喜呕。 正如“伤寒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 , 不必悉具 ”。在肿瘤治疗过程 中, 常出现病证转化 , 只要出现一二个小柴胡汤证之主症 , 便可 以使用本方 , 或加减 、 化裁 ,皆能取得显著疗效。
张某, 男性, 40 岁, 2009 年 2 月 23 日初诊。主诉: 发现鼻咽癌 6 月余 , 发热 1月余 。 6 月前患者因右颈部包块在省肿瘤医院针吸活检提示转移性鳞癌 , 后经 CT 、 MRI 确诊鼻咽癌 T3N2M01 VA 期 , 随后行 TP 方案 (紫杉醇 +顺铂 ) 化疗 4 周期 (第 2 周期后疗效评价为PR) , 同步行放疗共 60GY, 复查 MRI 及鼻咽镜检提示病灶 消失。1月来患者出现时寒时热 , 口干 口苦 , 心悸心烦 , 纳差 , 食入欲呕 , 每 日体温最高达 39℃ , 多见于 38. 0 ~ 38. 5℃ , 查血常规提示 Ⅱ度骨髓抑制, 在当地 医院予西医抗感染 , 升 白细胞及中药治疗效果差, 而来 院求诊。 症见形体消瘦 , 面色黧黑 , 神疲乏力,舌黯红苔少,脉弦细数,证属邪郁少阳,气虚血淤。治宜和解少阳,活血调气,方选小柴胡汤合生脉饮加减:柴胡15g、黄芩15g、西洋参15g、法半夏20g、麦冬20g、五味子10g、沙参30g、丹参30g、蜂房10g、白术15g、菟丝子20g、补骨脂30g、生姜3g、大枣10g、甘草5g。5剂,每日1剂。5d后复诊,诉体温最高达37.5℃,食欲有增加,乏力感减轻。上方加阿胶10g(烊化),再服7剂,复查血常规三系均有提升,体温正常,食纳有好转。减生姜、五味子,加黄精15g,续服7剂,血常规恢复正常,精力明显好转,能胜任简单工作,目前仍在门诊治疗。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