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读《易经》| 做智慧和谐的“大君子”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每一个文艺的人都在这里

读书写作观察思考

读《易经》| 做智慧和谐的“大君子”

《周易》传统文化最高境界,中华文明之始源

近日,读《易经》一书,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见解精辟,的确受益匪浅。它揭示人生法则,披露生活哲理,掌握生存规律,则指导人们,趋利避害,逢凶化吉。尤其是教育和引导我们,不做世间闲客。要振奋精神,去懒戒惰,勇敢面对难题,和谐处世……在这些方面,它具有独到之思想认识,闪耀着智慧之光芒,至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一、君子以果行育德

读《易经》| 做智慧和谐的“大君子”

易经八卦图

据《易经·蒙·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这句话指出,一个人,最初好像山下泉水,涓涓细流。但只要奔腾不息,勤勤恳恳,坚持不懈,以果断勇敢地行动,培育奋斗之品德,最终将成为滔滔江河,汇入浩瀚无边之大海,滋养千事万物。又据《易经》之《蒙卦》讲,山水蒙,艮上坎下,艮为山,坎为水,象为山下有泉。以泉喻人,人要像泉水那样奋斗不懈。

古时候,把童孩开始入学叫“发蒙”,起初读书叫“启蒙”。从母胎中呱呱坠地,接触到人世间,开始总是蒙昧的,后来慢慢成长,这其中,总会遇见许多困难。正如小溪到大海,过程之曲折,道路之艰险,难以想像。碰到高山、峡谷、深渊,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奔流不止,奋发蹈厉,夙夜匪懈,骋嗜奔欲,才能激发动力,方能有所成就。

又说,一个人天性则惰,这是不容置疑的。对于如何戒懒去惰?据《易经》里的《卦辞》曰:“蒙:亨。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这句话,诘屈聱牙,难以领会。仔细斟酌,其大概意思说,求学、做人、处事,不是我求你,而是你求我。对于同一个问题,人家耐心给你讲解,你就应该耳不旁听。可是你偷懒、不专心,消极怠惰,以至于一而再、再而三,三番五次,或告诉你,或嘱咐你,或教育你,你还是记不住,还是愚昧无知。你不是冒犯人家,又是什么呢?

古之《易经》,是一部神秘之典籍,由于年代久远,其古文晦涩难懂,深奥难解,戴玄履黄,玄之又玄。即使如此,并未减弱其直指人心的魅力。其言外之意,导德齐礼,因势利导。当偎慵堕懒之时,就想一想,哪些水才会注入大海?是奋发奔流之水。它们博采众长,渊渟泽汇,中流击楫,万壑争流,沧海横流,急流勇进。这些水,或成浩翰之势,或被景仰之海,或作风流之韵;而那些固步自封,遇坎而止,不肯流淌,又无法饮用之水,最终却成了一潭死水,变臭为腐,蝇叮蚊吸,让人心生厌恶,掩鼻而过,众皆弃之,有何用处焉?

水如此,人又何尝不如此呢?杜甫诗曰:“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人如水,如果偷懒不勤奋,出生时清澈,长大时则变污浊。就像臭水那样,只能被淘汰。在一个单位里,或一个集体中,不肯上进,怠惰因循,或能力弱,或道德低,或素质差,经常拖后腿之人,自然是不会受人欢迎的,而且还可能被清退出局。想到这里,就会增添前进的力量,坚持不懈地追求。

又据《易经》上说:“蒙昧不明”,说的是懒的原因,在于前进方向及目标不明确,又惧怕困难,所以只能无所事事,停滞不前,好高骛远,以致玄酒瓠脯。故务必动刑,扼杀思想上那些散漫无为的认识,明确目标,切实可行,付诸实施,戒懒去庸。惟如此,方能像小溪那样汇入大海。

二、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

读《易经》| 做智慧和谐的“大君子”

罗盘

“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经》号称“诸经之首”,亦为德行修养之手册,被誉为开释心灵之教科书。它指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对于前贤先哲之言论,应多学习、多领会、多感悟,结合当前实践经验,以培养和提高道德修养,积蓄知识水平能力,才能冲破和超越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使得人生得以进步。

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碰见障碍。在一般人看来,有了障碍,是倒霉的,是不好的,没有一个人愿意有障碍,但又是客观存在的,不得不面对。又该怎么办呢?据《易经》上说,当你遇到障碍,不必急躁,亦不必慌张,马上停止下来,其目的是聚积能量,酝酿办法,思前想后,尤其是要借鉴前人成功之道,就会超越障碍。在停顿期间,更重要是积蓄德行,提高思想认识。《易经》则把障碍当成难得机遇,克服困难,超越障碍,这个过程,从量变到质变,可以实现质的飞跃,不断发展壮大。障碍越大,积蓄则越强,进步则越多。

比如,一道墙,拦住前行之路,我们不能怨天尤人,亦不必自暴自弃,被墙吓倒,爬在那里而起不来。信心至关重要,我们被阻止,不是不刚强;我们不前进,不是没有力量。不必画地为牢,桎梏思想,捆住手脚,把墙当成心理障碍,使我们丧失斗志。有智者说“站在巨人之肩膀之上才好前进”。以智养德,崇圣尚贤,这是一种智慧。这不是自我陶醉,更不是自欺欺人,需要坚持真理之定力,要克服盛气凌人。据《易经》说:“得意不可再往。”得意洋洋,目中无人,自高自大,是克服障碍之最大毛病。

又据《易经》大畜卦上九爻之《象》曰:“何天之衡,道大行也。”道路如高天,智者如流云。要想没有或少有障碍,就得象天空那样,道路畅通无阻,尽其所能,奋发图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本领。一位高僧说:“高高天上云,自卷自舒,何亲何疏;深深涧底水,遇曲遇直,无彼无此。”这句话充满着智慧,在浩瀚之天空上,美丽的云朵卷舒随意,不分亲亲疏疏,只要是为我所用的,皆吸收采纳;在深深的山谷沟底里,流淌着清澈之水,小沟无论曲直,只要不阻挡流向,对任其畅流有帮助,皆视为大行于天下之道。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学习前辈之言论,只要对我克服障碍有帮助,那么无论是什么人,不分尊卑老幼,没有什么不可以值得学习借鉴的。

对于克服人生障碍,除了学习前人知识,有了智力支持,还必须具有哪些方法?据《易经》上说,为了保护舆的安全,用革绳把车身和车轴捆起来,越捆其实越不安全,不如把革绳解开。这看起来是给其松绑,实则让车运转,更灵活机动,舆危险概率就会减少。当遇到障碍,硬冲也许不行,还不如先退回来,攒着足够力气,就会冲过去。又据《易经》上说,对于障碍,最有效的办法,则是止于未然。正如一头小公牛,犀角开始生长之时,就用横木把它架起来,就不能伤人,也不能莽撞。当障碍未形成气候,则阻止它,以雪沃汤,轻而易举。再据《易经》说,当障碍已经形成,而且很强大,纠正起来很困难,怎么办?正本清源,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比如,一头长着利牙的猪,要从正面上割掉其牙齿,肯定是难事,而且还可能伤到人。如果想办法把猪的猛势减掉,即使它的牙齿再锋利,只要不凶猛,还是可以避开的。这种方法,《易经》上只是说吉,而未说大吉,因为,这比止于未然要难得多。

三、君子以作事谋始

读《易经》| 做智慧和谐的“大君子”

广安浓溪镇自然形成的八卦图

一切事物存在矛盾之中,故我们的世界充满争执。《易经·序卦》中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从人类起源开始,争执来源于饮食,犹如古人所说,民以食为天。盘古开天,人与人之间,最大利益之纠葛,就是温饱问题。

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在吃饱穿暖之后,人类单纯为饮食,争执则逐渐减少。尽管如此,继之而来的,争执之起源,仍然免不了还是为了饮食,这只能说是“饮食”之大概念,是那些利益和分配的问题。比如盛饱和饥饿相遇、阴险与阳刚相见、弱势与强权抗争……虽鸡豚之息,亦会发生争执与诉讼。正如《易经》之《彖》中指出:讼卦含下坎上乾,乾卦是刚健,坎卦是险恶,或上刚下险,或下恶上健,遇到凶险还要奋进,或内心险恶,或外表强硬,难免与人发生争执。

接着,《易经》又说:“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在这个世界上,相信没有任何人,愿意处于争执当中,只希望风平浪静,安居乐业,四海波静,来好息师,没有外界干扰。因为,那种无休无止之争,只能让人们,心烦虑乱,徊肠伤气,暗气暗恼,跼蹐不安。要想消除争执与诉讼,不制造无谓之矛盾,故在谋事开始之时,考虑周全,慎重策划,增强预见性,以防止或减少争执、争端、争吵,甚至争讼之事发生。

又据《易经》讼卦的初六爻之《象》上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一旦有了微小之争执,就要尽快处理,不能拖泥带水,别把问题拖成难题,该断则断,否则反受其害。只要不将争执拖得太久,虽小有责难,最终还会吉祥。正如《易经·天水讼》卦辞说:“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其内容很深刻,大致意思是指,在争执过程中,也许一时吉祥,但终究还是凶险。宁愿贵人相助,也不愿无限地拖拖拉拉。

换句话说,有了争执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来调解。当遇见争执,找一个有能力者,双方皆信得过的人,即所谓贵人,站在中间立场,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调解双方争执,亦即谈判与和解,尽量通过协商、对话、沟通,和平解决矛盾冲突。为什么呢?争执、争端、争吵,甚至争讼,永远没有赢家。

比如,有的人打官司,虽然打赢了,道理上占强,情义上却输了,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或失去亲情,或隔阂友情,或割舍爱情,又制造出新的矛盾。所以,当遇见争执之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赢,而是如何妥善处理,争取双赢,安于正道,合情、合理又合法,顺其自然,解决得双方满意。故此,坚守正道,隐忍待发,自强自勉,不可逞强,而应退让反省自己,把握中庸,戒骄戒躁,“礼之用,和为贵”,则可功成名就。惟有如此,才是化解矛盾之道,才是解决问题之法,才是化鸱为凤之策。作者简介

杨治钊,男,大学文化,四川省广安市人,1971年出生,当兵15年,2004年转业地方工作。用心作文,高调做事,低调为人。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