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前列腺癌,我按癃闭治疗,竟收到如此好的效果!!

导语:前列腺癌是指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发部位为后侧包膜下腺体即外腺部分。本病多发于西方国家,在我国其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中医学因其有排尿困难及血尿等症状而归入“癃闭”、“血淋”范畴论治。这例病案我按癃闭治疗,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现分享如下。

前列腺癌,我按癃闭治疗,竟收到如此好的效果!!
01

病案

匡某,男性,72岁。2021年6月20日初诊。

主诉:尿不畅1个月。

病史:患者平素体健,每年常规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患者2021年1月发现PSA由去年的3.5ng/ml升至5ng/ml。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照癌,并行前列腺癌电切术,术后开始服用康士德内分泌治疗。近1个月,尿线细、排尿不畅,排尿不尽、夜尿增多,经查前列腺癌复发,患者不同意再手术,故寻求中医治疗,经人介绍来我诊所求诊。

诊见:患者述1个月来排尿无力,不畅,排便困难,会阴部疼痛,乏力,口干,纳可,眠欠佳,大便干,小便可。舌质红,舌苔微黄腻,脉弦滑涩。

西医诊断:前列腺癌。

中医诊断:癃闭

证型:脾肾两虚,湿瘀互结。

治则:利湿化瘀,健脾补骨,拟方瓜蒌瞿麦丸、桂枝茯苓丸、核桃承气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黄芪30克、瓜蒌根30克、瞿麦15克、山药30克、茯苓15克、附子10克、桂枝10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水蛭6克、土鳖虫10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冲)、补骨脂15克、仙灵脾15克、甘草10克。7剂。

并根据患者情况配制丸药一个疗程,配合水药同服。

二诊,经上方治疗后乏力好转,中药于原方去黄芪,加骨碎补15克。

后继续以上方加减治疗,服水药1个月,诸症消失,嘱其继续服丸药三个月巩固。随访至2021年12月21日,未见复发。


02

按: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发部位为后侧包膜下腺体即外腺部分。本病多发于西方国家,在我国其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与饮食结构改变有关,但能否发病则主要决定于正气,尤其是肾气的盛衰。

中医学因其有排尿困难及血尿等症状而归入“癃闭”、“血淋”范畴论治。在古代医学文献中,虽无前列腺之脏腑,也无前列腺癌病名,但仍有类似记载。

如《素问·气厥》:“胞热移于膀胱,则癖溺血。”《灵枢·九针论》有“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又有“积之所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的记载。

“癃闭”一名,首见于《内经》:“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膀胱病,小便闭”。

《灵枢·本输》说:“三焦……实则闭,虚则为遗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中对淋证的病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王春《外台秘要》载有治小便不通及小便难的方剂约20首,并有“若脏中热病者,胞涩,小便不通……为胞屈僻,律液不通,以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腹胀,津液大通,便愈。”这是最早用导尿术治疗小便不通的记载。

宋元时期朱丹溪《丹溪心法·小便不通》对其病因则有“小便不通,有气虚、血虚、有痰、风闭、实热”的描述,并将探吐一法运用于临床,“譬之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必利”。

对于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预后,《景岳全书》有谓“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证之一,不辨其所致之本,无怪其多不治也。”

嗜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或喜烟酒,日久致湿热之邪内蕴,湿阻气血,热蕴成毒,结于下焦,导致气化不利,小便不通,或小便滴沥难解而成病。若热邪结于膀胱,膀胱血络受伤亦可见尿血。

内因暴怒急躁或长期抑郁,情志不舒,疏泄不及,致使三焦气化失常,尿路受阻;肝郁气滞也可由气及血,气滞经脉,使血行不畅,经隧不利,脉络瘀阻,结于会阴而成病。

房劳过度,肾脏阴阳俱损,或素体不足,久病体弱,脾肾两虚,运化濡养失司,瘀血败精聚积下焦,结而致病。

前列腺癌病位在精室和肾,与脾、肝及膀胱气化关系密切,肾主水,主藏精,司气化,主骨,开窍于耳及二阴,合膀胱,为先天之本。前列腺癌的病机是肾气亏虚,阴阳失调,湿热痰浊气血瘀滞于会阴部而成,正所谓“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也”。

该患者前列腺癌复发,尿不畅,夜尿频,并见排便困难,会阴部疼痛,大便干,口干,舌质红,舌苔微黄腻,脉弦滑涩,乃湿与瘀结于下焦,故以瓜蒌瞿麦丸以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方中附子温肾壮阳,以助膀胱之气化,肾阳充足,膀胱气化有权,小便自然通利;配伍茯苓淡渗利水,山药润燥止渴,使水湿下行,津液上承,则小便利,口渴止,又用瓜蒌根生津润燥,瞿麦以增强通利水道之功,二味性寒,又可监制附子之燥热,以期助阳而不伤阴。

以桂枝茯苓丸合核桃承气汤加减,以化瘀消癥,更加水蛭、蟅虫以通络化瘀之功。患者乏力,故加四君子汤加黄芪以健脾益气,加补骨脂、仙灵脾以补肾,更助膀胱气化。患者服药后症状改善很快,1个月后,所有症状消失。


03

常用中草药

(1)滑石

出于《神农本草经》,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性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可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

滑石性滑利窍,寒则清热,故能清膀胱湿热而通利水道,是治淋证常用药,若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热淋及尿闭等,常与木通、车前子、瞿麦等同用;若用于石淋,可与海金沙、金钱草、木通等配用。

本品甘淡而寒,既能利水湿,又能解暑热,是治暑湿之常用药。若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可与甘草同用,即六一散;若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胸闷,脉弦细而濡,则与薏苡仁、白蔻仁、杏仁等配用,如三仁汤。

可单用或与枯矾、黄柏等为末,撒布患处,可治疗湿疮,湿疹;可与薄荷、甘草等配合制成痱子粉外用,治痱子。

《神农本草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

《本草纲目》:“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盖甘淡之味,先入于胃,渗走经络,游溢精气,上输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为水之上源。膀胱司津液,气化则能出。故滑石上能发表,下利水道,为荡热燥湿之剂。”

(2)王不留行

出自《神农本草经》,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平。归肝、胃经。主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本品善于通利血脉,活血通经,走而不守,用于经行不畅、痛经及经闭,常配当归、川芎、香附、红花等药用。治妇人难产,或胎死腹中,可配酸浆草、五灵脂、刘寄奴等药同用。

本品归肝、胃经,走血分,苦泄宣通,行而不留,能行血脉,通乳汁,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常用之品,常与穿山甲等同用,如涌泉散;若与黄芪、当归或当归、猪蹄同用若治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取本品活血消痈、消肿止痛之功,亦常用治乳痈肿痛,可配蒲公英、夏枯草、瓜蒌等。

本品性善下行,能活血利尿通淋,善治多种淋证,常与石韦、瞿麦、冬葵子等同用。

《神农本草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

《本草纲目》::“利小便。”“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

《本草新编》:“王不留行,乃利药也,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行者也。凡病逆而上冲者,用之可降,……但其性过速,宜暂而不宜久,又不可不知也。”

(3)路路通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序,生用。性味苦,平。归肝、肾经。可袪风活络,利水,通经。

本品“大能通十二经穴”,既能祛风湿,又能舒筋络,通经脉。善治风湿痹痛,麻木拘挛者,常与伸筋草、络石藤、秦艽等配伍;若气血瘀滞,脉络痹阻,中风后半身不遂,可与黄芪、川芎、红花等同用。

本品能通行经脉而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桃仁、红花、苏木等。本品味苦降泄,能通经利水消肿,治水肿胀满,多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

本品能疏理肝气而通经,治气滞血瘀之经少不畅或经闭,小腹胀痛,常与当归、川芎、茺蔚子等配伍。

本品能通经脉,下乳汁,常配穿山甲、王不留行、青皮等,治乳汁不通,乳房胀痛,或乳少之证。还能袪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可与地肤子、刺蒺藜、苦参等配伍,内服或外洗。

《本草纲目拾遗》:“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筋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其性大能通十二经穴,故《救生苦海》治水肿胀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

《岭南采药录》:“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