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
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在太极拳界的地位相当于《大学》之于儒家,《道德经》之于道家。太极拳界有这样一个说法,无论拳架的外形有多么大的差异,无论推手的风格有多么大的不同,在理论上都必定尊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太极拳。对于我们每一位太极学子来说,这篇短文是必须透彻理解和踏实践行的,是我们太极修炼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太极拳论》这篇文章,面世不到两百年,相传是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在河南舞阳县一家盐店偶然得到的,是当时仅有的一篇关于太极拳的理论文章,上面有一句话是“明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意指作者是明朝山西的王宗岳,其它的细节就没有了,王宗岳其人的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我们现在说不清楚,目前学术界有很多的考据和争论,众说纷纭,其间关联到太极拳的起源、传承等大问题。但这不是我们这里要考虑的重点。对于前辈祖师的心血之作,我们唯有深刻领会其真意,并认真实践于我们的太极修炼之中,方不负祖师垂宪后学的一片赤诚之心。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是立焉。”
这是北宋大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开篇的几句话,从中我们不难推论出,王宗岳在写《太极拳论》的时候,一定是深受周敦颐思想的影响,并用更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宇宙观,深入理解古人对“太极”一词的定义,对于我们的太极修炼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周易·系辞》中有这样一段话: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是对《易经》阴阳互动思想的高度概括,周敦颐的思想与之也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儒家的宇宙观。
道家的表述在文字上有所不同,意思却是一样。《道德经》第四十章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二章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如果我们把这几种不同的表述作一个对应,不难看出其间的同一性。
“无”、“无极”、“道”这几个概念都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的不同表述,这是超越于我们的思维范围的最高的哲学概念,姑且取了这么一个名号罢了。古人“无中生有”的思想与现代物理学揭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至于无中如何生有?大爆炸如何产生?的确不是我们的思维能到达的地带,但“有”一旦产生,就有了“阴阳”的分别,古人对“阴阳”的认识至少可以追溯到伏羲画卦的时代,距今大约八千年了,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而战国后才成文的《周易·系辞》提出“太极生两仪”即“阴阳”生于“太极”,反映了古人对“无中生有”的过程的探索。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太极”比“阴阳”更高一个层次,是介于“无”和“有”之间的一种状态,你不能说是它是“无”,也不能说它是“有”,它代表的是从“无”到“有”的临界状态,蕴含着无穷的可能性。
也许我们可以用“大爆炸理论”中的“奇点”来对应,须知,“奇点”蕴含了我们这个宇宙的一切,而它是趋近于无穷小的!正如庄子所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状态。
我想这就是“太极”一词的本意,理解这个对于我们的太极修炼有什么意义呢?中国古人对宇宙的认知和对人本身的认知是一体的,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陆象山说:“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我们怎么理解宇宙,就怎么理解人本身。
事实上《太极拳论》全部是阐释我们练太极拳究竟要练成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应该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理调整成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调整成一种“太极”的状态。
把宇宙的“无”和“有”对应到我们的身体上,我们很容易找到一对对应的关系,就是“静”和“动”。
“动静之机”的“机”就是说“太极”是“动”和“静”之间的临界状态,是将动未动、可静可动、欲静还动的那样一种活泼的,具有无穷可能性的状态,这对于我们的太极修炼就有了直接的指导意义,我们在练太极拳的时候,就是要让我们的身体处在这样一种状态,太极拳的动作轻柔和缓,每一个刹那都处在这么一种状态当中,灵活、通达、变化无穷、生机无限。
我们把身体的“太极”状态具体化,就要在这一动一静之间去体会。
杨式太极拳第三代祖师杨澄甫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分”是指我们的身体一动,就要分虚实,只要一处在“动”的状态,就必然是有虚实之分的状态。杨澄甫祖师在《太极拳说十要》中说: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澄甫祖师在这里主要是讲了左右腿的分虚实问题,其实这个引伸开来,全身上下、前后、左右,无不要分虚实;相传为张三丰祖师所作的《太极拳经》则说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十三势歌》也有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之句。可见前辈祖师对于“虚实”这一对阴阳的重视。这个问题在后面还会展开论述。
“静之则合”的“合”是合在一种什么状态呢?我们很自然的会联想到《中庸》中的名句
“喜恕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里的喜怒哀乐都没有生发的状态,就是阴阳未分的状态,但又不是如“无极”那样的寂灭状态,而正是具有无穷变化的可能性的“太极”状态,也就是“中”的状态。
“中”本是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并称“六合”。六合之“合”即是合在“中”,无“中”则“六合”无从谈起,于是我们可以把“太极”也理解为“中”,“中”具有无穷的可能性,可前、可后、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其实六合即空间,“中”在哪里,就是我们自己现在的所在地呀。
如果我们从时间的范畴来考察这个“中”,则无疑的,“中”即是过去、现在、未来之“现在”,也就是“此时此刻”。
我们把时间和空间合起来,很显然的,“中”就是“此时此地”,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所在的“此时此地”,借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当下”,这就是“中”,这就是“太极”。
《庄子·齐物论》中说: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大道的枢纽正是空虚无为的“环中”,所以才能应物自然,就是本身具有无穷的变化,以应对万事万物无穷的可能性。我们常说的“以不变应成变”,本质是“以不变生万变,以万变应万变”,这个“不变”就是“中”,就是“太极”。
我们行拳的过程,看起来是一个连续的动态,但每一个当下,无不守“中”,即无不是处在“太极”状态。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处在这样一种守中的太极状态呢?“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一句直接给出了答案,这句话直切要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根上的要点。《中庸》被称为儒家的心法,心法的核心是什么?我们看《中庸》中的这一句: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这是圣人苦口婆心的教导,也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在里面。聪明能干的人容易的犯“过”的毛病,过在哪里呢,过在自以为是,过在以为别人都笨,于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把自己的东西强加于人,结果往往好心办坏事,还满腹委曲;而愚钝的人呢,易犯“不及”的毛病,自甘下位,凡事不敢承担,等着天上掉馅饼,寄希望于他人的恩赐,这样的人不免一辈子做奴隶。
“过”与“不及”都是我们要努力去除的,“无过不及”,就能合度、合适,就能走中道,就是“守中”!
孔夫子是个美食家,以餐饮文化来做比喻,中国美食,讲究的是“味道”,依赖的是“感觉”,用量常是“少许”,称赞常用“不错”。唯其如此,美味食之不尽。不像外来的快餐,标准化生产,都是一个味道。琴棋书画诗酒茶花,只要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无不讲究这个“味道”!
用在我们的太极修炼上,当我们的身体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如果我与之针锋相对的对抗,用力超过了维持身体中正的需要,就是“过”,太极拳的术语称之为“顶”,其结果必然是“大力胜小力”;而如果一味退让,用力达不到维持重心的稳定,则会被对手打出,这就是“不及”,术语则叫做“丢”。我们要在推手中维持自身重心的稳定,也就是“守中”,就要对来力做到“不丢不顶”,“不丢不顶”是因,“守中”是果。
如何做到“不丢不顶”呢?“随曲就伸”就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十三势歌》中有一句
“仔细留心向推求,曲伸开合听自由”
,曲和伸是一对阴阳,如何才能做到呢?以上肢为例,首先,肩、肘、腕、指四大关节,要非常灵活,通过长期放松的训练,可以把我们的关节拉开,筋腱拉长,达到骨强筋柔的效果,这样每个关节的活动度都比一般人更大,全身都是这样;其次,就是“随”和“就”,这两字深刻反映了太极推手的哲学思想,就是“舍己从人”!
“随”即跟随、随顺之意,“就”在这里也是“顺承”的意思,也就是“曲伸开合”均须随对方之动而动,并不加入自己的主观想法在里面,那有人就说了,这哪里有“自由”呢,岂非全由他人做了主去!其实妙处就在这里,人们常说“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这个道理在太极推手中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只有当我们舍去自己内心的一切主观想法,具体到推手当中,就是要舍掉争强斗狠之心、舍掉战胜他人之心、舍掉想赢怕输之心、舍掉我要用什么手法之心、舍掉卖弄之心、舍掉轻视对方之心、舍掉追求效果之心,让自己处在“无过不及,不丢不顶”的状态,正如《庄子·应帝王》中所说: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而不伤。”
把自己当做一面镜子,客观如实地反映对方的状况,他做得对,那很好!他做的不对,自然会有弱点暴露出来,当对手的弱点暴露出来,我如何处理,则操之于我手了,这才是我的真自由!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如何在太极推手中获得自由呢?太极推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散手的慢动作模拟,我们在推手中心平气和地去听探顺化,是为了寻求更合理更经济的制敌方式。其实把太极推手说成是两人的散手对抗的模拟,似乎还说的浅了,我更愿意把推手看成是两国交战的模拟。我们从推手中需要去感悟和修炼的,不是把自己练成一个兵,而是要学习成为将帅之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太极推手是那些做管理带团队的人最应该学习的,我们从太极推手中可以学习和训练出来的素质和能力,正是做管理者最需要的。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这是曾国藩嘱咐他弟弟的对联。曾文正公如此举重若轻,我辈玩玩手战小术,固然不在一个量级,但道理上却是相通的,以小见大,通于一而万事毕。
正如《孙子兵法·兵形篇》所言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无过不及”是战略上的指导思想,就是先求稳当;“随曲就伸”是战术原则,在随顺中静待时机。接下来这句话“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就是具体的战术运用。
“人刚”,即对方来势汹汹,则我不能与之正面对抗,犯“顶”的毛病,而是“柔化”,这个过程在太极推手的术语就称为“走”,也称为“走化”,“走化”以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就是要达到“我顺人背”的态势,这个术语就称之谓“粘”,我处在非常稳当和顺的状态,而让方感到处于“背势”,以前我老师经常说“我粘着你,你感到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处于“背势”的表现。如果只是一味“走化”,固然化解了对方的进攻,但是没有“粘”住对方,没有形成“我顺人背”的态势,则还是“丢”,仅能自保,难以把握制胜之机。当然,从个人修为上来说,我老师常常教导我们“战胜他人不为强,让过他人方为高”,则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通过随顺、通过避敌锋芒的走化,掌握主动权。就如围棋上的“先手”。只有掌握了主动权,才有真自由。而这主动权的获得,偏偏是从被动中来,这真是太极推手的奇妙之处。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这一句粗看起来,与阴阳对待之理不合,按说,对方急,我应该不急,对方缓,我就应该急攻才对嘛。但是前人的思维不是这么表面化的,而是有更深的含义在。从心态上来说,不管对方如何缓急变化,我都是应该不急的,这是平时练拳走架所涵养出来的静气,是太极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本人在学拳初期,本身并不喜欢打拳,推手对抗觉得很过瘾,甚至一度认为打拳没用,但是老师是过来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打拳的重要性,包括很多功夫比我好的老师兄,都说很多东西要在拳架当中去找,在前期我是没有听进去的,直到后来一段时间推手功夫老不进步,遇到很大的瓶颈,才想起老师说的话:推手要进步,必须打好拳。特别是后来也有人跟我学了,要把拳理拳法说清楚,才逼着自己认真的打拳,在走架行拳中去找东西,我要跟人讲一个东西,没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我是开不了口的,自己百分之百搞懂了的东西,跟别人讲起来才有真正的自信,也许这是性格使然吧。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又会冒出新的想法和体悟,这是教学双方互相砥砺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过去我老师常说:“其实我的功夫是教徒弟教出来的。”以前只当是老师谦虚的说法,现在才知道老师经常说大实话。李太老师去世的时候,我老师56岁,一直到他90岁去世,从来没有停滞过对拳理拳法的钻研精进,求真务实,精雕细琢,所以他能取得那样的成就不是偶然得来的。
《十三势歌》里有一句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这里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显然说的不是心态,而是事态上的具体应对措施,也就是要做到“因敌变化”。这与前面讲的随顺,走化完全一致,就是要放下我自己的一切主观预设,完全根据对方的具体变化而变化,这又是以被动求主动。人们常说:太极无招胜有招。电影里面的张三丰对张无忌说:“太极拳只重其意,不重其招,你忘掉所有的招式,就练成太极拳了。”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通过招式来养习惯,但在临机对敌的时候,如果心存一个我要用什么招式的想法,就很麻烦了。我们可以透过“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去看到隐藏在背后的两个字,就是——忘我。
杨式太极拳第四代祖师李雅轩
虽变化
万端,而理唯一贯。
当我们真的放下自己内心的主观预设,进入忘我的状态,我们对外物的感应反而会更加清明。这样不论对方如何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拳谚里有“一招鲜,吃遍天”的说法,说是把一个招式千锤百炼,不管对方如何变化多端,我都用这一招应对,“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做倒是很省事的,但显然不是这里所说的一贯之理。这个“一贯之理”是什么呢?
《庄子·达生篇》里讲了一个纪渻子养斗鸡的故事: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这就是练就了“不变”的功夫,呆若木鸡,反而是“其德全矣”!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不丢不顶,守中用中”,把这个“不变”的东西练上身,在临机应用上妙用无穷,可以生发出无穷的变化,以与对方的“变化万端”相对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以不变生万变,以万变应万变”。
所以说,太极拳的“无招”即是表现在它完全因应对方的变化而变化。我平常与朋友交流的时候,也曾遇到有人说:太极拳里面好象没有你这个招式哦?我说:哪有什么招式又不是太极拳的招式呢,只要符合太极拳理,什么招式都可以为我所用,太极的修炼本来是为了身心的自由,你练拳的结果是为自己套上了更多的枷锁,还是破除了更多的束缚?这可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呀。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这是在讲太极拳修炼的次第。记得几年前一位外地的朋友来访,问及太极拳那么慢的动作到底在练什么?传统太极拳与公园里的国标太极拳到底有什么区别?于是我就用炼刀的过程来比喻。
把一块顽铁打造成一把锋利的刀,首先要把这块铁在炼钢炉里锻烧,反复锤打,百炼成钢,这是一个去除杂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传统太极拳里的基本功法训练,把全身各个部位针对性的重新塑造,养成新的用劲习惯。接下来要把这块钢制作成一把刀坯子,外表的样子大概像一把刀了,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拳架的过程,也就是把功法训练得来的局部用劲习惯整体化,外在的样子看起来就是太极拳了,但也只是个样子而已。下一个阶段,还要反复锤炼,不断纯化,这就是拳架的细化、深化,把每一个招式练得纯熟,去除多余的盲动、乱动,提高全身的协调性、整体性,培养通畅的劲路,这就是所谓的“着熟”的过程,看起来越来越象一把刀了,但这是一把未开刃的刀,中看不中用。要把刀锋开出来,必须进行推手的训练,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多种推手对练、散手对练、实战对抗,实战对抗相当于淬火,这把刀也就大概差不多成了,但还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磨刀的过程相当于术语所说的“听劲”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拳架与推手是相互磨砺的关系,待得这刀越来越锋利,就是“听劲”越来越细致,“吹毛用了急须磨”,由粗入细,由细入微!这一过程漫长而精细,是一个以武进道的过程,也是一个其乐无穷的过程。当炼成了这样一把利刃,就不能随便拿来东砍西砍了,而是要“善刀而藏之”,好好的保养,怎么保养呢?每天把它从刀鞘里小心取出,用真丝的绸缎轻柔的擦拭之,爱抚之,呵护之,这个就是你看到的轻柔和缓的传统太极拳了,这时的拳,才是传统意义上的打太极拳。
朋友说:听你这么一说,太极拳就太难了,我们怎么学的了呢?其实《道德经》里早就说得很清楚: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破迷开悟的过程。所谓“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正是一个由渐修到顿悟,悟后再起修的过程。
前面我们说了太极拳是“无招胜有招”,这里又说要从“着(招)熟”开始起修,岂不是矛盾么。这里我们需要搞明白的是太极拳的“着熟”练的究竟是什么?07年的时候我给人讲这一段的时候,把太极十三势“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一一做了分析,通过这几年的学习,现在觉得这些方法都不是本质的东西,而是具备了某种“能力”之后派生出来的东西,这个“能力”才是更本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听劲”。着熟是练法,目的是练“听劲”。太极拳与别的技击术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一定要找一个不同点,那可能就是太极拳特别重视“听劲”的训练。别的技击术强调的是条件反射,动力定型,灵敏的反应,动作的预判等。而太极拳的“听劲”强调的是身体的“感知”能力,重要的是知道。知道对方的劲力大小、方向、快慢等。至于知道了以后该如何应对,与别的技击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一定要给“听劲”下一个定义,可以说“微动即知为听劲”。至于“微动”之“微”,微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功夫高低的判断标准了,功夫越高者,能感知到的变化就越细微,反之就越粗糙。以前我老师常说:太极推手是个精细活,就像大姑娘绣花。记得有一段时间,老师特别叫我跟几个老太太推手,当时公园里有几个跟老师打拳的老太太,虽然不是正式入了门的,但耳濡目染,也有一些桩功,身上也有一些反应,一般初学的年轻人还拿她们没办法。我跟她们推手,如果用蛮力,肯定随便赢,但会被她们瞧不起,说我用的是蛮力,她们心里不服。况且赢了她们又没面子,没奈何,只有静下心来,想办法不用蛮力去动其重心,不仅如此,还要随时注意保护其安全,老太太要跌一跤可不是闹着玩的。结果那段时间的训练对我帮助极大。
记得我刚入门那段时间,对练拳很痴迷,有一个信念在支撑,那就是以为那么缓慢的练去,会练出内劲来。动作很快就学会了,慢慢还觉得自己还打的不错了,但说好的内劲呢?总是遥遥无期!慢慢就对练拳产生了厌倦,对为什么要那么练产生了极大怀疑,另一方面对推手很痴迷,基本上只推手不练拳,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功夫总是停滞不前,老师也经常追问我打拳没有,老的师兄也一再对我说要打拳,可是那段时间我一直提不起练拳的兴致,后来也有人要跟我学了,我开始教人打拳,相当于是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自己又重新开始打拳,没有想到的是一段时间以后,师兄们说我功夫长了,我自己也意识到的确是打拳的原因,慢慢的我明白了练拳的真正的作用是练“知己”的功夫,通过练拳让周身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自己知道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处在什么位置,处在一种什么样的运动状态下。以前推手的时候,一心想着去控制别人,对自己的身体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往往没有自我觉照,老师兄在旁边看着,说我这里没有松,那里没有松,可是我自己却不觉得。要在对抗状态反观内照自己身体的状态是很难的,而在一个人练拳的时候却可以从容地观照自身,这也是太极拳要慢练的原因之一。
推手练的是什么呢,当然是“知人”的功夫,有句俗话说:要想了解别人,先要了解自己。到底还是“知己”的功夫是基础。通过练拳推手养成正确的姿势,正确的习惯,要形成决定见,那么对别人的错误就能一眼看穿,这就是“未动能知”,也即“懂劲”。以前李雅轩太老师曾说:太极拳只有两个劲,即懂劲和不懂劲。懂劲了,可以千变万化;不懂劲,就算会一百个劲,也是白搭。我们这一门对“懂劲”提的很高,可以说是一个门槛,一个很高的门槛,懂劲了,方可称为太极拳的“内行”。以前我的老师评价某人,说对方是个“内行”,那是相当高的评价。有的人可以武功很高,打人可能很厉害,但到底是“外行”,是不足与之论太极拳的。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就完全谈的是境界了,神明的境界可以想象,不可妄言。不过古人既然如此说,为我们立了目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是不要人为的神化就是了。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这里的“用力之久”讲的是恒心,我老师以前经常说
“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里面也讲
“念念不断,必有回响”
,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是不可能有“豁然贯通”的收获的。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这是太极拳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八个字,是太极拳最具代表性的动作要领,讲的是太极拳的身法,简言之就是“上虚下实”。
“领”字是动词,有向上伸拔的意思。以前我的老师常用提线木偶来做比喻,就像头顶正中的百会穴有一根无形的线在向上提着,这条线一直向下通到尾闾,勾在尾闾上,这就是我们人身体的中轴,这根中轴要一直保持向上提着的劲,但又不是实劲,只是虚虚的有那么一个意思,过分用力就会使上半身和头颈部僵硬。所以这个要领还有另一个版本,叫做“虚灵顶劲”,就是强调这个向上的劲要保持一种灵动的状态。
《十三势歌》里面有一句相同意思的表述,叫做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神贯顶”和“顶头悬”说的都是“虚灵顶劲”。《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则表述为
“精神能提行起,则无迟重之虞”
。这在推手的时候尤其重要,所以我们常说要把“神”领起来,提起精神,让注意力观照整个战场,包括对手,包括自己,一切都尽在自己的神意的掌控之中,用下棋的术语来说就是要有“大局观”。推手的时候最忌讳“埋头苦干”,眼里只盯着对手一个地方,心里只想着用某一个招式,纵然是偶有得逞,于功夫的长进毫无益处。
“虚领顶劲”的方向是向上的,与之相对应,“气沉丹田”的方向是向下的。“气沉丹田”本质是全身放松。全身从头到脚节节向下放松,松则沉,沉则重。当我们全身向下放松的时候,身体自然会有一种沉重感,而这种下沉并不是到所谓的“丹田”为止,而是要继续向下,下沉到脚底,以致于沉入地下,我师父以前常说四个字,叫做“深栽劲根”,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必然有很发达的根系,我们练太极拳的人,就是要练出根劲,脚下有无形的根深入大地,这就是“下实”。正如《道德经》里面说的:“是故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杨式太极拳第五代祖师林墨根
“上虚”和“下实”是一对阴阳,唯有同时具备了“上虚下实”,才会在中间产生活性和灵觉,我们通常表述为“上虚下实中间灵”。理想的状态,是上虚至头顶与天相接,下实至脚底与地相连,中间的整个人体处于高度灵活、通达、变化无穷,生机无限的太极状态。
说到“气沉丹田”,这里有必要就呼吸运动做一个详细的剖析。关于呼吸问题很多太极拳书籍都语焉不详,有说要自然呼吸的,有说要腹式呼吸的,也有说要逆腹式呼吸的,或者就是把呼吸问题神秘化,好象呼吸与最后练出神功直接挂钩,以为奇货,秘而不宣,加之人们对“气”本来就很有神秘感,这个问题就更容易产生歧义了。
我的师爷李雅轩关于呼吸问题有一段论述,引用如下:
“练习用意用气的功夫,每动要有神意的向往,呼吸的相随,使动作藉呼吸的力量以开合,呼吸又藉开合的动作以鼓荡。如此则内外相应,相互为用,使身体与精神气分统统完整一气。使身心内外俱得着平均的锻炼。如此则气血的循环得着了帮助,而并未将气血循环的正常规律步骤打散弄乱。太极拳所以称为内功者在于此,所以异于外功拳及其他体育也在于此,所以对于一些病症的疗养有很好的效果者也在于此。假如教太极拳的人不是正宗传授,姿势练法完全弄不正确,空有太极拳名,收不到太极拳的效果。”
问题是:行拳时呼吸要不要与动作相配合?呼吸如何与动作相配合?究竟用什么样的呼吸方法?
本人在多年的练拳和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总结修正,李师爷这段话很久以前就已经读到过了,但那时自己体会不深,并没有对自己行拳有多大指导意义。近来重读,特别是读到
“动作藉呼吸的力量以开合,呼吸又藉开合的动作以鼓荡”
这句时,真的有拨云见日之感,这句话印证了我在教学中常说的“是呼吸带动动作,而不是呼吸配合动作”,呼吸是主,动作是从,这个主从关系理顺了,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我们在练无极桩(也就是拳架的预备势)的时候,是在站立状态下把身体的运动归零,所以叫做无极桩。而当我们把身体的运动归零以后,有两个先天的运动就突显出来了,那就是心跳和呼吸。其中心跳是我们的意识无法主动控制的,呼吸却很特殊,当我们不用意识去关注呼吸的时候,呼吸运动自然而然的一直在进行,而当我们用意识去关注呼吸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控制它。
当我们只关注呼吸但不去控制它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上半身处在自然直立的状态时,你会发现在吸气时胸部是微微向上的(动力来源于肋间肌收缩),而腹部是微微内收的,呼气时相反;二是在平躺状态时,你会发现胸腔动作很小,而吸气时腹部鼓起(动力来源于隔肌收缩),呼气时腹部内凹。也就是说,人在直立状态的自然呼吸是以胸式为主,而在平躺状态的自然呼吸是以腹式为主。
如果我们的意识对呼吸的控制是顺着自然呼吸的方向强化,那仍然属于自然呼吸,只不过是加强版的自然呼吸。太极拳行拳时当然是在直立状态,而且行拳时意识是参与控制了呼吸运动的,正是这样一种加强的自然呼吸。当吸气时,腹部主动内收,胸腔打开充盈,带动两肩向外打开;呼气时,胸部回落,带动肩部松沉下来,腹部自然膨胀(这就是外在化的“气沉丹田”)。这种加强的自然呼吸练习日久,会表现出“深细绵长”的特点。
回到李师爷
“动作藉呼吸的力量以开合,呼吸又藉开合的动作以鼓荡”
这句话,每势之动,都以腹部的收放(即丹田鼓荡)为起始,吸气时丹田内收,充胸,开肩,身势随之而起;呼气时丹田外放,松胸,松肩,身势随之而落。呼吸为内为主,四肢动作为外为从,以呼吸的力量带动四肢的动作。同时,四肢动作又反过来促进呼吸的深长,正如李太老师在另一篇谈练太极拳的好处的文章中所说:
“其气的出入是随着缓和的动作而运行的,所以能呼吸深长直达腹部,所以非常顺随。其动作是趁着呼吸而伸缩鼓荡的,所以非常的协调。这叫做动作与呼吸互相为用,身体与心神内外兼修。”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以这样加强的自然呼吸带动动作的方式是非常合乎自然的,并没有什么需要刻意调整的地方,也就是李师爷说的
“如此则气血的循环得着了帮助,而并未将气血循环的正常规律步骤打散弄乱。”
由此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练的这个传统杨式太极拳最好是个人单练,并不适合在广场上很多人按一个固定的速度和节奏和着音乐同时练习,盖因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对呼吸的控制能力各有不同,则各自呼吸的长短不一必然导致动作的快慢不同,如果强求所有的人整齐划一,则动作与呼吸难免脱节,那就把好好的太极拳练成整齐化一的太极操了。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讲的是纵向身法,而“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则侧重讲横向身法。“不偏不倚”就是我们常说的“八面支撑,八不依靠”,太极拳的每一势,前后左右各个方向都是平衡而圆满的,不倚靠别的支撑。这其中隐含的本质就是立身中正,以“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构建起来的人体的中轴,就象天平中间的那根支柱,下肢是底座,上肢是天平的梁。“忽隐忽现”正是天平处于动态平衡时的状态,曹植的《洛神赋》中有这样一段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正是对“忽隐忽现”的生动写照。阴阳总是处在不断地转化之中,具有无穷的活性和可能性。而立身中正恰是这种活性的前提条件。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
这是在太极推手中保持立身中正和阴阳平衡的具体操作方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当我感觉到对方施加在我身上的力量是左边大,那我就把我自己的左边虚化,反之,如果右边大,那我右边就没有了。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就是“顺”,前面讲过的“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是总体上的指导原则,而这里讲的就是实操方法。对方哪里劲大,哪里就顺着对方的劲走化,不要去与对方的力量做正面的对抗,如果正面对抗就是“顶”,就是斗力,针尖对麦芒,结果必然是力大者胜,这与太极推手追求的“不以力胜”是相违背的,所以“顶”是太极推手中的大忌。
那么当我一边虚化、空开了,另一边应该是怎样的呢?我左边为虚,如果右边也一样虚,那么整个中轴必然失位,这就是所谓的“丢”,也就是失去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地盘,平衡被对方所破坏了。太极推手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就是要保持自己重心的稳定平衡,同时破坏对方重心的稳定平衡。我们总是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中轴保持不变,正如天平中间的立柱是不动的,一边落下去,另一边必然要翘起来。我左边变虚,则右边必然变实;右边变虚,则左边必然变实。变实的意思就是将力作用于对方的重心上,将对方打出去。在实际的操作上就是对方在我身上施加了一个力,我保持自己立身中正,将对方施加到我身上的力转移了方向,还给了对方的身上,也就是说,对方被打出去,是他自己把自己打出去的,我只是在中间做了一个力量的转换器罢了。这也就是人们常说太极拳是“借力打力”的原理。金庸小说里说的“以彼之力,还施彼身”和“乾坤大挪移”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当然在太极推手的实际运用中要复杂得多,但基本原理就是这样的。
太极推手的训练就是要不断地培养和强化这种“借力打力”的习惯,一边空开叫“化”,另一边回给对方叫“发”,我们有“化发同时”的说法,本质上“化”和“发”是同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不是二,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势动作都蕴含着这个基本原理。真的在太极推手中正确地做到了这一点,会觉得特别的轻松自然,这也正是太极推手的魅力所在。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前面讲的是实操方法,接下来的这几句讲的却是境界了,可以说是给我们展示前面所说的“阶级神明”的状态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或者说是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绝世太极高手应该有的样子。老实说,这是我们这些练太极拳的人内心所向往的理想状态,有很多人也是被这几句话所吸引,从而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了太极修炼之路。但是不得不说,现实与理想毕竟有差距,很多人穷尽一生,也许还是南辕北辙。最重要的是,方向要对。太极拳有太极拳自有的一套练法,很多貌似与人们的常识相背的方法,但实际上却完全符合自然。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如果幻想自己哪天得了个什么秘诀或者经由别的什么修炼方法就可以功夫大进,那就难免堕入魔道了。以前我的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攀高无捷径,全靠练练练。一日练有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十日不练永无踪。”
从字面上来讲,仰是向上,向上总是觉得对方高不可攀;俯是向下,向下又觉得对方深不见底。向前进,总是觉得对方比自己更长,摸不到尽头,自己若向后退却会感觉非常局促,有一种被压迫感。《道德经》第十四章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是对“道体”的描述,王宗岳对太极高手的描述也正是如此。回想我自己当初刚认识老师的时候,对他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的,后来有初学者在我身上体会功夫,感觉也是类似。也就是说,这其实说的是下手面对上手时的感觉,功夫相差越大,这种感觉越明显,而如果两人功夫相当,就很难表现出这样的状态了。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练太极拳的人,就是要把自己的身体练长,把自己的筋骨关节拉开练活,活动范围比对方大,在实际的对抗中,你只要总是比对方活性高那么一点点,就已经够了。太极推手是深以测浅,别人水有一丈深,你的尺子只有九尺九,那你就永远探不到底。别人听劲比你高,他就是处处走在你前面,你就是处处被动,正所谓“棋高一着,泰山压顶”。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这更是理想化的描述,讲的是听劲到了极细微的状态,一根羽毛,一个蝇虫那么小的力量都不能施加到身上,都要给它空开化掉。极言太极高手身上的感觉非常的灵敏,当然这是文学化的描述,重要的是他表达的意思。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我把对方看的清楚明白,对方对我莫测高深,这仗不用打已经赢了。我们都知道《孙子兵法》里讲的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常被人说成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不对的,“不殆”和“胜”是两回事,你做到了知己知彼,对方也做到了知己知彼,旗鼓相当,仍然没有胜算,只是能保证不失败罢了,所以孙子说“百战不殆”是对的。王宗岳在这里提出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是真正的“自保而全胜”之道,所以说,“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对我们练太极拳的人,要求太高啦!用这个理论上的高度去比一比自己,真觉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啊。我们常说练太极的人“心苦”,我老师就曾对我说:不要轻易对人说你是练太极的,否则难免被人瞧不起。为什么呢?外行会笑话你还没老呢;内行吧,就会拿这个《太极拳论》来框你,你不但要能做,还要做得合理,这个就难了。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这一段必须整体来说,这是让很多太极拳爱好者既向往又抓狂的一段话。“斯技”不是单指太极拳而言,而是泛指整个武术。“旁门”是最得罪人的两个字,“旁门左道”对应是“玄门正宗”,太极拳是道家武术,自许为玄门正宗无可厚非,只不过现在太极拳本身也分化成很多门派,没有哪个门派不说自己是正宗的,是己非人,也是人性的常态,在此我们也不必苛求祖师处处都行中道。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说武术的种类很多,虽然在拳势上各有不同,但是都不外乎是强壮的欺负弱小的,手慢的打不过手快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嘛。只不过话锋一转,这种大力胜小力,手快打手慢的情况,是一种先天自然的本能,不用学不用练就是这样子的。如果我们顺着这种先天自然之能去练,把自己身体练强壮,力气练大,速度练快,是一件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道理,简单易行,吹糠见米。这世上绝大多数的武术,都是顺着这个路子在练的。技法技巧,不过是在力量和速度的基础上的锦上添花罢了,如果没有力量和速度做基础,技法技巧只是好看的肥皂泡,一戳就破。现代的擂台武术,在一定的规则之下的竞技,更是如此,所有的技法技巧对于每一个运动员来说,都不是秘密,最终比的干货,还是力量和速度。
本文作者教学中
那么太极拳到底要我们学什么练什么呢?四两真的能拔千斤吗?耄耋老人真的能抵御很多人的围攻吗?我们学了太极拳,力量和速度就没用了吗?从文中来看,“四两拨千斤”显然是引用前人说法,我们现在已经找不到“四两拨千斤” 的原始出处了,但在太极推手中却有完整具体的训练方法。专门讲四正推手的《打手歌》是这么表述的: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近,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
这首歌诀早有流传,是否“四两拨千斤” 的最早出处也不可考了。
我们在推手的训练中正是照这么来练的,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当对方的力量施加到我身上的时候,我万不可与之作正面的硬碰硬的对抗,那样的话就必然是“大力胜小力”了,而是要在接触点顺着对方来力的方向走化,但是也不是完全的与对方的力道相一致,那样的话就犯了“丢”的毛病,这在前面已经讲到过。正确的做法是顺着对方的力道的斜方向上略微施加一点小小的影响,以改变对方用力的方向,使自己的重心得以避开对方的正面突击,同时要使对方的重心浮起来,这就是“四两”的作用,“四两”是极言这个力量要很小,不要超过了需要,要刚好合适。举个类似的例子,打篮球的时候,要接住来球,手一定要顺着球过来的方向跟着走一段距离,并在这个过程中对球施加一个恰到好处的影响,球才能够掌控在自己手上。这正是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绝佳写照,而且这个“拨”字也用得恰到好处,从来没有哪位祖师说过“四两胜千斤”。当你用四两之劲避开对方的千斤之力,并让对方重心上浮之际,刚好就是前文提到的“引进落空” 的状态,正是我将对方打出的时机,如果这个时机抓得恰到好处,那么的确可以不用多大的力气就能把对方打出去。我们初练太极推手时,往往怕对手力量大,化不掉,而到了一定的阶段,却很希望对方用力,反而怕对方不用力,到了这个阶段,才能体会到“四两拨千斤”的妙用,这也正是太极推手的乐趣所在。
以上说的是我方防守时的态势,反过来,如果我方进攻,是不是就是要以力胜呢,也不是的,而是“牵动四两拨千斤”。以前我的老师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一头牛有千斤重,牵牛的绳子只需要四两就够了。只不过这牛得是活牛才行,如果是石头做的牛,那就不可能牵得动了。所以相传当年杨禄禅祖师初到京城时,被问及太极拳打不打人,他回答说:铜人不打,铁人不打。那意思是说只要是个活人就能打。太极拳的进攻方式是先以一个对方不易察觉的极其微小的力量去引动对方的根,让对方的重心浮起来,然后顺势整劲而发,如果练习纯熟,一般人是看不出来有这个复杂的过程的,这是太极拳的高级技术,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利用人遇到外力作用时的本能反应,这个本能反应就是抵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太极拳利用的恰恰就是对方的这个抵抗之力,与前面说的“引进落空”是一样的,只不过我防守时是被动的引化,我进攻时是主动去牵引对方,使其抵抗之力落空,这只有在具体的练习中才会有真实的体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显非力胜”的意思是指太极拳不是单纯的大力胜小力,而是有其特有的用力方式,太极拳是追求以最小的代价去达成目的,能不用力尽量不用力,能用小力绝不用大力,所以太极拳的训练侧重在身体的灵敏性,也就是听劲的训练,听劲的训练对放松有极高的要求,如果偏重于力量训练,要达到太极拳要求的高度的放松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上肢的训练尤其如此。
至于“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作者究竟是什么意思?快不能为,难道慢能为?显然慢更不能为。与上面的用力同样的道理,太极拳的快,也不是单纯的快,而是懂劲后意识处处走在对手前面的快,是更加追求效率的快。我老师九十岁去世前不久,身体已经很弱了,要说力气是真没有了,但他与我推手的时候,仍然比我快,意识总是走在我前面的,他似乎知道我的想法,我想做什么动作他好像都提前知道了,结果是我什么也做不出来,甚至是当我一有想法,已经被打出去了,这是我当时真实的体会。
总之,太极拳跟其它武术一样,都要讲究力量和速度,或者说,太极拳更注重的是对力量和速度的控制能力,我们通过太极拳这种特殊的训练方式,就是为了练出这种能力,这并不是要把自己练弱,恰恰相反,是把自己练强大,不是外在而是内在的强大。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这个“平”,有的版本是“秤”,有的版本是“枰”,都可以讲通。我们前面讲过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纵向身法,也就是“立身中正”。从百会到尾闾这一线是身体的轴心,好比是天平的中轴,中轴的稳定性是我们在交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这个中轴也就是车轮中间那个不动的圆心,俗称“磨转心不转”。“活似车轮”怎么个活法呢?你随便去推车轮圆面上的哪一点,它都不会跟你发生顶抗,而是会随着你的劲转动。我们说太极的动作都是走弧形的,总之不会硬碰硬的发生顶抗,你劲一去,它就转化了。这与前面讲的“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是相对应的,讲的是横向身法,即左右、前后方向上的要求,简言之就是要做到“阴阳平衡”。
“随”是好的,我们前面也讲过这个“随”字,它的本质还是“活” 。“滞”是不好的,是呆滞,双重就会呆滞。简单的说,“偏沉”就是虚实分明,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双重”就是阴阳不分的状态。“双重”对应的还有一个“双浮”。“双重”是双阳,“双浮”是双阴,阴阳不分,都是病。推手
对练时,顶就是双重,丢就是双浮,不丢不顶则阴阳平衡。
比如揽雀尾的按式,两个手看起来都是在往前推,但你两个手不能平均用力,这样就是不分阴阳,两个手的阴阳应该是在不断的变化。练太极拳的人桩功通常都很好,表现为一般的人推不动他,如果我们破解开来看,其实也不复杂。常人用力去推的时候,两手是平均用力不分阴阳的,这样的力很好化解。但是有太极功夫的人,他不会这么简单的出手,他出手是随时在调节,不断的在变化,你听劲不如他,你就感受不到他的变化。当然如果两个人功夫相当,两人都在作细微的调节,对于旁观者来说,可能什么也没看出来,人家已做了很多攻防的转化了。这时候比的就是谁做的更加精细了。
“每见数年纯功……”这一句,是说你辛辛苦苦练了很多年,还是不能化掉别人的劲,看起来是别人功夫比你高,没办法,就算你分了阴阳,他可以破坏掉你的阴阳,让你陷于呆滞,你没病要给你弄出病来。其实是“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注意这个“自为人制”很重要,说到底还是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的身体没有调理好,自己“双重”了,阴阳不分,虚实不明,不是别人把你怎么样了,而是你自己犯了错误被人家利用才会被制的。
跟功夫比自己好的人推手的时候,被封住,整个身体呆滞了,这时候怎么办呢?经常有初学者问“我被封住了怎么办呢?”这就相当于人家刀已经抵住了你的咽喉你还问怎么办一样。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怎么办了,只有重新来过。太极推手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断的死而复生,重新来过。所以有好多太极拳家都说太极拳的功夫是输出来的。要七次跌倒,八次站起来!只有这样不断的磨砺,功夫才会上身。
我们回过头来想一下,被封住了的时候你最应该问的问题是“我为什么会被封住?” 被封住是个结果,我们应该关心的是被封住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当然是你自己没有调节好,前因错了,当然结果不妙。到结果的时候你才问怎么办,那当然只有重新来过了。如果你不甘心,要反抗,那是错上加错。我们看到高手将低手发放的很远,过程看起来是一瞬间的事,但成功的发放往往是低手被封住了以后还不甘心,乱动,反抗,错上加错,被高手抓住机会利用了,高手就是在等这个机会呀!他就是要把你这个反抗给逼出来,如果你不错上加错,至少不会被发的很难看。所以说太极推手比的是什么?比的是哪个更松、更柔、更定得住、更稳得起。
从前因上去找问题,争取在前因上就不出错,这是我们修炼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方法。
杨澄甫祖师说过练好太极拳有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一是良师之指导,二是好友之切磋,三是自身的努力。在此单说一下好友之切磋,在平常的太极推手训练中,面对不同的对手,要有不同的心态,在心态上也不要犯“双重”的毛病,心态上的“双重”是什么呢?就是想赢怕输、争强好胜之心,这是要特别注意去克服的。这里分三种情况来说一说。
如果是上手对下手,我面对的是一个比我功夫差的人,那我怎么做都是对的,我很轻松地就可以封住他,随便拨动他的重心,随意把他发出去,就算我做错了,双重了,对方也感觉不出来。他做对了,我可以设法造成他犯错,他做错了,我可以放大他的错误,让他越做越错,随便他怎么变,怎么调节,我总是走在他的前面,他变不过我。这个时候其实是最考验上手修为的,因为这个时候你做错了也是对的,坚持不乱做,只求动作的合理,不求赢人的快感,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上手对下手要有爱,自己不犯错,同时能找出下手的错误所在,以帮助对方功夫进步,其实这是上手提升自己功夫的捷径。
要是换一个功夫高我很多的呢,情况马上就反过来了,我怎么做都错,有时候你明明觉得人家做错了,可是你还是没办法,抓不住他的漏洞,自己一动就错,为什么呢,因为对手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始终走在前面。这种情况下,下手的心态应该是受,接受、承受、忍受。在这个过程中心不要乱,焦点不要放在抓对方的漏洞上,而是要去发现自己被制的原因在哪里,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才造成的,不断地总结调整,才能进步。
还有一种情况是最复杂的,就是面对与自己听劲和功力都差不多的人,那每一手每一步都不可掉以轻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情况下要尽量让自己不要犯错,到头来看谁犯的错误更少,谁就能获胜。平常师兄弟的切磋中,在自己不犯错的基础上,更好的选择是让,让对方把动作做出来,让对方把劲发出来,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的功夫就会大进了,真的是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这也就是《道德经》所讲的
“不争而善胜”
。
以上可以总结为九个字:“上则受,平则让,下则爱”。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这里说的很明确,不能运化的前因是双重,双重之病的前因是不知阴阳,阴阳不分,阴阳不明。第一段详细说过“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走和粘是一对阴阳,这一段是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阐明走和粘的关系。走和粘是一体的两面,是相互依承,互为因果的,在推手实践中,你能粘得住,就能走化得开,能走化的开,就能粘得住对方,就能做到不即不离,不丢不顶。
《道德经》里面讲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是相互交融,一体不二的东西,在运动当中,总是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的。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去找对方的错误,或者示形造势,促成他犯错,而最重要的是我自己不要犯错误,对方要是稳不起,迟早会有错的。如果他不犯错呢?那很好嘛!你要是没有能力促成他犯错,那就比一下谁的耐心更好了。
这正如《孙子兵法》形篇里讲的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练太极拳的人一般不会气势汹汹地主动出击,而是把自己放在一种很安全的状态下去捕捉战机。自己这个身心一动,是个阴阳的共同体,是一个周身完满无缺、上下相随、内外一心、高度协调、高度统一的整体。两人一交手,又构成了一个更大的阴阳共同体,这里面的阴阳,此消彼长,始终在不断的转化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减少自己犯错误的可能性,提高对对方犯错的敏感性,自己保盈持泰,对对方全息观照,对对方的一切了如指掌,对对方的一举一动都能作出正确的应对,对自己的阴阳总是能保持平衡稳定,久而久之就会生出一种“未动能知”的感应出来,正如前文所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就是“懂劲”了。所以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在我们这一门,认为“懂劲”了,才可以称之为太极拳的内行,“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这是进一步渐修的过程,“默识揣摩”就是提醒我们要多动脑筋,要念念不忘,要反复揣摩其中的道理,太极拳要练成功,那真得有大智慧。既要有聪明的头脑,还要有实在的为人。以前我老师常说:太极拳是聪明拳、智慧拳。但是一个人如果太聪明了,又练不出来。为什么呢?聪明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处处想取巧,正如《道德经》所说: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不踏实练功,不认真打拳,甚至以为看了什么武功秘笈,功夫就会上身,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当然如果只知埋头傻练,那也出不了功夫。所以要多思,多悟,慢慢的功夫就会上身了。
“渐至从心所欲”,从心所欲就是身心两方面的自由啊,这是我们每一个太极修炼者都向往的境界。孔子说: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自由和规矩,也是阴阳两面,一体不二的。关于规矩,以前我老师常说:明规矩,守规矩,脱规矩,合规矩。首先要把规矩弄明白,然后老老实实地按照规矩去练,然后要从规矩的窠臼里跳出来,不要死在规矩里,最后一举一动,从心所欲,而又自然的合乎规矩。这恰恰是通往自由之路。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这一句话特别重要,这是对整个《太极拳论》打一个总结。“舍己从人”前面已经提到过,这是我们在太极拳功夫的修炼过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就是一句最高的武功心法,是太极功夫克敌致胜的最大秘密。
我们从两人交手的状态来看,我要真正把自己舍掉,他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道德经》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我把我的整个身体都放下了,无所谓了,我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实际上是把自己置之死地,把心放下来,呆若木鸡,心死则神活,神志非常的清醒,对手的一举一动尽在我观照、掌控之中,我专等他的错误出现,给予致命一击。“从人”就是要随对方,要因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实际上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具体到推手的训练中,他要我的手,我就舍给他,他要我的身,我也舍给他。当然我也不能全舍完了,舍完了就成了丢,什么不舍呢?中定不能舍。说到底还是要不丢不顶,守中用中。
“多误舍近求远”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好,不要一门心思的去想把别人怎么样。自己不犯错误是最重要的,正如《中庸》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主要从自己身上去下功夫,舍弃那些外在的招式方法,把自己的事先弄好了,至于别人怎么变,那是他的问题。况且“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门心思去想别人,哪里想得过来?所以我们不要“舍近求远”。
总之,《太极拳论》就是反复告诉我们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把身己的身心调整成为太极的状态,“如如不动,光明遍照”。“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极言这一理念的重要性。这个根本把握好了,路就不会走错,至于每个人自己能走多远,那就是各人自己的事了。(全文完)
听微阁杨式太极拳修炼宗旨
听微阁缘起:
由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师胥孔林创办,胥孔林生于1968年,1987年始学太极,1994年拜入著名太极拳家林墨根先生门下,2000年获四川省太极推手70公斤级冠军。习拳教学,均以听劲为训练核心,练拳以听内,推手以听外,由粗入细,由细入微,由微入精,惟精惟一,故曰“听微阁”。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