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佳明老师六经辨证治疗感冒(下)

林佳明讲感冒的治疗(下) 来自佳明读书会 00:00 21:52

六经辨证治疗感冒(下)

群里讨论的案例

化脓性扁桃体炎,光清热解毒不行。这个病人有表证,恶风,怕冷;有少阳证,口干,口苦;有阳明证,咽红、舌红,有太阴证,特别怕冷,脉沉细。

因为有里虚寒的太阴病,所以用附子温补太阴。伤寒论很多方证都是这样用,比如小青龙加石膏,现代人很多合病,如果不一起处理,效果不好。

4. 太阴病为里虚寒证

太阴病为里虚寒,寒饮内生,咳嗽,鼻塞,流涕,痰多,容易咳嗽,特别一些老慢支,处邪入侵,不单是表证,往往是太阳太阴合病的表现。肚子胀,不家吃东西,手脚冰冷,腹泻,脉沉细,就是太阴病。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太阴病的治疗宜服四逆辈,附子理中汤,理中汤,四逆汤,六君子汤等,芩甘五味姜辛半夏汤。

太阴病在临床中和太阳病合并较多,外邪里饮,病人本身痰饮邪伏,出现外感表证时,容易激动里饮,可用到的方证: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半夏厚朴汤,射干麻黄汤等。

5.少阴病为表阴证

体质虚弱,精神状态不好,这样久病久虚的老人出现鼻塞、流鼻涕,怕冷,流清涕,手足冷,大便溏,腹泻,脉沉细,这就是有少阴病的表现。关于少阴病,建议大家看胡老冯老著作中有关少阴病的表述。

关于少阴病的治疗,无汗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汗用桂枝加附子汤,也可加根据病证加厚朴杏仁。机能沉衰的少阴病,解表的同时扶正,用附子扶正解表。少阴病与太阳病不同的地方,一个病位在表,一个病位在里,少阴病用扶正发汗的方式治疗,微微汗和之。

传统认为少阴是心肾阳虚,这属于误读传统,内经中的六经和伤寒中的六经不是同一个概念,大家一定要明白伤寒论中的六经。

6.厥阴病为半表半里阴证

厥阴病表现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虚实夹杂,大家可以学习一下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泻心汤等方证的应用。上热表现为口干,口苦,舌红,想喝水,面疮,长痘;下寒表现为会怕冷,手脚冰冷,四肢冷,腹泻,腹痛,舌淡胖边有齿痕或水滑舌,脉沉细。

临床中感冒头疼、痰饮,水湿,用干姜,细辛,五味子这几个药治疗水饮。还有芩桂剂。

同事的父亲,感冒头疼,平时抽烟所以有痰饮,我用芩甘五味干姜半夏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

外感疾病后期也容易出现厥阴病,看下面这个案例,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

诊:患者服完一剂后,汗出恶风、关节疼痛、恶心症状消失,四肢出现厥冷,大便偏干,同时伴有口干、咽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四肢厥冷,大便干的症状,是由于经上方治疗后,津液丧失,由半表半里的阳证(少阳病)陷入半表半里的阴证(厥阴病)。——《伤寒论》第148 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此处的“阳微结”即是指津液丧失后,里实之轻证,与里实重证之大陷胸汤证相对而言。

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上温下,重用辛温之干姜、桂枝以理微结,因患者有津液损伤之大便干,故用白术温阳生津。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2g,黄芩10g,生龙牡各15g,天花粉12g,干姜6g,桂枝10g,白术18g,炙甘草6g。一剂,水煎服。

结果:上方服用一剂后,四肢厥逆、大便干、口干等症状消失,一切正常,病告痊愈。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治疗感冒,六经病里常见的方证,桂枝汤的加减,小柴胡汤的加减等等,一般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善后,起到健脾化湿,温化寒湿的作用。我们在临床及用给家人用经方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等外感,效果非常好。

编辑:燕子

佳明读书会微信群,加微信助手:jiam922,欢迎经方爱好者,一起学习交流。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