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出场的节气,小暑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过半,在夏季的节气中,小暑属地第五个,暑在中国的汉字中有着炎热的意思,暑字前加一个小字指小暑即开始发热,但还未到夏季最炎热时期,很多地方在小暑时伴随着雷暴天气,大风暴雨惊雷时常有。
小暑时古语云: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接下来就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民间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为了度过伏天,老一辈的人都会讲究在小暑时期多吃“3宝1汤”,应季而食,平安入伏。
小暑“三宝”,黄鳝、莲藕、绿豆芽
黄鳝性凉,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黄鳝,但想要吃到黄鳝最美的味道还是要小暑前后,作为一种食材,黄鳝也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欢, 在《本草纲目》中,黄鳝还是一味中药,夏天湿气较重,黄鳝也有“冬病夏治”的效果。
黄鳝的做法很多,广州人喜欢将黄鳝做成黄鳝饭,做法也不复杂,材料为黄鳝和大米,用瓦煲来制作,铺上葱花和姜丝来增添香气,黄鳝的鲜美与浸润着鳝鱼鲜美味道的米饭,非常美味。
小暑饮食中的第二宝要吃藕, 莲藕和黄鳝一样也是属凉性之物,而且在民间“小暑吃藕”已经达成共识,据《本草纲目·果部·莲藕》记载:“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
每年小暑前后正是新一季的鲜藕上市,新鲜的莲藕甜脆爽口,在江浙沪一带,喜欢将莲藕做成桂花糖藕来吃,甜甜糯糯的味道也能带来清凉的感觉。
绿豆芽是健身达人常备的菜单,虽然平常,但它的水分与纤维素含量高,热量低,属于夏季瘦身的好食物,清脆的绿豆芽也和夏季非常搭配,小暑前后,寻常的绿豆芽频繁上桌,用它来做夏日凉拌菜或者佐菜酸梅汤,都可以为夏天平添清脆凉爽的滋味,绿豆芽含水量多,有点考验烹饪功夫,时间和火候及速度都需要掌握刚好,烹饪手法得当的绿豆芽入口饱满,汁水充盈。
小暑1汤,平安入伏多喝酸梅汤
酸梅汤属于老北京人度夏的饮料,本流行民间,后传入到紫禁城酸梅汤,在当时的清宫的御膳房,经过改造和不断完善,把它制作成为了皇帝专属的消暑解渴的饮料,后来这配方,又流回到了民间,于是流传至今。现在不仅是北京,很多地方都可以喝到酸梅汤,但要论地道,还是老北京的更为正宗。
清朝酸梅汤在宫中特别流行,尤其受到吃货乾隆皇帝的喜欢,人们将这种从清朝时就流行的大众饮品形容为:“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小暑过后湿气重饮食倦怠,酸梅汤正好克之。能去油解腻的酸梅汤,还富含有机酸、枸橼酸、维生素B2和粗纤维等营养元素。
虽然市面上很多方子都号称正宗北京酸梅汤,但要淘到正宗的老北京酸梅汤还要有点眼力,一碗正宗的酸梅汤不仅讲究食材出处,还要讲究配比。好在现在方便,比如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京厨老饭骨就出了一份正宗的酸汤梅包,这份酸梅汤包里有特制的加了少许盐的冰糖,还有乌梅、黑枣、豆蔻、甘草、山楂、桂花,据老饭骨们介绍说这份酸梅汤包还是北京一位老中医相传,喝起来就是那个北京味。
老饭骨酸梅汤:
材料:老饭骨酸梅汤包一包,一包可以煮出供两人份的酸梅汤
将酸梅汤包拆开,找到装有山楂和甘草的调料包,将它们拆开后用清水清泡片刻后捞起放入炖锅中小火煮1.5个小时,注意不要用铁锅来煮酸梅汤;煮好之后再将桂花丢入煮15分钟左右,撒入冰糖包里的冰糖,将酸梅汤放入可密封的玻璃器皿中,放冰箱冷藏3-4个小时就可以取出来喝了,冰冰凉凉,酸酸甜甜的味道,真的是一口可以赶走暑气,也可以令食欲打开。
有了这样的酸梅汤包正是太方便了,全靠它, 小暑过后随时都可以喝到正宗的酸梅汤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