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养生领域中,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首先体现在中国道教养生思想中。谈到此又不得不提到道家创始人——老子。老人家在他的《西升经.下卷. 我命章第二十六》中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一震惊寰宇的口号!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则把这句口号精炼为“我命在我不在天”!道家这种积极的生命观一反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消极宿命思想,树起了“法天道,以养根本”的养生大旗。前辈先贤的养生实践还告诉我们,这不仅是一种精神和观念,还是我们养生最有效的行为方法。
“养根本”、“自强不息”、“我命在我不在天”、“长生久视”是道家养生家们追求的目的,何尝又不是我们每一个爱惜生命的人所追求的目的呢?而“法天道”就是达到此目的的唯一途径和方法。舍此方法,养生即为空谈!
“法天道”如此重要,这天道为何物?怎么“法”呢?答案就在《易经》里!
《周易·系辞》云“乾坤成立,而易行于其中矣”。乾者,天也。坤者,地也。易者,阴阳也!经语之意即:有了天地之后,便分出了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即四正,四正及中宫为五行,四正加四隅则为八方,应八卦。十二辰、二十八宿环于四周,其运度为三百六十。阴阳两仪在气候为寒热,四正在方位为东、南、西、北。在时令为春、夏、秋、冬。在气候为:温、热、凉、寒。五行在方位为东、南、西、北、中。其性为木、火、金、水、土。八卦从方位讲,为四正加四隅(即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正北,东北),时令为“四立、二分、二至”即:立春、舂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
四象八卦为空间,四时八节为时间,而乾坤立上下,以应南北两极。寓于四时八节中的十二辰,大应一年之十二月,小应一日之十二时。阳升阴降,刚柔相济,时空交错,寒暑合节,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明生岁成,万物生长,生生不息,一运久远。这就是《易经》之宇宙结构生化论。也即《易经》之“天道”。
人类为天道所生,为天道所养。人的生命过程无不与天道息息相关,天道运行之轨迹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须遵循的法则。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就是《易经》的“天人合一”思想。故养生必须要“法天道”。
这“法天道”有两层意思。
其一:“顺应自然”。就是说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定要适应自然规律,顺天道而行之。受《易经》思想影响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曾问大医学家、养生家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異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在这里,岐伯为我们举出了两种人:一种是能顺应自然规律而为的“知道者”(懂得天道的人)。另一种是逆“天道”而为的“失道者”。这两种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结果。岐伯的话非常明白,不用再做任何诠释。我们真要珍惜生命,养护生命,就要象前者那样“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使我们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绝不能象后者那样,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养生之道,自取其咎。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曾说:“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养生家们称岐伯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内经》的“八字养生总则”,盖因其是对“法天道”的最集中概括。
“法于阴阳”,是“法天道”的第一要旨!比如,天道阴阳的消长而生四时春夏秋冬。其气候为“温热凉寒”,其生命之机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皆循此律,人岂能例外?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这才适应阳气初发,生机萌动,万物始荣的春时之机。这时,人类精神活动要愉快无杀罚夺之意,即为“养‘生’之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适应夏季阳气的隆盛、万物蕃秀之特点,精神焕发,热情洋溢,亦谓“养‘长’之道”。“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万物收成,天气劲急,地气清肃,阳气收敛。则应早卧早起,意志安宁,精神收敛于内,以避秋日肃杀之气伤人正气,此即“养‘收’之道”。“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阳气闭藏,必得太阳升起方可起床,以避免阴寒之气的侵袭,故曰:“去寒就温”,即“养‘藏’之道”。这里仅举人在四时中起居及情志应顺乎阴阳消长的规律,生活的其余方面望读者能举一反三,恕不赘述。
“和于术数”,这是《内经》八字养生总则中的后四字。对前四字“法于阴阳”较易理解,因在近年的养生热潮中,有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在不同的场合讲到《内经》这八字养生总则。所观诸论对“法于阴阳”的诠释大都未出“易”之大格。但这后四字“和于术数”有很多人的解释,就令人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怒了!有的人解释此句避实就虚,只讲“和”字,不解“术数”,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佛家的“和谐”,俗家的“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等等乱扯些来说,只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扯来了!还有一种就是乱解“术数”,如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张国喜先生在他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鉴古知今)》一文中便这样说:“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这不就是把岐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后面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再加岐伯批评的那种“今时之人”“以酒为浆”的陋习揉合一下,再强调一下“适量运动”,这就是“和于术数”么?如果这就是“和于术数”,那岐伯前面已经讲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何必后面还在那唠叨“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呢?话到这里,请恕我不客气地指出,此先生这段话不是原创,而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养生“‘四大基石’———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这“四大基石”是现代西方人提出来的东西,怎么能说成“就是”中国远古时代岐伯所言的“和于术数”呢?这不是指驴为马吗?诚然,世界卫生组织这“四大基石”,是一般的养生做法,但绝非“就是”岐伯的“和于术数”。此先生纯粹莫名其妙、东拉西扯。还在那里下断言“所谓‘和于术数’,就是”什么什么,这不仅可笑,而且可恶!因为其词歪曲经典,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欺世误人!这篇文章《健康时报》发了,《人民网》也登了,连《百度百科》也把这样的解释作为了“和于术数”的词条概述。所以人们常说“越权威的人瞎说危害越大”!
要解释“和于术数”,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术数”为何物!如果避开“术数”只讲“和”或按自己的臆想在那里瞎解“术数”都是扯蛋!
那么“术数”究竟是什么呢?
“术数”是我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先民们认识和把握宇宙自然规律,并用以规范自身行为使之符合自然规律的方法。它始生于上古先民为了解和测定天道运行规律而发明的“圭表测日”。智慧的先民在地上插一八尺杆子,中午时观察其杆子在日光下的投影,这投影叫作“晷影”,因其为黑色,也叫作“玄”。汉字是象形文字,看这八卦的“卦”字吧,左边的“圭”是先民用来测量影子的“圭尺”仅五寸长。右边的“卜”字那一竖(“1”),就是那立着的八尺杆子,“卜”字那一点(“、”),就是日照下杆子的影子,即“晷影”和“玄”。人伏在地上测量影子就叫“卜”,用以记录测量结果的符号就是“卦”。这就是“卜卦”的来历。 “玄”长了,天气就变冷;“玄”短了,天气就逐渐转热,春夏秋冬就是由相应的“玄”之长度来确定的。而这“玄”之方位也随长短的变化而移动,因而有了东南西北“四正”的方位测定。先民看不到天道星体的运行,但就凭这“玄”影的长短变化和方位移动,就可以知道星体运行轨迹,知道时空阴阳的消长变化。这种原始的“卜卦”和汉字一样,产生于先民朴素的形象思维,能说这是封建迷信么?随着历史的演进,“河图”、“洛书”、《连山》、《归藏》、《周易》,以及道家思想及论著的出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古老的“术数”,最后形成百九十家,成书二千九百八十二卷。共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地理)六种。其核心内容就是五行、八卦和干支。先民就是用其来推衍宇宙阴阳时空,及其间的万物之生长与变化规律的。它在历史上曾被运用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华夏文明的兴隆曾起到过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引为骄傲的“四大发明”,就没有为华夏民族疗疾养命几千年的中医!
术数发端于物象,“物有其象,象有其数”就是这个意思。而古时“数”通“术”。术数与阴阳的关系是:阴阳为体,术数为用。岐伯说“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说懂得天道的人,会顺应自然规律,运用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方法,规范自己的情志和行为,使之符合天道(即自然规律)。岐伯此言可谓养生之真蒂也!
举个例子,冬至后第一个甲子日,正常气温应为温和,如果没见这个甲子日气温已经温和,或见了这个甲子日气温还寒冷,或见这个甲子日时气温已大热,即有过和不及都会出现不同的流行病(《难经》中对此有详尽论述)。象这种情况,“知道者”用干支记日法掐指一算就已心中有数,便会提前做好应对和防范的准备。所以中国历史上才有“上医治未病”一说!又如,国历(阴历或叫农历)的十一月,每年冬季的“仲月”,干支记法叫“子月”,这是略具国历知识的人都知道的。但有多少人又注意过,为“丙子”月的冬季比“壬子”月的冬季要暖和得多呢?所以,养生家们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养生总则是有道理的!养生先辈中的“知道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否则,盲目瞎过,遭病了就去医院,这不仅是亡羊补牢,而且人也吃亏,钱也吃亏!更主要是,我们对自己不可复制的宝贵生命要负责任!
其二,“我命在我”。如果说以上“其一”讲的养生要“顺应自然”,即尊重客观规律性,那么,这其二“我命在我”就是讲养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天道大宇宙,人道小宇宙,小宇宙寓于大宇宙中。在顺应大宇宙轨迹的前提下,小宇宙必须要自我能动才会生机盎然。老子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就是强调了这种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人质疑这是否违背了“顺应自然”。非也!就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不能没有自己的自转一样。如果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自转,那地球就会一半永远是白昼,一半永远是黑夜,阴阳失去消长,四时随之泯灭,万物生机也必尽失也!所以,我以为老子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是更高层次的“顺应自然”。
那么人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怎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呢?这话题就回到本文上篇结束时讲的那段话:“主动令我们体内的‘阴阳合和’,促进‘人生三宝’的生发,以保我们生命之树长青”。人生三宝是什么?人生三宝者,精气神也!道家的“我身自有药,何处求仙丹”的“药”就是指的“人生三宝”。《心印妙经》第一句就指出:“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精气神”是人生命之根本!人体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肌肉皮毛以及活动着的思维,无不依赖精、气、神来履行各自的职能,以达到新陈代谢,排除外邪(一切病毒、细菌等外源性致病因素)而养护生命。有学者总结为“生命物质起源于精,生命能量有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为神”是很有道理的。
精气神三者,精为基础物质,气是由精升华而成,神又是由气升华乃至。故柳华阳祖师说:“精为炁之母,神为炁之子”(“炁”通气,“炁”是指人真气)。精满则气足,气足则神旺,无数先辈养生家们的修为体证经验证明,人能精满、气足、神旺则自然“形与神俱”,身形矫健,精神抖擞,病魔远避,而得长生久视,尽终其天年!
人生三宝有两个来源,一是始源于先天父母的恩赐!二是后天自身的生发。父母的恩赐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后天的发展在不断的耗散。这就要靠后天的生发来补充,道家的“筑基补漏”就这个意思。而这后天的生发就是靠我们自己体内的“阴阳和合”来完成的。
道家养生前辈们的经验认为,人的先天“元神”(古人认为人分先天“元神”和后天“识神”,这类似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显意识”)为真阳,住在“泥丸宫”,即眉间向内深入三寸,内丹家称之为“上丹田”)。人的先天“元精”为真阴,住在脐下三寸的关元穴向内三寸,丹家称之为“下丹田”,为肾所主。伯阳祖师在《周易参同契》中用八卦的“离卦”火比作“元神”,“坎卦”水比作“元精”。“体内的‘阴阳和合’”指的就是这“元神”和“元精”的交汇。人生三宝精气神就是由此而生发的。伯阳祖师还讲了使这“离坎交合”的“媒人”是“意”,“意”是脾藏之神五行为“土”,脾土为后天之本,这里的“意”当指后天“识神”。其意思是用后天之“意”引“元神”入“元精”之窍(意守“下丹田”)。这里要注意的是“意到即止”,就如“媒人”把二者引到一起了就应退开,不然防碍人家“亲热”。因修为时要排除一切杂念,“致虚极,守静笃”。“万簌此皆寂,万象此皆寂,万念此皆寂”,才能使后天“识神”退位,“元神”和“元精”才能不受干扰地实现“交合”以生发出“人生三宝”。(这里不是谈功法,只是讲修为大旨,请勿当功法练习,要修丹道功者可认真研读伯阳祖师的《周易参同契》,那是正统的丹道修为方法)。
当年先师金灵子道长传功时,曾亲书一联“离坎交汇光照乾坤,性命双修道法自然”。此联集中概括了道家丹道修炼。丹道修炼分“精、气、神、虚、道”,即“炼津生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五步。而下手是从“离坎交汇”开始的,最后达到“合道”,即合于“乾坤”(天地之道)。有意思的是,我们若将离卦和坎卦中间一爻进行交换(“取坎填离”“取离还坎”),“离坎”二卦立马变成了“乾坤”二卦。这里可以看出“离坎交汇光照乾坤”,是直解了内丹修为之隐密。
“性命双修”是沿于道家“贵人重生”思想,这里的“性”是指“心性”、“心神”等,属精神范畴。这里的“命”是指人之“形”,即身体,属物质范畴。“命”的修炼主要是通过“动功”,如太极拳、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等导引、吐纳之术。以平秘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健体魄。
道家认为“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宅”,二者不能须臾分离。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道家是不赞成只修性不修命的。有些只顾追求出“功能”而只“修性”不修命的作法,绝非道家正统修为方法。吕祖洞宾曾尖锐指出“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性”为阳,“命”为阴,只有“性命双修”才合“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有下联“性命双修道法自然”!
作为一般养生祛病,益寿延年,大可不必“精、气、神、虚、道”五步全修,就以动功外修“命”,静功内修“精、气、神”足矣!
最后,借一道友书赠的几句顺口溜作为结束语,以谢朋友们赏光!
三者似鼎足,缺一势必倒。精采一旦尽,生命随之了。
趁有一息存,修持贵在早。会得炼精法,保君推迟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