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伟坤
摘要:清代处于审美标准变化的转折期,当时的书法艺术随着碑学审美意识的产生也在发生着变化,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从早期的尊帖,转变为尊碑,在尊碑抑帖的大环境下,何绍基却另辟蹊径,实现了碑帖的融合,造就了熔铸古人、自成一家的美称。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来分析何绍基书法对碑和帖的融合,突出了其篆分遗韵的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何绍基;书法;碑帖融合
書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清代书法在中国的书法史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从书法的发展历史来看,在汉魏、两晋流行后,书法体系变得完善,此时表现突出的是单一的风格,如汉代隶书、魏碑和近代法帖,到清代书法发展脉络明显发生了变化,帖式微碑兴起,碑帖交替,这样的特点造就了清代的第一代书法家何绍基,其书法熔铸古人,自成一家。何绍基书法既有帖的风韵,也有碑的气息,成功将碑帖融合形成独特的书法面貌。
一、何绍基书法碑帖融合的书学理论渊源
何绍基书法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是其尤为擅长的一种书体。当然何绍基书法并不局限于草书,而是篆书、楷书等皆有涉猎,精通金石书画,但著称于世的却是书法。曾国藩的著作当中指出何绍基擅长礼仪、汉书、说文、各体诗及字。
韩玉涛在《书意》中指出,张芝之后,书法有三种美:第一个是晋,第二个是唐,第三个是碑学。清代理论家阮元著作《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代碑学的兴起,包世臣的著作《艺舟双辑》将碑学推向了一个高峰,随后的康有为著作《广艺舟双辑》更是将碑学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由此碑学成为书法史上占据主流地位的一个派别,而帖学则开始式微。何绍基为什么得到熔铸古人、自成一家的评价,关键就是将碑帖进行了融合,清代均持有尊碑抑帖的书学理念,何绍基基本上也紧追在后,专攻北碑,但也同样承袭晋唐,并不盲目,何绍基是一个忠诚的儒学者,崇尚中和之美,即便是专攻北碑,也有意避开北碑当中气势雄浑的一路书法,帖学式微,何绍基也没有盲目否定,反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出了帖学的优点,进而自成一家。
具体来看,清代早期,康熙非常喜欢董其昌的书法,所以清代早期书法基本都笼罩在董其昌书法风格之下,追求书法的疏淡韵味。但这存在明显的弊端,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却酷爱赵孟頫,与康熙时期截然相反。此时帖学基本上就走到尾声了,而馆阁体的出现则凸显出帖学的式微。而在康、雍、乾三代因为文化领域上面对汉族的知识分子异常的敏感和脆弱,因此当时文字狱盛行,文人墨客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因而造成金石考据学的兴起,恰巧当时很多金石碑版出土,造就了碑学的兴起。
在上述背景下,直接造就了访碑与著书增多,书法风格也为之一变。何绍基是清代中后期以为金石书画无一不精的学者。何绍基早年受父亲影响而承袭颜体,但除了颜体,还对争座位帖特别用功,这造就了何绍基早年的书法风格,自称科举考试当中廷对策亦以颜法书之。不过何绍基并未满足,希望在探索中求变,恰逢碑学兴起,在阮元的影响下,很推崇碑学。在其年轻时随父宦游,广泛访碑,拓碑,广泛结交倡导北碑的学者世家,因而喜欢上北碑,并学碑,逐步转变书体风格,肄书搜尽北朝碑,楷法原从隶法遗,成为阮元之后走碑学的书家。但是何绍基虽然喜欢北碑,但对北碑的描述却非常含糊,在《篆分古意:何绍基必胜的审美追求》一书当中有表述:余学书从篆分入手,故于北碑无不临习。根据这句话,乍看之下会理解为何绍基对北碑的热爱,如果进一步去研究何绍基的生平,对于北碑,只有《张黑女志》。总体上来说,结合何绍基的生平,其书法风格的形成,应得益于碑中望贴,帖中寻碑。
二、何绍基书法对碑与帖的有机融合探索
(一)关于碑和帖
任何事物顺合则易,背融则难,所谓物以类聚,即相类者易相聚,从审美原则上来说,同类聚集在一起,即相似特征的美聚集在一起,这样造成的是美感单一,并不能引人入胜。何绍基书法之所以广泛传世,关键就是其造就的碑帖融合风格。
碑和帖有着不同的特征,有时候会存在特征冲突的情况。碑强调的是古拙、浑穆,帖则强调雅致圆融,碑帖的融合突出的是以浑穆之质,随意挥毫,不刻意造作,静穆而舒灵,上下前后顶接错落,但结构不失古拙。乍一看圆转丰和,实则处处皆留。从单书体来看,隶书、篆书,或者是楷书,碑书之胜。而行书、草书则帖擅其长,而碑则多不胜,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篆、隶、楷三种书体的字与字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而碑通常多用界格,相当于现在折纸成格,方便排布,而始终用这种方法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字体。隶书兴起破坏了大篆原有的章法布局,最早见古文字甲骨文,几乎没有界格布列。所以碑帖融合一般是使篆书、隶书恢复到原来不以界格处置的格局,同时又可以写出草篆、草隶、行楷的感觉。碑帖融合能免除原来草篆、行楷等书体的某些缺失,去除了一些教条而僵化的规则,使字显得灵动,但又不会草率。
而碑帖融合很难,从书法史上来看,在五体书定型之前,书法史和文字史基本上是同步的,而在五体书定型之后,书法发展则突出的是书家的个人风格、群体的书风和时代特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小篆取代六国时期纷乱的写法,但小篆字形因为格式化,破坏了大篆随意大小的美感,西汉古隶替换小篆,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还古意犹存,质朴可爱。到了东汉八分,字形大小就开始趋于一致,东汉碑刻逐渐界格化,到了唐时似乎就没有汉代的风骨和变化了,楷书也在魏晋时期因存有隶书的古意,且美感不减东汉碑刻,到唐代也成为了一种定式。但是每一种字体最后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要实现格式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样往往就会千篇一律,而没有个人风格。
碑帖融合的基础面要求非常广泛,举凡碑帖之长,皆需汲取,学碑者长于沉实,善于把笔锋压透,学帖者则善于转折,喜欢把笔尖用活,碑帖融合在用笔上就要实现笔锋压透但转折灵活自如,这就不是常人能够达到的水平了。从何绍基的生平来说,其早期是学颜体,后来学北碑,最终将碑帖融合形成自由风格,自成一家。
(二)何绍基的艺术实践
何绍基对自己的评价是学书40多年,在不懈专研中发现书法根源在于篆分,楷书笔法也是源自北碑,并从中求得篆分之意,从而有了独具特色的何体。
何为篆分,就是在书体当中含有篆书或分书的笔法或者意味的楷书、新书、草书的现象。学术圈将其称为篆分遗韵。何绍基的碑帖观,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这个篆分遗韵。具体来说,就是在借鉴了篆书、隶书的精华的基础上又推崇尊碑抑帖的书论。何绍基很推崇阮元的书论,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在书法上存在相似的审美追求,都喜欢有篆意味的书体,这就使何绍基的书法艺术实践基本都是围绕篆分遗韵来展开的。
何绍基论书,通常会从史学家的角度去追溯书法的源流,参数书法的发展以及引导书法实践。这恰恰体现了何绍基对书法有独特而且精辟的思考,并且在书法实践当中主动去追求篆分遗韵。当同时代的书家在碑帖问题、南北问题上出现迷茫的时候,何绍基始终有着清醒的头脑在看问题,即便目睹碑学兴盛,也不盲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去拓碑、访碑。因为在其师的影响下,形成了篆分意度四个字,而这四个字是何绍基书法理念的关键,突出的是要找到书法的源头,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从这个角度就可以从何绍基的艺术实践当中找到其篆分的特征,推崇晋唐碑帖,在历代书论当中楷书到唐代是顶峰,而其源流则是篆书、隶书。而何绍基早年是学颜体楷书的,科举考试也用颜体,这形成了深厚的基础积累,成为何绍基书法取法唐楷书的依据。但因为尊碑抑帖的思潮,开始在游学当中访碑、拓碑,其中尤以北碑为主,临习篆书和分书,到晚年时期,更是热爱篆分,更用心地去揣摩石门颂、张迁碑等篆隶碑帖。
何绍基早年学书学的是颜真卿、欧阳父子的书体,但也涉猎秦汉篆书、隶书,特备汉碑拓本都是临写几百遍,现今也有很多临本。在中年时期开始研究北碑,尤其临习张玄墓志,并且在临写当中创造出了回腕法。然后开始进行行书、草书的创新,这得益于对争座位帖的临习。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书法,楷书是帖学的入门基础,但对碑学而言篆书、隶书更应成为基础,不知篆隶之源流,不知楷书之所从来。
(三)从何绍基书法观其碑帖融合
何绍基在篆书上有很高造诣,其取法上比之邓石如还要高古,但与古篆书以中锋为主的用笔有明显差别,有方有圆,有藏有露,如篆书镜台银带屏,用笔上打破传统写小篆的单调节奏,轻重缓急,起伏提按毕现笔端,虽然是篆书,但是深得行草笔意。
隶书方面,邓石如写出严谨严密的纯正隶书,将隶书的发展纳入汉隶的规矩当中,隶书成熟,而后来学书者却墨守成规,写出的隶书过分端正平实,没有个性和趣味,何绍基将清代前期和中期隶书创作之所长综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隶书风格,既有深厚汉碑底蕴,又有个性意趣。沙孟海评何绍基隶书其隶书似有一缕真气,用笔空灵、洒脱,大气盘旋处,非常人所能望其项背。
何绍基的楷书,打小便开始打基础,但并不单纯承袭颜体,他对道因碑的喜爱不下于颜体,而且尤为偏好张黑女墓志,以楷书能具篆分之势,在书写之前胸中已存篆分之想,已下笔也以篆分笔意为期。
行草书是何绍基传世书法作品当中最有研究价值和数量最多的,它们集中体现何绍基书法的艺术特点和鲜明的个性,具体就是以颜体为基础,杂糅篆书、隶书、魏碑的某些笔法形成独有的特色字体。
三、结束语
何绍基书法作品研究价值高的关键就是其书法作品突出的碑帖融合,观其书法作品,不管楷书、隶书、篆书还是行草书,均以篆分遗韵为根基,寻求书法的源流,杂糅碑和帖的优点,熔铸古人、自成一家。研究分析何绍基书法作品当中的碑帖融合对于当代书法有着非常高的指导价值,碑帖融合很难,观念融合难,基础积累难,中和之美要成型也难。但碑帖融合却是改变千篇一律学书状况的最好形式,难归难,但也有方法可以参考。换言之,他的书法艺术在大放异彩的同时,也会让更多的当代人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王东民.曾熙对何绍基书法的鉴藏及品评[J].中国书法,2016(21):24-32.
[2]邱茗.何绍基书法的艺术性研究[J].教育界,2015(18):179.
[3]赵恩骁.何绍基书法及其书学思想研究[J].大众文艺,2016(20):62.
[4]曹建.何绍基学政四川及其回腕执笔书法风格形成的文化渊源[J].艺术百家,2011(2):127-131.
[5]钱松.何绍基笔法选择面面观[J].中国书法,2016(12):167-171.
[6]钱松.关于若干何绍基作品的考辨[J].中国书画,2016 (9):9-11.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