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一张方,恢复四肢阳气!阳气一通,关节不痛,寒湿皆消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金匮要略》、《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给你说说,桂枝芍药知母汤吧。

桂枝芍药知母汤,它出自《金匮要略》,基本组成是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6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炮附子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其中的炮附子,得先煎。

为啥说这个方子呢?它到底能干啥呢?

因为天气渐渐凉了。文老师就是想给那些,天一冷,关节就不舒服的人,提点建议。这类暖身、通痹的方子,应该给大家说一说。

在我的手头,有这么一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病的典型案例。我给你说说。

话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有一个女子,当时是37岁。

最近这半年来,她总感觉自己右腿疼。尤其是右侧膝盖,疼得厉害,而且有些肿。同时,她怕冷怕凉。凉着一点,膝盖疼就明显。

怎么会这样呢?她寻思着,可能是自己的家,有些潮湿、寒冷。

怎么办好呢?在经过针灸治疗和西药治疗无效之后,她决定喝中医汤药试试。

找的是谁呢?是王占玺。王师是岳美中的学生,北京地区的中医老前辈,在业内是有名望的。你要是感兴趣,就查阅一下他老人家的学术生平。

刻诊,见患者舌苔薄白,脉沉弱。虽然右侧膝关节肿痛,但是不发热。

在了解到病情以后,王师给开了一张方子。你看一下——

桂枝10克,白芍18克,知母18克,防风6克,麻黄6克,白术9克,甘草9克,生姜9克,炮附子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到了五剂药都喝完的时候,患者关节几乎不疼了。

这个时候,原方不变,隔日一剂。结果,八剂药喝完,患者右侧关节除了稍有不适之外,其他症状全部消失。

最后,王师嘱咐,上方做成蜜丸,每重10克,早晚各服用1丸即可,用于善后。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就刊载于王师的《临床集验》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刊发以来,在业界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人。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显然就属于寒湿痹痛。

你看,她居住的地方,比较潮湿。这个,就得考虑湿邪。其次,她的膝盖,遇冷疼痛加剧,遇热则痛减,这个就得考虑寒邪。

寒邪和湿邪,阻滞经脉,闭阻气血,于是患者就会出现顽固疼痛。

同时,寒邪和湿邪,都属阴啊,不是阳邪。故而,患者右侧膝盖,虽然肿痛,但是皮色不变,皮温不高。

另外,就舌脉来看,患者舌苔薄白,脉沉弱,这可以说,是素体阳虚、气血不足的表现。

总之,这个患者的问题,就在寒湿之邪闭阻经脉。患者的肢体关节,缺少了阳气的温煦。所以,要想治疗,就得散寒除湿,温通经脉,让四肢的阳气,得以恢复。

来看看医案里,王师当时用的配伍——

桂枝10克,白芍18克,知母18克,防风6克,麻黄6克,白术9克,甘草9克,生姜9克,炮附子6克。

你仔细看,这其实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原方应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怎么散寒除湿、温通肢体关节阳气的呢?

你看,这里有桂枝和麻黄,它们俩,解表散寒,驱逐经脉寒气。同时,还有一个附子。炮附子,大补阳气,温经散寒,和桂枝麻黄搭配起来,可以让阳热之气通行周身,发散到关节肌表经脉各处。

另外,这里还有白术、防风和生姜。防风,祛风除湿,驱散外邪。生姜,同样善于散寒发表化湿。白术,健脾燥湿,除了能化湿邪,还能凭辛散之性而祛风散寒。

此外,还有芍药。芍药配甘草,可以缓急止痛。知母,则滋阴清热,主要目的是防止大队辛温之品太燥了,伤还阴津。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给人的感觉,它就是一张峻猛刚烈的方子,用上各种重武器,把盘踞在关节筋脉的寒湿之邪,一扫而光。

于是患者四肢阳气通了,关节就不痛了。

其实,这方子,到今天为止,也一张为中医临床工作者喜爱。它针对的病机,就是风寒湿邪长期伤害患者筋骨,导致正气受损、寒邪凝滞。一般来说,患者都是身体偏于纤弱,肢体肿痛明显。现代临床,常用它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等。总之,都是风寒湿痹阻、正气不足。上文医案里这个患者,可以说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上述要点。您可以慢慢体会。

不过,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里头含有附子。附子,必须先煎45分钟以上。非专业读者,不宜贸然尝试,而是要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文老师说的这些,只能是参考。

总之,你记住,面对多年的寒湿痹痛,关节不利,我们大中医是有办法的。关键在于,你得知道这些手段,知道这些病痛的来历。在疾病面前,要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得多了解一些知识,对不对?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