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状元才子的一首《悲秋》,全诗无一“秋”字,却描绘出萧瑟的秋景

中秋节过后,天气更显清凉,路边的梧桐已经快要落去大半枯叶,人家阳台上的秋菊正在含苞欲放,成群的大雁也结伴飞向南方。

秋姑娘仿佛是一位出色的化妆师,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穗,荷塘中依然还有可亲可爱的青碧荷叶,果园里的枝头上又结出了香甜粉嫩的鲜红苹果。

可是如此缤纷多姿的迷人秋景,依然无法阻止很多诗人的愁情和悲思,他们的眼中仿佛只有萧瑟的秋树、轻寒的秋水,以及令人倍感肃杀的秋风。

其实这些都是由于诗人将悲情投射到景物的结果,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诗人们又经常多愁善感,所以每当遭遇困境,再碰到秋雨,自然而然就会感慨无限。下面分享状元才子的一首《悲秋》,全诗无一“秋”字,却描绘出萧瑟的秋景。

《悲秋》

南宋 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黄公度是南宋著名诗人,他在29岁时考中状元,此后曾在多地任职。由于得罪了当朝权贵,诗人有过多次被贬的经历,也让他深深地感慨命运多舛、世事无常。黄公度的诗歌作品朴实清新,又词浅意深,这首诗创作于贬谪途中,抒写了作者的满腹忧愁。

首句点明深秋季节,“万里”二字极言万木萧疏的秋天。凄冷的西风入户,诗人独立高斋、怅望多时,他好像在等待着亲友的到来,又似乎在期盼着一份惊喜,可是回应他的唯有秋风和寒意,却感觉不到一丝的关怀。

诗人远离故园,一路艰难跋涉,可是前路漫漫,充满了险滩和暗礁,更不知何时才能安顿下来。“迢迢别浦帆双去”,诗人远眺前方的浦口,大小船只来往穿梭,又在烟波浩渺之中时隐时显。

诗人又努力地细细辨别,却只见“漠漠平芜天四垂”。延伸到远方的那片广漠荒野尽显静寂,却更让作者感到迷茫和惆怅。“漠漠”二字,也呼应首句的“万里”二字,刻画出秋日里的苍茫和萧索。

颈联转而描写近景,“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雨云散去、天空放亮,林中的鸟儿抖落翅膀上的水珠,然后便开心地鸣唱,似乎从来都不觉得忧愁;而庭院中的梧桐却日渐苍老,也禁不住西风劲吹,不停地发出瑟瑟之声。

处境凄凉之人,似乎觉得周围的景物也显得悲戚。虽然雨后初霁、山鸟欢鸣,却更衬托出诗人的悲愁。而“寒声”二字也造语新颖,其实声音无所谓寒热,作者采用了通感手段,令人更能体会此时此刻作者内心的悲哀。

诗的结尾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黄公度虽然身在旅途,信息不灵、语言不通,但是他依然时刻关注着大宋王朝的前途。诗人自小勤奋苦读,也深明大义,他不计个人得失,更慷慨激昂地表示自己要“不学楚人儿女悲”,绝对不会因为暂时的困境而不停地抱怨。

一年四季,既有春暖花开,也有冰雪霜冻,虽然景象万千,却不一定时刻都有人陪伴在身边,总会有寂寞和孤独时候。而诗人即使无人随他一起欣赏细水长流,也经常独自一人观看云霞明灭,他依然镇定自若、毫不退缩。

黄公度的这首诗全文无一“秋”字,却细腻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幅萧瑟的秋景。无论是“万里西风、漠漠平芜”,还是“雨意、寒声”等等,都生动地刻画出深秋时的凄楚景色,也无一不反映出作者的悲戚心情。可贵的是作者并未被困难压垮,其旷达襟怀值得人们赞赏!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