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看似平常,并不平常的课堂教学,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这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又在课堂教学中运行。它以何种形式来组合,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就可能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听,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给自己提粗疑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二)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自育自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倡的看课很有内涵,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听课可以用看课来诠释。我们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更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语言艺术的运用,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方法,看师生之间的互动。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可着重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分析;可着重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可着重在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记录应简要地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详细地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析。只有听课重记录听课中的得失与感受,才能真正脱离听课本身,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三)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在脑海中过几遍电影,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办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一番比较,或写一篇“听课一得”,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
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对自己也会有很大帮助。
有位老师这样说过:“现在他不喜欢出去听那些一味跟风,花里胡哨的所为优质课,没有价值!好教师要有自己的风格。别看那些人上的好,那都是表演,就像电视里的电视剧一样排好的。”我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我认为那些课很值得听,尤其值得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听,这样的课我们学习的更多是一种课堂教学中的育人思想,处理方法,就好比政治学习一样,思想境界高了,日常课堂教学就能在一种崭新的高度上成长。
总之,听课即看教师是否善于引导,是否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是否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否留有静思的空问和时间,看学生如何主动学习,看学生是如何参与学习,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问题,最后还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得到多少,得到些什么,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让这些点点滴滴的发现成为一位教师成长的足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