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相关图表
图书馆的《李阳波五运六气讲记》这本书,从时空的高度讲解了五运六气,有些图表可以借助加深理解。
防风通圣散。术麻散。小续命汤。防风汤。消风汤。消风丸。
x暑制法 x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白虎汤 桂苓汤。碧玉散。玉露散。排风汤。玉露丸。
x湿制法 x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白术木香散。五苓散。桂苓白术丸。葶苈木香散。石膏散。橘皮白术散。益元散。神功散。
x火制法 x 火淫于内 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凉膈散。八正散。解毒丸。
x燥制法 x 燥淫于内 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大、小承气汤。调胃散。神功丸。麻仁丸。脾约丸。葶苈丸。润肠丸。四生丸。
x寒制法 x 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姜附汤。二姜丸。四逆汤。术附汤。附子理中丸。戊己丸。
x独治于内者 x 承气汤。陷胸汤。神芎丸。大黄丸。备急丸。
x独治于外者 x 拔毒散。水澄膏。生肌散。鱼胆丸。
x兼治于内者 x防风通圣散。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小柴胡饮子。当归饮子。
x兼治于外者 x桂枝汤。麻黄散。小建中汤。升麻汤。五积散。
x先治内 x 谓寒药先攻里。大黄、芒硝、黑牵牛之类。
x后治外 x 谓热药后攻表。桂枝麻黄之类。
x先治外 x 但攻表。用热药。
x后治内 x 但攻里。用寒药。
我国是古天文学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确定了廿四节气。《周髀算经》有在正午时利用高八尺的表杆所产生的晷影的长短来确定节令的记载。结果如下:
冬至一丈三尺五寸
小寒一丈二尺五寸小五分
大寒一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四分
立春一丈零五寸二分小三分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一丈零五寸二分小三分
小雪一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四分
大雪一丈二尺五寸小五分
这样,我们便可以较为轻松地画出太极图了:
河图数配万物的图表
河图数配万物的图表。见清江永《河洛精蕴》。江氏认为:“天下事物,皆出于五行,则皆根源于河图。事物不可胜数,举其目之最著者列之,亦足以赅无穷之事物矣”。其数依河图先天数逆数,其序依《洪范·五行》生出次序排列。举出宇宙自然人体中最显著的事物,制为此图,说明河图可以赅尽无穷之事物,为宇宙万物的根源。
河图为物理根源图 |
河图数 | 一六 | 二七 | 三八 | 四九 | 五十 |
方位 | 北 | 南 | 东 | 西 | 中 |
五星 | 辰星 | 荧惑 | 岁月 | 太白 | 镇星 |
五行 | 水 | 火 | 木 | 金 | 土 |
五行之性 | 润下 | 炎上 | 曲直 | 从革 | 稼穑 |
五行之味 | 作咸入肾 | 作苦入心 | 作酸入肝 | 作辛入肺 | 作甘入脾 |
五时 | 冬 | 夏 | 春 | 秋 | 长夏中央土 |
五气 | 寒 | 热 | 风 | 燥 | 湿 |
日干 | 壬癸 | 丙丁 | 甲乙 | 庚辛 | 戊己 |
时(出《太玄》) | 藏 | 养 | 生 | 杀 | 该 |
五思事 | 貌 | 言 | 生 | 视 | 听 |
五用(出《太玄》) | 恭 | 从 | 明 | 聪 | 睿 |
休徵 | 时雨 | 时旸 | 时燠 | 时寒 | 时风 |
庶徵 | 雨 | 旸 | 燠 | 寒 | 风 |
咎 | 狂 | 僭 | 豫 | 急 | 怠 |
咎徵 | 恒雨 | 恒旸 | 恒燠 | 恒寒 | 恒风 |
五性 | 智 | 礼 | 仁 | 义 | 信 |
四端 | 是非 | 辞让 | 恻隐 | 羞恶 | |
五伦 | 夫妇有别 | 兄弟有序 | 父子有亲 | 君臣有义 | 朋友有信 |
五脏 | 肾 | 心 | 肝 | 肺 | 脾 |
五窍 | 耳 | 舌 | 目 | 鼻 | 口 |
五养 | 声 | 味 | 色 | 臭 | 饮食 |
五欲 | 欲声 | 欲味 | 欲色 | 欲臭 | 欲安逸 |
五音 | 羽 | 徵 | 角 | 商 | 宫 |
五声(本《素问》) | 呻 | 笑 | 呼 | 哭 | 歌 |
五色 | 黑 | 赤 | 青 | 白 | 黄 |
五臭(本《月令》) | 朽 | 焦 | 膻 | 腥 | 香 |
五体(本《素问》) | 骨华在发 | 脉体在面 | 筋体在爪 | 皮华在毛 | 肉华在唇四白 |
五脏(以下皆《素问》) | 志 | 神 | 魂 | 魄 | 意 |
五液 | 唾 | 汗 | 泪 | 涕 | 涎 |
五恶 | 肾恶燥 | 心恶热 | 肝恶风 | 肺恶寒 | 脾恶湿 |
五志 | 恐 | 喜 | 怒 | 忧 | 思 |
志伤志胜 | 恐伤肾 思胜恐 |
喜伤心 恐伤喜 |
怒伤肝 悲胜怒 |
忧伤肺 喜胜忧 |
思伤脾 怒胜思 |
气伤气胜 | 寒伤血 燥胜寒 |
热伤气 寒胜热 |
风伤筋 燥胜风 |
热伤皮毛 热胜燥 |
湿伤肉 风胜湿 |
味伤味胜 | 咸伤血 甘胜咸 |
苦伤气 咸胜苦 |
酸伤筋 辛胜酸 |
辛伤皮毛 苦胜辛 |
甘伤肉 酸胜甘 |
变动 | 栗 | 呕 | 握 | 咳 | 哕 |
药养(见《周礼》) | 咸养脉 | 苦养气 | 酸养胃 | 辛养筋 | 甘养肉渭养窍 |
五谷(见《月令》) | 菽 | 黍 | 麦 | 麻 | 稷 |
五牲 | 豕 | 羊 | 鸡 | 犬 | 牛 |
五器(见《太玄》) | 准 | 绳 | 规 | 矩 | 度量 |
五虫(见《月令》) | 介 | 羽 | 鳞 | 毛 | 倮 |
传说中的河图的出现,是大禹治理水时,他发现一条神龙上一一些小斑点,这就成为了后来的河图。其实河图是古人对宇宙的认识的心得。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