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王幸福经验——下法不畏男女老少

下法不畏男女老少

验案1 忆1940年6月,家母高热1周,口干,胸闷,汗出不断,进食很少,大便数日未下,曾服用辛凉解表剂和小陷胸汤,不见好转,反增烦躁,日夜不能合眼,欲吃冰块,置身冷水中,适有孙姓老医,为家君学友,素习《景岳全书》,诊毕即言属瘟疫,认为脉滑有力,舌苔黄厚,虽无芒刺也应攻下,处方大承气汤加味,大黄用了30g,嘱更衣后,饮1剂,分2次服。果然药下如神,解出软便秽物半盆,小水颜色如血,病去大半,事过3天便下床操持家务了。老人莞尔笑道,投药依据不是仿效吴又可,而由“四维”得来,且说《本草正》一百二十八条之论大黄,就已广采了古今经验。(《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

验案2 1972年国庆节前夕,家母因过食膏梁厚味,夜脘腹剧痛,辗转反侧、痛苦万分,经吞服开胸顺气丸一包暂缓症状。次日仍胃痛胁痛不已,嗳腐厌食,腹部胀满,尿道涩痛,溲中带血,舌质绛,苔黄腻,口渴思饮,脉象弦有力,一派食积停聚,湿热蕴结之象。家母当年已是82岁高龄,病情发展如此迅猛,阖家惊骇。我反复思量,如投内金、三仙等消导之品,恐怕病重药轻,贻误病机。考虑再三,遂与消食和胃之品中,加入熟牵牛20g,仅服1剂,症状大减,继服1剂,病趋稳定遂停服汤剂,仅以米粥调理而告全愈。(《刘绍勋医话》)

临床上现在用攻下法的医生已不多见了,更不要说老人小孩了。这实在是一个遗憾,也是中医取得一剂知,二剂已疗效影响的损失。通过上述两位已耄耋之年的名老中医自述治疗家母的案例,应引起我们的深思。中医治疗有八法,攻下就属其中之一,后学者不应废之。其实此法很实用,也很安全,只要认准证,立见功效。

我曾治一4岁小儿,男性,患咳喘鼻衄近3个多月,多医百治不应,我接手后,也是先走老套,清热、化痰、平喘,两诊7剂药,仅症状减轻,仍是不愈,夜咳重,偶鼻出血,大便干,思之良久,恍悟此乃阳明证也,下之即愈。

出方大柴胡汤加当归,其中生大黄用了10g,后下,2天后解下大便1次,仍不稀。但咳嗽明显减少,还是有点胆小,再续3剂,其中大黄用到25g,1剂后即泻大便2~3次,3剂服完,多日咳喘痊愈。内火热结一撤,咳喘鼻衄即愈,真乃神速。

由此可见,该用下法而不用,反而只知清法,技薄也,效少也。作为一个临床医生一定胆大心细,智圆行方,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可拘泥死板。但是也要提醒一句,下法虽好,但也要对证,千万不要学“神医”胡万林,什么人,什么病都是一大碗芒硝大黄水,最后把自己也神到了“四堵墙”里去了。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