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
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古人又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节气的转变就像一个风向标,标示着气候的变化,也提醒着我们要早做防备,守护好身体的健康以应对恶劣的天气。那么小雪节气养生,我们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1
早睡晚起
冬季白昼短,黑夜长,故应顺应自然界规律,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超过22点熄灯上床,保证在子时(23点~1点)前睡着。因为子时是阴气最盛,阳气初升之时,子时扔伏案工作或泡夜店不睡觉,会影响体内阳气的升发,引起阴阳失衡,诱发疾病产生。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刺激足底穴位,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放松身体,使自己更容易入睡。
2
多晒太阳
冬天光照时间短,天气寒冷,很多人都愿意呆在室内不出去,这样不利于我们的健康。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让我们的口鼻、皮肤接触冷空气,可以提高耐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多晒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内的钙质吸收,改善骨质疏松,缓解腰腿痛等不适症状。冬日晒太阳最好选择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的辐射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晒太阳的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并且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3
温补肾阳
冬季的饮食原则是温阳补肾。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驴肉、鲫鱼、桂圆等,宜多吃。相反,像鸭肉、螃蟹、黄瓜、梨、绿豆等凉性或寒性的食物最好少吃。冬季宜保养肾脏,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有韭菜、芡实、山药、板栗、腰果、白果、核桃等,宜多吃。另外,黑色入肾,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能起到补肾的作用。
4
饮水防内热
北方天气干燥寒冷又多风,加上室内暖气、空调的使用,极易产生内热,出现口干咽燥、唇裂、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故此时宜多饮水以清除内热。人每天的饮水量一般在2500毫升到3000毫升,最好能在睡前一至半小时和清晨空腹时喝上一杯温开水,可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多饮水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冲刷肠道、尿道,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如果血糖正常,还可以在温水中加入适量的蜂蜜,以润燥解毒。
5
精神调养
冬天要养神,人们要尽量避免引起情志不舒,注意保持情绪乐观,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注意保持冷静,以避免神志反常,喜怒无度,杂虑太多而伤神,进而伤及人体脏腑。
最后,再为大家提供两款小雪养生食谱,希望大家都能顺应节气变化,调整好体质,照顾好自己。
黑芝麻红枣粥
材料:
粳米150克、黑芝麻20克、枣(干)25克、白砂糖30克。
做法:
1、黑芝麻下入锅中,用小火炒香,研成粉末,备用;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红枣洗净去核。
4、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和红枣,先用旺火烧沸,然后改用小火熬煮;
5、待米粥烂熟,调入黑芝麻及白糖,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
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
山药乌鸡汤
材料:
乌鸡半只、山药150克、枸杞1把、姜 2片、盐适量
做法:
1、鸡肉事先剁成块清洗干净,冷水放入鸡块,加2勺料酒、2片姜,大火煮开2分钟,然后捞出备用;
2、把焯水的鸡肉和姜片放入汤锅内,倒入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煮沸后转中小火慢炖40分钟;
3、山药去皮切滚刀块,可浸入盐水中,以防止氧化发黑;
4、40分钟后加入山药,继续小火慢炖半个小时;
5、关火前10分钟放入洗干净的枸杞,加适量盐调味,美味又营养的山药乌鸡汤完成。
功效:
温中益气、补肝益肾、延缓衰老、强健筋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