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浅谈《伤寒论脉法》

脉学不讲,条文之意难以尽述,故试着先讲一下。

中医脉学较杂,各家脉法交错,脉象对于临床的指导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孰优孰劣,孰对孰错,难以辨别,而且脉诊本身“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而《伤寒论》脉法相对简单易学,密切联系临床,所以,选择“浅谈《伤寒论》脉法”。

还是先简述脉学发展史。

我国在东汉以前有遍身诊脉法、天地人三部诊法、以及《内经》分属三部九候诊脉法。随着《仲景全书》的问世,内附平脉法,辨脉法,这个“平脉法”“辨脉法”即《伤寒论》脉法。因《仲景全书》经历战乱,为王叔和整理,那么,这个“平脉法”和“辨脉法”又有几成是王叔和私意不得而知,但王叔和同时搜集汉以前(包括“平脉法”“辨脉法”)有关脉学著作,整理出了《脉经》。大家知道,古时,凡称“经”者是供人学习背诵而只字不能改的。人们依“经”而行,有多少实用性,我们不得而知。

那么,汉之后沿袭至北宋,出了个《太素脉法》,未署作者,将脉学神化到脉诊不仅能察人之百病及生死而且能察人富贵的地步。这里的“太素”要与唐代杨上善编著的《黄帝内经太素》区别。“太素”者,是集《灵枢》、《素问》二部书中有关医学知识的合订本的尊称,因而《太素脉法》盗其名以彰其“实”,神化脉学,将医学引向岐途。这是一种愚昧,我们要坚决抵制(清代官方《医宗金鉴》脉学口诀篇也有简述)。

再而后,明代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清代余之儁(jun,同俊)著《脉理会参》等。其它医学大家虽有涉脉学论述但未有专著。

现代针对脉学和经络都有过专门科考,但未有权威定论。

纵观整个脉学发展史,历代医学大家都重视脉学,都有未超出《脉经》范畴的脉学描述和论述,且凡所著医案类著作中必录有脉象。因而,看起来,脉学至关重要。所以,敝人也曾研读过相关脉学著作。

医有“神、圣、工、巧”。

"神者,望而知之病",即望诊,是指望望气色就能诊断。这里要提一下望诊中的“舌象”及存在于全身的“全息点",对于中医诊断很重要,后期会有专论。

"圣者,闻而知之病",即闻诊,是指听听声音、辨辨气味就能诊断。

"工者,问而知之病",是最粗浅的功夫,那就是问诊,是不“高明”医生的诊法。——是吗?敝人恰恰认为,无论是从人文关怀方面还是从安全方面,问诊最重要。现代医学凭借冰冷的仪器和冷酷的数据指标诊断,人与人缺乏有效交流沟通是各种“医闹”的源头。毕竟,普通公众与医疗知识是有距离、甚或是无知的。

″巧者,切而知之病",是讲究技巧的,那就是脉诊。

实践中,人们发现,单纯的某一诊法就能诊断疾病,未免对于生命太草率了,于是,“四诊合参”,即同时采集四诊信息供诊断参考。然而,四诊合参时,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有时会出现脉象与望、闻、问三诊所收集的信息不相符,那怎么办?于是,出现了“舍脉从证”和“据脉定证”两种取舍。“舍脉从证”是指将脉象不作为判断依据而只采信其它三诊信息所形成的“证”。“据脉定证”是指根据脉象判定“证”。在“舍脉从证”和“据脉定证”之间如何取舍,只凭医者的经验和阅历,未有定论。

敝人观点,针对脉证不符者要慎重。可借鉴现代医学之“住院观察”以减少或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多数情况下,脉象要予以采信。

总而言之,脉学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很难、很高深。其实,并非如此。

《伤寒论》脉法,都绕开了神化脉学、玄而又奥、牵强附会,不切实用的东西,学了就能用。

《伤寒论》平脉法篇第一句就是“呼吸者,脉之头也”。什么意思?三个意思。一个是所谓脉,反应的是人体气血津液的状态,我们诊脉就是诊察气血津液状态。二是讲正常人一呼一吸之间脉跳动四下,换口气呢,跳五下;这与现代医学讲的心率(成人每分钟72下)是一致的。三是讲诊脉者诊脉时要先自己静下心,以自己的"一呼一吸脉来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的速率去诊察被诊者的脉速、脉律。《内经》讲“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脉速是指脉每分钟跳多少下。成人一般以70~75下为准,超过此基准为“数”脉,少于此基准为“迟”脉。一般“数”脉与有余的阳性病证联系,因为“数”脉往往表示机能不衰,动能充足并有“发热”迹象。而一般“迟”脉与不足的阴性病证联系,因为“迟”脉往往表示机能沉衰,血脉无力,并有“寒凝”迹象。小孩脉,血气生发旺盛,脉速高至100次/分钟不为病“数”。老人脉,气血亏少,脉速低至60次/分钟不为病“迟”。

脉律是指脉的节律是否均匀,这跟用听诊器听心脏有无异常音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许多有关脉象描述的医学著作中,有“寸数尺迟”及“寸浮关沉”类述说,都是错误的。其中还不乏医学大家有此类述说,不要受其误导。试想想,人身某局部(包括寸关尺之脉诊部位)的同一条血脉运行,在一指之间竟有如此差别?左手脉与右手脉可以有不同的可能(偏枯或中风先兆),颈动脉与“趺阳脉”也可以有不同的可能(瘫痪),同一部脉浮取或沉取或有不同,但相邻两部脉竟有速率、脉位的如此大的反差是不可能的。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所谓脉学,是有被神化了的成份。电视剧中“悬丝搭脉”只是将神话传说艺术呈现。

现实生活中,还往往出现“患者”故意伸手让医者诊脉以考证中医师水平的不严肃现象,真是可笑但却又笑不出来。

在所有脉学论述或著作中,莫不以“浮、沉、迟、数”四脉为诸脉(《脉经》计二十四脉、《濒湖脉学》计三十二脉、《脉理会参》计二十八脉)纲领,即以浮脉为纲者统洪、虚、散、芤、濡、微、革,以沉脉为纲者统伏、牢、实、弱、细,以迟脉为纲者统缓、涩、结、代,以数脉为纲者统数、滑、紧、促、动、疾,弦、长、短三脉在四纲之外独立。

上面“迟”、“数”两脉已讲,接着讲“浮”、“沉”。

讲“浮”、“沉”,涉及“寸、关、尺,举、按、寻”六个概念。

我们在诊脉时,是以自己食指、中指、无名指这三指的指目(指尖与指腹交界处,此处最敏感,一般指弓约成45度)按压在被诊者腕后横纹处(对应自己的食指,称为“寸”),腕后高骨处(对应自己的中指,称为“关”),近肘横纹(尺泽穴)、同身寸一尺处(对应自己的无名指,称为“尺”)。先以“中指定关”为大多数医学著作中的描述。三指按压的部位为手太阴肺经(动脉)所经过之处。

凡诊脉,诊的是动脉。动脉之在人身浅显部位很多,虽然在各部位形成的脉象有所不同但显示的生理病理相同,这也直接证明,脉之与气血津液状态相关。“寸口大汇”、“肺朝百脉”,故今世沿袭此诊法而省略了共它各处诊法。

一般被诊者腕下枕有脉枕,是为了脉象更易于显现。视人个子高矮,个子高者,诊者三指可适当放疏点,个子矮者,诊者三指可适当收紧点。

“寸、关、尺”又合称“三部”。

“三部”已定好,开始察脉观气血津液状态。有三种指法,“举、按、寻”。

举,是指三指虽按在三部上,未着力,“三菽之重”,跟三粒豆子的重量差不多,此时若察到脉,为“浮”脉。浮脉,“如水漂木"。

浮脉往往显现在寸部,这跟解剖部位寸部脉管外露有关,跟疾病在表位及发热有关,跟人的胖瘦有关,少数情况下跟季节有关。单纯性单次凭浮脉就判断是某病证的行为是冒失的武断行为。

这里重点讨论一下“跟疾病在表位及发热有关”。本质上,病邪在表位,人体本能会调集大量津液(包括血液等)到表位来与病邪斗争,此时,脉管内血容量之水份相对增加,可伴物理性发热(即溫度计能实测),脉管充盈,所以,脉管会外露,即“浮”。

第12条“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是倒装句。即"热自发者,阳(寸)浮;汗自出者,阴(尺)弱”。寸脉浮,表示发热或将要发热;尺脉弱,表示营血虚弱且不内守有汗出表现;第50条"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迟脉表示机能不振,不但血少而且生化缺乏动力,“汗血同源”,所以在禁。

太阳中风证不但寸脉浮,表示有发热的存在;而且尺脉弱,表示有汗出、营血虚弱不守的存在;邪已入肌肉层,人体津液和病邪都可以在皮毛层你进我入,我出你进,都有回旋的余地,所以显示脉缓。而太阳伤寒证就不同了,脉浮,表示人体调集大量津液到皮毛层以抗邪,可暂表现为“未发热”但终将发热;同时,脉紧,表示正邪双方都没有退路,斗争激烈。

所以,脉浮既可以反映病位所在,在于表;也可以表示有热象。

结合前文讲的“数”脉也表示热象分析,“数”之发热,有时温度计实测不了,大多数属里热,只有当里热外透时,才有可能实测到;而“浮”之发热既可为实测之T升高也可为自感发热(如前期太阳病<二>篇“发热段”阳证之A、C型和阴证之B型),大多数属表热。

有关人体“皮毛层”、“肌肉层”,可以理解为皮肤层和肌肉层。此处,拓展之,从生态环境学解释,“皮毛层”之在地球,相当于大气层,“肌肉层”相当于地表及于大气层交界。地核内部运动及变化既受自身因素影响又受太阳系(日)、太阴系(月)影响。宏观上讲,受日、月的影响是通过“皮毛层”、“肌肉层”传递的,主要表现在气候(温度、湿度)、物候等方面。关于这点,敝人学识有限,只能阐述至此,尚且不知对错,姑妄说之,姑且听之,莫可当真。虽然表面看起来与医学无关,但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一以贯之,并且这是一种思维的体现,对于中医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这种思维就是形象思维,看着是不着边际、似是而非的想象,其实就是朴素的中医学原始的形象思维。

中医药学在形象思维的诱导下,运用囊括归纳法、推理法和排除法的逻辑思维,最终形成全面、可靠、正确的诊断,并以此诊断,指导治疗。——这就是中医药学的全部内涵和意义。

继续说"按"。

按,是指当"举"而没有察到脉时,就开始用力按。按有两种力道“六菽之重”、“九菽之重”即六粒豆子的重量和九粒豆子重量的不同。一般成人正常"平脉"寸部约“六菽之重”,关部界于“六菽之重”与“九菽之重”之间,尺部约“九菽之重”。若寸部要“九菽之重”才能察到,为沉脉。

沉脉跟疾病在里相关,大多数情况下反映机能沉衰;跟人的胖瘦相关;跟季节相关。

寻,是指在“按”的基础上,再用力,“十二菽之重”、“按之至骨”,重按并且左右前后移动三指“寻找”。此时要注意,一是病危之人,有可能为无脉,应当同时诊脚背“趺阳脉”辅助诊断;二是若非久病或病危之人,有可能解剖差异,有“斜飞脉”存在,但这种情况极少;三是若非病危之人且能找到脉,为“伏脉”,为坚积在里的判断依据。

举按寻三种指法运用,其实是脉位之浮、中、沉的探求。

脉位之"中"即不浮不沉与脉速、脉律之不快不慢而和匀同见,就是无病之脉,也称"平脉"或"有胃气脉"、“脉之有神”。平脉有四种,高、章、卑、揲,或因体质和禀赋形成。

在寸、关、尺三部分别以举、按、寻三种力道去诊察,三三得九,即为察“九候”。

还有几种脉象要特别讲一下。

“虚”脉,与“实”脉相对,是指脉力而言。脉跳动无力者为虚,脉跳动有力为实。相对于“平脉”而言,要具体对待。如若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且均匀,有力者为“高”脉;虽见无力者,为"卑"脉。——此皆从脉位、脉速、脉律结合脉力而辨。若非平脉,与它脉共见,即为病脉。

“滑”脉,与“涩”脉相对,是指脉形而言,均为病脉。滑脉流利,如“盘之滚珠”;涩脉滞涩,如“轻刀刮竹”。

滑、涩、弦、紧、迟、数六脉又称"六残脉",能入“诸经作乱”。

“细”、“弦”、“洪”、“长”、“短”脉,均指脉幅而言,脉幅横向有宽(洪)窄(细、弦),脉幅纵向有长(长、弦)短(短)。

若脉位不浮不沉、脉速不快不慢、脉律均匀,脉幅宽者为“章”脉,脉幅窄者为“揲”脉,均为“平脉”;若此平脉与它脉共见,为病脉。

弦脉为常见病脉,其脉幅细而长,脉形端直,脉位可浮中沉皆见,脉力一般(若有力且疾且失均勻即为死脉之“弹石”脉),脉速中等或合并迟数,脉律非特殊情况下均勻。

仲景“平脉法”篇,还有个相对的概念“来"和"去”。“来”是指脉来应指,“去”是指脉去离指,即心泵收缩期之“来”和心泵舒张期之“去”。应该归于脉幅,现代心电图或血压计均可实测。

脉学,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首先要知道“平人无病”之脉,然后准之病脉。既不可夸大其作用,也不可轻视其作用。

脉有独大、独小、独疾、独迟……者,病。

脉有弹石(敝人证过两例癌症患者,验)、解索、屋漏、虾游、鱼翔、雀啄、釜沸、无脉者,死。

汉字是形意字,脉名多是形意名,所以,从上述六项(脉位、脉力、脉速、脉律、脉幅、脉形)并综合性多从形意上去分辨,才会将古人“言传身教”之内容领会到极致。

综合上述,整理一下概念:三部九候,举按寻,二十八脉,脉位,脉速,脉力,脉幅,脉形,脉律。

即运用举按寻三种指法在三部察九候,通过脉位、脉速、脉力、脉幅、脉形、脉律六项辨二十八脉,分析病理与脉理的关联,辅助诊断。——脉学在临床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有关我讲的脉位、脉速、脉力、脉幅、脉形、脉律之"脉六项",一般人可据此形成“脉诊记录单”,有条件的可在计算机界面形成图谱、理化数据。脉象不再空口无凭。

诊脉的基础在于如何下指、指法、从哪些方面诊察。借鉴传统命名,多临证,从实践中找答案,“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附带讨论一下孕妇脉。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少阴脉动甚者,妊”。落实到实处,还是察津液气血状态。一、准之于平人而三部必有异。身有病而脉无病;三部皆有力,尺部相对更有力,是为成孕,一般在一个月内;三部皆滑,寸部更明显,是为养胎,一般在三至五个月内;三部缓而有力,一般见于五个月以上;辨临产……辨男女……辨姘胎……为优生和安全计,敝人强烈建议做产前专科检查,含胎位、骨产道测算、凝血功能等及先天性疾病筛查,脉学仅作辅助诊断。

二、仔细观察,腕部手少阴心经所过之阴郄穴、神门穴处可浅见动脉跳动(平常不见)。

三、手中指第一指节两侧可触及动脉跳动。

四、仔细观察,颈动脉可浅见搏动。

五、面峡绯红而润,妊娠晕。

六、近两月月经(排除漏红)情况。

七、妊娠试验。

八、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妊娠试验、HCG测定,涉及现代科学知识,习中医者固然要用中医思维解读中医知识,但孙思邈倡言“大医精诚”,所以,“博采众方(见《伤寒论》序文)”应该是习中医者的开放胸怀和求学态度。有关中医妇科,敝人有《实用中医妇科学》专著已完成,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择期发表。

提到分科,附带简述一下中医分科知识。

中医分科,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天官》“食医、疡医、疾医、兽医”。食医即掌管周天子饮食的。疡医即外科医生。疾医即给人诊疗的。兽医是给其它动物(主要是家畜家禽)诊疗的。不难看出,针对人,其实只分内、外两科。

而后,唐宋元明,官方均有立制改制,但主要的是内、外(骨、伤、针灸)、妇(产)、儿等。

至清代,分设十三科,祝由术(道教医学的一部分,农村俗语“叫魂收吓”)都被设为一科,痘科即传染病学科。

随着西学东迁,现代医学的建立,如今的中医分科,细分到肝胆科、心脑血管科、皮肤病科、肛肠科、痔科、男科等等,并对立有“中医优势病种”,试图实现中医医学循证……总之,中医在按西医模式发展。中医人才的甄选也是按西医模式培训、选拔、晋升。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想必也是经过充分“科学”论证的。

——庆萌堂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