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母猪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管理

随着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以及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养猪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在实际生产中,仍普遍存在着母猪非生产天数(NPD)高,后备母猪初情期推迟、发情利用率低,经产母猪产后不发情和发情表现不明显等繁殖问题,以及疾病防控难、工作量大、劳动成本高等管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和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和建立更加高效的繁殖技术是每个畜牧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猪定时输精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畜牧工作者重要的研究目标。早在20世纪90年代,德国就开始研究定时输精技术,目前约86%的猪场使用该技术,实现了猪场的批次化管理。在我国,翁士乔等借鉴德国定时输精程序对母猪进行试验,发现定时输精可以大大提高断奶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和产仔数。目前我国猪定时输精和批次化管理体系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1、母猪定时输精基本理论

定时输精是通过注射外源激素,人为调控母猪性周期,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排卵和配种的一项繁殖新技术,包括性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和配种同步化,它们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过程。

1.1性周期同步化

性周期同步化是定时输精的重要步骤。不同阶段的母猪性周期同步化采用的方法不同。经产母猪可以通过仔猪断奶实现性周期同步化。母猪在哺乳期间高浓度的催乳素(PRL)抑制了下丘脑促性腺激素(GnRH)的释放。断奶后,由于没有了仔猪对乳头及乳房的强烈刺激,使PRL浓度迅速下降,解除了对下丘脑GnRH释放的抑制作用。下丘脑开始有节律地释放GnRH,启动性周期。而对于后备母猪,则可以通过饲喂烯丙孕素(四烯雌酮)调控发情。烯丙孕素是黄体酮,具有抑制性周期活动的功能。每天口服,相当于使母猪处于性周期的黄体期,抑制了母猪发情。而停喂之后,母猪便开始重新启动性周期,从而使母猪群处于相同繁殖生理状态,达到性周期同步化的效果。

1.2卵泡发育同步化

卵泡发育受到母猪体内激素的精确调控。后备母猪在达到初情期时,卵巢变得对促性腺激素非常敏感,在下丘脑分泌的GnRH调节下,卵泡开始发育。而经产母猪在哺乳时,由于高浓度的PRL使卵泡的发育受到限制,只形成1个由30~50个直径为2~4 mm卵泡组成的卵泡波,但并不发育。断奶后没有仔猪的吮吸刺激,PRL的浓度下降,激活下丘脑释放GnRH,促进垂体前叶分泌FSH和LH,卵泡开始发育。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具有FSH和LH的双重作用,在畜牧业中被广泛地应用于母畜的发情排卵调控。因此,可以通过注射PMSG调控母猪的卵泡发育同步化。一般情况下,经产母猪的断奶后发情时间范围为断奶后1~7 d,同步化后使大部分母猪的发情时间集中在断奶后第5天(图1)。

母猪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管理

1.3排卵同步化

排卵同步化是定时输精的基础。随着卵泡发育,由卵泡分泌的E2浓度迅速上升。在E2的反馈调节下,下丘脑GnRH和垂体FSH的分泌减少,而一些优势卵泡由于高浓度的E2和表面LH受体的增加而继续发育。在卵泡发育到一定大小后,体内LH出现峰值,与FSH协同作用,促进排卵发生。LH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分泌的GnRH调控,注射外源GnRH可以有效地提高LH分泌,促进优势卵泡的最后成熟和排卵,提高排卵数,同时可使排卵时间同步化。

1.4配种同步化

配种的同步化是按照排卵时间来确定的。排卵时间的同步化使得配种同步化成为可能。利用GnRH处理母猪可以有效地控制母猪的排卵时间,从而能够推算出最佳的输精时机,使母猪群配种同步化。K.P.等研究表明,在注射100μg GnRH后,开始排卵的时间为32~40 h,排卵持续时间为2~6 h,卵子维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24~48 h,精子维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2 h。因此在注射GnRH后24 h和40 h各输精1次是配种的最佳时间。输精时在每份精液中直接加入10 IU 缩宫素,轻摇3~5次后马上输精,可显著提高初产母猪和高温季节母猪的妊娠率。

2、母猪批次化管理

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分群并组织批次生产,是一种母猪繁殖的高效管理体系。目前,批次化生产技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法国式批次化生产技术,其核心是使得母猪性周期同步化。后备母猪采用饲喂烯丙孕素18 d,然后采用公猪诱情的方式判断母猪是否发情,而经产母猪则利用统一断奶的方法来达到同步化的目的,不用激素处理。这种批次化的技术对母猪的状况、环境和人员有较高的要求。第二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德国式批次化生产技术,其过程包括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和定时分娩技术,该方法流程简单,生产更加可控,执行力强,是我国猪场实施批次化生产的主要研究方向。

2.1母猪定时输精技术

定时输精是母猪批次化管理的基础。不同的母猪采用定时输精的程序不同。经产母猪定时输精程序根据母猪的哺乳期长短,输精程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哺乳期超过四周,则选择在上午断奶,24 h后注射PMSG,56 h注射GnRH;哺乳期低于四周的,选择下午断奶,24 h后注射PMSG,72 h后注射GnRH。后备母猪则下午开始饲喂烯丙孕素饲喂18 d,使后备母猪的性周期同步化,停喂后42 h注射PMSG,80h注射GnRH。所有的母猪均在下午注射GnRH后,间隔24 h和40 h分别进行一次人工输精(图2)。

母猪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管理

2.2定时分娩技术

为了猪场能够更好地实施批次化管理,要对母猪分娩进行同步化处理。一般情况下,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1~117 d,间隔时间长,产仔时间不确定等,使得接产工作和仔猪的寄养较为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母猪集中分娩,在母猪妊娠113 d还未分娩时,采用注射0.1~0.2 mg氯前列醇钠(PGc)进行诱导,在诱导后24h,注射20~50 IU催产素可大大地缩短母猪产程和产仔间隔。

2.3批次化管理的导入

在我国,传统连续式生产养殖模式下,通常采用常规自繁自养的养殖单元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带来了一些生产的弊端,比如母猪繁殖性能低,猪群整齐度差,免疫合格率低;不同日龄、体重的猪混养同一栋,共用通风排水系统,加快了疾病传播速度等。批次化管理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并且还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使猪场能够更好地实施全进全出。在我国自繁自养连续生产的模式下,要进行批次化生产,需要对原有的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对于后备母猪而言,要根据猪场生产计划,适时引种,定时输精;经产母猪而言,不同批次化生产周期处理方式是不同的,1周一批次的猪场采用统一断奶后定时输精,3~5周一批次的猪场则需要对早期断奶的母猪进行饲喂烯丙孕素处理,使断奶后母猪集中在同一批次发情排卵,然后定时输精(图3)。

母猪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管理

等研究了在经产母猪断奶后饲喂烯丙孕素4d、8d、15d对头胎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15 d的总分娩率和窝产活仔数均高于对照组。

因此,用烯丙孕素处理早期断奶的母猪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并且有利于促进批次化生产。母猪的定时输精和批次化管理能够较好解决我国母猪繁殖生产的诸多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减少发情鉴定工作量;而且仔猪批次化生产整齐度高,残次率低,便于销售,大大提高养殖效益,是未来养猪业的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吴俊辉 翁士乔 刘艳婷 高凤磊 李 莉 张守全 卫恒习,猪业科学)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