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和大家谈谈经方药量的变化规律和实际应用
一、经方药量的变化规律
经方药量的变化,张仲景主要是因人、因病、因药后反应的不同而进行增减。增减的基本原则是:在方中各药的用量比例或主要药物的用量比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整体进行增减。
1.因人制宜:张仲景充分注意到根据病人体质的差异而在药量上进行变化的问题。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三物白散“强人服半钱,羸者减之”,四逆汤中用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而“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这里所说的“强人”,是指高大肥胖之人,“羸人”是指矮小瘦弱的人。是全方或主要药物因人的体质不同而按比例增减的例子。
2.因病制宜:相同的病证,病邪的盛衰强弱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在药量使用上做到药证相当。既不要药过于病而戕伐正气,又不要病重药轻而达不到治疗效果。
如第29条治疗太阳病邪气初入阳明,胃气不和谵语之证,煮好调胃承气汤1升后,是“少少温服之,微和胃气”;而第70、212、250条治疗阳明燥热内盛,证见不恶寒但热,不吐不下,心烦,蒸蒸发热,则一次服完一升。小承气汤正常使用方法是一次服六合,但对于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进行药物试探性诊断时,则要少与小承气汤,并不服足六合,而对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证似大承气,只因脉滑而疾,尚未见沉实之象,故不敢贸然使用大承气,此时用小承气汤,则每次的服药量加至一升。
3.因药后反应增减药量:有时候药量是否适当,还需要根据药后反应去判断,对于一些有一定毒副作用的药物,则每从小量开始而渐次增量。如服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匕,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理中丸,日服三四丸,夜服二丸,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二、经方药量的实际应用
上述经方药量的折算方法,实际应用起来比较繁琐。在今天由于地区、水土、气候因素和人的体质的不同(张仲景当时行医的地区还是比较局限的),造成了各地中药习惯用量有一定的差异,这也应当考虑在内。比如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中药剂量一般较关内增加40%以上。四川地区附子一类辛热药物的常用量,明显较其它地区的用量为大,这可能和当地气候潮湿,人们饮食习惯也多辛辣,对辛热药物耐受能力较强有关。有的地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泻盐,当地人长期饮用此水,对泻盐的耐受能力较强,所以用泻下剂时,药量也必须加大。因此为了保证经方的疗效,尚不能完全按照上述的理论折算方法去机械的搬用。个人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是,先将经方中的主要药物按照当地的习惯常用量使用,然后按照经方药量的原剂量比例,推算出其它药物的用量。这样既遵循了经方药物用量比例不变的原则,又结合了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可以是一个古为今用,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还有广泛适应性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应当把时代的变迁考虑在内,古代医疗条件较差,患者大多是小病不求医,求医时病已重,故药量不重,不足以治病驱邪。今天常常是病有苗头即求医,而且常是中西药物联合应用,这都可以考虑适当减少中药的用量。何况现代将中药切成很薄的饮片,这和古代把药打为粗粒相比较,更容易提取出有效成分,这也是可以节约生药的原因。因此从大多数地区来看,现在一般方剂的药量略小于汉代的一次量,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个别药物古今用量有较大差异,有的增加很多,如今用茵陈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用量远比《伤寒论》用量大,但有的药物用量又有所减少,这是由于医学的发展所致,不足为奇。
好了朋友们,关于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的问题,我就和大家谈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内容我曾经在《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中写过过,大家可以参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