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国家,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而在中国,输液却似乎成为一种就医文化,很多患者现在为止都希望医生能在自己就医时给他输液,因为觉得见效快。
医患关系紧张,是导致输液泛滥的原因之一。
医生:我们可得罪不起患者
医患关系的紧张,让部分医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有些心酸说过:“我以前也不愿意给患者输液,为此挨了不少骂,有的患者甚至当面跟我拍桌子,说吃了你的药一个礼拜还不见效,为什么不给我开输液?现在我学聪明了,只要达到指征就输液,再也没有患者骂我了,都对我一脸感激。”
知道输液见效快,那你们知道输液的风险么?
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蓄,常输液体内会长“肉芽肿”
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
输液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输液,易将病毒细菌带入体内
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
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强烈,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翘辫子”
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这通常是因为药品直接进入了血液,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屏障,再加上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诱因导致的。出现输液反应,这个很常见,病人轻的,可以只是有一些皮疹,注射局部的疼痛。重的话会出现一个过敏性休克,甚至生命体征消失。
钱花在有病前输液,叫健康投资;钱花在有病后,叫健康消费;从今天起,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拒绝随意输液。
不过有几点小编还是要告诉大家:
1、反对滥用输液≠反对看病。
有病不要扛,说这些不是鼓励你放弃治疗。事实上,有病就应该去医院,因为诊断这一关是非常重要,患者自己不是医生,不要自作主张。
2、反对滥用输液,不是反对输液。
记住这句话: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输液作为一种给药方式,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具体哪些情况下应该输液,应该遵从医嘱。
3、输液的滥用,医患都有责任。
作为患者应该了解一些医学常识,防止向医生提出不合理的输液要求。
#清风计划#
有话要说...